在中西方的飲食文化中,對於味道的劃分有一個蠻大的區別,那就是“鮮”,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英語辭彙庫中尚未出現過“鮮”的對應詞,而中國早在宋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就有對竹筍“其味甚鮮”的形容。
鮮味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味道,因為如果我們真的要深究,“鮮”到底是一種什麼味道,少有人能夠準確的給出定義,只不過大家在品味美食時,還是對鮮味形成了一種共識。
鮮味被全世界廣泛認知,應該是源於1907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研究員池田菊苗成功製作了味素,這種能夠為食物帶來鮮味的人工調味料,它讓人們有了一個參照物,用以了解鮮味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東西。
然而,鮮味還有另外一個奇妙的特點,它不同於甜味來自於糖、鹹味來自鹽、酸味出自醋那般,是味覺與原料的直接對應,鮮味是一種即使不用調料,只依靠食材的搭配,便能夠收穫的味覺體驗。
但從文字的形式來看,魚羊為鮮,所以有人認為鮮味是蛋白質帶來的,但實際上人體中的鮮味接受器並不對蛋白質敏感,因為人從不覺得生很鮮,所以“鮮”是鮮味食物在經過熟成後才會釋放出來的味道。
這是因為,蛋白質在熟成過程中,會分解出胺基酸,1985年在夏威夷首個鮮味國際討論會中,鮮味一詞獲官方認可為科學字詞,用來描述谷氨酸鹽及核苷酸的味覺。
胺基酸和核苷酸都屬於生物體必需的化學物質,胺基酸組成了蛋白質,而核苷酸則可以組成DNA或RNA。如果生物體內這兩種物質的含量很高,就能產生濃郁的鮮味。
能製造鮮味的胺基酸總共有5、6種,其中最鮮的要數谷氨酸。它除了本身游離在食材內,高蛋白食材發酵後也會大量產生,比如大豆發酵而成的豆醬、醬油中就含有不少,使得它們帶有鮮香味。
而產生鮮味的核苷酸,則只有肌苷酸和鳥苷酸兩種。肌苷酸主要存在於肌肉組織中,各種經過風乾製成的動物製品,比如海米、干貝等就含量豐富;而鳥苷酸多富集於菌類里,各種食用蘑菇的鮮美,就是由它製造。
最後,在烹製食物時,如果想要保留鮮味,記得不要長時間的使用高溫。
味素 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