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蘇德戰爭,蘇聯能夠在德國的瘋狂攻勢下挺住,有很多人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英的援助,的確美英的援助幫了蘇聯的大忙,不過,國在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之前向蘇聯提供的大部分物資都被德國海空軍擊沉在了北冰洋,飛機,坦克以及物資,成功到達蘇聯的不到10%,那點物資根本就無法改變戰局!莫斯科會戰期間,英美對蘇聯最大的支持就是在摩爾曼斯克擊落德軍四架飛機,擊傷八架。至於摩爾曼斯克在什麼地方我就不說了。
所以說在蘇德戰爭前半段,蘇聯是自己硬扛過來的,大家容易忽略的一個事實是,蘇聯的工業潛力遠超德國,這從戰爭後期蘇德飛機、坦克、大炮等的生產數量之懸殊不難看出。實際上是蘇聯更需要時間來發展工業強軍。俄羅斯原是落後的農業國,列寧在世時都曾不得不對德國妥協,以換取寶貴的建設時間。戰爭開始前,蘇聯工業發展速度比德國更快,只是起點低。若是過一二年再戰,德國就更不是對手。
當然,歷史上最著名的戰爭狂人拿破崙,希特勒,都敗在俄羅斯人的手下。俄羅斯人的戰略,戰術,就是持久戰。無論是庫圖左夫的火燒莫斯科,還是史達林,朱克夫的莫斯科,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都表現了俄斯人的韌性和頑強的克敵制勝的信心。
加之,蘇聯戰略縱身龐大,打擊他的戰爭潛能是唯一關鍵所在。所以希特勒攻打莫斯科時還發動了針對基輔石油和烏克蘭糧食攻勢,或許希特勒所謂戰爭經濟學理論就是針對蘇聯戰爭潛能而論述。兩個重量級拳擊手打滿12回合休息時一方可以補充能量,一方卻沒有當然勝負立分。
沒想到1942年美國援助巨大的戰爭軍事物資源源不絕,希特勒真的沒咒念了。二戰所有交戰國加在一起戰爭生產力不如美國一半,怎么打也是輸。其實就算希特勒打下蘇聯也一樣會敗,因為當時德國所打敗的國家只是占領,不是統治。還是遲早會被這些國家拖垮的。
據說波蘭人有個笑話,說希望中國人入侵三次波蘭,因為這樣中國人就可以從俄羅斯經過六次。歷史上,從西向東進攻莫斯科是失敗的,但從東向西進攻莫斯科的,倒是統治了俄羅斯上百年。
二戰 希特勒 軍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