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村民在祠堂祈福,意外發現祖先做過皇帝,族譜上交後獲獎錦旗

子淵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古代帝王的後裔情況,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其實除了明清兩朝的“皇帝後裔”外,也有傳承千年的唐朝李氏余脈。

▲唐宮夕照▲唐宮夕照

眾所周知,唐政權的建立者是隴西李氏後裔李淵,自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立國至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哀帝李柷(zhù)被廢,國祚總計289年。在這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李氏皇族枝繁葉茂,在歷經五代十國的動盪歲月後仍有一支得以流傳。

在如今湖北十堰鄖(yún)西縣,有一個名為“李家村”的偏僻村落,經濟非常落後,全村老少加起來也不超過三百人,但全都姓李。在上世紀末翻修祠堂的時候,村民李洪領意外發現了一本族譜。

▲位於湖北十堰的李家村▲位於湖北十堰的李家村

拂去表面的灰塵後,李洪領發現這本族譜的邊角、書脊存在多處破損,在小心翻開後,他仔細閱讀起來。然而族譜的內容卻嚇了李洪領一跳,裡面赫然記載著他們是李世民第三子吳王李恪的後人,其先祖為開國皇帝李淵。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的兒子,身兼隋朝楊氏、唐朝李氏和獨孤氏三大豪門血脈,在古代歷史中可謂難得一見。他原本也有繼承皇位的機會,還先後被封為長沙郡王、漢中郡王、蜀王和吳王,但在政治鬥爭中,他被房遺愛誣陷謀反,隨後又被長孫無忌打壓,含冤縊死。

▲唐太宗李世民劇照▲唐太宗李世民劇照

隨即李恪子女被高宗李治廢為庶人,李仁、李瑋、李琨、李璄這四個未成年的兒子都被流放。顯慶五年(公元659年),在長孫無忌獲罪之後,李恪重新被唐王朝追封為鬱林郡王,並以河間王李孝恭之孫李榮為其繼承人。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李榮獲罪,李恪長子李仁這才得以承襲父親的爵位。

▲武則天、李治劇照▲武則天、李治劇照

在武則天執政時期,李恪後裔由於處於權力邊緣而未遭劫難,最終得以倖存。中宗復國後,大量加封李唐皇族,李仁被封為正一品的“成王”。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李恪之冤徹底平反,李恪之孫、李琨次子李祗被封為“嗣吳王” ,吳王家族又開始走向興盛。

天復四年(公元904年),朱溫強迫昭宗李曄和其他皇族遷往洛陽,這裡面就有李恪十一世孫李道的身影。在前往洛陽的途中,昭宗深知自己前途未卜,為大局著想,他偷偷囑咐其餘皇族分頭逃難,苟全性命以延續血脈。李道就是在這個時候跑出來的。

▲反映戰爭的唐朝晚期壁畫▲反映戰爭的唐朝晚期壁畫

這位落魄王爺無處落腳,只能帶著幾名僕從四處飄零,最後在湖北鄖西縣土門保麥峪河黑溝口定居下來,娶當地女子為妻,逐漸繁衍生息,這才有了如今的李家村。發現族譜的訊息傳出後,一些歷史專家聞訊而至,確認了其中內容的真實性,成書時間為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繪有先祖畫像的族譜▲繪有先祖畫像的族譜

由於族譜編寫周密、真實可考,專家表示其對研究唐朝和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有一定參考價值。經過全村商議,李家村保留了族譜的複製品,並將真品無償捐獻,獲得了當地政府表彰和“高風亮節”錦旗一面,一時傳為佳話。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