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秦朝是中國古代短命王朝之一,僅存二世便滅亡了。後人談起它滅亡的原因,幾乎將其歸咎於暴政。甚至有人認為扶蘇是秦朝最合適的接班人,如果秦始皇早點明確他的地位,或許秦朝的歷史將要改寫。那么,扶蘇真的是秦始皇中意接班人嗎?為何他又被派到邊疆?
史書上記載扶蘇剛毅勇武,為人仁義,有政治遠見。由於反對焚書坑儒等政策,觸怒了秦始皇,所以他才被派到邊疆監軍。有人認為秦始皇如此做是出於保護的目的。那么,事實又是怎樣?
首先,除了依靠祖輩留下強大的秦國和高效國家機器外,秦始皇也是依靠自己的才能統一的天下。自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焚書成為秦國國策。依照國策行事,秦始皇自然感覺不到有什麼不對。但當時秦國剛將其他六國版圖併入,需要一定時間去消化,而六國百姓也需要時間適應。扶蘇是看到這點,但秦始皇沒有意識到。於是,他們父子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結下,最後扶蘇被趕去監軍。
皇子流放監軍在古代是十分危險的信號。距秦朝不遠的晉國曾發生類似的事情,晉獻公受到寵妃的挑撥,將太子申生及公子重耳等三人派出京監軍。後來太子申生被迫自殺,而其他兩位公子也只能出國避難。雖然扶蘇被流放監軍,沒有受到小人的挑撥,但他在秦始皇內心地位是不高的。
其次,談扶蘇離不開胡亥。很多人認為如果胡亥與趙高等人不參與更改遺詔,扶蘇是可以順利坐上皇位的。其實不然。胡亥受到秦始皇的寵愛不是因為年幼,而是他符合標準。秦國是以法家治國,趙高曾相胡亥授予法家治國的知識,這也是趙高被胡亥寵愛的重要原因。當然,深知秦國治國之理的秦始皇也看中胡亥通曉法家這點。
吞併六國後,秦朝天下並不安穩,特別是新接收的六國領土。為了鎮壓平穩局勢,秦始皇採取了巡遊的方式。他一路上根本沒有心思遊山玩水,更多的處理天下之事。流動的朝廷只有胡亥一人跟隨,秦始皇的用意是重點培養。
相反,扶蘇處於邊遠地區,根本無法進入權力中心,參與朝政治理決策。即使扶蘇在政治方面是天才,但還是要參與決策,建立未來朝政班子。沒有治政歷練,也沒有大臣基礎,我想秦始皇也不放心將天下交給他。有人會反駁蒙恬和蒙毅兄弟不是很好的助手嗎?蒙恬是武將,而蒙毅做文職,扶蘇周邊有文有武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要知道扶蘇要治理的是一個天下,一兩個人才是無法擔起重擔。
既然扶蘇被疏遠,又沒有基礎,大秦帝國由他來統治是不可能的。至於胡亥繼位合法性是陳勝臨起義前講的一番話。要知道胡亥篡改詔書屬於宮廷秘聞,外界是無法知曉。而陳勝只是一名農民,處於社會下層怎能知曉宮廷鬥爭中的事情。既然陳勝是反對秦朝而說的,他當然向有利的方向講。
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非常符合儒家提倡的“嫡長子繼承制”的說法,而又被殺的冤枉。陳勝自然要利用足了扶蘇這個死人。事實上,陳勝的一套說辭又經不起推敲。因為秦國自變法後,國君並非一定嫡長子繼位。所以扶蘇不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繼承人。
焚書坑儒 秦始皇 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