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不及舌

駟不及舌

駟不及舌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是sì bù jí shé,舌字指代講出來的話。全句意思是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意喻說話應慎重,否則難以收回。

基本信息

釋義

駟:古時由四匹馬拉的車;舌:指說的話。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意喻說話應慎重,否則難以收回。

出處

《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 事例】 酒自外入,機繇內泄。悔從醒生,~。(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我那時還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說了幾句老實話,事後,才知道半農頗不高興了,“駟不及舌”,也沒有法子。(魯迅 《憶劉半農君》)

用法

作謂語;指說一不二

【近義】駟馬難追,一言為定

【反義】食言而肥,出爾反爾

出自《論語》的成語典故(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