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古義

②指使和睦協調。 宋 司馬光 《瞽叟殺人》:“所貴於 舜 者,為其能以孝和諧其親。”

③謂配合得勻稱、適當、協調。《晉書·摯虞傳》:“施之金石,則音韻和諧。”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黃山谷詩》:“自中 唐以後;律詩盛行,競講聲病,故多音節和諧,風調圓美。” 秦牧 《藝海拾貝·最後的晚餐》:“細部好了,還得結構和諧完整,才能夠構成卓越的整體。”
④和解;和好相處。《魏書·蕭賾傳》:“ 賾 初為太子時,特奢侈。 道成 每欲廢之,賴 王敬則 和諧。” 元 鄭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此劍原是 吳國之寶,他既來索取,不如做個人情,送還了他,兩國和諧,可不好那!”
⑤和諧:做動詞。現在指不合規格,違反規則,而被處理掉了。例如:你今天在論壇上發言被和諧了吧。意思就是因為不文明,有礙於論壇和諧氣氛而被處理掉了。
⑥做動詞,指因莫須有的原因被強制要求作出不正當的修改。例如:《魔獸世界》被和諧了,可是《誅仙》里卻到處都是骷髏,真是莫名其妙。
基本理念

1.畢達哥拉斯認為,“整個天就是一個和諧”。
2.赫拉克利特認為,和諧產生於對立的東西。
3.文藝復興後許多思想家都把“和諧”視為重要的哲學範疇。
4.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諧”理念,提倡社會和諧。
(二)中國古代的“和諧”理念
1.“和而不同”、事物的對立統一,即具有差異性的不同事物的結合、統一、共存。
2.政治和諧,一種社會政治安定狀態。
3.遵循事物發展客觀規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總之,和諧是指對自然和人類社會變化、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人們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處事的價值觀、方法論。
基本內涵

和諧中的統一是相互激勵、相互促進、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統一,不是相安無事、互不影響、死氣沉沉、無所作為的統一。和諧中包含的相同是相同相成、共同發展,不是相同相毀、同歸於盡。和諧中包含的不同是相輔相成、互助合作的不同,不是相異相毀、相互損害的不同。和諧中包含的對立是相反相成、互促互補的對立,不是相反相毀、相互傾軋的對立。和諧不是要取消對立,是要求放棄破壞和諧的對立,向後登往前走的對立是相反相成,消耗體力的鍛鍊增強體力,失敗是成功之母,生於憂患死於安逸,否定的意見使肯定的意見深化完善,艱難險阻造就人才,這種相反相成的對立永遠需要。用批評鬥爭來限制不和諧,用強制手段制止破壞和諧,永遠需要。
和諧文化中的全部思想理念,如:真理、價值、發展、審美、道德、理想等,都是以和諧為前提,建立在和諧內涵的基礎之上。
只有在認識上深化理解、準確把握、正確運用和諧的內涵,才能在實踐上有效地去創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引申涵義

一個人,一件事物,不管是大,還是小,也不管是簡單,還是複雜,不管是聰明,還是愚昧,這些外在的形式毫無影響,他們一律都是和諧的。未知數是大是小,並不知道,但是,它必須是和諧的,才能列出方程。和諧是和外在形式無關的,所有事物的本質。它即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必須遵守。
和諧是一切事物的原則,工作、學習、生活、文章,條例,它們內在必須是和諧的,和其它事物的關係必須是和諧的。如果不和諧就不可能存在,一點的變化,必然引起其它的變化,所以是不可阻擋,因為它們有內在的聯繫,有和諧的本質。所以,一個謊言,為了掩蓋它,必須編造另一個更大的謊言。一個扭曲,會造成另一個更大的扭曲。鬥爭,只是現象,和諧才是它的本質。為什麼要解方程?為了解決問題。只有和諧才能解決問題,和諧就是條件。鬥爭只是手段。為了解決問題,不得不,迫不得已,採取各種各樣的手段。為了達到和諧,雙方的利益,不得已而為之。為了更高的和諧,鬥爭更微妙複雜。就象兩個球隊。這就象比賽,兩個球隊。有人看 球賽,就是看輸嬴。有人則不然,他們欣賞的是合諧。比賽,激烈的拼搶,有時還大打出手,他們不合諧嗎?不!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合諧的。他們表面上勢不兩立,其實,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利益,那就是達到觀眾的滿意。自己技藝純熟,更希望對方有好的表現。合諧包含著鬥爭,與此同時也有妥協。合諧包含著嚴格,也有寬容,合諧包含著一分為二,也包含著合二為一。有陰有陽,方方面面都能存在,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就是 物質的本質,物質不滅定律。

生活的樂趣並不在於成敗輸嬴,成者能有多少?不以成敗論 英雄。生活也不在於得失,也不在於生老病死。生活是為了體驗韻味,合諧帶給人的感受。比如:2+3=5,5+3呢就等於8,數字不同,有一個加法法則貫穿在其中,這個法則是相同的。在運算中,我們體會到了這個法則。它是客觀的、實際的、合乎 邏輯的、完美的,一句話是合諧的。也如打桌球,,這樣打過去,就那樣回過來。這種回應是客觀的、合乎規則的。如果打不回來,老是接不著,同樣是客觀規律的展現。通過努力又能接回去了,符合了桌球運動的 規律, 桌球飛行的是那樣巧妙。打的是有形的球,體會的是無形的運動規律,有韻味,很合諧。生活中也是如此,方方面面的關係,這樣向社會展示,社會就會這樣的回應,完美合諧。對自己也是如此,生老病死,形象各不相同,但是,無論內部,還是外部,各種各樣的關係變化,那種無形的東西組成了一幅互動的畫面,合諧,讓人感到完美。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有形象的是現象,本質沒有形象。有形象的東西是變換無常的,合諧是本質是能夠永存的。合諧沒有形象,它隱於有形之中,無處不在,合諧是真實因此可以長久。科學家發現了很多規律,這些規律可見嗎?有形嗎?即不可見,又無形象,但是,它確實存在,隱藏在有形事物之中。它們有能量,互相關聯,也是客觀的存在。由於它們的存在,世界才是合諧的。符合規律即是合諧,有人想不合諧,行嗎?答案是:不行!因為,規律有能量,誰想違反規律?做不到!如果能做到,違反規律,那還能算做規律嗎!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規律的背後是物質,物質第一性,是變化的依據、標準、是絕對的。合諧是唯物主義辯證法試金石。
由可見的事物中,發現不可見的規律,這在科學中彼彼皆是。看到蘋果落地這一可見事物,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看到蘋果落地的人有的是,從中發現這個無形的萬有引力的只有牛頓一人。雖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一般人沒有發現,但是,萬有引力是客觀的存在。它的存在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無差無別。

頑強和順從,強大或嬌小,以及等等,在言語和形象以外的東西,把內容和形象拋開,感到了一種美,那是無形的。讓人心中升起憐憫、熱愛和改悔,讚嘆上天的偉大。
暗中的東西是什麼?是事物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的和 諧決定事物的大小形態。所謂智慧,智慧的人,在於發現這種聯繫。當然,也有人感覺不到。雖然,感覺不到,但它們是客觀的存在。音樂、書法、圖畫所表現的也是形象背後的東西,無形的東西,而使人升華。
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社會和諧是我們黨不懈奮鬥的目標:
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任務艱巨而繁重。特別要看到,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給我國發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我們黨要帶領人民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和諧社會的任務和目標:

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以下原則: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推進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必須堅持民主法治。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法律意識,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法制化、規範化,逐步形成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維護人民民眾的主體地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五、建設和諧社會的舉措:(一)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二)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三)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發展和諧勞動關係。
(四)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五)加強醫療衛生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民眾文化需求。
(七)加強環境治理保護,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
六、和諧社會六大特徵:
l、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
2、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3、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4、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6、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七、關於和諧的名言:
家和萬事興!
和為貴,諧為美!
國家和諧、和諧國家、政清人和、政通人和、和天下士、和天下國。——世界藝術家協會主席:《吳國化名言》。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是和諧而不會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會和諧
友誼是一種和諧的平等。--畢達哥拉斯
和諧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說過:
“美在和諧”。可見,和諧美是一個極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輝的美學命題。
冰心老人曾說:“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
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
赫拉克利特說:“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美。”
費孝通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黑格爾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
與科學發展觀的關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內在要求和重要保證。
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理論是 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總體理論,主要解決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是社會主義理想的中國化,包括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方面面,比如對於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的論斷;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發展動力問題、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政治保證問題、戰略步驟問題、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以及祖國統一等問題,這一理論還在不斷的豐富和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回答了中國為什麼發展和怎么發展的問題,主要內容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他們之間就好像哲學原理與方法論之間的關係,前者是整體規劃,後者是如何具體實行,是實行的具體指導思想。
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他是目前發展的一個目標、願景,既是目標又是過程。
網路術語
是最廣泛的網際網路用語之一。“和諧社會”,官方的本意是建立完善的社會,消除矛盾,但由於中國目前的體制,“和諧”恰恰成了掩蓋矛盾的代名詞,被戲稱為“河蟹”。而被和諧的,往往是正面的人民民眾
。在網上用作形容詞時指美好的事物,用作動詞時通常有消滅、解決的含義,因此引申為刪帖。如某帖子後出現這樣的回覆:這個帖子應該和諧掉。那就是指因為內容等關係應該刪帖處理,嚴重的給以封號處理,以達到 BBS整體的美好效果。貶義詞,多具有諷刺意味,網民常用此詞形容權力機構為壓制其比較偏激的不同觀點或過激的言論而遭到的間接性報復或封殺。
如:1,樓上的說話注意點啊,別讓管事的看到給你和諧了~
2,寧願玩這個遊戲的E文原版,也不玩簡中和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