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師資結構合理,專任教師225人,高級技術職稱88人,其中省級學科帶頭人6名,教師53人,學院基礎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學院有水產系、畜牧獸醫系、農學系、資源環境系、經濟管理系和信息工程系6個系11個專業,學制3年,面向全省招收參加全國聯考的考生。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為畢業生的雙向選擇,自主擇業提供便利條件,使畢業生就業率達93%以上,其中設施園藝專業,畜牧獸醫專業和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
歷史沿革
1948年7月,黑龍江農業幹部學校成立,校址克山西門外。
1949年,遷到北安北崗。
1956年,改建為北安農學院,4月30日全院師生隆重召開農專改學院大會,熱烈慶祝北安農學院的誕生。設有土化和農學兩個系。
1958年4月,學校劃分出一部分師資力量遷移長春與當地幾所學校組建吉林農業大學。之後學校還叫過東北農學院嫩江分院。
1956年,學校又有部分資源遷移齊齊哈爾組建齊齊哈爾農業學校今黑龍江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1964年,學校資源再次從新劃分出一部分師資力量組建了牡丹江師範學院。
2003年初,北安農校與水產學校組建黑龍江農牧水產職業學院。
2004年4月,更名為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2008年,學院在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2011年,學院成為黑龍江省首批骨幹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9月,現有專任教師333人,教授28人,副教授128人,“雙師素質”教師216人。有省優秀中青年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2人,省級、委級、院級學術帶頭人35人,博士、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9.76%,位居全省高職院校第一。黑龍江省高校名師:蔡長霞等
黑龍江省級教學團隊:水產養殖專業教學團隊(2007年)、獸醫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魚類養殖技術教學團隊(2009年)
院系設定
截至2017年9月,學校設有生物製藥系、食品生物系、畜牧獸醫系、農學系、水產技術與環境工程系、經濟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共8個系和基礎部、政教部、體育部,開設39個高職專業。
專業設定1.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加工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
2.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廣告設計與製作、物聯網套用技術、大數據技術與套用、工業機器人技術
3.報關與國際貨運、金融管理、會計、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旅遊管理
4.中藥生產與加工、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作物生產技術、無人機套用技術、園藝技術、園林技術
5.藥品生物技術、藥品生產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藥品服務與管理、中藥學
6.動物醫學、寵物養護與馴導、畜牧獸醫
7.水產養殖技術、水生動物醫學、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環境工程技術
8.建築室內設計、建築動畫與模型製作、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
教學建設
顯著的辦學業績: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黑龍江省首批骨幹高等職業院校;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2門省級精品課程;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高職高專套用技術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養魚生產全過程實習教改成果在全國30餘所同類院校推廣;1箇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教實訓基地、1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項資金支持的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2個省級改革試點專業;2箇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9個黑龍江省重點建設專業;2007年—2016年,連續10年畢業生就業率居全省同類院校前8名。黑龍江省級改革試點專業:水產養殖技術、生物製藥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的建設項目:水產養殖技術、生物製藥技術
黑龍江省級重點專業:藥物製劑技術、生物技術及套用、獸醫、電子商務、動漫設計與製作、室內設計技術、食品生物技術、水產養殖技術、農作物生產技術
精品課程
類別 | 課程名稱 | 立項時間 |
---|---|---|
國家級精品課 | 池塘養魚 | 2010 |
省級精品課 | 集約化養殖技術 | 2010 |
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技術 | 2007 | |
水污染控制技術 | 2009 | |
導遊業務 | 2010 | |
玉米雜交種在技術與選育工作 | 2010 | |
寵物病理 | 2009 | |
3dmax三維動畫 | 2009 | |
生物分離技術 | 2008 | |
養牛生產技術 | 2006 | |
池塘養魚 | 2006 | |
統計基礎 | 2006 | |
財務軟體套用技術 | 2006 |
合作交流
2015年,學院共與大唐電信集團、海爾集團、吉林萬通藥業集團、蘇州國家科技園、呼倫貝爾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珍寶島製藥有限公司、廣州利洋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遠大牧業有限公司、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統一企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等90餘家企業開展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截至2015年11月,學院共派出112人次參加省級各類短期培訓。2015年10月選派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等改革項目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專業骨幹教師11名參加國際現代職業教育合作高峰論壇及國際最新教學法課程培訓班。其中參加澳大利亞班3人,對澳大利亞現代職業教育教學課程開發與設計、學生評估與評價、現代職業教師素質的定義與發民等3項目內容容進行了學習,台灣班7人,對職涯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概念、台灣大專院校就業職能平台發展職涯課程、慕課的課前準備、慕課的上課實踐與課後複習,慕課教材製作工作等6項內容進行了學習;荷蘭班1人,對數位化時代信息技術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套用進行了學習。
畢業生就業率
連續10年畢業生就業率居全省同類院校前8名:2016年,畢業生就業率88.09%,居全省第二;2015年,畢業生就業率90.40%,居全省第二;2014年,畢業生就業率90.04%,居全省第三;2013年,畢業生就業率90.13%,居全省第三;2012年,畢業生就業率90.57%,居全省第四位;2011年,畢業生就業率91.32%,居全省第八;2010年,畢業生就業率89.38%,居全省第五;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87.58%,居全省第七;2008年,畢業生就業率93.12%,居全省第六;2007年,畢業生就業率94.32%,居全省第四。2008年,學院被授予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先進集體、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學校;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三年被授予黑龍江省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優秀站。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獲2項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第三等獎,9項國家發明專利。
文化傳統
校徽
船和帆是“生”的第一個字母的變形;水的波浪是“物”的第一個字母的變形,寓意著學院如海燕展翅高飛,寓意著一本翻開的書。科技之星引路寓意學院之路前程遠大。本標誌主色調為藍色,象徵浩瀚的海洋和宇宙。船帆造型和一條通向遠方的路,寓意揚帆遠航。組成路的拋物線和星光好似浩瀚宇宙的飛船。波浪造型寓意海洋。圓形象徵人類生活帶地球。
學院前景
學院的學生可以參加專升本考試,合格者可升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畢業頒發本科畢業證書,享受應屆本科畢業生的一切待遇。學院積極推薦畢業生就業,現已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畢業生的就業網路,特色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沐浴著改革的春風,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正以嶄新的面貌,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代。
辦學特色
學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技術崗位群為依據設定專業,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確定課程體系,形成了“教學、科研、生產、諮詢、服務”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辦學特色鮮明,專業優勢突出,形成了以水產養殖、畜牧獸醫,農作物為骨幹專業,同時在計算機套用及多媒體技術,經濟管理等綜合專業快速發展,該院是“三北”地區一所集農、牧、水產為一體綜合性農業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