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紅丹(red lead):又稱章丹、鉛丹、黃丹、東丹、陶丹,主要成分為Pb3O4,含量在95%以上。
特點 保護、封閉和治療作用(外、內治) 膏層較厚,作用持久 使用前必須預熱
黑膏藥屬硬膏劑,為傳統膏劑中的一種。清代吳師機的《理瀹駢文》為膏藥專著,全面論述了膏藥的套用和製備。
起源和發展
膏藥,是中藥五大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在戰國秦漢時期出現的醫學文獻《 黃帝內經》、《 神農本草經》、《 難經》等著作中都有關於膏藥的記載。這時的膏藥,是豬脂膏之類的軟膏。魏晉時期煉丹術盛行,黑膏藥已經出現。唐宋時黑膏藥的製備逐漸完善,得到廣泛使用。明清時已經成為普遍的用藥之一。到了近代,由於湯藥的發展,黑膏藥的使用大大減少。現代工藝的橡膠膏出現後,黑膏藥已幾乎從醫院中絕跡,只流傳在民間。據現代藥理研究,黑膏藥在吸收、療效方面優於橡膠膏。但由於黑膏藥的製作工藝較為複雜,沒有統一標準,不易進行質量控制,導致黑膏藥的質量參差齊。因黑膏藥的製作費時費力,中醫醫院多開展中藥外敷,即用中草藥粉碎後調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質呈軟膏狀外敷後以棉紙、繃帶固定,每24小時換藥次,使用成本較高。黑膏藥每貼可使用3—15天,揭下後可再次貼敷,不影響療效,因此費用較低。
膏,顧名思義,就是粘稠之物。膏劑是常溫下為固體、半固體、半流體的一類劑型。由藥物和基質兩個部分組成(也有不用基質的)。繆希雍《炮炙大法》說:“膏者,熬成稠膏也”;龔雲林《壽世保元》:“膏者膠也”;都反映了膏劑的形態。
膏劑是祖國醫學的一類古老劑型,其淵源久遠。早在《山海經》中就記載了羯羊脂,用於塗搽皮膚以防皸裂,可以說是最原始的膏藥;《黃帝內經》中記述了“豕膏”,“癰發於嗌中……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塗以豕膏,六日已。”《內經?至真要大論》:“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度。”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後代膏藥的濫觴”。南北朝時稱膏劑為“膏方”或“薄”。唐代也有“摩膏”的稱謂。明清時代將唐代的“煎”改稱為“膏滋”或“膏”,並納入了膏劑的範疇。這樣,膏劑的品種更加豐富了。隨著歷史的發展,膏劑的用途逐漸擴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內病也用膏。清吳師機《理淪駢文》,對膏劑的方藥、套用和製備工藝均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並創造出了白膏藥、松香膏藥等膏劑類型。近年來,隨著透皮給藥系統(TDDS)的研究迅速發展,外用膏劑的套用範圍也更為廣闊。
膏劑作用比較廣泛,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由於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等優點。徐靈胎說:“今所用之膏藥,古人謂之薄貼,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膿祛腐,止痛生肌並遮風護肉之類,其膏宜輕薄日換。治里者,或驅風寒,或和氣血,或消痰痞,或壯筋骨,其方甚靈,藥亦隨病加減,其膏宜重厚久貼。”
外用膏藥古稱薄貼。唐·李綽《尚書故實》載述:“虞元公鎮南海,疽發於鬢,相國姬遂取膏藥貼於瘡上,數日平復。”具體製法:根據不同病情,選用相應藥物,浸於植物油內,浸泡一定時間,入鍋煎熬,等藥物枯黑後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時再按油之比例(視當時不同季節)加入適量的鉛丹,拌勻,將鍋離火(或先離火後放丹)。候藥凝厚如膏,切成大塊,投放於冷水中去火毒。待用時加熱熔化,攤於布片或厚紙或薄油紙片上,貼於患處體表皮膚即可。臨證有用以治里者,如關節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膚麻木,深部膿腫,骨折,傷筋等症。取其祛風化濕,行氣活血,續筋接骨之作用,如萬應膏、接骨膏等。有用以治療表者,如體表癰、癤、疽、疔等瘡瘍諸疾,具有消腫定痛,去腐生肌,收口,保護瘡口等作用,如太乙膏、獨角蓮膏、陽和解凝膏、沖和膏等。
膏藥在我國的套用歷史悠久,古醫言曰:“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膏藥之優劣,療效是根本。李氏膏藥屬於外治,從而避免了內服藥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療效確切,受到了民眾廣泛歡迎。清代的徐大椿曰:“湯藥不足盡病,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活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服藥尤為有力。”膏藥中的藥物直接貼敷於體表穴位上,藥性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滲透達皮下組織,一方面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另一方面可通過經絡的貫通運行,直達臟腑失調經氣失調的病所,發揮藥物“歸經”和功能效應,從而發揮最大的全身藥理效應。 而傳統的注射及口服療法除損傷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和腸道反應,使病人不易接受外,這些方法都易使藥物通過全身的血液循環及腸道破壞,而真正到達疾病局部的藥物少之甚微,所以現在用藥量極大,並且療效極差。而膏藥的外治療法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使藥效數倍提高,而且不易產生耐藥性。
草藥文化
陝西省秦嶺終南山的主峰,終年積雪,寒光四射,故稱太白山(周代稱太乙山),太白山遍地藥草,從古至今吸引著從醫的聖人、郎中。相傳上古時代的"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就發生在秦嶺北坡長安、周至、寶雞沿山一帶。唐代著名的上林苑是皇家種藥狩獵的場地,就在終南山腳下的戶縣、周至沿山一帶。東漢著名藥醫家韓康,拒漢恆帝之封,隱居太白山研究醫藥。唐朝蘇敬在《唐本草》中載:茯苓和茯神“雍州南山亦有”。隋末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居太白山10餘年,從事醫藥研究、採集、栽種和炮製中草藥,研究藥性,為民治病,著有《千金異方》,收載藥物800餘種,並詳細記載了200餘種藥物的採集、炮治、主治功能。後人為紀念孫思邈對醫藥學的功績,稱為藥王,稱太白山為“藥山”。
治療原理
膏藥是祖國醫學的外治療法,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醫理藥性無二,而法則神奇變幻,在辨證用藥的原則下,往往獲得令人吃驚的神奇效果 。外用膏劑的透皮吸收機理 :治療經絡等疾病時,一般多以人體經絡穴位為貼用部位。貼於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的作用。同時藥物在穴位處通過皮膚滲透達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從而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對創傷,皮膚疾病,黏膜病變的治療,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此外,有些刺激性強的藥物,強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可以調節肌體功能促進抗體形成, 提高人體免疫力。同時,藥物穿通皮膚及黏膜後,經過血管或淋巴管進入體循環,可產生全身性藥物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傳統黑膏藥都是使用高溫提取的製備方法,嚴重破壞有效成分。古方膏藥是歷今400餘年,一代一代相傳,逐步的把這些弊病都完美的解決了,再這個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技術更加一步的完善,困難意義解決。
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椎管狹窄、腰肌勞損、風濕、強直性脊柱炎、滑膜炎,足跟骨刺都屬於中醫痹症範疇。屬於 此類病程逆轉,患者只能用止痛藥、止痛針緩解症狀。
如何正確貼膏藥
在貼膏藥之前,用熱毛巾將疼痛處洗淨、擦乾,再將藥貼貼於疼痛部位和相關穴位,撫平按實即可。天氣寒冷時,可將膏藥貼好後再用熱水袋熱敷一下,以便使膏體迅速軟化,增加治療效果。
如何正確揭黑膏藥,如何去除黑膏藥痕跡:
1、用揭下的膏貼油麵或透明膠帶反覆貼上遺留在皮膚上的膏痕,可以清除,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忌用搓澡巾以防擦傷)
2、用棉簽蘸松節油或者家中炒菜用的植物油亦可清除.
適宜人群
適用於痛風,跌打損傷,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腱鞘炎,肌腱炎,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筋膜炎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注意事項
1.若已發生潰破,則用酒精消毒或搽龍膽紫藥水,待不癢和傷口癒合後再貼,或貼之前在膏藥上撒點薄荷冰來預防。2.如果仍無法控制則應到醫院處理。
3.用同一種膏藥,出現2次過敏反應,則以後禁用這種膏藥。
4.患處有紅腫及潰爛時不宜貼,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
5.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沒藥、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藥,孕婦均應禁用,孕婦的臍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貼膏藥,以免引起流產。
6.如果貼膏藥後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皰,自覺瘙癢劇烈,說明對此膏藥過敏,應立即停止貼敷,必要時進行抗過敏治療。
7.面部和有毛髮的部位(如會陰、腋窩、頭枕部)不宜貼膏藥。面部貼膏藥影響美觀,一旦發生過敏則後果嚴重。而有毛髮的部位不易貼上,以後揭膏藥也比較麻煩。
8.創傷性骨折前期及嚴重皮膚病局部不宜貼膏藥。
9.女性患者在月經來潮期間,在腰骶椎或腹部應停貼膏藥3~5天。
10.相對內服藥和注射藥來說,外用的膏藥要安全得多,但小孩、孕婦、哺乳期婦女等特殊人群套用膏藥仍需十分謹慎。兒童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許多臟器發育尚不完善,肝、腎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腦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貼膏藥療法是中醫臨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藥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複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因此在膏藥使用過程中只有注意上述的要點,才能夠使得膏藥獲得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劑之黑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