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後方》卷二
【別名】水解丸(《肘後方》卷二)。
【處方】麻黃60克,大黃60克,黃芩30克,芒消30克,釜底墨30克,灶突墨60克,樑上塵60克。
【製法】上藥研細,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傷寒、時氣溫病五六日,及溫毒發斑,煩躁大渴,脈洪大而數者。
【用法用量】用新汲水化服1丸,頓服之。若渴,但與水,須臾寒,寒了汗出便解。不覺,更服1丸。
【摘錄】《肘後方》卷二
《聖濟總錄》卷二十九
【處方】麻黃(去根節)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銼)1兩,灶突墨1兩,芒消1兩,豉1合(炒)。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壞病,頭與骨肉俱痛,狂言妄語,醫所不療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新汲水研下,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二十九
《聖惠》卷十五
【處方】麻黃(去根節)1兩,川大黃(銼碎,微炒)1兩,川朴消1兩,樑上塵1兩,灶突墨1兩,釜底墨1兩,小麥(炒令黃色)1兩。
【製法】上為散,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時氣8-9日以後,口乾狂語,唯飲冷水。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新汲水研下,不拘時候。服後更與新汲水,任意飲之,汗出為效。
【摘錄】《聖惠》卷十五
中藥方劑之黑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