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類鈐方》卷十三引《管見良方》
【處方】淨黃連1斤,南木香5斤。【製法】上銼,用水1斗5升,銀石器內同煮乾,分作3處。取1處用黃連為末,神曲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痢。
【用法用量】本方為原書引《管見良方》“神仙斷下丸”之第一方。
【摘錄】《永類鈐方》卷十三引《管見良方》
中藥方劑之黃連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連斷下丸用於赤痢。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涼、濕潤之處,屬毛莨科。黃連也是一種常用中藥,最早在《神農本草經》中便有記載,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所以稱之為“黃連”。其味...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製備方法: 附註: 本方為原書“神仙斷下丸”之第三方。
參考資料黃連須為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峨嵋野地連或雲南黃連的根須。 有瀉火,燥濕,解毒,殺蟲的功效。
基本信息 鑑定斷癇丸,中藥方劑之一。主治:小兒胎風,久為驚癇,時發時止。
斷癇丸 《活人心統》卷下:斷癇丸 《幼科發揮》卷二:斷癇丸 《育嬰秘訣》卷二:斷癇丸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化痰丸,處方藥劑,用於快脾順氣,化痰消食。主治痰濕食積內阻,咳嗽氣喘,胸膈脹悶。痰飲。久喘或作或止者。酒食生痰,胸膈滿悶,五更咳嗽。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沉香內消丸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關於莞香,當地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莞香的洗曬由姑娘們負責,她們常...
主要成分 行氣止痛成分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化痰丸,處方藥劑,用於快脾順氣,化痰消食。主治痰濕食積內阻,咳嗽氣喘,胸膈脹悶。痰飲。久喘或作或止者。酒食生痰,胸膈滿悶,五更咳嗽。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橘皮湯]潤下丸[卷之一\橘皮湯]加味二陳湯[卷之一\橘皮湯]二陳木通湯...]二黃湯[卷之一\三黃湯]黃連解毒湯[卷之一\三黃湯]梔子金花丸[卷之一...]門冬丸[卷之一\三黃湯]清心丸[卷之一\三黃湯]黃連清膈丸[卷之一\三...
簡介 內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