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香薷飲
正文
黃連香薷飲來源
《丹溪心法》卷一。組成
香薷500克 川朴(制)250克 黃連120克用法
上藥哎咀。每用6~9克,水煎服。功用
清暑化濕。主治
冒暑,腹痛水瀉,噁心。加減
挾痰,加半夏、南星;氣虛,加人參,黃耆。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黃連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連香薷飲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冒暑,腹痛水瀉,噁心。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方劑名稱】加味黃連香薷飲 【處方來源】《治痢南針》。 【方劑主治】痢疾發於夏月暑時,有表症。
組成: 香薷、黃連、厚朴、麥芽、生扁豆、木瓜、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主治: 暑月吐瀉初起。 用法用量: 量兒大小煎服。參考資料《怡堂散記》。 ...
參考資料黃連香薷散主要用來治療中暑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外俱熱,煩躁大渴喜冷。外感中暑瀉之症,時值夏秋之令,忽然腹痛,煩悶口渴,板齒乾焦,暴瀉糞水,腸鳴飧泄,痛...
方劑1 方劑2 方劑3黃連丸對於治療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香薷〔拉丁文名;Elsholtzia ciliata(Thunb.) Hyland.〕,別名:水荊芥、臭荊芥、野蘇麻、昂給魯木-其其格、半邊花、半邊蘇、...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生長環境 地理分布 栽培技術唇形科、香薷屬植物, 直立草本,密集的鬚根。莖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鈍四稜形,具槽,無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麥稈黃色,老時變紫褐色。葉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穗狀...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繁殖方法組成: 香薷、白扁豆、黃連、甘草、麥門冬、五味子、知母、陳皮、茯苓、厚朴。 主治: 中暑,脈虛身熱,自汗,背惡寒,毛聳,齒燥。 用法用量: 用水2盞,加生薑、大棗、燈心,煎至1盞,去滓冷服,不拘時候。 加減: 身...
參考資料野荊芥為唇形科香薷屬植物土香薷以全草入藥。夏、秋抽穗開花時采割,去淨雜質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別名香薷,中藥名。為唇形科、香薷屬植物,直立草本, 密集的鬚根。莖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鈍四稜形,具槽,無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麥稈黃色,老時變紫褐色。葉卵形或橢...
入藥部位 性味 歸經 功效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