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羌活6克,獨活6克,前胡6克,柴胡6克,甘草6克,人參6克,茯苓9克,桔梗6克,枳殼6克,川芎6克,生薑6克,薄荷6克。功用
發汗解表,散風祛濕主治
外感風寒濕邪,憎寒壯熱,頭痛項強,肢體酸痛,無汗,脈浮緊,苔白滑者。又如時疫、痢疾、瘧疾、瘡瘍等,若有上述表證者,也可用。古籍論
本方是治外感風寒而又挾濕的通劑,常用於時疫,即具有傳染性的外感疾患。方中羌活、獨活以發散風寒、勝濕、止痛為主。柴胡升清散熱、前胡降氣行痰,是為輔藥。人參、甘草益氣扶正,茯苓、桔梗宣肺化痰兼制。枳殼行氣,川芎行血,生薑散寒,薄荷散熱為引和。點評
痢疾初期表里俱寒的,宜用人參敗毒散;表里俱熱的,宜用葛根黃芩黃連湯。中藥方劑之黃連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