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黃榆鄉距永吉縣口前鎮西南46公里,西與長春市雙陽區隔飲馬河相望、南與磐石市煙囪山鎮相接壤,東與永吉縣雙河鎮、大崗子鄉並排相接,北與永吉縣岔路河鎮、金家鄉雙雙相連。鄉政府駐黃榆。總計18000餘口人,其中農業人口16000人。
下轄村
亂木橋村 | 大半截河村 | 會源德村 | 平埠子村 | 小河沿村 |
黃榆村 | 王家街村 | 小城子村 | 頭道川村 | 茶壺嘴村 |
基本資料
黃榆鄉地處永吉縣西南部偏僻山區,屬半山區地帶,素有“小西藏”之稱,並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說。皓月鄉面積157.27平方千米。交通便利,雙黃岔公路貫穿全鄉,東與202國道在雙河鎮相連,北與吉長公路南線在岔路河鎮相通。金礦以金純量大而聞名全地區。永吉縣皓月鄉頭道川村7社有儲存量非常大的花崗岩。黃榆鄉是以農牧業相結合為主的鄉鎮,盛產玉米、大豆、水稻,並且以長春皓月集團公司為依託,大力發展畜牧業,黃榆鄉是皓月集團公司的牛羊養殖基地鄉。
鄉鎮建設
施行“泥草房改造工程”,實現整體改善村容村貌的目標。在2007年鋪設輸水管以前,亂木橋村村民一直飲用在地邊挖出的泉水,許多村民患有大骨節等地方病。亂木橋村藉助新農村建設試點的機遇,在縣水利局的協調下,中華慈善總會投資45萬元,村民出工打了4眼深水井,鋪設1.2萬米水管。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為村民發展養殖業、種植業打下了基礎。
石人溝屯有130多戶村民,由於河道淤泥,他們所種植的水稻經常在汛期被淹。而石人溝屯與亂木橋子屯連線的土橋在汛期也經常被淹,隔斷兩個自然屯之間的聯繫。2008年,村黨支部、村委會趕在汛期到來前籌集資金清理河道淤泥,解決了這一難題,並新修一座水泥橋。方便了村民運輸生產資料和販賣農產品。
頭道川村部距離折麻背屯只有5公里的路程,因沒錢一直沒修路。孩子上學難、秋收賣糧難、求醫問藥難、商品流通難。直到2007年村里換屆選舉後,經過近一年的運作,永吉縣批了20萬元築路資金用於修路。
特色企業
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公司 所在地原是一片沼澤地,現在已聳起具有濃郁阿拉伯風格的建築群,帶動了交通、水電、市政、商業、金融業的發展,加速了城鎮一體化進程。為了支持“皓月”加快發展,長春市將養牛最多的永吉縣黃榆鄉更名為皓月鄉。皓月所在的原綠園區西新鄉因皓月的發展更名為西新鎮,長春市區為此延伸了7公里,並將一條長11.8公里的道路命名為“皓月大道”。2006年與黃榆鄉共建農牧生態園區,通過基地建設,實現產業鏈條對接。帶動了農民養牛致富和地方經濟的發展,為公司發展提供了高檔育肥牛的牛源,作到致富、發展的“雙贏”。農牧生態園區包括精品牧業養殖觀光旅遊園區、綠色生態高檔育肥牛園區和設施完備的牛羊交易園區。興建了占地2平方公里的封閉式綠色生態肉牛養殖安全示範區,並以該示範區為中軸,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全省40多個縣(市)區建立了肉牛養殖基地,首創了“零風險、穩收入”的養牛新模式,帶動全省5萬多農戶30多萬農民從事養牛業,農民養牛增收3億元。
特色養殖
折麻背村是黃榆鄉大山深處的“原始部落”,在發展養鹿上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為了推動全鄉養鹿業的發展,引導農民走向市場,解決養鹿戶鹿產品賣難的問題,1998年供銷社外出到南方考察了解國內外市場,尋找鹿產品的銷路,考察後積極在全鄉宣傳養鹿的基本經驗和市場行情,大大地調動了全鄉社員養鹿的積極性,發展了25戶養鹿戶,社員養鹿244頭。並於1998年成立了黃榆鄉鹿產品專業合作社。黃榆鹿產品專業合作社,對入社社員實行讓利收購,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共收購專業社社員的鹿產品200多付,收購金額15萬元,較好地解決了養鹿大戶的賣鹿難問題。先進學校
皓月鄉九年義務教育學校 占地約45280平方米,建有國小部教學樓、中學部教學樓各一棟,宿舍食堂綜合樓一棟,標準化幼稚園一個。中國小部現有24個教學班級,930名學生,幼稚園現有128名適齡兒童。學校現有在編在崗教師116名。其中取得大專學歷教師46人,本科學歷11人。研究生學歷1人。國小高級教師職稱和中學一級職稱教師41人。永吉縣骨幹教師37人,吉林市骨幹教師9人。永吉縣優秀任課教師9人。教師隊伍實現了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學校擁有微機室、電教室、圖書室、綜合實驗室等教室來滿足師生教學的需要。校園閉路系統、多媒體投影儀已經走進了課堂教學。有採用地面供熱、彩鋼瓦、塑鋼窗的兩棟新樓,滿足了基礎教育中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需求。在“夯實基礎、和諧向上、穩中求進、持續發展”的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學校從實際出發,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力提高教學質量。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果。先後被評選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市縣兩級先進學校”“科技教育示範校”“信息技術建設與套用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在連續幾年的中考中,均取得了令家長和社會滿意的成績。特別是2008年的中考,考取永吉實驗高中15人、永吉四中19人。董巍、李雲鶴同學還以優異的的成績分別被吉林市毓文中學和樺甸四中錄取。這是黃榆考生被外地考區錄取的首例。鄉鎮名人
張樹森 是會源德村養雞致富的帶頭人,把主要精力用在發家致富上,利用庭院養蛋雞,年收入達一萬七千多元。並帶領民眾共同致富,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帶頭人。張樹森在會源德村一社居住,與長春市雙陽區山河鎮接壤,僅一河之隔,因市場需求的拉動,河對岸養雞大戶經常來本地賣雞蛋,同時也富裕了外區經濟。張樹森在自家庭院蓋起了3棟雞舍,總面積100多平方米。一邊向外地養雞大戶取經求教,一邊加強學習,終於掌握了養雞技術。他利用科學與成熟的經驗,使雞的產蛋量日益增多,1500隻雞日產蛋1300多,經濟效益逐漸提高。三個月後,下籠雞又賣了一筆好價錢。一年下來,淨賺了一萬七千元,看到手中的鈔票,張樹森感慨萬千,沒有政府的感召,沒有領導幹部的幫扶,他的養雞事業不能成功。2004年,張樹森申請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說:“我的致富夢是黨幫助我實現的,我要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帶領民眾致富”,在他的帶領下,本屯的郭友和劉春海也做起了養雞事業,張樹森毫不保留的把先進經驗傳授給兩位年輕人。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