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資料

生產資料

生產資料(meansofproduction),是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也稱作生產手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認定的生產力三要素之一,定義為:勞動者進行生產時所需要使用的資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廠房、機器設備、工具、原料等等。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它是任何社會進行物質生產所必備的物質條件。生產資料是生產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會生產中,人們總是藉助於生產資料,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出勞動產品。生產資料總是存在於一定的社會經濟形態,成為特定生產關係的物質承擔者。

基本信息

資料簡介

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即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又稱生產手段)

勞動資料

是指人用以影響和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的總和,包括生產工具、土地、建築物、道路、運河、倉庫、機器、設備、廠房等。

勞動對象

政治學上指在勞動中被採掘和加工的東西,可以是自然界原來就有的如地下礦石,也可以是加工過的原材料如鋼材等。

類型介紹

是生產力中物的因素,在任何社會生產中,人們總是藉助於生產資料,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出勞動產品。(生產資料包括勞動資料)

生產資料價格相關圖片生產資料價格相關圖片

生產資料是生產力中物的因素,在生產資料中,生產工具起決定性作用,生產工具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人類征服、改造自然的廣度和深度。生產資料總是存在於一定的社會經濟形態,成為特定生產關係的物質承擔者。在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中,由於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的結合方式不同,因而生產資料也具有不同的性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屬於資本家所有,喪失了生產資料的無產階級,只有在資本家的支配下,才能與生產資料結合起來,進行生產。生產資料成為資本家剝削僱傭勞動的手段,表現為生產資本。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是公有財產,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共同主人,生產資料不再表現為生產資本,而成為生產基金的物質形式。 生產資料是一種歷史性的範疇,在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它包含有不同的內容。在文化發展的初期,還談不上有生產資料生產部門的存在。那時,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還很少得到開發和利用,大多還只是以原始的自然形態存在著、演變著。只是到了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生產資料的生產伴隨著人們對勞動資料自然富源開發利用能力的增長才逐步地發展壯大起來。當代,生產資料的概念和涵義正在向深度和廣度等多個方向上立體式擴展;許多以知識形態創造出來的技術,許多用於創新 再生產的方法、資源和能力,也正在顯示出生產資料的社會經濟屬性。當然,消費資料也是一種歷史性的範疇,而且由於它的不斷發展與升級正以其無可取代的方式推動生產資料生產與更新方式發生了許多根本性的變革。

價格指數

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生產資料相關的價格指數主要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又叫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或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一般1個月發布一次。

農業價格指數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定義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分為小農具、飼料、幼禽家畜、半機械化農具、化學肥料、農藥及農藥械、農用用油等八大類。

生產資料監測系統生產資料監測系統

1994年以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僅僅是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一個類別,此後,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中分離出來,單獨編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是指工商企業、供銷合作社和其它單位及個人向農民出售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也是農業生產資料在流通領域中最後一個環節的價格。

作用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的編制目的是了解農業生產中物質資料投入價格的變動狀況,服務於國民經濟核算。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反映了一定時期內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通過它可以掌握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變動情況,為國家制定有關政策,保障農民利益,促進農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依據;同時,也為研究市場流通和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供科學依據。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中單列出來,獨立編制。

編制

主要內容包括小農具、飼料、幼禽家畜、大牲畜、半機械化農具、機械化農具、化學肥料、農藥及農藥械、農機用油、其他商品等十個大類49種主要商品。計算公式是加權算術平均公式,權數資料來源於供銷合作社等部門的銷售統計資料和農村住戶調查資料中的農業生產資料購買數量和金額資料。編制單位為全國、省、自治區和所有計算價格指數的縣(市)。

工業價格指數

工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指數是通過調查收集部分代表企業的代表產品的價格變動資料加權計算的相對數,以反映工業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包括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企業出廠商品價格及工業企業中間投入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數,是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定有關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依據。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是反映工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之一,也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標準之一。從指數內涵及其所處環節看,工業品價格指數主要反映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即源頭和中間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處於價格傳導體系的中上游。

目前我國工業品價格指數的調查產品有2700多種(規格品5000多種),已復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中類186個(復蓋率已超過95%)。全國參與調查的市縣410多個,調查各種規模和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近50000家。

生產資料價格指數是用來衡量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所需採購品的物價狀況;因而這項指數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終產品等(美國約採用3000種東西)三個生產階段的物價資訊。它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消費者的立場衡量財貨及勞務的價格)的先行指標。

理論上來說,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物價波動將反映至最終產品的價格上,因此觀察PPI的變動情形將有助於預測未來物價的變化狀況,因此這項指標受到市場重視。

所有制

所有制是指生產資料占有、使用、處置並獲得收益等一系列經濟權利和經濟利益關係的總和,就是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是由社會生產組織方式、社會生產的交換方式、社會生產成果的分配方式等內容來綜合體現的動態過程。 所有制是指人們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對物質資料的占有形式,通常指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形式。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存在著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不同的生產關係包含著不同性質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決定著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分配、交換關係,也決定著社會存在性質和政治法律制度。是一切社會不可缺少的條件,是人們進行生產的前提。

所有制可以實現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一種所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不同所有制也可以採取同一種實現形式。比如在資本主義國家,有業主制、合夥制、有限責任制、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種資本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但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實質。從所有制和所有制實現形式的關係看,一種所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是兩個既相互聯繫、又不相同的概念。

市場

生產資料市場是生產資料交換的場所及其活動的總和,是組織供需單位集中進行生產資料商品交易活動並提供諮詢服務和管理的場所或交易中心。進入生產資料市場的商品是供生產消費的商品,用於滿足生產消費,包括各種機器設備、建築材料、輔助設備、運輸工具、原材料、燃料、各種輔助材料、半成品及零部件等。生產資料市場是市場結構中最重要的商品市場,其發展的程度直接反映著一個國家社會生產力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平。在現實形態上,生產資料市場表現為各種專門的或綜合的物資交易市場,如鋼材市場、煤炭市場、金屬交易市場等。

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起著中介作用,生產資料市場運作得愈是有效率,社會再生產的運行就愈是順暢。包括專營和經營生產資料的公司兼營的市場,但不包括一次性交易會。生產資料市場主要經營滿足生產需要的原材料、燃料、工具設備、儀器儀表、交通運輸工具等生產資料。

市場的組織形式分為會員制和非會員制兩種,市場交易的種類可分為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兩種,所謂現貨交易是當場進行商品買賣和貨幣的結算,是指成交時即可交付貨物的交易,包括沒有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非標準化契約的交易。所謂期貨交易實際是期貨契約交易,是指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或經國家有關部門指定的專門機構批准並進行規範化、法制化、標準化契約的交易(國家規定生鐵、鋼材、白糖期貨暫停)。另外還有一種交易形式為中遠期契約交易,是一種契約的交易形式。

我國制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①公有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②非公有經濟包括私有經濟(含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台經濟、外資經濟。

③混合經濟,如股分制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等,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也屬於公有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