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菜

麵條菜

麵條菜,別名淨瓶、香爐草、米瓦罐、梅花瓶、麵條菜、廣皮菜、瓢咀、甜甜菜、麥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紅不英菜、胡炳菜、麥黃菜、燈籠草;燈籠泡;瓶罐花;野菠菜(魯東南地區);兔子頭(魯東南地區),是草本植物石竹科麥瓶草屬麥瓶草(Silene conoidea L.)的幼苗的俗稱,是黃河中下游地區老百姓愛吃的一種野菜。這種菜有些澀,最好是在初期較細嫩時候食用,口感會更佳。 國內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及長江流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被腺毛。主根圓柱細長。莖直立,節明顯而膨大.叉狀分枝。基生葉匙形;莖生葉對生,橢圓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8cm,寬5-10mm,先端鈍尖,基部漸窄,全緣。

葉子

麵條菜植物形態-麥瓶草 麵條菜植物形態-麥瓶草

葉對生,披針形,基部聯合。聚傘花序頂生,一般有花5-10朵。花兩性,萼片合生,花瓣5,有爪。雄蕊5,下位著生;花柱3。蒴果,3-5室,內有種子多 數;萼筒在結果時基部膨大,呈卵形,上部狹縮如瓶狀。

花朵

麵條菜 麵條菜

花兩性;1-3朵成頂生及腋生聚傘花序,花梗細長;花萼長錐形,上端窄縮,下部膨大,有30條明顯細脈,先端5齒裂;花瓣5,粉紅色,三角倒卵形,長於萼,喉部有2鱗片;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細長。

果實

麵條菜 麵條菜

蒴果卵形,3-6齒裂或瓣裂,包圍於長錐形宿萼中。種子腎形,有成行的瘤狀突起,以種臍為圓心,整齊排列成數層半環狀。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m以下的麥田中或荒草地。為麥田常見雜草。由於麥田除草劑的使用,野生植株在大田較難見到。

分布範圍

分布於華北、西北、西南及長江流域。

麵條菜 麵條菜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全草及嫩莖葉入藥,有潤肺止 咳、涼血止血功效,可治虛勞咳嗽,鼻衄、吐血等症,詳見後文。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麥瓶草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全草,洗淨,曬乾。

【性狀】:

性狀鑑別: 全草密生腺毛,長20-60cm。主根細長,略木質。莖中部以上分枝較多。葉對生,基生葉略呈匙形,莖生葉披針形或矩圓形,基部闊,稍抱莖,具毛茸。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紫色或粉紅色。蒴果卵形,具宿萼。種子多數,有疣狀突起。氣微,味淡。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葉粉末黃綠色。

①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或稍彎曲,氣孔直軸式及不定式。

麵條菜 麵條菜

②非腺毛2-5細胞,以2-3細胞者為多,長84-500μm,直徑17-60μm,壁厚,表面疣點明顯。

③草酸鈣簇晶分布於葉肉細胞中,直徑31-66μm,另有少數草酸鈣方晶,直徑約7μm。

④導管主為螺紋,可見網紋及孔紋導管,直徑8-27μm。

【性味】:甘;微苦;性涼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養陰;清熱;止血調經。主吐血;衄血;虛癆咳嗽;咯血;尿血;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燉肉雞。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養陰除熱。治虛弱咳嗽。

2.《陝西中草藥》:止血,調經活血。治鼻衄,吐血,月經不調。

麵條菜 麵條菜

【摘錄】:《中華本草》

食用價值

粉蒸麵條菜

麵條菜 麵條菜

將麵條菜擇洗乾淨,控盡水分,用麵粉拌勻,上屜大火蒸2--3分鐘,取出抖散,加蒜泥、鹽、香油、熟芝麻仁拌勻即可。

涼拌麵條菜

將麵條菜擇洗乾淨,焯水後用涼水浸涼。

材料涼開水
1
2香醋
3油酥花生碎
4熟芝麻仁
5油辣椒
6香油
7蒜泥拌勻

麵條菜拼菊花

【原 料】:麵條菜、菊花

【調 料】:蒜茸、鹽、白醋、味素、香油

【製作方法】:

1、麵條菜擇洗乾淨,放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浸涼。菊花取花瓣放5%的鹽水中浸泡10分鐘,撈出洗淨。

2、麵條菜和菊花分別用鹽、蒜茸、白醋、味素、香油拌勻,菊花放在盤子周圍,麵條菜放在菊花中間。用胡蘿蔔片圍邊點綴

麵條菜 麵條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