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2年;二甲改為二區。15年整理團委時,西鄉二區親睦團(觀音堂一帶)劃來北鄉二區。22年北鄉改為第六區。24年,置鶴鳴鎮,治地灌口場。上述6個團地和今悅來鎮的悅來場及前進、勝利、民集、羅溝、義和、豐收6個村設定的安仁、敦厚、公義3個團地,加上原北鄉一區新劃來的興隆團地(兩河口一帶),改編為43個保,27年4月縮編為20個保。29年,鶴鳴鎮改為鶴鳴鄉,下轄20個保,224個甲。後調整為15保。208甲。37年又調整為181個甲。
解放後,鶴鳴鄉仍置。1950年5月,鄉治安委員會成立,駐悅來場川王宮。次年2月,鄉農民協會成立,遷平楊村牟家營,5月,保、甲改為村、小組。1952年1月土改結束時,全鄉轄15個村,村轄為農民小組。1953年1月,鶴新、興隆、霧山村劃出歸新置的平鄉。太平鄉太鵬村的鄭崗劃出,加上永和、仁義村分出的部分地域,置聯合村,同時分忠孝村置共和村,分義和村置明月村,分鶴江、永和村置建新村。鄉人民政府遷回灌口場。

1961年調整體制,管理區改為生產大隊,並分順江大隊復置寧疆大隊,分聯和大隊置仁義大隊。1962年8月,順江、寧疆、青龍、鶴慶、屏江、義和、羅溝7個大隊劃出歸新置的灌口鄉(公社)。同時分忠孝大隊置共和大隊,分三峰大隊部分地域加上和平鄉(公社)劃來的車盤溝、龍窩子兩地置青龍大隊。全鄉(社)轄10個大隊,100個生產隊。鄉人民委員會遷回牟家營。1968年9月6日,鶴鳴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政區只稱鶴鳴公社,不再同時稱鶴鳴鄉。1981年3月,共和大隊改為南山大隊。1984年3月,鶴鳴鄉復名,下轄10個村,106個村民小組。
鄉鎮簡介
鶴鳴鄉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3℃左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05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左右。
鶴鳴鄉幅員遼闊,山、丘、壩皆有,物產豐饒,地下資源豐富。境內有川西平原儲量最大的紅石膏和豐富的紅豆泥煤,適宜於礦產資源的開發;境內原國防三線建設的“1141”廠總部閒置的廠房及機械設備,適宜於工業項目的開發利用;盛產茶葉、紅梅、棕片、魔芋、佛手瓜,適宜於進行農業產業化項目的開發。
鶴鳴鄉具有開發前景的五荒(荒山、荒地、荒坡、荒水、荒灘)土地面積約1.3萬畝,天然植被良好,適宜於林木、草場、乾水果的種植栽培和成都麻羊等畜牧業的養殖。
下轄村
平陽村 | 新民村 | 山峰村 | 青龍村 | 鶴江村 |
南山村 | 忠孝村 | 永和村 | 聯和村 | 仁義村 |
資源物產

農副產品 鄉境內共有耕地11020畝,年產優質水稻1200噸、玉米3000噸、小麥1000噸、油菜籽230噸。特色經濟農副產品:年盛產金蜜李福建李500噸、紅梅100噸、土耳瓜2000噸,榨菜1400噸,柿子330噸。家禽家畜:年出欄羊8500隻、生態豬9000餘頭。土特產品:全鄉盛產茶葉、棕、魔芋、木炭等。鶴鳴鄉茶品味最美,早有盛名。鶴鳴山及其附近的龍窩子、大坪山一帶都盛產茶葉,民間傳說在鶴鳴山每年有幾株仙茶出現,用開水泡後,其氣筆直上升,呈現白鶴形狀,曰鶴鳴仙茶。現有茶基地160餘畝,年產茶葉4噸。主要林地:境內有楠木、香樟、銀杏等珍稀樹種,有大片柏樹林、青槓樹林、榿木林。主要有皂角、核桃、板栗、梨、桃、李、枇杷、柑桔等經濟林。林地藥材(主要有黃柏、杜仲、厚朴)有170餘畝。竹類主要有茨竹、斑竹、夾竹、金竹等。
旅遊資源

終南山位於鶴鳴山後山的青龍村,與鶴鳴山最高峰老觀頂遙相呼應,相傳八仙之一的韓湘子曾在此修行,有韓湘洞為證。據《韓湘傳》,終南山始建於唐朝,當時建築規模浩大,有殿堂二十餘座,明末張獻忠剿四川時毀於戰亂。現存混元殿、八仙殿、佛祖殿、王母殿、無生殿、觀音殿、老君殿等七座殿堂。終南山植被良好,環境優美,山青水秀,風景宜人,是旅遊度假及夏季避暑的好去處。更有韓湘洞內泉水四季冰涼甘冽,據傳有去病養顏之功效。終南山北與佛教勝地霧中山相連,西與風景點龍窩子相接,東與鶴鳴山相望,山腳兩河相匯。相鄰有青龍溪、魚泉洞、三十六步天梯、洞口等景點。終南山交通便捷,水泥路直達山腳。當地民風淳樸,鄉民十分熱情好客,常以老臘肉、山野菜、山泉豆花接待來客。青龍溪水清澈見底,可見魚兒自由嬉戲,遊客還可在此盡享垂釣之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