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琴

雷琴

雷琴,拉弦樂器。曾稱大雷。本世紀二十年代末,天津藝人王殿玉(1899—1964)在墜胡基礎上,加長琴桿、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琴桿窄而長,用紅木、花梨木製,表面為指板。琴頭呈鏟形,左右各置一弦軸,軸表面刻有瓣紋,軸頂嵌骨飾。琴筒大而短,銅製、圓形,蟒皮蒙面,後敞口。置琴碼,張兩弦。琴弓較二胡弓長,所拴馬尾束較寬。有大、小兩種。大者全長110厘米,張鋼絲弦;小者全長90厘米,張絲弦。大雷琴定弦e、a或d、a,小雷琴定弦高八度。音域均三個半八度。

歷史

雷琴是20世紀20年代由王殿玉根據墜胡改革而成。

雷琴:又名“雷胡”,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一種拉弦樂器。是中國著名民間藝人王殿玉(1899~1964)在墜胡的基礎上改革而成,它較墜胡音量大、音域寬、音色美,最早稱之為“大弦子”,“大雷”。1953年正式定名為“雷琴”。

雷琴音域寬廣、音量較大,音色柔和圓潤,富有豐富的表現力。既可獨奏、重奏或合奏,又可模擬人聲,戲曲唱腔、鳥獸啼叫和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

雷琴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已經積累了一批曲目,所奏戲曲流派唱腔,如京劇梅派”、“程派”、“譚派”、“馬派”、“余派”和評劇、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的著名演員唱段,均惟妙惟肖,頗受民眾的歡迎和喜愛,俗稱“大雷拉戲”、“單弦拉戲”、“巧變絲弦”。此外,雷琴還能模擬笙管合奏、軍樂鼓號以及民間小調等。

結構

雷琴是在墜琴的基礎上,加長琴桿,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

雷琴琴桿窄而長,表面為指板。琴頭呈鏟形,左右各置一弦軸,軸表面刻有瓣紋,軸頂嵌骨飾。

琴筒大而短,採用薄銅板製成,圓形,前口蟒皮,後敞口。置琴碼,張兩弦。

琴弓較二胡弓長,所拴馬尾束較寬。

雷琴有大、小兩種規格。大雷琴長 110厘米,張鋼絲弦;小雷琴全長90厘米,張絲弦。

琴桿、琴頭和弦軸用硬木製作。琴桿窄而長,表面作為指板。琴頭呈鏟形、左右各置一弦軸。弦軸表面刻有花紋,軸頂嵌有骨飾。

琴筒較短,採用薄銅板製成,前口蒙以蟒皮,後口開放。蟒皮上支有琴馬。張弦兩條。
琴弓較二胡弓長,所拴馬尾束也較寬。 

定弦與音域

(圖)演奏演奏

大雷定弦不統一,里、外弦一般定為e 、a 或d 、a ,音域約三個半八度。

小雷的定弦和音域與大雷相同,發音比大雷高八度。

雷琴常按四度或五度關係定弦。

大雷定弦不統一,多根據演奏者的習慣來定,里、外弦一般定為e 、a 或d 、a ,音域約三個半八度。

小雷的定弦和音域與大雷相同,發音比大雷高八度。

演奏雷琴採用坐勢,將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拉奏,指法與二胡相同,但多用食指和無名指按弦,並多用大音程滑奏。

大雷琴用於獨奏時通常只用外弦,合奏時演奏低音聲部,用以加強樂隊的音響厚度。 演奏小雷琴時時,右手執弓,左手握住外弦的弦軸,以改變音高。小雷常用於獨奏,一般不參加樂隊合奏。 雷琴無明顯的音區差別,音量較大,音色柔和圓潤。

演奏方法

演奏時坐姿,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兩弦間拉奏。弓法有漸強、漸弱、慢弱突強、慢強突弱和大幅度變換等。擅長模擬人聲、戲曲唱腔和各種樂器的音響效果。所奏戲曲流派唱腔,維妙維肖。俗稱“大雷拉戲”、“巧變絲弦”。

雷琴拉戲

“雷琴拉戲”是一種介於音樂和曲藝之間的獨特器樂樣式。它是器樂演奏,卻又帶有相聲里“學”及“口技”模仿的明顯痕跡。王殿玉演奏的雷琴不僅可以通過各種弓法、指法、弦法及力度的變化,將各種戲曲唱腔、民歌小調以及人的哭、笑、對話、各種動物的鳴叫、各種自然界的音響模仿得惟妙惟肖,還能仿奏出笙、管、嗩吶、提琴、小號、鑼鼓等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這正是不少觀眾對其頗感興趣的關鍵。就“拉戲”而論,王氏通過雷琴可以模仿各個劇種、曲種、各種角色、流派的唱腔,無論是京劇《二進宮》、評劇《劉巧兒》,還是豫劇《朝陽溝》,聽來確有“亂真”之感。王氏還能演奏《念故鄉》、《幽默曲》等外國小曲及《漁光曲》、《四季歌》等電影新曲,中外聽眾莫不嘆服。

“雷琴拉戲”仍活躍在各地的舞台上。解放前就開始從王殿玉學藝的宋東安先生,雖然已是古稀之年,至今還常常出現在津門舞台上。他不僅繼承了先師過人的基本技巧和模仿技能,還在演奏劇種、曲種及樂隊的伴奏形式上有了新的拓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