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雅加達獨立清真寺](/img/a/022/nBnauM3XxUTMxQzM2kDN4I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5Q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地理位置
![雅加達獨立清真寺](/img/c/247/nBnauM3X1gTNxEDN3kDN4I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5Q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印尼首都雅加達(Jakarta)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900萬,是東南亞最大的城市。雅加達又稱“椰城”,在公元5世紀時這裡只是一個小漁村,如今的雅加達已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雅加達市區分老城區和新城區兩部分。北部的老區臨近海灣,風光獨特,古蹟眾多,多數建築物都有典型的歐洲古典風格,如總統府(原荷蘭總督府);此外還有早年華人聚居地——草埔等。南部的新區則充滿現代感,是雅加達的政治金融中心。雅加達繁榮的代表是位於商業中心的黃金三角地帶(Golden Triangle),此區段聚集了辦公大廈、豪華飯
![雅加達獨立清真寺](/img/c/566/nBnauM3XwEzN2kjNykDN4I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5Q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店及外國使館,穿著入時的男女與繁忙的交通,使人有一種人在紐約的感覺。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瑪拉雅地震帶。印度尼西亞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中,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海岸線長3.5萬公里。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公元3至7世紀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紀末14世紀初爪哇形成強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國。15世紀先後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的入侵,1602年荷蘭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開始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後爆發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節日期間
![雅加達獨立清真寺](/img/b/96f/nBnauM3X0gTMwQDO4kDN4I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5Q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古蘭”一詞系阿拉伯語Quran的音譯,意為“宣讀”、“誦讀”或“讀物”。中國舊譯為《古爾阿尼》、《可蘭經》、《古蘭真經》、《寶命真經》等。中世紀伊斯蘭經注學家根據經文的表述,說它有55種名稱,其中常以“克塔布”(書、讀本)、“啟示”、“迪克爾”(贊念)、“真理”、“光”、“智慧”等來稱呼。《古蘭經》是阿拉伯語文中首先加以記載的典籍,換言之,在《古蘭經》之前,阿拉伯人並沒有什麼書籍,故研究阿拉伯文學史的人,必須研究《古蘭經》,因為公曆第六世紀和第七世紀初期,阿拉伯人的理性生活和文藝生活,都表現在《古蘭經》里;在那個時期中,典雅的文章、各種的旨趣和文體,都是以《古蘭經》為先導的。《古蘭經》獨具一種新奇美妙的文體,既不是依照韻律的,又不是以若干押韻的短節來表達一個意義的,也不是沒有節奏和韻腳的散文。《古蘭經》每章分為若干節,每節能表達一個獨立的意義,各節互相銜接;每節終了,剛好是讀者在氣勢上和情感上需要停頓之處。阿拉伯人是以詩歌和詞章著名於世的,他們聽了《古蘭經》,覺得非常美妙,同時,也覺得非常新奇,因為他們所認識的各種文體中沒有這樣的一種文體,所以他們不得不說:《古蘭經》是詩歌,或是咒語,或是卜辭。這三種東西,在當日是最能迷惑人的,他們這樣說,足證《古蘭經》在他們心中曾起了強有力的作用。
寺教禮儀
![雅加達獨立清真寺](/img/4/fae/nBnauM3X4IzN1IzM1ATN4I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wU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清真寺與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其職能表現在以下各方面:(1)宗教活動中心:每日“五時拜”,每周的聚禮,每年兩次“會禮”,都到清真寺舉行。宗教節日,如先知誕辰,都在清真寺慶祝。嬰兒初生時命名和亡人的殯禮也要到寺內請阿訇主持舉行。(2)宜教中心:自從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清真寺第一次“聚禮”時發表宣教演說後,清真寺就成為宜教的場所。此後在每周“聚禮”日和每年兩次“會禮”中,通過“呼圖白”(講演)方式宣教成為定製。(3)宗教教育中心:在伍麥葉王朝時期,各地清真寺開始附設學校,教讀《古蘭經》。阿拔斯王朝時期,許多著名清真寺同時也是著名的同名大學所在地,如埃及的愛資哈爾大學,摩洛哥非斯的卡拉維因大學,突尼西亞的栽突那大學等。(4)文化中心:清真寺多附設有圖書館,也附設有醫療機構。如葉門薩那清真大寺圖書館是阿拉伯世界清真寺最大的圖書館之一。(5)處理穆斯林民事的中心:一般穆斯林間有關婚姻、遺產、商業等糾紛,都在清真寺內按教法規定解決或調處。(6)穆斯林聯繫交往的中心:平時忙於自身事務,禮拜時聚會一起,特別是每周的聚禮和每年的會禮時,共同禮拜,互致色蘭,清真寺起到了凝聚和團結的作用。
旅遊指南
![雅加達獨立清真寺](/img/3/082/nBnauM3X1EjNxETM1UzM4IDNxITM4gDN1YTMwADMwAzMxAzL1M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雅加達最早為一港埠,稱作他加拉巴,意為椰子,華僑稱其為椰城。該港埠於14世紀歸屬巴查查拉王朝。1522年,萬丹王國征服該地,並建城。1527年6月22日,改名為查雅加爾達,意為凱鏇城,簡稱為雅加達。1596年,荷蘭侵占了印度尼西亞,1621年把雅加達該為荷蘭名字巴達維亞。
1942年8月8日,日軍侵占印尼後恢復了雅加達的名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正式成立,首都定在雅加達。1950年1月20日印尼成立聯邦政府後,把雅加達該為巴達維亞,1950年3月31日改名為大雅加達市,1961年該為大雅加達特區至今。雅加達建城日為6月22日,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大型紀念活動。雅加達城徽為五角盾牌,盾牌里有一個藍色大門,中間立著白色民族紀念碑,碑的左側是金黃色麥穗,右側為綠葉白桃的棉花樹,下方兩條白色的海浪,象徵著港城和島國,上方有粉色的偉大字樣,代表著偉大首都的戰鬥精神。印尼是多民族國家,有100多個部族,雅加達居民以巽他族和爪哇族為主。當地居民除使用印尼語外,還說雅加達方言和爪哇語。中國和印度尼西亞於1950年4月13日建立外交關係,1967年10月30日中斷,1990年8月18日外交關係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