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墳丘(墳坵)fén qiū ㄈㄣˊㄑㄧㄡ
①三墳、九丘的並稱。亦泛指古代典籍。漢·應瑒 《文質論》:“覽墳丘於皇代,建不刊之洪制。” 晉·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之一:“振鱗南海,濯翼清流。婆娑翰林,容與墳丘。”
②墳墓。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二折:“哥哥若不到時,我靈車不動,不入墳坵。” 李冰·《你和我們生活在一起》詩:“如今你的墳坵象路碑一樣屹立在這裡,指引千萬女孩向那幸福走去。”
關於起源
關於墳丘的起源問題。就現在史料記載,關於墓上建墳丘始於孔子,“古時不封不樹”,(《論語》)。“封”這個詞是否指的是墳丘,它的概念是否是孔子獨創的,或者是早已經有包涵“墳丘”之意,孔子只是引用而已。
如果是孔子獨創的,那么勢必它要解釋一番,好讓別人明白它所說的“封”指的是墳丘,但是從短短几句話里,並沒有見他的闡釋。可見當時“封”這個詞已經包涵墳丘之意,而且是眾所周知的,故孔子是毋須解釋的。所以“古時不封不樹”這句話應該有個大前提,即中原地區的古時是不封不樹的,那就要討論另一個問題,中原地區的墳丘是原生派,或者是文化傳播所致。
發展
幾千年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國各族人民盛行土葬,即以“墓”的方式葬死者。“墓”與“沒”聲近,有埋沒的意思。據說,上古的墓是沒有土堆的,這跟我們現在的墓地很不一致。據考證,中國自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墓葬後,直到殷商時期,在這兩萬年的時間裡,墓葬頂上均不見人工堆築的墳丘。西周時代,中原地區仍無墳丘出現。墳,就是凸起的土堆,沒有墳,也不栽樹作標誌,說明先民的喪葬意識還比較淡薄。這種"墓而不墳"的風氣,不僅平民如此,就是統治者也自覺地遵守,除了墓室內部的規模和結構以及棺槨的大小層數及隨葬品多寡有特殊性外,墓室上沒有什麼大的不同,就王者或大臣來說也是如此。
在春秋、戰國之際,人們的土葬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變得奢侈化了、鬼神化了、複雜化了和等級化了。有墳丘的墓葬在中原地區的出現大約在春秋晚期。
隨著墳墓制度的出現,又有了許多有關墳墓的名稱,如墳、墓、丘、冢、陵、山等,它們都是葬死者的地方,統稱為陰宅或墓地,但其大小及形式是有區別的。
齊家文化
就現在的考古發現來看,至少在春秋戰國以前,尚未發現帶墳丘的墓葬。但是這裡,距今四千多年的,距中原地區稍遠的西北甘肅南部的齊家文化發現了墳丘,這無疑對人們探討墳丘的起源有一定的幫助。這片墓地約有一千二百多座墓葬,現在已經發掘一千多座。在隨後發掘過程中,注意到某些石頭堆下有墓葬,懷疑其為墳丘,接著試著保存了幾堆摻雜有石頭的土堆,發現其土質土色雖然與周圍其它土無特別明顯之區別,但在小的方面,譬如,土堆圖色澤較淺黃,且較疏鬆,內摻雜有殘陶片、獸骨等,很明顯是人工堆積而成。經過判斷和之後的解剖,發現該類型的土堆下往往有墓葬,確定其為墳丘。
該片墓地雖然為齊家文化,但屬於晚期。目前已經發掘五座墳丘,四座為豎穴土坑墓道單偏墓,一座豎穴土坑(M932)。其中一座(M946)在發掘時發現其在偏室中填埋了土、一座墳丘土為較純,無摻雜物。對於墳丘形成的最初物質條件,首先要保證在墓葬填埋過程中,有多餘的土。而這裡帶墳丘的五座墓葬中,有兩座在填埋後基本上沒有多餘的土:M 923、M 946。正如錢老師所說,如果豎穴土坑都帶墳丘了,那其它墓葬更不必說了,這就是一種文化潮流。
這片墓地有一個重要特點,一個墓葬中存在多人多次埋葬的現象,故需要的在合葬的墓上設定墓上標誌,避免由於二次使用而找不到該墓的位置。該片墓地墓口和墓道中出土的石塊特別多,根據前幾次的發掘,得知在墓上堆積石頭是一種普遍現象,或者位於地表,或者是位於墓葬,或者是位於土堆中。這三種情況或分別有之,或者是同時存在於一座墓葬,我們發現的墳丘中就往往摻雜有石塊,而這也是最容易被考古工作者所觀察到的。從技術層面說,最初的墓上標誌多為純石塊,但是石塊畢竟有限而且不易於搬運,故低矮,倘若二次使用時間間隔較長的話,很容易被風沙掩蓋,所以之後將土和石塊摻雜在一塊形成石土堆作為標誌,其高度自然比純石塊堆積的高大、醒目,也省時省力,石塊也有利於固定土,持續時間也相對較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偌大的一片墓地,達一千二百多座,而且墓與墓之間間隔也較密集,卻較少有打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