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冬

阿拉伯之冬

阿拉伯之冬是對2012年9月之後阿拉伯國家一輪反美示威浪潮的稱呼,是引申自“阿拉伯之春”的說法。事件的導火索是由美籍猶太裔地產商薩姆·巴奇萊製作並導演的作品《穆斯林的無知》,該片聲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騙子,形容他沉溺女色,並暗示他是一個同性戀,更說他是裝模作樣的白痴,是私生子等。在該片預告片的阿拉伯語配音版本於2012年9月被上傳到了YouTube後,引發利比亞和埃及等伊斯蘭國家民眾反美抗議,並迅速蔓延到阿拉伯國家。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歐巴馬政府執政以來,其中東政策一直具有相互掣肘的兩面性。美國在中東苦心經營多年,但收效甚微,甚至事與願違。在一定程度上反省其前任政府單邊主義政策惡果後,歐巴馬政府改變策略,頻頻向大中東地區國家示好。在利比亞等西亞北非國家動盪期間,美國對赤祼祼動用武力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克制。然而,在這些姿態的背後,美國中東政策的主導因素仍是居高臨下的價值判斷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所謂美式“民主”改造計畫。這一實質注定了美國難以克制“救世主”般的衝動和頤指氣使的霸權心態。從伊朗大選期間全力運用社交媒體策動變天,到所謂“阿拉伯之春”期間明里暗裡的推波助瀾,再到在敘利亞問題上步步進逼,美國一直將“改造”作為其中東政策的主題詞,同時也在積聚著“種蒺藜者得刺”的惡果。

導火索

影片《穆斯林的無知》影片《穆斯林的無知》
2012年7月,影片《穆斯林的無知》的一段長達14分鐘的預告片被上傳至YouTube,幾乎沒有引起關注。到9月份,在該預告片的阿拉伯語配音版本被上傳到了YouTube的同一頻道後,引來了數以萬次計的複製和觀看,引發了穆斯林世界的抗議。
這場反美風暴發源於利比亞“革命搖籃”班加西。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在此遇襲身亡。這一事實本身頗具反諷意味,給美國帶來了極為強烈的心理衝擊。就連美國國務卿柯林頓也公開發問:“這怎么會發生在一個我們曾幫助解放的國家,一個我們幫助避免毀滅的城市?”

美國的迷惘源於對伊斯蘭文明的無知,其背後則是根深蒂固的傲慢與偏見。當《穆斯林的無知》已經點燃反美怒潮,柯林頓國務卿仍然以美國的“言論自由”為由為影片的繼續傳播辯護,便是最新一例。

事件發展

暴力事件

美國駐利比亞大使斯蒂文斯(中)在襲擊中身亡美國駐利比亞大使斯蒂文斯(中)在襲擊中身亡
2012年9月初,埃及裔美國科普特教徒莫里斯·薩迪克通過一篇阿拉伯語部落格文章和一封英語電子公開信引起了人們對這一預告片的關注。他對佛羅里達州牧師特里·瓊斯宣傳噱頭進行了宣揚。瓊斯因焚燒《古蘭經》而受到穆斯林世界的嚴厲譴責,薩迪克是瓊斯的盟友。隨後,薩迪克籌劃了一些放映該影片的活動。而瓊斯在發給《紐約時報》的聲明中宣布將於9月11日晚放映該影片的預告片。

2012年9月11日,在“9.11”事件11周年當天,伊斯蘭國家爆發激烈反美示威,美國駐埃及和利比亞班加西的使領館均遭到抗議者襲擊。美國駐利比亞大使約翰·克里斯多福·史蒂文斯在內的4名美國人,在事件中遇襲身亡。

美國反應

對於這部影片,美國政府及其兩黨政治人物的表態微妙。美國駐埃及開羅使館在遭到襲擊後曾發聲明稱,“美國駐開羅大使館譴責意在冒犯任何宗教的信徒的行為,同樣譴責那些被人誤導的個人一再發起的傷害穆斯林宗教感情的行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指責,歐巴馬政府的第一反應不是譴責襲擊者,而是對襲擊者表達同情,是在為“美國的價值觀道歉”。歐巴馬的陣營反駁說,羅姆尼是在利用這一“悲劇”事件達到個人的政治目的。

影響擴散

葉門民眾衝擊美國使館致1人死亡葉門民眾衝擊美國使館致1人死亡
2012年9月12日,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部電影“與以色列毫無關係”。不過,他仍然表示以色列將“不得不保持警惕”。

這股“反美”情緒也飄至美國的堅定盟友——英國境內。約1000名英國民眾在美國駐英國的大使館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活動,以表達對爭議影片的不滿。他們聚集在倫敦格羅夫納廣場舉行示威,但很快人群不斷增加。其中一些示威者高喊要“美國滾出伊斯蘭領土”的口號。英國警方隨後在美使館外架起了柵欄。

之後發生了蘇丹上萬人逼近美國大使館,突尼西亞圍攻美使館致30多人死傷,美駐埃及使館十輛汽車遭投石塊,黎巴嫩民眾抗議致20多人死傷等多起反美運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