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的影響力。它是美國嚴肅報刊的代表,長期以來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由於風格古典嚴肅,它有時也被戲稱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它最初的名字是《紐約每日時報》,創始人為亨利·J·雷蒙德和喬治·瓊斯。2012年8月1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前總裁馬克・湯普森被任命為《紐約時報》新任執行總裁。2014年10月,《紐約時報》公司宣布會裁減編輯部100個職位。

基本信息

簡介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是美國第3大報,1851年9月18日創刊,由紐約時報公司在紐約出版,全球發行。原名《紐約每日時報》,1857年9月14日改用現名。

平日出90多版,星期日140版。1983年11月13日的一期星期日版達1572版,重量4.5千克多。發行量平日105.6萬份,星期日164萬份(1987)。有記者、編輯等600餘人。

該報對重大事件的報導有其獨到之處,如1912年關於“鐵達尼號”客輪遇難事件的報導;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獨家全文刊載《凡爾賽和約》;1927年關於C.林白駕機飛越大西洋的報導;1945年向日本廣島投擲核子彈的報導等,因此,成為一份在美國有影響力的英文對開日報。

發行方式

在1851年9月18日它的首刊中該報寫到: “今天我們發行紐約每日時報的首刊,我們打算在今後無限期內每天早晨(周日除外)發行一刊。”

許多年後,該報也在周日發行。今天,周日版是《紐約時報》每周篇幅最大的一版,除新聞報導外其中還包括許多專欄如食品、旅遊、藝術和其它文化專題。

版面

紐約時報傳統的版面風格高貴、嚴肅,但拘謹保守,版面上一片灰色,被稱為“灰貴婦”。1975年,執行總編輯艾布·羅森索對版面作了改變,將報紙分為A、B、C、D四個單元,針對不同讀者,設計推出了多種專刊。當時紐約時報的經營已經到了虧損的邊緣,由於這次成功的設計,營業額驟增,一下子扭轉了劣勢。這種分為四個單元的編報方式也引得其他美國報紙紛紛效仿。

1997年,時報新的印刷廠建成使用,開始引進彩色新聞與廣告,巨幅照片及圖解的套用也使版面更進一步發展。每天固定刊出五疊:A疊要聞,B疊“大都會新聞”,C疊“經濟生活”,D疊“體育”,E疊“藝術”。其餘是有固定客群群的專刊,輪流出現。

在時報,版面設計工作由一個專門部門完成,叫做“藝術設計部門”。這個部門十分龐大,包括13位版面組合編輯、15位藝術設計專家、16點陣圖表設計編輯和地圖製作專家、藝術製作專家等。除第一版新聞的畫樣工作屬於編輯主任(夜間部總編輯)外,所有內部版面的編排均由版面組合編輯來完成。

評價

《紐約時報》在美國的影響可謂是巨大而深遠,它是美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早晨在上班前,從捷運站花2美元買一份《紐約時報》已經成為許多美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紐約時報》從經營到內容生產,包括對社會問題的觀察,應該說都是報業的楷模。宋建武

榮譽記錄

2015年4月,《紐約時報》贏得三個普利茲獎,包括調查性報導獎、國際報導獎和專題拍攝獎。

重要事件

醜聞

《紐約時報》也出現過一些醜聞,比如2003年《紐約時報》承認它的一個記者傑森·布萊爾多年在其新聞報導中做假。《紐約時報》的名譽為此大降。布萊爾被立刻解僱。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物如社論欄的頭也被迫辭職。

2004年5月26日《紐約時報》再次承認在它的新聞報導中發生了錯誤。它承認在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爆發前錯誤地促進了公眾對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信任。公眾事務編輯達尼爾·奧克倫特在一篇自我批評的文章中寫到:“這個錯誤不是個人錯誤,而是一個系統性的錯誤。我們在報導戰爭時要特別提高我們的標準,小心謹慎地報導,而不應該降低我們的標準。但在時報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報導中,我們的讀者遇到了一些聳人聽聞的報導,其來源並不十分紮實,其中一些是懷個人用心的匿名人士的斷言。在戰前和戰後時報的記者多次中斷了對一些故事的報導,後來證明這些故事的確不可靠。在許多情況下時報的讀者根本沒有察覺這些更正。……我所希望看到的真正的新聞報導,這也是我們的讀者應該得到的,也應該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心所要求的,不僅應該揭露那些推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故事的人的戰術,而且應該揭露時報自己是怎樣被這些人利用的。”

2005年7月6日,《紐約時報》記者茱蒂絲·米勒因拒絕透露訊息來源遭法院判刑入獄。

財政困境

《紐約時報》《紐約時報》

2008年金融危機令報業經營更艱苦,即便其中的“大牌”媒體也感覺到了寒冬。擁有《紐約時報》的紐約時報公司面對現金不足問題,計畫將總部大樓作抵押,借貸2.25億美元(約15.5億元人民幣)。紐約時報公司8日公開表示,計畫抵押位於曼哈頓的總部大樓,以便向銀行借款,緩解現金危機。紐約時報計畫最多借款2.25億美元。

紐約時報公司財務長詹姆斯透露,紐約時報已經聘請知名地產公司高緯物業為其代理,尋求通過抵押或售後回租的方式獲得融資。

紐約時報集團目前嚴重資不抵債,集團此前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的報告顯示,集團目前僅持有4600萬美元(約3億元人民幣)現金,但至少有4億(約28億元人民幣)美元欠債必須在明年3月還清。而美國當地媒體稱,紐約時報最高欠債可能高達10億(約69億元人民幣)美元。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紐約時報在今年第三季度已融資2500萬美元(約1.7億元人民幣),但敵不過廣告收益迅速下滑,目前只得尋求新的資金來源。公司最近還將股息削減了七成五,並有可能出售公司部分資產。

當天紐約時報股價略有上升。

陳游標之子宣示釣魚島主權

陳游標所刊登“釣魚島主權”廣告陳游標所刊登“釣魚島主權”廣告

繼2012年年8月,陳游標在《紐約時報》刊登半版廣告,宣示中國對釣魚島擁有主權後,8月5日的美國《紐約時報》再次出現半版以“宣示釣魚島主權”為內容的廣告,而刊登該則廣告的正是陳游標的兒子陳環境。

該篇已廣告形式出現的“宣示釣魚島主權”的文章引用了日本著名學者井上清相關著作的一些提及釣魚島的內容,井上清的著作指出,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僅所有中國人都這么認為,連不少美國也對此持認同態度,這歷史是不容抹煞也不可能改變的。

陳游標收購事件

“標哥”豪言收購《紐約時報》

陳游標陳游標

陳游標在深圳出席“2013國際華媒大獎”並獲得“傑出華人”稱號後,在台上發表獲獎感言時自曝“將赴美洽談收購《紐約時報》”,此話一出,引得台下一片譁然。記者就此致電陳游標,他語氣中帶著疲憊,“路透社、紐約時報……好多中外媒體都為這事來採訪我,我都講累了!”隨後他透露,這次收購將由他和一位從事地產業的香港富豪朋友共同出資完成,對方意向出資6億美元,而他出資2億至3億美元,1月5日晚便會飛往美國,與紐約時報領導層進行為期半個月左右的洽談,目前有幾成把握尚不確定,“我提出了三個方案:參股、控股、收購,我們就圍繞這個進行討論。”

為何偏偏鍾情於《紐約時報》?陳游標笑答,“因為收購別的報紙,魅力不夠大嘛!”同時,陳游標這次美國行也沒忘記他鍾愛的慈善事業,“除了談收購的事,還會去考察一下中美慈善基金會。”

《紐約時報》稱“不會對謠言置評”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企業家陳游標有意收購《紐約時報》的訊息傳出後,《紐約時報》的一名女發言人12月30日稱,該公司“不會對謠言置評”。

另外,《紐約時報》公司董事會主席小亞瑟·蘇茲伯格新近剛剛明確表態:“我們不賣”。分析人士認為,紐時多年的所有者奧克斯·蘇茲伯格家族同意這次收購的可能性很小。

陳游標告訴路透社,陳游標表示,在競購《紐約時報》一事上他是完全認真的,為此他已考慮了兩年多。他認為《紐約時報》值10億美元,但稱願意對此進行談判。陳還說,因為自己資金有限,他已經說服了一名不願意透露身份的香港大亨投入6億美元,自己承擔剩餘的部分。他說,只要能夠購買《紐約時報》,他會毫不猶豫地傾盡家產。

公司裁員

由於印刷收入下滑使報紙行業面臨較大經濟壓力,《紐約時報》公司在2014年10月1日宣布,會裁減編輯部100個職位,占總人數的7.5% 。

財務報表

美國時間2015年4月30日,《紐約時報》對外發布了該公司第一季財報。數據顯示,《紐約時報》當季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6%至3.84億美元,與分析師預期相符。由於受到養老金費用帶來的不利影響,《紐約時報》當季虧損1430萬美元,約合每股虧損9美分,上年同期為實現盈利174萬元,約合每股盈利2美分。

最新訊息

俄羅斯總統普京動用強勢手腕,妄圖至少將烏克蘭東部納入莫斯科的軌道。此舉所揭示的不僅僅是他本人對威嚇手段及假情報手法的青睞之情。這同樣使我們得以看到這樣一種危險的狀況:全球四大權力中心對於2014年戰略權力的組成要素的認識相當混亂。

正當俄羅斯通過軍事威脅和“第五縱隊”打擊異己時,厭戰的西歐選擇堅守商業利益,希望用經濟胡蘿蔔讓普京變得理智。長期擔任世界警察、同時對這一職務感到厭倦的美國則試圖通過經濟大棒控制普京,即便美國自己正處於將重心向亞洲轉移的過程當中。而在亞洲,實現經濟擴張的中國正在對美國的盟友和生意夥伴構成新的軍事威脅。換句話講,每個權力中心對國際戰略的目標和工具都有不同的理解。這就進一步增強了爭端解決方案的不確定性。而這,正是危險所在。

紐約時報紐約時報

經濟因素導致俄歐“和諧”

俄羅斯能夠在不引發內戰的情況下瓜分烏克蘭嗎?美國能夠在不把歐洲推入衰退的情況下制定出足以震懾普京的制裁措施嗎?德國銀行家和法國造船主會不會弱化制裁的威力,放任俄羅斯向外、向前蘇聯邊境滲透勢力?目睹美國在歐洲的軟弱政治之後,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又會作何反應?

有一點是肯定的:歐洲正在將商業利益置於安全利益之上,於是和美國的政策發生牴觸。法國堅持向俄羅斯交付兩艘兩棲攻擊艦的立場就成了普京插入西方盟友之間的一個鋒利的楔子。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抱怨說歐洲面對安全威脅的態度不夠認真———美國人往往比歐洲人更關心歐洲安全問題。就最近的情況來看,美國人的說法頗有道理。歐洲在烏克蘭的利益多於美國在烏利益,歐洲與俄羅斯的貿易額更是美俄貿易額的十倍,因此也擁有更多可以影響普京的手段。

然而,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各國更願意對烏克蘭的未來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儘管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所作所為極具威脅性,但歐洲人更害怕俄羅斯干擾能源供應,提高能源價格,或者排除歐洲對俄出口和投資。

與此同時,美國的戰略也從客觀上促成了歐洲與俄羅斯的和諧關係。如果說美國確實擁有什麼大戰略的話,那么這一戰略就是把注意力放到亞洲去。

外國著名報紙

報紙,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