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腦

間腦

間腦位於中腦之上,尾狀核和內囊的內側。間腦一般被分成背側丘腦、後丘腦、上丘腦、底丘腦和下丘腦五個部分。兩側丘腦和丘腦下部相互接合,中間夾一矢狀腔隙稱第三腦室。第三腦室經其兩側的室間孔與側腦室相通,向下通過中腦導水管與第四腦室相通。

各部分概述

丘腦(又稱背側丘腦)

間腦間腦
丘腦是間腦中最大的卵圓形灰質核團,位於第三腦室的兩側,左、右丘腦借灰質團塊(稱中間塊)相連。

由前腦泡的後部分化而成的高級中樞。位於中腦和大腦半球之間,左右各一,包埋在大腦兩半球內,外側以內囊與大腦的紋狀體相隔。左右間腦之間的腔隙為第三腦室,其底部與腦下垂體連線,後上部有松果腺。背側丘腦不僅是感覺的轉換站,也是一個複雜的分析整合中樞;下丘腦是較高級的調節內臟及內分泌活動的中樞。

上丘腦

位於第三腦室頂部周圍,包括丘腦髓紋、韁核和松果腺。前兩者屬邊緣系統,松果腺為內分泌器官。上丘腦與嗅覺、視覺有密切關係。

下丘腦

是自主神經系統在大腦皮層下的重要神經中樞,它調節著內臟系統的活動。

底丘腦

調節肌張力,使運動能夠正常進行。

丘腦

丘腦的功能

丘腦不僅是除嗅覺外一切感覺衝動傳向大腦皮層的轉換站,而且是重要的感覺整合機構之一。

丘腦在維持和調節意識狀態、警覺和注意力方面也起重要作用。丘腦不僅與一般和特殊型式的激醒有關,而且和情緒聯想有關。某些丘腦核團還可作為運動整合中樞,它接受小腦和紋狀體的投射纖維。

①感覺中繼核群。接受特異性感覺的投射纖維,經過轉換後再投射到大腦皮層特定感覺區。此核群包括腹後核及內側膝狀體和外側膝狀體。腹後核是軀體感覺傳入系統中傳導精細觸覺和位置覺的內側丘系,傳導肢體和軀幹痛、溫覺和一般觸覺的脊丘系及傳導頭面部痛 、溫覺的三叉丘系的終止點(見神經通路)。然後,再由此核發出纖維至皮層中央後回皮層軀體感覺區。內側膝狀體是聽覺通路上的轉換站,其傳入纖維主要來自中腦的下丘;其投射纖維至聽皮層。外側膝狀體是視覺通路上的轉換站,它接受來自同側顳側和對側鼻側視網膜的傳入纖維;其投射纖維至視皮層。因此,此類核群是將機體所有特定的感覺衝動(除嗅覺外)傳向大腦皮層特定區域,具有點對點的投射關係,從而產生特定的感覺。外周感受器的衝動,很多在丘腦水平合成或整合,然後再投射至特異皮層感覺區。觸覺、溫覺和痛覺在丘腦水平以下,是分別獨立存在的,但在丘腦以上,這些感覺常融合在一起。因此,皮層與外周感受器不直接發生關係,而是通過丘腦的整合。

②大腦皮層中繼核群。包括前核、腹外側核及腹前核。此核群接受來自特異皮層下結構的衝動,經轉換後投射至定位明確的皮層區。前核接受下丘腦最大的傳出纖維束。經前核轉換後再投射至扣帶回。丘腦腹外側核接受小腦、蒼白球和黑質的傳出纖維,轉換後投射至中央前回運動皮層。此核是投射至運動皮層的主要皮層下結構,會聚在此核的衝動必然深深影響大腦皮層的運動功能。腹前核雖然接受來自蒼白球和黑質網狀核的投射,但僅部分神經元將衝動轉換後傳入大腦皮層。腹前核與髓板核心及背內側核有纖維連線,因此,腹前核兼有特異和非特異丘腦核的特徵。

③聯絡核群。主要包括背內側核群(DM)、外側背核(LD)、外側後核(LP)及丘腦枕。這些核群很少接受上行來的直接投射纖維,而是接受大量的間腦其他核團的纖維,更換神經元後再投射到大腦額葉、頂葉和顳葉皮層聯絡區。背內側核群在靈長類和人類最明顯,在此核水平的軀體衝動常易受內臟活動的影響 ,從而在皮層產生特殊的感覺。外側背核和外側後核主要接受來自腹側核的纖維,與複雜的軀體感覺聯絡機制有關。

④髓板核心群。是丘腦的古老部分,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等 。這些核群與大腦皮層無直接聯繫,而是間接地通過多突觸接替更換神經元,然後再彌散地投射到整個大腦皮層。此系統能把由腦幹傳來的大多數彌散的易化性信號轉送到大腦皮層的所有部分,從而引起大腦皮層的普遍激活。

非特異性丘腦皮層投射系統,不僅包括髓板核心,還包括中線核群及部分腹前核。此系統對皮層、額皮層聯絡區和皮層下結構都有持久的影響,特別是丘腦聯絡核群。

綜上所述,丘腦主要接受兩方面的傳入,即外周和皮層的,前者帶來由於機體內、外環境變化而引起的感覺衝動 ;而皮層投射又將大腦皮層記憶機制和丘腦聯繫在一起,並將丘腦置於皮層控制之下。丘腦還與下丘腦和紋狀體皮層下結構有纖維連線,通過此連線,丘腦可影響內臟和軀體效應器。

丘腦病變引起症狀

其症狀可因損傷部位及範圍不同而異。常見的有:對側半身肢體癱瘓,嚴重的體表及深感覺障礙,不可忍受的疼痛,協調功能障礙及血管運動障礙;不自主運動及輕度共濟失調;自主神經系統活動障礙;心理障礙等。

中樞神經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