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簡介
美國電影金球是美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該獎項共設有24個獎項,金球獎頒獎晚會的舉辦地點曾多次變動。作為每年第一個頒發的影視獎項,金球獎被許多人看作是奧斯卡獎的風向標。金球獎是美國最經營有方的影視獎項之一,組織頒發這個獎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在聯邦政府登記的性質屬於慈善基金協會,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組織”,該協會的收入是免稅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於2008年1月7日宣布,由於2007-08年美國編劇協會大罷工緣故,第65屆金球獎頒獎典禮無法進行電視轉播。金球獎決定於2008年1月13日舉行為時1小時的新聞發布會,宣布獲獎名單。
在1956年之前,金球獎只頒發電影獎項,後來才加入了電視獎項。
金球獎包括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男女主角等,這些獎項由96位記者的投票產生。金球獎的被提名者名單通常是在聖誕節前公布,頒獎晚會則選在一月中旬舉行。
設定獎項
電影獎項
劇情類最佳影片
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劇本
最佳配樂
最佳歌曲
最佳外語片
最佳動畫
電視獎項
劇情類最佳劇集
喜劇類最佳劇集
最佳限定劇/電視電影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最佳女配角
CecilB.DeMille終身成就獎
歷屆回顧
歷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
第7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第7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第7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第7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歷屆獲獎名單
第76屆得獎
獲獎名稱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波西米亞狂想曲》 |
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 《綠皮書》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格倫·克洛斯《賢妻》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拉米·馬雷克《波西米亞狂想曲》 |
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奧利維亞·科爾曼《寵兒》 |
音樂/喜劇電影最佳男主角 | 克里斯蒂安·貝爾《副總統》 |
最佳女配角 | 雷吉娜·金《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 |
最佳男配角 | 馬赫沙拉·阿里《綠皮書》 |
最佳導演 | 阿方索·卡隆《羅馬》 |
最佳劇本 | Peter Farrelly & Nick Vallelonga &Brian Currie《綠皮書》 |
最佳動畫長片 | 《蜘蛛俠:平行宇宙》 |
最佳外語片 | 《羅馬》 |
最佳配樂 | Justin Hurwitz,《登月第一人》 |
最佳原創歌曲 | 《Shallow》Lady Gaga, Mark Ronson, Anthony Rossomando, Andrew Wyatt |
電視劇類 | |
電視類最佳劇情類劇集 | 《美國諜夢》 |
電視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劇集 | 《好萊塢教父》 |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 | |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 帕特麗夏·阿奎特《丹尼莫拉越獄事件》 |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 達倫·克里斯《美國犯罪故事:刺殺范思哲》 |
電視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吳珊卓《嗜血嬌娃》 |
電視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理察·麥登《貼身保鏢》 |
電視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蕾切爾·布羅斯納罕《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
電視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 麥可·道格拉斯《好萊塢教父》 |
電視類劇情/喜劇/電視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 派翠西婭·克拉克森《利器》 |
電視類劇情/喜劇/電視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 本·韋肖《英式醜聞》 |
第75屆得獎
獎項名稱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劇情類最佳電影 | 《三塊廣告牌》 |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 弗朗西絲·麥克道曼《三塊廣告牌》 |
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 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
音樂/喜劇類最佳電影 | 《伯德小姐》 |
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 西爾莎·羅南《伯德小姐》 |
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 詹姆斯·弗蘭科《災難藝術家》 |
電影最佳女配角 | 阿麗森·詹尼《我,托尼婭》 |
電影最佳男配角 | 山姆·洛克威爾《三塊廣告牌》 |
電影最佳導演 | 吉爾莫·德爾·托羅《水之形》 |
電影最佳劇本 | 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 |
最佳動畫 | 李·昂克里奇、阿德里安.莫利納《尋夢環遊記》 |
最佳外語片 | 法提赫·阿金《憑空而來》(德國/法國) |
電影類最佳配樂 | 亞歷山大·德斯普拉《水之形》 |
電影類最佳原創歌曲 | “THIS IS ME”《馬戲之王》 |
電視類 | |
最佳劇情類劇集 | 《使女的故事》 |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伊莉莎白·莫斯《使女的故事》 |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斯特林·K·布朗《我們這一天》 |
最佳喜劇劇集 |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一季》 |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蕾切爾·布羅斯納罕《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一季》 |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阿茲·安薩里《無為大師》 |
最佳限定劇/電視電影 | 《大小謊言》 |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演員 | 妮可·基德曼《大小謊言》 |
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男演員 | 伊萬·麥克格雷格《冰血暴》 |
電視劇類最佳女配角 | 蘿拉·鄧恩《大小謊言》 |
電視劇類最佳男配角 |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大小謊言》 |
其他獎項 | |
終身成就獎 | 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 |
第74屆得獎
獲獎名次 | 獲獎人 | 獲獎名稱 |
---|---|---|
電影類 | ||
最佳劇情片 | 月光男孩 | |
最佳音樂/喜劇片 | 愛樂之城 | |
最佳導演 | 愛樂之城 | |
最佳編劇 | 達米安·沙澤勒 | 愛樂之城 |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 卡西·阿弗萊克 | 海邊的曼徹斯特 |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 | 伊莎貝爾·於佩爾 | 她 |
最佳劇情片男配角 | 亞倫·泰勒-詹森 | 夜行動物 |
最佳劇情片女配角 | 維奧拉·戴維斯 | 藩籬 |
最佳音樂類/喜劇男主角 | 瑞恩·高斯林 | 愛樂之城 |
最佳音樂類/喜劇女主角 | 愛樂之城 | |
最佳原創配樂 | 賈斯汀·赫爾維茨 | 愛樂之城 |
最佳原創歌曲 | City of Stars | 愛樂之城 |
最佳外語片 | 她 | |
最佳動畫電影 | 瘋狂動物城 | |
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 梅麗爾·斯特里普 | |
電視劇類 | ||
最佳劇情劇 | 王冠 | |
劇情劇最佳男演員 | 比利·鮑伯·松頓 | 律政巨人 |
劇情劇最佳女演員 | 王冠 | |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 | 美國犯罪故事:人民對陣辛普森 | |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 湯姆·希德勒斯頓 | 夜班經理 |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 美國犯罪故事:人民對陣辛普森 | |
音樂/喜劇類最佳劇集 | 亞特蘭大 | |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唐納德·格洛弗 | 亞特蘭大 |
音樂喜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特雷西·愛麗絲·羅斯 | 黑人一家親 |
劇情/喜劇/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配角 | 夜班經理 | |
劇情/喜劇/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配角 | 奧莉薇婭·柯爾曼 | 夜班經理 |
第73屆得獎
獲獎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荒野獵人》 |
最佳導演 | 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荒野獵人》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荒野獵人》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布麗·拉爾森《房間》 |
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 《火星救援》 |
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 馬特·達蒙《火星救援》 |
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詹妮弗·勞倫斯《發明主婦》 |
最佳男配角 | 史泰龍《奎迪》 |
最佳女配角 | 凱特·溫斯萊特《賈伯斯》 |
最佳卡通片 | 《頭腦特工隊》 |
最佳外語片 | 匈牙利《索爾之子》 |
最佳劇本 | 艾倫·索金《賈伯斯》 |
最佳原創音樂 | 埃尼奧·莫里康內《八惡人》 |
最佳原創歌曲 | 《Writing's On The Wall》-《007:幽靈黨》 |
電視類 | |
最佳劇情獎 | 《黑客軍團》 |
最佳喜劇獎 | 《叢林中的莫扎特》 |
最佳電視電影/限定劇 | 《狼廳》 |
劇情類最佳男演員 | 喬·哈姆《廣告狂人》 |
劇情類最佳女演員 | 塔吉拉·P·漢森《嘻哈帝國》 |
喜劇類最佳男演員 | 蓋爾·加西亞·貝納爾《叢林中的莫扎特》 |
喜劇類最佳女演員 | 瑞秋·布魯姆《瘋狂前女友》 |
電視電影/限定劇最佳男演員 | 奧斯卡·伊薩克《黑色烏托邦》 |
電視電影/限定劇最佳女演員 | Lady Gaga《美國恐怖故事:旅館》 |
電視類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汀·史萊特《黑客軍團》 |
電視類最佳女配角 | 毛拉·蒂爾內《婚外情》 |
第72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劇情類最佳電影 | 《少年時代》 |
音樂/喜劇類最佳電影 | 《布達佩斯大飯店》 |
最佳導演 | 理察·林克萊特《少年時代》 |
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 埃迪·雷德梅尼《萬物理論》 |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 朱麗安·摩爾《依然愛麗絲》 |
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 麥可·基頓《鳥人》 |
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 艾米·亞當斯《大眼睛》 |
最佳男配角 | J·K·西蒙斯《爆裂鼓手》 |
最佳女配角 | 帕特麗夏·阿奎特《少年時代》 |
最佳劇本 | 阿曼多·波、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尼可拉斯·迦科波恩《鳥人》 |
最佳原創歌曲 | 《塞爾瑪》 |
最佳原創配樂 | Jóhann Jóhannsson《萬物理論》 |
最佳動畫 | 《馴龍高手2》 |
最佳外語片 | 《利維坦》(俄羅斯) |
電視類 | |
劇情類最佳電視劇 | 《婚外情事》 |
音樂喜劇類最佳電視劇 | 《透明家庭》 |
劇情類最佳電視劇最佳男主角 | 凱文·史派西《紙牌屋》 |
劇情類最佳電視劇最佳女主角 | 露絲·威爾森《婚外情事》 |
音樂喜劇類電視劇最佳女主角 | 吉娜·羅德里格茲《處女情緣》 |
音樂喜劇類電視劇最佳男主角 | 傑弗里·塔伯《透明家庭》 |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 | 《冰血暴》 |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 比利·鮑伯·松頓《冰血暴》 |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 瑪吉·吉倫哈爾《榮耀之女》 |
電視劇、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配角 | 馬特·波莫《平常心》 |
電視劇、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配角 | 瓊安·弗洛加特《唐頓莊園》 |
終身成就獎 | |
喬治·克魯尼 |
第71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獎項 | |
最佳劇情類電影 | 《為奴十二年》 |
最佳喜劇/音樂類電影 | 《美國騙局》 |
最佳導演 | 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馬修-麥康納《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凱特-布蘭切特《藍色茉莉》 |
電視喜劇/音樂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萊昂納多《華爾街之狼》 |
電視喜劇/音樂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艾米-亞當斯 《美國騙局》 |
最佳男配角 | 傑瑞德-萊托《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
最佳女配角 | 詹妮弗-勞倫斯 《美國騙局》 |
最佳外語片 | 《絕美之城》(義大利) |
最佳卡通片 | 《冰雪奇緣》 |
最佳編劇 | 斯派克-瓊斯 《她》 |
最佳原創音樂 | Alex Ebert 《一切盡失》 |
最佳原創歌曲 | U2《Ordinary Love》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
終身成就獎 | 伍迪-艾倫 |
電視劇獎項 | |
最佳劇情類劇集 | 《絕命毒師》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布萊恩-克蘭斯頓 《絕命毒師》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羅賓-萊特《紙牌屋》 |
最佳音樂喜劇類劇集 | 《這個警察有點煩》 |
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 安迪-薩姆博格 《這個警察有點煩》 |
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艾米-波勒 《公園與休憩》 |
最佳男配角 | 強-沃特《清道夫》 |
最佳女配角 | 傑奎琳-比塞特 《邊緣之舞》 |
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 | 《燭台背後》 |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男主角 | 麥可-道格拉斯 《燭台背後》 |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女主角[2] | 伊莉莎白-莫斯 《謎湖之巔》 |
第70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獎項 | |
最佳劇情類電影 | 《逃離德黑蘭》 |
最佳喜劇/音樂類電影 | 《悲慘世界》 |
最佳導演 | 本·阿弗萊克《逃離德黑蘭》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丹尼爾·戴·劉易斯《林肯》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傑西卡·查斯坦《刺殺本-拉登》 |
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多福·瓦爾茲《被解放的姜戈》 |
最佳女配角 | 安妮·海瑟薇《悲慘世界》 |
喜劇/音樂類最佳男主角 | 休·傑克曼《悲慘世界》 |
喜劇/音樂類最佳女主角 | 詹妮弗·勞倫斯《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
最佳編劇 | 昆汀·塔倫蒂諾《被解放的姜戈》 |
最佳卡通片 | 《勇敢傳說》 |
最佳原創音樂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最佳原創歌曲 | 《Skyfall》(《007:大破天幕殺機》) |
最佳外語片 | 《愛》 |
終身成就獎 | 朱迪·福斯特 |
電視劇類 | |
最佳劇情類劇集 | 《國土安全(第二季)》 |
電視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戴米恩·路易斯《國土安全(第二季)》 |
電視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克萊爾·丹妮絲《國土安全(第二季)》 |
電視最佳喜劇/音樂類劇集 | 《都市女孩》 |
電視喜劇/音樂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唐·錢德爾《謊言屋》 |
電視喜劇/音樂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莉娜·杜漢姆《都市女孩》 |
電視劇最佳男配角 | 艾德·哈里斯《規則改變》 |
電視劇最佳女配角 | 瑪吉·史密斯《唐頓莊園(第三季)》 |
電視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集 | 《規則改變》 |
電視電影/迷你劇集最佳男主角 | 凱文·科斯特納《海菲茨和麥考伊斯》 |
電視電影/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 | 朱麗安·摩爾《規則改變》 |
第69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最佳劇情類電影 | 《後人》 |
最佳喜劇/音樂類電影 | 《藝術家》 |
最佳導演 | 馬丁-斯科塞斯(《雨果》)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喬治-克魯尼(《後人》)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梅麗爾-斯特里普(《鐵娘子》) |
劇情類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多福-普盧默(《初學者》) |
劇情類最佳女配角 |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幫助》) |
喜劇/音樂類最佳男主角: | 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
喜劇/音樂類最佳女主角: | 米歇爾-威廉士(《我與夢露的一周》) |
最佳編劇 | 伍迪-艾倫《午夜巴黎》 |
最佳卡通片 | 《丁丁歷險記》 |
最佳原創音樂 | 《藝術家》 |
最佳原創歌曲 | 《W.E》 (《傾國之戀》) |
最佳外語片 | 《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伊朗) |
終身成就獎 | 摩根-弗里曼 |
電視最佳劇情類劇集 | 《國土安全》 |
電視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凱爾希-格蘭莫《老闆》 |
電視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克萊爾-丹尼斯《家園》 |
電視最佳喜劇/音樂類劇集 | 《摩登家庭》 |
電視喜劇/音樂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馬特-勒布朗《劇集人生》 |
電視喜劇/音樂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蘿拉-鄧恩 《頓悟人生》 |
電視劇最佳男配角 | 彼得-丁拉基《權力遊戲》 |
電視劇最佳女配角 | 傑西卡-郎吉《美國怪談》 |
電視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集 | 《唐頓莊園》 |
電視電影/迷你劇集最佳男主角 | 伊德瑞斯-艾爾巴《路德》 |
電視電影/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 | 凱特-溫絲萊特《慾海情魔》 |
第68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獎項 |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社交網路》 |
喜劇/音樂類最佳影片 | 《孩子們都很好》 |
最佳導演 | 大衛·芬奇《社交網路》 |
劇情類電影最佳男演員 | 科林·費斯《國王的演講》 |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演員 | 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鵝》 |
喜劇/音樂類最佳男演員 | 保羅·吉亞瑪提《巴尼的一生》 |
喜劇/音樂類最佳女演員 | 安妮特·貝寧《孩子們都很好》 |
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蒂安·貝爾《鬥士》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莎·里奧《鬥士》 |
最佳劇本 | 阿倫·索爾金《社交網路》 |
最佳卡通片 | 《玩具總動員3》 |
最佳外語片 | 《更好的世界》丹麥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社交網路》特倫特·雷諾和阿提戈斯·羅斯 |
最佳電影歌曲 | 《滑稽表演》(Burlesque)-《Bound to You》《You Haven't Seen The Last of Me》 |
電視類獎項 | |
最佳劇情類電視劇 | 《海濱帝國》 |
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視劇 | 《歡樂合唱團》 |
劇情類電視劇最佳男演員 | 史蒂夫·布西密《海濱帝國》 |
劇情類電視劇最佳女演員 | 凱特蕾·薩加爾《混亂之子》 |
音樂或喜劇類電視劇最佳男演員 | 吉姆·帕森斯《生活大爆炸》 |
音樂或喜劇類電視劇最佳女演員 | 蘿拉·琳妮《癌莫能助》 |
最佳電視電影和迷你劇集 | 《卡洛斯》 |
最佳電視電影和迷你劇集男演員 | 阿爾·帕西諾《死亡醫生》 |
最佳電視電影和迷你劇集女演員 | 克萊爾·丹尼斯《自閉歷程》 |
美劇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柯爾弗《歡樂合唱團》 |
美劇最佳女配角 | 簡·林奇《歡樂合唱團》 |
第67屆得獎
電影類獎項 | 得主 |
最佳劇情片 | 《阿凡達》 |
最佳導演 | 詹姆斯-卡梅隆 《阿凡達》 |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 傑夫-布里奇斯 《瘋狂的心》 |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 | 桑德拉-布洛克 《弱點 |
最佳音樂/喜劇片 | 《宿醉》 |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 | 梅麗爾-斯特里普 《朱莉和朱莉婭》 |
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 | 小羅伯特-唐尼 《福爾摩斯》 |
最佳女配角 | 莫尼克 《真愛》 |
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托夫-瓦爾茲 《無恥混蛋》 |
最佳外語片 | 《白絲帶》 |
最佳原創配樂 | 《飛屋環遊記》 |
最佳原創歌曲 | 《The Weary Kind》 《瘋狂的心》 |
最佳卡通片 | 《飛屋環遊記》 |
最佳劇本 | 賈森-里特曼 《懸而未決》 |
電視類獎項 | 得主 |
劇情類最佳系列劇 | 《廣告狂人》 |
劇情類系列劇最佳女演員 | 朱麗安娜-馬格麗絲 《傲骨賢妻》 |
劇情類系列劇最佳男演員 | 麥可-霍爾 《嗜血法醫》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 | 《歡樂合唱團》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女演員 | 托尼-科萊特 《倒錯人生》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男演員 | 亞歷克-鮑德溫 《我為喜劇狂》 |
最佳女配角 | 科洛-塞維妮 《大愛》 |
最佳男配角 | 約翰-利特高 《嗜血法醫》 |
最佳電視電影 | 《灰色花園》 |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 | 德魯-巴里摩爾 《灰色花園》 |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 | 凱文-貝肯 《護送錢斯》 |
終身成就獎 | 馬丁-斯科塞斯 |
第66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獲獎名單: |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貧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福克斯探照燈 |
最佳導演 | 丹尼·鮑爾Danny Boyle 《貧民富翁》 |
劇情類電影最佳男演員 | 米基·洛克 Mickey Rourke《摔跤手》 |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演員 | 凱特·溫斯萊特《革命之路》 |
喜劇/音樂類最佳影片 | 《午夜巴塞羅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
喜劇/音樂類最佳男演員 | 科林·法雷爾Colin Farrell《殺手沒有假期》 |
喜劇/音樂類最佳女演員 | 薩莉·霍金斯 《無憂無慮》 |
電影最佳男配角 | 希斯·萊傑《蝙蝠俠:黑暗騎士》 |
電影最佳女配角 | 凱特·溫絲萊特(《生死朗讀》) |
最佳編劇 | 賽門·彼爾弗伊 《貧民富翁》 |
最佳外語片 | 《與巴什共舞》Waltz with Bashir(以色列) |
最佳卡通片 | 《機器人總動員》WALL·E |
最佳配樂 | 《貧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摔跤手》The Wrestler |
電視類獲獎名單: | |
劇情類最佳劇集 | 《廣告狂人》Mad MenAMC電視台 |
劇情類最佳男演員 | 加布里埃爾·伯恩(Gabriel Byrne) 《捫心問診》 |
劇情類最佳女演員 | 安娜·帕奎因(Anna Paquin) 《真愛如血》 |
音樂/喜劇類最佳劇集 | 《我為喜劇狂》30 Rock Season 1 |
音樂/喜劇類最佳男演員 | 亞力克·鮑德溫(Alec Baldwin) 《我為喜劇狂》 |
音樂/喜劇類最佳女演 | 蒂娜·菲(Tina Fey)《我為喜劇狂》 |
電視最佳男配角 | 湯姆·威爾金森(Tom Wilkinson) 《選票風波》 |
電視最佳女配角 | 蘿拉·鄧恩 《選票風波》 |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 |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 HBO電視台 |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男演員 | 保羅·吉亞瑪提Paul Giamatti《約翰·亞當斯》 |
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女演員 | 蘿拉·琳妮(Laura Linney) 《約翰·亞當斯》 |
終身成就獎 |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
第65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贖罪》 |
最佳導演 | 朱利安·肖貝爾( 《潛水鐘與蝴蝶》) |
劇情類最佳男演員 | 丹尼爾·戴-劉易斯( 《血色將至》) |
劇情類最佳女演員 | 茱莉·克里斯蒂(《遠離她》) |
喜劇/音樂類最佳影片 | 《理髮師陶德》 |
喜劇/音樂類最佳男演員 | 約翰尼·德普(《理髮師陶德》) |
喜劇/音樂類最佳女演員 | 瑪麗昂·歌蒂亞( 《玫瑰人生》) |
最佳男配角 | 賈維爾·巴登( 《老無所依》) |
最佳女配角 | 凱特·布蘭切特(《自由馳騁》) |
最佳編劇 | 科恩兄弟 ( 《老無所依》) |
最佳外語片 | 《潛水鐘與蝴蝶》, 法國 |
最佳卡通片 | 《美食總動員》,迪斯尼+皮克斯 |
最佳配樂 | 《贖罪》Atonement |
最佳電影歌曲 | 《荒野生存》Guaranteed |
終身成就獎 | 史蒂文·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
第64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最佳導演 | 馬丁·斯科塞斯(無間行者》 |
最佳劇情片 | 《通天塔》(又譯《巴別塔》) |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 弗雷斯特·惠特克《末代獨裁》 |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 | 海倫·米倫《女王》 |
最佳音樂/喜劇片 | 《追夢女郎》Dreamgirls |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 | 梅麗爾·斯特里普《穿prada的女魔頭》 |
最佳音樂片/喜劇片男主角 | 薩沙·巴龍·科恩《波拉特》 |
最佳男配角 | 艾迪·墨菲《追夢女郎》 |
最佳女配角 | 珍妮佛-哈德森 《追夢女孩》 |
最佳外語片 | 《硫磺島家書》(美國,日語) |
最佳編劇 | 皮特·莫爾甘《女王》 |
最佳原創配樂 | 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面紗》 |
最佳原創歌曲 | 《心之歌》The Song Of The Heart《快樂的大腳》 |
最佳卡通片 | 《汽車總動員》 |
電視類 | |
劇情類最佳系列劇 | 《格雷的解剖》(Grey's Anatomy) |
劇情類系列劇最佳女演員 | 凱拉·塞吉維克《罪案終結》 |
劇情類系列劇最佳男演員 | 休·勞瑞《豪斯醫生》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 | 《醜女貝蒂》Ugly Betty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女演員 | 亞美莉卡·弗倫拉《醜女貝蒂》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男演員 | 亞歷克·鮑德溫《我為喜劇狂》 |
最佳電視電影女配角 | 愛米莉-布倫特《吉迪昂的女兒》 |
最佳電視電影男配角 | 傑里米·艾倫斯《伊莉莎白一世》 |
最佳電視電影系列短劇 | 《伊莉莎白一世》 |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 | 海倫·米倫《伊莉莎白一世》 |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 | 比爾-奈伊《吉迪昂的女兒》 |
終身成就獎 | 沃倫-比蒂 |
第63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最佳導演 | 李安(《斷背山》) |
最佳劇情片 | 《斷背山》 |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 菲利普·西摩爾(《卡波特》) |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 | 菲麗西提·霍夫曼(《窈窕老爸》) |
最佳音樂/喜劇片 | 《一往無前》 |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 | 瑞茜·威瑟斯彭(《一往無前》) |
最佳音樂片/喜劇片男主角 | 傑昆·菲尼克斯(《一往無前》 ) |
最佳女配角 | 瑞切爾·薇茲(《不朽的園丁》) |
最佳男配角 | 喬治·克魯尼(《辛瑞納》) |
最佳外語片 | 《天堂此時》(巴勒斯坦) |
最佳編劇 | 拉瑞·麥克莫特里和黛安娜·歐莎娜(《斷背山》) |
最佳原創配樂 | 約翰·威廉士(《藝伎回憶錄》) |
最佳原創歌曲 | 古斯塔沃等(《斷背山》 ) |
電視類 | |
劇情類最佳系列劇 | 《迷失》 |
劇情類系列劇最佳男演員 | 休·勞瑞(《豪斯醫生》) |
劇情類系列劇最佳女演員 | 吉娜·戴維斯(《白宮女總統》)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 | 《瘋狂主婦》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女演員 | 瑪麗·路易斯·帕克(《單身毒媽》)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男演員 | 斯蒂夫·卡瑞爾 《辦公室》 |
最佳電視電影女配角 | 吳珊卓 |
最佳電視電影男配角 | 保羅·紐曼 |
最佳電視電影系列短劇 | 《帝國的崩塌》 |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 | S·易帕薩·莫克森 |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 | 喬納森-萊斯 |
終身成就獎 | 安東尼·霍普金斯 |
第62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電 影 類 | |
最佳劇情片 | 《飛行者》 |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飛行者》 |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 | 希拉蕊-斯萬克《百萬美元寶貝》 |
最佳音樂/喜劇片 | 《杯酒人生》 |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 | 安妮特-貝寧,《成為朱麗婭》 |
最佳音樂片/喜劇片男主角 | 傑米-福克斯《靈魂歌王》 |
最佳女配角 | 娜塔莉-波特曼 《偷心》 |
最佳男配角 | 克萊夫-歐文《偷心》 |
最佳外語片 | 《深海長眠》,西班牙 |
最佳導演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百萬美元寶貝》 |
最佳編劇 | 亞歷山大-佩恩和吉姆-泰勒,《杯酒人生》 |
最佳原創配樂 | 霍華德-肖《飛行者》 |
最佳原創歌曲 | 《阿爾菲》 |
電 視 類 | |
劇情類最佳系列劇 | 《整容室》 |
劇情類系列劇最佳女演員 | 瑪莉絲卡-哈吉塔,《法律與秩序》 |
劇情類系列劇最佳男演員 | 伊恩-麥克什,《死木》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 | 《欲亂絕情妻》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女演員 | 泰瑞-海切爾《欲亂絕情妻》 |
音樂/喜劇類最佳系列劇男演員 | 詹森-貝特曼,《揠苗助長》 |
最佳電視電影女配角 | 安吉里卡-休斯頓《女權天使》 |
最佳電視電影男配角 | 威廉-夏納 《波士頓法律》 |
最佳電視電影系列短劇 | 《彼得-塞勒斯的生與死》 |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 | 格倫-克洛斯,《冬獅》 |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 | 喬弗瑞-拉什《彼得-塞勒斯的生與死》 |
第61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最佳劇情片 | 《魔戒3:王者回歸》 |
最佳女主角(影后) | 查莉茲-塞隆《女魔頭》 |
最佳男主角(影帝) | 西恩-潘獲 |
最佳男配角獎 | 蒂姆-羅賓斯 |
最佳女配角獎 | 雷妮-齊威格 |
最佳導演獎 | 彼得-傑克遜 (《魔戒3》) |
最佳編劇獎 | 索非亞-科波拉 |
最佳外語片 | 《奧薩馬》(阿富汗) |
最佳原創歌曲獎 | “INTO THE WEST”(《魔戒3》) |
最佳音樂/喜劇片 | 《迷失東京》 |
最佳音樂/喜劇片男演員獎 | 比爾-墨里 |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演員獎 | 黛安-基頓 |
電視電影類 | |
最佳系列劇男演員獎(喜劇類) | 里奇-格威斯 |
最佳系列劇女演員獎(喜劇類) | 瑪麗-路易斯-帕克《美國天使》 |
最佳電視系列劇獎 | 《24》 |
最佳系列劇男主角獎 | 濟弗-蘇瑟蘭(《24》) |
最佳系列劇(喜劇類) | 《辦公室》(英國) |
最佳系列劇男演員獎 | 安東尼-萊派格里亞 |
最佳系列劇女演員獎 | 法蘭西絲-康洛伊 |
最佳系列劇男配角獎 | 蒂姆-羅賓斯 |
最佳電視電影系列短劇獎 | 《美國天使》 |
電視電影系列短劇 | |
最佳男配角獎 | 傑弗理-賴特(《美國天使》) |
電視電影系列短劇 | |
最佳女配角獎 | 瑪麗-路易斯-帕克 |
音樂喜劇類 | |
最佳電視系列劇獎 | 《欲望城市》 |
第60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劇情類最佳電影 | 《時時刻刻》 |
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影 | 《芝加哥》 |
最佳外語片 | 《對她說》西班牙 |
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 傑克-尼克爾遜(《關於施密特》) |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 妮可-基德曼(《時時刻刻》) |
音樂或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 李察-基爾(《芝加哥》) |
音樂或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 芮妮-齊維格(《芝加哥》) |
最佳男配角 | 克里斯-庫柏(《改編劇本》) |
最佳女配角 | 梅麗爾-斯特里普(《改編劇本》) |
最佳導演 | 馬丁-史柯西斯(《紐約黑幫》) |
最佳編劇 | 亞歷山大-潘恩和吉姆-泰勒(《關於施密特》) |
最佳配樂 | 艾略特哥登索爾(《弗里達》) |
最佳電影歌曲 | U2``The Hands That Built America``(《紐約黑幫》) |
電視類獎項 | 劇情類最佳劇集:《The Shield》 |
音樂或喜劇類最佳劇集 | 《Curb Your Enthusiasm》 |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麥可-奇克里斯(The Shield) |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愛迪法可(黑道家族) |
音樂或喜劇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湯尼薛郝柏(Monk) |
音樂或戲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珍妮佛-安妮斯頓(六人行) |
迷你或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 鄔瑪舒慢(《Hysterical Blindness》) |
迷你或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 艾伯特芬尼(《The Gathering Storm》) |
最佳迷你劇集 | 《The Gathering Storm》 |
迷你或電視電影最佳女配角 | 金卡蘿(欲望城市) |
迷你或電視電影最佳男配角 | 唐納蘇德蘭(《Path To War》 |
第59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部分 | |
最佳劇情片 | 《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
最佳音樂/喜劇片 | 《紅磨坊(Moulin Rouge)》 |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 | 西席-斯貝西克(Sissy Spacek),《不倫之戀(In the Bedroom)》 |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 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
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 | 尼科爾-基德曼(Nicole Kidman),《紅磨坊(Moulin Rouge)》 |
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 | 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泰納伯姆一家( The Royal Tenenbaums)》 |
最佳外語片 | 《No Man's Land》,波士尼亞 |
最佳女配角 | 珍妮弗-康奈利(Jennifer Connelly) ,《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
最佳男配角 | 吉姆-布勞德本特(Jim Broadbent),《愛麗思(Iris)》 |
最佳導演 | 羅伯特-阿爾特曼(Robert Altman),《高斯弗莊園(Gosford Park)》 |
最佳編劇 | 阿齊瓦-高斯曼(Akiva Goldsman),《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
最佳原創配樂 | 克雷格-阿姆斯特朗(Craig Armstrong),《紅磨坊(Moulin Rouge)》 |
最佳原創歌曲 | 《Until》,《超越時空的戀情(Kate and Leopold)》 |
西席-第密爾獎(終身成就獎) | 哈里森-福特 |
電視部分 | |
最佳系列劇 | Six Feet Under, HBO |
最佳系列劇--音樂/喜劇類 | Sex and the City, HBO |
最佳系列劇女演員 | Jennifer Garner, Alias |
最佳系列劇男演員 | Kiefer Sutherland, 24 |
最佳系列劇女演員--音樂/喜劇類 | Sarah Jessica Parker, Sex and the City |
最佳系列劇男演員--音樂/喜劇類 | Charlie Sheen, Spin City |
最佳電視電影系列短劇 | Band of Brothers, HBO |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 | Judy Davis, Life with Judy Garland: Me and My Shadows |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 | James Franco, James Dean |
最佳女配角 | Rachel Griffiths, Six Feet Under |
最佳男配角 | Stanley Tucci, Conspiracy |
第58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電影類 | |
最佳故事片 | 《角鬥士(Gladiator)》 |
最佳故事片女演員 | 朱莉亞-羅伯茨--《艾琳-布勞克維奇》 |
最佳故事片男演員 | 湯姆-漢克斯--《荒島餘生(Cast Away)》 |
最佳音樂或喜劇片 | 《近乎成名 (Almost Famous)》 |
最佳音樂或喜劇片女演員 | 蕾妮-澤爾維格--《貝蒂護士》 |
最佳音樂或喜劇片男演員 | 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嘿,兄弟你在哪》 |
最佳外語片 | 《臥虎藏龍》(中國) |
最佳女配角(故事片、音樂及喜劇片) | 凱特-哈德遜(Kate Hudson)--《近乎成名 (Almost Famous)》 |
最佳男配角(故事片、音樂及喜劇片) |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Benicio Del Toro)--《毒品交易(Traffic)》 |
最佳導演 | 李安--《臥虎藏龍》 |
最佳編劇 | 史蒂芬-加甘(Stephen Gaghan)--《毒品交易(Traffic)》 |
最佳原創音樂 | 漢斯-濟默(Hans Zimmer)及麗莎-奧爾森(Lisa Olsson)--《角鬥士(Gladiator)》 |
最佳原創歌曲 | 《事情已改變》(Things Have Changed,《天才小子》)--鮑勃-迪倫(Bob Dylan) |
電視類 | |
最佳電視劇 | |
最佳電視劇女演員 | Sela Ward (Once and Again) |
最佳電視劇男演員 | James Gandolfini (The Sopranos) |
最佳音樂或喜劇電視劇 | "Sex and the City" |
最佳音樂或喜劇電視劇女演員 | Sarah Jessica Parker (Sex and the City) |
最佳音樂或喜劇電視劇男演員 | Kelsey Grammer (Frasier) |
最佳電視短劇/電視電影 | "Dirty Pictures" |
最佳電視短劇/電視電影女演員 | Judi Dench (The Last of the Blonde Bombshells) |
最佳電視短劇/電視電影男演員 | Brian Dennehy (Death of a Salesman) |
最佳電視短劇/電視電影女配角 | Vanessa Redgrave (If These Walls Could Talk 2) |
最佳電視短劇/電視電影男配角 | Robert Downey Jr. (Ally McBeal) |
第57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最佳劇情片 | American Beauty(美國麗人) |
最佳劇情片女主角 | HILARY SWANK(希拉蕊-斯旺克)---Boys Don't Cry(寶貝別哭) |
最佳劇情片男主角 | DENZEL WASHINGTON(丹澤爾-華盛頓)---The Hurricane(狂風) |
最佳喜劇片/音樂片 | Toy Story 2(玩具總動員2) |
JANET McTEER(詹妮特-麥克提爾)---Tumbleweeds(風滾草) | |
最佳喜劇片/音樂片男主角 | JIM CARREY(吉姆-凱利)---Man on the Moon(月亮人) |
最佳外語片 | ALL ABOUT MY MOTHER(母親的故事) |
最佳女配角 | ANGELINA JOLIE(安吉麗娜-朱麗)---Girl, Interrupted(移魂女郎) |
最佳男配角 | TOM CRUISE(湯姆-克魯斯)---Magnolia(木蘭花) |
最佳導演 | SAM MENDES(山姆-曼德斯)---American Beauty(美國麗人) |
最佳劇本 | ALAN BALL(艾蘭-勃)---American Beauty(美國麗人) |
第56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最佳影片(劇情類) | 拯救大兵瑞恩 |
最佳影片(喜劇/音樂類) | 莎翁情史 |
最佳外語片 | film25339 |
最佳導演 | 拯救大兵瑞恩 史蒂文.史匹柏 |
最佳編劇 | 戀愛中的莎士比亞;莎翁情史 馬克.諾曼 |
最佳編劇 | 莎翁情史 湯姆.斯托帕德 |
最佳男主角(劇情片) | 楚門的世界 吉姆.凱瑞 |
最佳男主角(喜劇/音樂類) | 啞巴歌手 麥可.凱恩 |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 伊莉莎白 凱特.布蘭切特 |
最佳女主角(喜劇/音樂類) | 莎翁情史 格溫內斯.帕爾特羅 |
最佳男配角 | |
最佳女配角 | 諸神與野獸 林恩.雷德格雷夫 |
最佳原譜配樂 | 楚門的世界 伯卡.德達維茲 |
最佳原譜配樂 | 楚門的世界 菲力普.格拉斯 |
最佳電影歌曲 | 伏魔重犯 卡羅爾.拜爾.塞傑爾 |
最佳電影歌曲 | 伏魔重犯 戴維.福斯 |
第55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最佳影片(劇情類) | 鐵達尼號 |
最佳影片(喜劇/音樂類) | 愛在心裡口難開 |
最佳外國片 | 玫瑰少年夢;我美好的生活 |
最佳導演 | 鐵達尼號 詹姆斯-卡梅隆 |
最佳編劇 | 心靈捕手;驕陽似我 馬特-戴蒙 |
最佳編劇 | 心靈捕手;驕陽似我 本-艾弗利克 |
最佳男主角(劇情片) | 養蜂人家 彼得-方達 |
最佳男主角(喜劇/音樂類) | 愛在心裡口難開 傑克-尼科爾森 |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 皇室別戀 朱迪-登奇 |
最佳女主角(喜劇/音樂類) | 愛在心裡口難開 海倫-亨特 |
最佳男配角 | 熱舞之夜;黃色片之夜 伯特-雷諾茲 |
最佳女配角 | 洛城機密 金-貝辛格 |
最佳作曲 | 鐵達尼號 詹姆斯霍納 |
最佳電影歌曲 | 鐵達尼號 詹姆斯霍納 |
最佳電影歌曲 | 鐵達尼號 Will Jennings |
第54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最佳影片(劇情類) | 英國病人;別問我是誰 |
最佳影片(喜劇/音樂類) | 貝隆夫人;艾維塔;艾薇塔 |
最佳外語片 | 柯利亞;遊子,給我一個爸 |
最佳導演 | 性書大亨 米洛斯-福爾曼 |
最佳編劇 | 性書大亨 斯科特-亞歷山大 |
最佳編劇 | 性書大亨 拉里-卡拉斯澤斯基 |
最佳男主角(劇情片) | 閃亮的風采;鋼琴師 傑弗里-拉什 |
最佳男主角(喜劇/音樂類) | 甜心先生 湯姆-克魯斯 |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 秘密與謊言 布倫達-布萊西恩 |
秘密與謊言 布倫達-布萊西恩 | 貝隆夫人;艾維塔;艾薇塔 麥當娜 |
最佳男配角 | 一級恐懼 愛德華-諾頓 |
最佳女配角 | 離譜戀曲 勞倫-巴考爾 |
最佳作曲 | 英國病人;別問我是誰 蓋布瑞-雅瑞德 |
最佳電影歌曲 | 貝隆夫人;艾維塔;艾薇塔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
最佳電影歌曲 | 貝隆夫人;艾維塔;艾薇塔 蒂姆-賴斯 |
第53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最佳影片(劇情類) | 理智與情感 |
最佳影片(喜劇/音樂類) | 小豬寶貝;寶貝小豬 |
最佳外語片 | 新悲慘世界 |
最佳導演 | 勇敢的心 梅爾-吉布森 |
最佳編劇 | 理智與情感 埃瑪-湯普森 |
最佳男主角(劇情片) | 離開拉斯維加斯 尼古拉斯-凱奇 |
最佳男主角(喜劇/音樂類) | 矮子當道 約翰-特拉沃塔 |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 賭城風雲 莎朗-斯通 |
最佳女主角(喜劇/音樂類) | 愛的機密;不惜一切 尼科爾-基德曼 |
最佳男配角 | 12隻猴子;未來總動員 布拉德-皮特 |
最佳女配角 | film12668 蜜拉-蘇雲露 |
最佳作曲 | 雲中漫步 莫里斯-賈爾 |
最佳電影歌曲 | 波卡洪塔斯;風中奇緣 艾倫-曼肯 |
最佳電影歌曲 | 波卡洪塔斯;風中奇緣 史提芬-舒華茲 |
第52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最佳影片(劇情類) | 阿甘正傳 |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 獅子王 |
最佳外語片 | 法里乃利;魅影魔聲;絕代妖姬 |
最佳導演 | 阿甘正傳 羅伯特-澤米吉斯 |
最佳編劇 | 黑色追緝令 昆丁-塔倫蒂諾 |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 阿甘正傳湯姆-漢克斯 |
最佳男主角(歌舞/喜劇類) |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休-格蘭特 |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 藍色天空;芳心的放縱 傑西卡-蘭格 |
最佳女主角(歌舞/喜劇類) | 真實的謊言 傑米-李-柯蒂斯 |
最佳男配角 | 艾德伍德 馬丁-蘭道 |
最佳女配角 | 子彈穿過百老匯 黛安娜-威斯特 |
最佳原作配樂 | 獅子王 漢斯-季默 |
最佳原作歌曲 | 獅子王 埃爾頓-約翰 |
最佳原作歌曲 | 獅子王 蒂姆-賴斯 |
第51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獅子王 蒂姆-賴斯 | 先道特菲爾太太 |
最佳外語片 | 霸王別姬 |
最佳導演 | 辛德勒的名單 史蒂文-史匹柏 |
最佳編劇 | 辛德勒的名單 史蒂文-澤里安 |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 費城;費城故事 湯姆-漢克斯 |
最佳男主角(歌舞/喜劇類) | 道特菲爾太太 羅賓-威廉士 |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 鋼琴課 霍利-亨特 |
最佳女主角(歌舞/喜劇類) | 愛情和它有什麼關係 安琪拉-貝塞特 |
最佳男配角 | 逃亡者 湯米-李-瓊斯 |
最佳女配角 | 純情年代 維諾娜-賴德 |
最佳原作配樂 | 天與地 Kitaro |
第50屆得獎
獎項 | 獲獎人 |
---|---|
最佳影片(劇情類) | 聞香識女人 |
最佳影片(歌舞/喜劇類) | 大玩家 |
最佳外語片 | 印度支那 |
最佳導演 | 恩怨情天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最佳編劇 | 聞香識女人 鮑-高曼 |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 聞香識女人 阿爾-帕西諾 |
最佳男主角(歌舞/喜劇類) | 大玩家 蒂姆-羅賓斯 |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 霍華德莊園 埃瑪-湯普森 |
最佳女主角(歌舞/喜劇類) | 迷人的四月 米蘭達-理查森 |
最佳男配角 | 恩怨情天 吉恩-哈克曼 |
最佳女配角 | 迷人的四月 瓊-普羅萊特 |
最佳原作配樂 | 阿拉丁 艾倫-曼肯 |
最佳原作歌曲 | 阿拉丁 艾倫-曼肯 |
特別獎 | 阿拉丁 羅賓-威廉士 |
西席-地密爾獎 | 勞倫-巴考爾 |
第49屆得獎
歷屆之最
歷屆獲獎之最 | |
---|---|
獲最佳導演獎最多的導演 | |
伊利亞·卡贊 | 先後於1948年第5屆《君子協定》、1955年第12屆《碼頭風雲》、1957年第14屆《嬌娃春情》、1964年第21屆《美國、美國》四度獲得最佳導演獎,其中,他也是四次提名四次獲獎,命中率百分之百。 |
獲最佳導演獎第二多的導演 | |
大衛·里恩 | 先後於1958年第15屆《桂河大橋》、1963年第20屆《阿拉伯的勞倫斯》、1966年第22屆《日瓦戈醫生》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 。 |
奧利弗·斯通 | 先後於1987年第44屆《野戰排》、1990第47屆《生於七月四日》、1992年第49屆《刺殺甘迺迪》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 |
米洛斯·福爾曼 | 先後於1976年第33屆《飛越瘋人院》、1985年第42屆《莫扎特傳》、1997年第54屆《性書大亨》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 |
馬丁·斯科塞斯 | 先後於2003年第60屆《 紐約黑幫》、2005年第62屆《無間行者》、2012年《雨果》第69屆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 。 |
唯一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 | |
芭芭拉·史翠珊 | 1984年第41屆憑《燕特爾》獲得最佳導演獎,是金球獎歷史上唯一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此外,她還獲得過二次最佳女主角、九次最受歡迎女演員、一次最佳原創歌曲、一次終身成就獎,堪稱金球獎的大滿貫。 |
提名過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5人7次) | |
芭芭拉·史翠珊 | 先後於1984年第41屆《燕特爾》、1992年第49屆《歲月驚濤》兩度提名最佳導演獎,並於1984年第41屆獲獎,成為首位獲得這一獎項的女導演。 |
簡·坎皮恩 | 1994年第51屆憑《鋼琴別戀》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提名,最終均未獲獎。 |
索菲亞·科波拉 | 2004年第61屆憑《迷失東京》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提名,最終獲得最佳編劇獎。 |
凱薩琳·畢格羅 | 先後於2010年第67屆《拆彈部隊》、2013年第70屆《獵殺賓拉登》兩度提名最佳導演獎,不過都未獲獎,不過她憑前者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女導演。 |
阿娃·杜威內 | 2015年第72屆憑《塞爾瑪》獲得最佳導演提名。 |
唯一一次3人並列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
1989年第46屆 | 1989年第46屆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由朱迪·福斯特、雪莉·麥克雷恩和西格妮·韋弗3人並列。他們三人主演的影片分別是:《被告》《琴韻動我心》和《霧鎖危情》。 |
獲得提名最多演員(30次) | |
梅麗爾·斯特里普 | 截至2017年第74屆先後提名30次,加上第74屆獲得塞西爾.B.戴米爾獎,一共九次獲獎,其中為三次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兩次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一次電視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兩次電影類-最佳女配角。緊隨其後的是傑克·萊蒙(Jack Lemmon),22次。 |
同一屆同時獲兩個獎的演員 | |
西格妮·韋弗 | 1989年第46屆,西格妮·韋弗依靠《霧鎖危情》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並憑藉《上班女郎》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獎。 |
瓊·普萊懷特 | 1993年第50屆,瓊·普萊懷特憑藉《情迷四月天》和《史達林》分別獲得了電影類和電視類最佳女配角獎。 |
海倫·米倫 | 2007年第64屆,海倫·米倫獲得兩項獎,她分別憑《女王》獲得電影類最佳劇情片女主角,憑《伊莉莎白一世》獲得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 |
凱特·溫斯萊特 | 2009年第66屆,凱特·溫斯萊特憑藉《革命之路》和《朗讀者》獲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 |
同一屆獲得最多提名的演員 | |
傑米·福克斯 | 一年內獲得最多提名:2005年第62屆,傑米·福克斯靠音樂傳記片《靈魂歌王》獲得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提名,靠《借刀殺人》獲得電影類最佳男配角提名,此外它還獲得了迷你電視短劇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提名作品是《拯救》,最終獲得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獎。 |
獲獎最多的電影 | |
《愛樂之城》 | 2017年第74屆《愛樂之城》拿下最佳配樂、最佳原創歌曲、最佳電影劇本、最佳導演、最佳音樂/喜劇片男主角、最佳音樂/喜劇片女主角、最佳音樂/喜劇片七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七大獎項,所有提名的獎項全中,打破了之前由《飛越瘋人院》創造的6提6中的紀錄。 |
獲得提名最多的電影 | |
四部 | 獲得提名最多的電影:《納什維爾》(1976年,9項提名),有趣的是這部電影最終只靠主題歌《我很輕鬆》(I'm Easy)獲得了一項最佳歌曲獎。其他三部電影《歌廳》(1973),《巴格西》(1992)和《鐵達尼號》(1998)都獲得了8項提名,這三部電影最後都獲得了最佳影片獎。 |
6部電影獲得5項大獎 | |
有6部電影同時獲得了5項金球獎,他們分別是《日瓦戈醫生》(1966)、《愛情故事》(1971)、《教父》(1973),《一個明星的誕生》(1977)、《飛越瘋人院》(1976)、《愛樂之城》(2017)是唯一一部同時囊括劇情類影片、導演、男主角、女主角和編劇五項最重要的獎項的電影。 | |
獲得最多獎項的藝人 | |
芭芭拉·史翠珊 | 是金球獎歷史上唯一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此外,她還獲得過二次最佳女主角、九次最受歡迎女演員、一次最佳原創歌曲、一次終身成就獎,堪稱金球獎的大滿貫。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一共獲得一次埃爾文.G.撒爾伯格紀念獎、一次最佳影片獎、一次最佳導演獎、兩次最佳改編劇本獎、一次最佳原創劇本獎。 |
雪莉·麥克雷恩 | 先後兩次獲得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兩次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一次最佳新人獎、一次特別獎、一次塞西爾.B.戴米爾獎。 |
奧利弗·斯通 | 先後三次獲得最佳導演獎、兩次最佳編劇獎。 |
羅莎琳德·拉塞爾 | 先後於1947年第4屆《Sister Kenny》、1948年第5屆《埃里特拉戴孝》兩度獲得電影類最佳女主角獎,後於1959年第16屆《歡樂梅姑》、1962年第19屆《天涯知己》、1963年第20屆《玫瑰舞后》三度獲得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獎。 |
中國提名最佳外語片最多的導演 | |
張藝謀 | 曾憑藉《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五次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但是無一所獲。 |
第一位獲獎的亞裔 | |
吳珊卓 | 2019年第76屆吳珊卓憑藉《殺死伊芙》獲得電視劇情類最佳女主角,成為第一個獲金球獎劇情類視後的亞裔,也是第一個主持金球獎的亞裔 。 |
華人獲獎
年份 | 演員 | 作品 | 備註 |
---|---|---|---|
2006 | 章子怡 | 《藝伎回憶錄》 | 提名 |
外界批評
1943年,8個來自歐洲和亞洲、在好萊塢專事報導美國電影產業的記者,設立金球獎用以自娛自樂。這批記者組織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HFPA)”,最初是有點“同鄉會”那意思的:大家在一起保持聯絡、共享信息。作為金球獎的主辦方,這個協會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又為金球獎招惹來多少爭議?
評審身份邊緣化
HFPA的發起人是英國《每日郵報》的記者,這個組織的記者服務的媒體均在美國以外,主要目標是向北美以外的國家傳播關於好萊塢的新聞。協會吸納成員,並不是根據會員在新聞界的資格與成就,會員只要每年發表四篇有稿酬的文章就可以了。很多人並不靠新聞吃飯,只是偶爾為國外的小型發行商寫稿而已。很大一部分會員都入會很長時間了,其中不乏一些八九十歲的老人,他們依靠養老金生活。很多會員有其他的職業,包括教育、房地產、汽車與電影宣傳等。
但是會員數量有嚴格的限制,一直以來都在90個人左右,每一年增加的人數不能超過五個。需要兩個現有會員的推薦才能申請,但是任何現有成員都對申請擁有一票否決權。
公關醜聞
有的時候,會員們似乎受小恩小惠與奉承的影響更多一些,好萊塢的各個電影工作室每年都要舉辦各種宴會,方便HFPA會員與導演、演員接觸。1975年,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一次媒體聯誼會上,一些會員承認他們“經常記得對我們格外好的工作室”。
1982年,金球獎將最佳新人獎頒給了影片《蝴蝶》26歲的女主角PiaZadora,事實是Pia的千萬富翁丈夫重金僱傭了一批公關為其美妻“買”下獎項。內幕爆出後,金球獎與CBS電視台的直播合作也走到了盡頭。
2011年,一位曾為金球獎運營組織工作的公關人士將HFPA告上了法庭,理由是金球獎全體評審收受了影片《致命伴旅》片方的好處,去拉斯維加斯免費旅遊了一趟,還免費看了一場雪兒的演唱會,然後使得口碑並不怎么樣的《致命伴旅》入圍提名名單。
改進
近兩年,HFPA也在回應外部的批評,努力改革體制,只允許收香檳、花束與電影周邊產品等禮品,與NBC轉播契約中賺來的錢,也被用於電影界的慈善活動上。2013年以來,HFPA還屢次表態要作出努力,禁止人情因素干擾金球獎的評選。這被看做是金球獎向輿論界“唯奧斯卡論”宣戰的一個標誌。
盤點歷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1980-2013)
金球獎,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此獎的最終結果,是由96位記者(其中約2/3是兼職)的投票產生。
年份 | 獲獎人 | 作品 |
---|---|---|
2013年 | 《林肯》:由美國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執導, 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本片主要根據普利茲獲獎得主、歷史學家Doris Kearns Goodwin的著作《對手團隊:政治天才林肯》改編而成,講述美國第16任總統經歷南北戰爭,統一美國的故事。 | |
2012年 | 《後人》:由“鑽石王老五”喬治·克魯尼所主演,關注的焦點是家庭問題,電影是根據女作家Kaui Hart Hemmings初登文壇的處女座小說改編而來,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Matt King的瀟灑又多金夏威夷富豪帶著兩個女兒追回分手前妻的故事。 | |
2011年 | 《國王的演講》:由湯姆·霍伯指導,科林·費斯擔當主演的英國電影,整部電影以敘述故事的形式,講述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的故事。在第83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上,最終《國王的演講》拿下12項提名,大熱領跑。影片還獲得金球獎、美國製片人公會、導演公會和影視演員公會獎等多項提名和獎項。 | |
2010年 | 《瘋狂的心》:影片根據托馬斯·科比的小說處女作改編而成。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酗酒成性,人生正在走下坡路的老鄉村歌手(傑夫·布里吉斯)。後來在一名女記者的幫助下,他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跡上。2010年1月18日,本片獲得第6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的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和電影最佳原創歌曲獎。 | |
2009年 | 《摔角王》:由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所執導,由米基·洛克、埃文·蕾切爾·伍德、瑪麗莎·托梅所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講述拳擊摔跤的故事。 | |
2008年 | 《未血綢繆》:由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保羅·達諾 等主演的電影。影片講的是銀礦工丹尼爾·普萊恩惟尤因井下作業事故摔斷了腿,但他因禍得福了解到秘密的石油信息,他利用聾童HW欺騙鄉民贏得了石油地盤,成為石油大亨的故事。 | |
2007年 | 《末代獨裁》:影片改編自Giles Foden的同名小說,男主角福里斯特·惠特克憑藉此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 |
2006年 | 《卡波特》:根據傑拉爾德·克拉克為作家杜魯門·卡波特撰寫的傳記改編,編劇是丹·富特曼。《辛瑞那》根據美國前中央情報局特工羅伯特·貝爾所著《看不見邪惡》一書改編,編劇是曾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斯特芬·加甘。 | |
2004年 | 《神秘河》:影片根據作家丹尼斯·萊尼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成,也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為導演的第24部作品。影片自始至終情緒低沉,一改好萊塢電影慣常的熱烈火爆,它以哀傷沉痛的基調講述了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命運糾結的故事,成為美國國家評論會獎的“最佳影片”。在第76屆奧斯卡電影節,西恩·潘和蒂姆·羅賓斯分別囊括了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 | |
2003年 | 《關於施密特》:講述66歲的史密特是一位剛剛退休的保險公司職員,對於忙碌了一輩子的史密特來說,退休後無所事事的生活實在難以繼續,偏偏妻子又在這時離他而去,而唯一的女兒也要在這個時候嫁人。對未來充滿恐懼的史密特選擇了一種看似逃避的做法,他決定駕車週遊全國。同時他還通過電視台資助了一位坦尚尼亞的孤兒,一下子,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又豐富多彩了。 | |
2002年 | 《美麗心靈》: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 |
2001年 | 《浩劫重生》:片中查克身為聯邦快遞的系統工程師,在一次出差的旅程中,查克搭的小飛機失事,他被困在一座資源貧瘠的無人荒島,當他失去現代生活的便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求生,他的人生觀反而逐漸有所轉變,當他發現生活的壓力頓時消失,便開始反思人生的目的,最後對於工作、感情,甚至生命本身都有全新的體會和領悟。 | |
2000年 | 《狂風》 | |
1999年 | 《楚門的世界》:影片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樣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製造成聞名的電視明星,卻完全被剝奪了自由、隱私乃至尊嚴,成為大眾娛樂工業的犧牲品。 | |
1998年 | 《尤里的黃金》:Ulee是一名越戰老兵,在佛羅里達州以養蜂為生。Ulee的家庭並不幸福,妻子病逝好幾年,他至今未從悲痛中走出,兒子Jimmy在監獄裡服刑,兒媳婦Helen離家出走,丟下兩個女兒由Ulee撫養。所幸Ulee生性隱忍達觀,生活還算平靜穩定…… | |
1997年 | 《鋼琴師》:本片是由波蘭斯基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如何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的故事。在影片中,讓人們感受到“活著”的意義,以及人們對“生存”的渴望。 | |
1996年 | 《遠離賭城》:本片由(尼古拉斯凱奇)是一名從事編劇工作的人,本來有很好的工作與生活,但由於他和妻子分手,自己不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從此他的生活完全改變了。 | |
1995年 | 《阿甘正傳》: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現。塑造了一個雖然智障,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的人物形象。他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 | |
1994年 | 《費城》:一部反應愛滋病,同性戀,人權,自尊的經典影片。講述的並非一個簡單的愛滋病人爭取權益的故事,它直面同性戀,哪怕是在美國這樣的社會中,同性戀依然是一個受到正統道德鄙夷的行為,影片中安德魯是因為同性戀而染上愛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視為道德敗壞,並被拋棄,於是他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訴諸法律,影片由此而展開。 | |
1993年 | 《聞香識女人》:一部於1992年公映的美國電影。電影敘述了一名預備學校的學生,為一位脾氣暴躁的眼盲退休軍官擔任助手。由艾爾·帕西諾、克里斯·歐唐納等主演。其中艾爾·帕西諾在多次與奧斯卡金像獎失之交臂後,終於憑藉著此片中傑出演出奪得第六十五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
1992年 | 《浪潮王子》:一部由芭芭拉·史翠珊執導,尼克·諾爾蒂主演的劇情片。獲1992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最佳攝影、最佳編劇七項,1992年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 |
1991年 | 《命運的逆轉》 | |
1990年 | 《生於七月四日》:講訴了朗·柯維克幼時就喜歡與夥伴們在樹林中沖衝殺殺,他夢想有朝一日成為真正的男子漢。1956年7月4日,正逢10歲生日的朗騎在父親肩上觀看美國獨立紀念日的遊行,這使他十分興奮。一次,朗的女友唐娜送了他一頂棒球帽,朗比賽獲勝,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 |
1989年 | 《雨人》:由巴瑞·萊文森導演執導的一部電影,上映於1988年,曾獲獲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劇情簡介查理(湯姆•克魯斯 飾)父親去世,留下了300萬美元的遺產。然而令他意外的是,遺產全部給了一個他不認識的哥哥雷蒙(達斯汀·霍夫曼)。雷蒙的名字查理從沒聽過,這個事件讓他氣憤不已…… | |
1988年 | 《華爾街》:由奧利弗·斯通導演、查理·辛,麥可·道格拉斯,馬丁·辛主演。本片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為背景,描寫股市大亨戈登蓋柯貪婪成性,不擇手段在幕後操縱股票行情,結果卻敗在一位仍然具有良知的年輕營業員手上。該片也是麥可·道格拉斯獲封奧斯卡影帝之經典電影。 | |
1987年 | 《蒙娜麗莎》 | |
1986年 | 《暴走列車》:本片編劇是日本大師黑澤明,導演是俄裔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主演是美國的喬恩·沃伊特、埃里克·羅伯斯、芮貝卡·德·莫爾,拍攝地點則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劇情描述在美國西北的監獄,重犯曼尼在飽受折磨之下決定越獄,刑期將滿的貝克也被拖下水,登上一列開往阿拉斯加的運貨火車逃獄。當他們以為大功告成時,列車竟然失控,車長病逝,只剩一個女助手…… | |
1985年 | 《莫扎特》:影片以倒敘手法,既表現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現了追逐名利但卻才能平庸的宮廷樂隊指揮薩利埃里與才華橫溢、但不諳世事的莫扎特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薩利埃里運用手中的權力,剝奪了莫扎特的演出機會,斷絕了莫扎特的經濟來源,使他陷於貧病交加的絕境。 | |
1984年 | 《溫柔的憐憫》:美國電影《溫柔的慈悲》又名《溫柔的憐憫》,拍攝於1983年。 | |
1983年 | 《甘地》:故事描述印度國父甘地為了印度的獨立自主而非暴力抗議英國政府,以及為了巴基斯坦與印度的暴力衝突而抗議,使秩序得以恢復。 | |
1982年 | 《金色池塘》:影片描述脾氣暴躁的退休老教授諾曼·塞娜與老伴埃塞爾,居住在緬因州鄉間一個撒滿陽光的金色池塘旁邊。他們的老友都已經去世,兩人感到有些寂寞。他們那關係疏遠的女兒剛離婚,為了跟新男友外出度假,就把13歲的外孫留給老兩口照看。諾曼患有心臟病,埃塞爾既要照顧丈夫,又要充當丈夫與女兒之間的調解人。經過一些事情之後,兩代人終於和解,成為一個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 |
1981年 | 《憤怒的公牛》:一部1980年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根據義大利裔前中量級拳王傑克·拉莫塔的真實經歷改編的黑白電影。由羅伯特·德尼羅主演,他以此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此片也是當年奧斯卡最佳剪接獎的得主。 | |
1980年 | 《克萊默夫婦》:由導演羅伯特·本頓親自改編艾弗里·科爾曼的同名小說而成,是一部反映單親家庭問題的傑作。曾獲得第五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五項金像獎。本片反映出當時七十年代令人側目的新生事物的單親家庭的種種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