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沸草散

金沸草散

金沸草散別名金沸草湯主要由荊芥穗4兩,鏇覆花3兩,前胡3兩,半夏1兩(洗淨,薑汁浸),赤芍藥1兩,麻黃(去節)3兩,甘草1兩(炙)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博濟》卷一。

金沸草散金沸草
金沸草散別名金沸草湯主要由荊芥穗4兩,鏇覆花3兩,前胡3兩,半夏1兩(洗淨,薑汁浸),赤芍藥1兩,麻黃(去節)3兩,甘草1兩(炙)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博濟》卷一。

簡介

方劑主治:傷寒感冒,發熱惡寒,無汗惡風,肢體疼痛,鼻塞聲重,咳嗽不已,痰涎不利,胸膈滿悶;及外感風寒,齒浮,舌腫,牙痛。傷寒壯熱,風氣壅盛,頭目心胸不利,婦人血風潮發,丈夫風氣上攻,狀如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疼項筋緊急,時發寒熱,皆類傷風,有寒氣則出汗,如風盛則解利。頭目昏痛,頸項強急,往來寒熱,咳嗽喘滿,涕唾稠粘,及時行寒疫,壯熱惡風。風寒傷於心脾,令人憎寒發熱。

用藥禁忌:煎液用細絹濾過,免毛射肺,致咳嗽不已。

臨床套用
1.舌腫:辛未年,有人患舌腫如吹,滿塞其中,粥藥不入,其勢甚危。大煎一劑,乘熱以紙籠氣,熏之遂愈。
2.疼:一婦人牙疼,治療不愈,致口頰皆腫,亦以此藥熏漱而愈。

製備方法:為末。

各家論述:《醫林纂要》:金沸草鹹苦微辛,

金沸草散金沸草
其花午開子落,與半夏意同而輕浮,上入於肺,苦能泄熱氣,鹹能化痰結,辛能行痰濕,凡痰飲之逆於肺者,此能降而泄之;前胡甘苦微辛,能降泄高亢之氣,而疏暢下行之滯,主下氣行痰;麻黃以大開腠理而泄其風;荊並辛苦而性上浮,祛頭面之風,去經隧之濕,此方蓋以此為君藥,以兼去風痰,諸藥亦隨以上升於肺,而後乃降而下墜其痰也;赤芍藥酸乾瀉肝斂陰,且監麻黃之過散,用赤者以行水分收痰濕也;輕用半夏者,以風則夾相火也,然必用之者,非此不足以通滯行痰也。金沸草輕虛,此以行於下所以助之;甘草以厚脾土,以緩肝急。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大棗,同煎至6分,熱服。如汗出並3服。

附註:金沸草湯(《醫學綱目》卷十七)。《三因》本方用法: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七片,棗二個,煎七分,去滓,漱口,吐一半,吃一半。

解表散風

金沸草散荊芥穗
金沸草散成分荊芥穗。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tenuisfoliaBriq.的乾燥花穗。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別名香荊薺、線薺、四棱桿蒿、假蘇歸辛,微溫。歸肺、肝經。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常與防風相需為用。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 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套用。荊芥又常用於瘡瘍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荊芥炒炭套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於便血、崩漏等症,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荊芥一藥,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炒炭則用於止血。配防風羌活,治風寒表症;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症;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荊芥與紫蘇均能發汗解表,但紫蘇散寒力強,偏入氣分,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消痰止嘔

金沸草散前胡
金沸草散成分前胡(《雷公炮炙論》),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主治宣散風熱,下氣,消痰。治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
性味:苦辛,涼。

①《雷公炮炙論》:"味甘微苦。"

②《別錄》:"味苦,微寒,無毒。"

③《藥性論》:"味甘辛。"

④《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⑤《綱目》:"味甘辛,氣微平。"

歸經:入肺、經。

①《綱目》:"手足太陰、陽明。"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脾、膀胱四經。"

③《本草經疏》:"入手太陰、少陽。"

功用主治:宣散風熱,下氣,消痰。治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

①《別錄》:"主療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治傷寒寒熱,推陳致新,明目益精。"

②《藥性論》:"去熱實,下氣,主時氣內外俱熱,單煮服佳。"

③《日華子本草》:"治一切勞,下一切氣,止嗽,破癥結,開胃下食,通五臟,主霍亂轉筋,骨節煩悶,反,嘔逆,氣喘,安胎,小兒一切疳氣。"

④《滇南本草》:"解散傷風傷寒,發汗要藥,止咳嗽,升降肝氣,明目退翳,出內外之痰。"

⑤《綱目》:"清肺熱,化痰熱,散風邪。"

宜忌
①《本草經集注》:"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藜蘆。"

②《本草經疏》:"不可施諸氣虛血少之病。凡陰虛火熾,煎熬真陰,凝結為痰而發咳喘;真氣虛而氣不歸元,以致胸脅逆滿;頭痛不因於痰,而因於陰血虛;內熱心煩,外現寒熱而非外感者,法並禁用。"

選方
①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時有煩熱:前胡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半(去心),貝母一兩(煨微黃),桑根白皮一兩(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前胡散)

②治肺熱咳嗽,痰壅,氣喘不安:前胡(去蘆頭)一兩半,貝母(去心)、白前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枳殼(去瓤、麩炒)一兩,芍藥(亦者)、麻黃(去根節)各一兩半,大黃(蒸)一兩。上八味,細切,如麻豆。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食後溫服,日二。(《聖濟總錄》前胡飲)

名家論述
①《綱目》:"前胡,乃手足太陰、陽明之藥,與柴胡純陽上升,入少陽、厥陰者不同也。其功長於下氣,故能治痰熱喘嗽、痞膈嘔逆諾疾。氣下則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陳致新之績,為痰氣要藥。陶弘景言其與柴胡同功非矣,治證雖同,而所入所主則異。"

②《本草匯言》:"前胡,散風寒、淨表邪、溫肺氣、消痰嗽之藥也。如傷風之證,咳嗽痰喘,聲重氣盛,此邪在肺經也;傷寒之證,頭痛惡寒,發熱骨疼,

金沸草散前胡
此邪在膀胱經也;胸脅痞滿,氣結不舒,此邪在中膈之分也。又妊娠發熱,飲食不甘;小兒發熱,瘡疹未形;大人痰熱,逆氣隔拒,此邪氣壅閉在腠理之間也,用前胡俱能治之。羅一經雲,前胡去寒痰,半夏去濕痰,南星去風痰,枳實去實痰,蔞仁治燥痰,貝母、麥門冬治虛痰,黃連、天花粉治熱痰,各有別也。"

③《本草通玄》:"前胡,肺肝藥也。散風驅熱,消痰下氣,開胃化食,止嘔定喘,除嗽安胎,止小兒夜啼。柴胡、前胡,均為風藥,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為不同耳。種種功力,皆是搜風下氣之效,肝膽經風痰為患者,舍此莫能療。忌火。"

燥濕化痰

金沸草散半夏
金沸草散成分半夏,其別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頭、老鴰頭、地巴豆、無心菜根、老鴰眼、地雷公、狗芋頭,歸經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主治咳喘痰多;嘔吐反胃;胸脘痞滿頭痛眩暈;夜臥不安;癭瘤痰核;癰疽腫毒。

藥理作用
1.鎮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礬半夏的煎劑,0.6-1g/kgig或iv,對貓碘液注入胸腔或電刺激喉上神經所致的咳嗽有明顯的鎮咳作用,且可維持5小時以上。0.6g/kg的鎮咳作用接近於可待因lmg/kg的作用。
2.抑制腺體分泌的作用:半夏製劑ip,對毛果芸香鹼引起的唾液分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亦有報導煎劑po時,唾液分泌先增加,後減少。
3.鎮吐和催吐作用:半夏加熱炮製或加明礬、薑汁炮製的各種製劑,對去水嗎啡、洋地黃、硫酸銅引起的嘔吐,都有一定的鎮吐作用。上述3種催吐劑的作用機制不同,而半夏都可顯示鎮吐作用,推測其鎮吐作用機制是對嘔吐中樞的抑制。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1.《御藥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飲,壯脾順氣。用大半夏湯洗七次,焙乾再洗,如此七轉,以濃米泔浸一日夜。每一兩用白礬一兩半,溫水化浸五日,焙乾。以鉛白霜一錢,溫水化,又浸七日,以漿水慢火內煮沸,焙乾收之。每嚼一、二粒,薑湯送化下。紅半夏,消風熱,清痰涎,降氣利咽。大半夏湯浸焙制如上法。每一兩入龍腦五分,硃砂為衣染之。先鋪燈草一重,約一指厚,排半夏於上,再以燈草蓋一指厚,以炒豆焙之,候乾取出。每嚼一、二粒,溫水送下。
2.《本草圖經》:由跋絕類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許,根如雞卵,大多生林下,或雲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亂。
3.《中國醫學大辭典》:姜半夏,有寒痰者宜之。竹瀝半夏,痰之偏於黃稠者宜之。宋半夏,其性質與仙半夏相近,而較法半夏為純,虛體有痰者宜之。法制半夏性質介於姜半夏與竹瀝半夏之間,痰之不寒不熱者宜之。
4.《增訂偽藥條辨》:蘇州戈制半夏,其色黃亮,氣香有肉桂氣,性溫燥,炳章實驗,治寒濕痰上壅氣喘確效。凡治陰虛熱痰氣喘,苟誤服之,必因燥熱而咳血自汗。
5.《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半夏,全草有毒。中毒症狀:食少量可使口舌麻木,服多量則致喉舌燒痛,腫脹,呼吸遲緩而不整,痙攣,最後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服蛋清或麵糊,果汁或稀醋。對症治療:痙攣時給解痙劑,針刺人中、合谷、湧泉;出現麻痹則給興奮劑。
6.民間驗方用:一.醋一至二兩,加薑汁少許,內服或冷漱;二.生薑一兩,防風二兩,甘草五餞,用四碗清水煎成二碗,先含漱一半,後內服一半。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半夏,今人惟知去痰,不言益脾,蓋能分水故也。脾惡濕,濕則濡而困,困則不能制水。《經》曰,濕勝則瀉。一男子夜數如廁,或教以生薑一兩碎之,半夏湯洗,與大棗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燒為熟水,時時呷,數日便己。
2.成無己: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氣,以除煩嘔,辛入肺而散氣,辛以散結氣,辛以發聲音。張元素:半夏,熱痰佐以黃芩,風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乾薑,痰痞佐以陳皮、白朮。多用則瀉脾胃。
3.《湯液本草》:半夏,俗用力肺藥,非也。止吐為足陽明,除痰為足太陰,小柴胡中雖為止嘔,亦助柴胡能主惡寒,是又為足少陽也,又助黃芩能去熱,是又為足陽明也。往來寒熱,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傷寒之寒熱,所以名半夏。《經》雲,腎主五液,

金沸草散半夏
化為五濕,自入為唾,入肝為位,入心為汗,入脾為痰,入肺為涕。有涎曰嗽,無涎曰咳,痰者因咳而動,脾之濕也。半夏能泄痰之標,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腎也。咳無形,痰有形,無形則潤,有形則燥,所以為流濕潤燥也。
4.《本草會編》: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貝母代之,貝母乃太陰肺經之藥,半夏乃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之藥,何可代也。夫咳嗽吐痰,虛勞吐血,或痰中見血,諸郁咽痛喉痹,肺癰,肺痿,癰疽,婦人乳難,此皆貝母為嚮導,半夏乃禁用之藥。若涎者脾之液,美味膏粱炙,皆能生脾胃濕熱,故涎化為痰,久則痰火上攻,令人昏憒口噤,偏廢僵仆,蹇澀不語,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貝母代之,則翹首待斃矣。
5.《綱目》:脾無留濕不生痰,故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飲及腹脹者,為其體滑而味辛性溫也,涎滑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泄小便,所謂辛走氣能化痰,辛以潤之是矣。潔古張氏雲,半夏、南星治其痰,而咳嗽自愈。丹溪朱氏雲,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聊攝成氏雲,半夏辛而散,行水氣而潤腎燥。又《和劑局方》用半硫丸,治老人虛秘,皆取其滑潤也。世俗皆以南星、半夏為性燥,誤矣。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痹,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劑也。二物亦能散血,故破傷打撲皆主之。惟陰虛勞損,則非濕熱之邪,而用利竅行濕之藥,是乃重竭其精液。
6.《本草經疏》:半夏,柴胡為之使。辛溫善散,故主傷寒邪在表里之間,往來寒熱。苦善下泄,邪在胸中,則心中堅,胸脹咳逆;邪在上焦,則頭眩;邪在少陰,則咽喉腫痛。《別錄》亦謂其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逆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亦皆邪在上焦胸中之所致,故悉主之也。中焦者,足太陰之所治也,有濕有熱,清濁不分則腸鳴,濕熱勝則自汗,入足太陰故並主之。辛能散結,故消癰腫。脾家濕熱,則面色痿黃,實脾、分水、燥濕,則前證俱除,面目因而滑澤矣。辛溫有毒,體滑性燥,故墮胎也。半夏,古人立三禁,謂血家、渴家、汗家也。其所最易誤而難明者,世醫類以其能去痰,凡見痰嗽,莫不先投之,殊不知咳嗽吐痰,寒熱骨蒸,類皆陰虛肺熱,津液不足之候,誤服此藥,愈損津液,則肺家愈燥,陰氣愈虛,濃痰愈結,必致聲啞而死。若合參術,禍不鏇踵。蓋以其本脾胃家藥,而非肺腎藥也。寒濕痰飲作嗽,屬胃病者固宜,然亦百之一、二,其陰虛火熾,煎熬真陰,津液化為結痰,以致喉癢發咳者,往往而是,故凡痰中帶血,口渴、咽乾,陰虛咳嗽者,大忌之。又有似中風,痰壅失音,偏枯拘攣,及二便閉澀,血虛腹痛,於法並忌。犯之過多,則非藥可救。
7.《本經逢原》:半夏,同蒼朮茯苓治濕痰;同栝萎、黃芩治熱痰;同南星、前胡治風痰;同芥子、薑汁治寒痰;惟燥痰宜栝萎、貝母,非半夏所能治也。
8.《藥征》:余嘗讀《本草綱目》半夏條曰,孕婦忌半夏,為其燥津液也。不思之甚矣。古語有之曰,有故無殞,此證而用此藥,夫何忌之有。妊娠嘔吐不止者,仲景氏用乾薑人參半夏丸,余亦嘗治孕婦留飲掣痛者,與十棗湯數劑,及期而娩,母子無害也。
9.《本經》:生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
金沸草散半夏
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11.《別錄》: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墮胎,療痿黃,悅澤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12.《藥性論》:消痰涎,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下肺氣,主咳結。新生者摩塗癰腫不消,能除瘤癭。氣虛而有痰氣,加而用之。
13.《日華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亂轉筋,腸腹冷,痰瘧。
14.《本草圖經》:主胃冷,嘔噦。
15.《醫學啟源》:治寒痰及形寒飲冷傷肺而咳,大和胃氣,除胃寒,進飲食。治太陽痰厥頭痛,非此不能除。
16.《主治秘要》雲,燥胃濕,化痰,益脾胃氣,消腫散結,除胸中痰涎。朱震亨:治眉棱骨痛。
17.《綱目》:治腹脹,目不得瞑,白濁,夢遺,帶下。

益氣補中

金沸草散甘草
金沸草散成分甘草,其別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國老、靈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歸脾;胃;心;肺經,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黃;心悸氣短;腹痛便溏;四肢攣急疼痛;髒躁;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癰瘡腫痛;小兒胎毒;及藥物、食物中毒

藥理作用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抗潰瘍作用:甘草的主成分甘草甜素對由組胺及幽門結紮所形成的大鼠實驗性潰瘍亦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後據報導,甘草甜素能明顯減少大鼠幽門阻斷導致的潰瘍發生率,但對胃液分泌量不但無減少反有增加趨勢。動物實驗治療中也發現甘草浸膏等對大鼠結紮幽門,犬由組胺形成的潰瘍有明顯抑制作用。甘草甙元、異甘草甙元和甘草根的甲醇提取物Fml00等對動物實驗性潰瘍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甘草次酸對幽門結紮的大鼠有良好的抗潰瘍作用,其治療指數較高。
對胃酸分泌的影響:甘草流浸膏灌胃能直接吸附胃酸,對正常犬及實驗性潰瘍有大鼠都能降低胃酸。Fml00十二指腸內給藥對急慢性胃痿及幽門結紮的大鼠,能抑制基礎的胃液分泌量,與芍藥花甙合用顯協同作用。Fml00對蛋白腖、組胺及甲醯膽鹼引起的胃液分泌有顯著抑制作用。
對胃腸平滑肌的解痙作用:臨床上使用甘草所含黃酮甙類對兔、豚鼠的離體腸管呈抑制作用,使收縮次數減少,緊張度降低,並對氯化鋇、組胺所引起的離體腸平滑肌痙攣有解痙作用,但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對平滑肌則無抑制作用。此外,甘草酸銨和甘草次酸口服吸收亦不佳。甘草煎液、甘草流浸膏、Fml00、甘草素異甘草素等,也對離體腸管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若腸管處於痙攣狀態時,則有明顯的解痙作用。
解毒作用: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對某些藥物中毒、食物中毒、體內代謝產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為甘草甜素,解毒機制為甘草甜素對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產生的葡萄醛酸能與毒物結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甘草甜素能對抗小鼠由士的寧引起的中毒;當給小鼠注射硝酸士的寧0.1mg,在10分鐘內對照組死亡率為100%,而實驗組(預先注射甘草甜素12.5mg)的死亡率為58%;當士的寧劑量減少為0.03mg,則對照組的死亡率為58.3%,而實驗組則無死亡。甘草浸膏和甘草甜素都有解毒作用,對水合氯醛、士的寧、烏拉坦和古柯鹼都有較明顯的解毒作用;對印防已毒素、咖啡因、乙醯膽鹼、毛果芸香鹼和巴比妥的解毒作用次之;對索佛拿(Sulfonal)及阿托品幾無解毒作用,而對腎上腺素的中毒則有加強的傾向。解毒作用的成分為甘草甜素。有報導研究了甘草及其成分對組胺所引起的中毒的影響,結果證明甘草甜素與維生素B1結合的化合物解毒作用最強,甘草甜素次之,而其分解產物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則較差,曾報告甘草甜素對破傷風毒素有解毒作用,對白喉毒素也有解毒作用。總之甘草及其製劑對藥物中毒、食物中毒、體內代謝產物中毒及細菌毒素等,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生甘草可使小鼠肝勻漿細胞色素P-450含量明顯增加,表明對肝藥酶具有誘導作用,可能是生甘草解毒的機理之一。
考證出自
1.《本經》。
2.《別錄》:甘草,生河西川谷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采根,暴乾,十日成。
3.陶弘景:甘草,今出蜀漢中,悉從汶山來,赤皮斷理,看之堅實者是。枹罕草最佳。亦有火炙乾者,理多虛踈。又有如鯉魚腸者,被刀破,不復好。青州間亦有,不如。又有紫甘草,細而實,乏時可用。此草最為眾藥之主,經方少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
4.《本草圖經》:甘草,今陝西、河東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高一、二尺,葉如槐葉,七月開紫花,似柰冬。結實作角子,如畢豆。根長者三、四尺,粗細不定。皮赤,上有橫樑,梁下皆細根也。采根,去蘆頭及赤皮。孫思邈論雲,有人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稱大豆解百藥毒,嘗試之不效,乃加甘草為甘豆湯,其驗更速。
各家論述
1.李杲:甘草,陽不足者補之以甘,甘溫能除大熱,故生用則氣平,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心火;炙之則氣溫,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除邪熱,去咽痛,緩正氣,養陰血。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縮者,宜倍用之。其性能緩急,而又協和諸藥,使之不爭,故熱藥得之緩其熱,寒藥得之緩其寒,寒熱相雜者,用之得其平。
2.《湯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調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非和也,皆緩也。小柴胡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其中用甘草者,則有調和之意。中不滿而用甘為之補,中滿者用甘為之泄,此升降浮沉也。鳳髓丹之甘,緩腎急而生元氣,亦甘補之意也。《經》雲,以甘補之,以甘瀉之,以甘緩之。所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於此可見調和之意。夫五味之用,苦直行而泄,辛橫行而散,酸束而收斂,鹹止而軟堅,甘上行而發。如何《本草》言下氣?蓋甘之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泄,居中之道盡矣。
3.《本草衍義補遺》:甘草味甘,大緩諸火。下焦藥少用,恐大緩不能直達。
4.《本草匯言》:甘草,和中益氣,補虛解毒之藥也。健脾胃,固中氣之虛羸,協陰陽,和不調之營衛。故治勞損內傷,脾氣虛弱,元陽不足,肺氣衰虛,其甘溫平補,效與參、芪並也。又如咽喉腫痛,佐枳實、鼠粘,可以清肺開咽;痰涎咳嗽,共蘇子、二陳,可以消痰順氣。佐黃芪、防風,能運毒走表,為痘疹氣血兩虛者,首尾必資之劑。得黃芩、白芍藥,止下痢腹痛;

金沸草散甘草
得金銀花、紫花地丁,消一切疔毒;得川黃連,解胎毒於有生之初;得連翹,散懸癰於垂成之際。凡用純熱純寒之藥,必用甘草以緩其勢,寒熱相雜之藥,必用甘草以和其性。高元鼎雲,實滿忌甘草固矣,若中虛五陽不布,以致氣逆不下,滯而為滿,服甘草七劑即通。
5.《本草通玄》:甘草,甘平之品,獨入脾胃,李時珍曰能通入十二經者,非也。稼穡作甘,土之正味,故甘草為中宮補劑。《別錄》雲,下氣治滿,甄權雲,除腹脹滿,蓋脾得補則善於健運也。若脾土太過者,誤服則轉加脹滿,故曰脾病人毋多食甘,甘能滿中,此為土實者言也。世俗不辨虛實,每見脹滿,便禁甘草,何不思之甚耶?
6.《本草正》: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外,下藥得之緩其速。助參、芪成氣虛之功,人所知也,助熟地療陰虛之危,誰其曉焉。祛邪熱,堅筋骨,健脾胃,長肌肉。隨氣藥入氣,隨血藥入血,無往不可,故稱國老。惟中滿者勿加,恐其作脹;速下者勿入,恐其緩功,不可不知也。
7.《藥品化義》:甘草,生用涼而瀉火,主散表邪,消癰腫,利咽痛,解百藥毒,除胃積熱,去尿管痛,此甘涼除熱之力也。炙用溫而補中,主脾虛滑瀉,胃虛口渴,寒熱咳嗽,氣短睏倦,勞役虛損,此甘溫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補藥中不宜多用,恐戀膈不思食也。
8.《本草備要》:甘草,胡洽治痰癖,十棗湯加甘草;東垣治結核,與海藻同用;丹溪治癆瘵,蓮心飲與芫花同行;仲景有甘草湯、甘草芍藥湯、甘草茯苓湯、炙甘草湯,以及桂枝、麻黃、葛根、青龍、理中、四逆、調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湯,無不重用甘草,贊助成功。即如後人益氣、補中、瀉火、解毒諸劑,皆倚甘草為君,必須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奈何時師每用甘草不過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習成風,牢不可破,附記於此,以正其失。
9.《本經疏證》:《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中,凡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當病情也。凡藥之散者,外而不內(如麻黃、桂枝青龍柴胡、葛根等湯);攻者,下而不上(如調胃承氣、桃仁承氣、大黃甘草等湯);溫者,燥而不濡(四逆、吳茱萸等湯);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葉石膏等湯);雜者,眾而不群(諸瀉心湯、烏梅圓等);毒者,暴而無制(烏梅湯、大黃gu蟲丸等),若無甘草調劑其間,遂其往而不返,以為行險僥倖之計,不異於破釜沉舟,可勝而不可不勝,詎誠決勝之道耶?金創之為病,既傷,則患其血出不止,既合,則患其腫壅為膿。今曰金創腫,則金創之腫而未膿,且非不合者也。《千金方》治金創多系血出不止,箭鏃不出,故所用多雄黃、石灰、草灰等物,不重甘草。惟《金匱要略》王不留行散,王不留行、蒴藋細葉、桑東南根,皆用十分,甘草獨用十八分,余皆更少,則其取意,正與《本經》脗合矣。甘草所以宜於金創者,蓋暴病則心火急疾赴之,當其未合,則迫血妄行。及其既合,則壅結無所泄,於是自腫而膿,自膿而潰,不異於癰疽,其火勢鬱結,反有甚於癰疽者。故方中雖已有桑皮之續絕合創,王不留行之貫通血絡者,率他藥以行經脈、貫營衛,又必君之以甘草之甘緩解毒,瀉火和中。淺視之,則曰急者制之以緩,其實泄火之功,為不少矣。甘草之用生、用炙,確有不同,大率除邪氣、治金創、解毒,皆宜生用。緩中補虛、止渴,宜炙用,訊息意會之可矣。
10.《本草正義》: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補土,《本經》所敘皆是也。又甘能緩急,故麻黃之開泄,必得甘草以監之,附子之燥烈,必得甘草以制之,走竄者得之而少斂其鋒,攻下者得之而不傷於峻,皆緩之作用也。然若病勢已亟,利在猛進直追,如承氣急下之劑,則又不可加入甘草,以縛賁育之手足,而驅之戰陣,庶乎所向克捷,無投不利也。又曰,中滿者忌甘,嘔家忌甘,酒家亦忌甘,此諸證之不宜甘草,夫人而知之矣;然外感未清,以及濕 熱痰飲諸證,皆不能進甘膩,誤得甘草,便成滿悶,甚且入咽即嘔,惟其濁膩太甚故耳。又按甘草治瘡瘍,王海藏始有此說,李氏《綱目》亦曰甘草頭主癰腫,張路玉等諸家,皆言甘草節治癰疽腫毒。蓋即從解毒一義而申言之。然癰瘍之發,多由於濕熱內熾,即陰寒之證,亦必寒濕凝滯為患,甘草甘膩皆在所忌。若泥古而投之,多致中滿不食,則又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除去蘆頭,莖基,枝叉鬚根,截成適當長短的段曬至半乾,打成小捆,再曬至全乾。

選方
炙甘草湯《傷寒論》:心陰兩虛。
甘草瀉心湯《傷寒論》:誤下而脾虛。
甘草附子湯《傷寒論》:營血受傷。
芍藥甘草湯《傷寒論》:四肢拘攣疼痛。
茯苓甘草湯《傷寒論》:胃陽不足,水停中焦證。

金沸草散甘草
用藥禁忌
1.《醫學入門》:痢疾初作,不可用。
2.《藥品化義》:味厚而太甜,補藥中不宜多用,恐戀膈不思食也。
3.《本草正》:中滿者勿加,恐其作脹,速下者勿入,恐其緩功。

相關詞條


經典中藥

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套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