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亞馬孫》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它展示了南美原始森林中許多動植物的美麗圖景:味道濃烈的野鳳梨,纏繞多變的龜藤,在共生黃蜂幫助下繁殖的半寄生樹;美麗的箭毒蛙,可愛的蜂鳥,浩浩蕩蕩的切葉蟻群,頑皮的捲尾猴,兇猛的美洲豹,血腥的吃人魚,幽靈般的吸血蝙蝠,殘忍的鱷魚……博大精深的亞馬孫,精巧無比的大自然!透過字裡行間,我深切地體味到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正如他與那隻名叫杜戈的鳥,宛如父子或朋友般情深意濃。
基本信息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7630074
條形碼:9787807630074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24
中文:中文
內容簡介
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一個中國科學家的叢林考察筆記,為你演繹:
★與橫懸的巨蟒較量
★ 兇猛的美洲豹與我捉迷藏
★ 亞馬孫切葉蟻竟會用樹葉來種蘑菇
★小心幽靈般的吸血蝙蝠
★ 新猴王弒嬰行為的背後真相
★植物的繁殖計謀大揭秘
野性和原始交融,
恐怖與神奇並存,
雨林的奧妙,
自然的和諧,
在這裡演繹得淋漓盡致……
★ 一百多幅動人心魄的精彩照片,零距離探秘人類鮮有涉足的亞馬孫雨林深處;諸多人們從未見識的雨林生命照片,光怪陸離,作者傾心呈獻。
★ 是我國至今出版過的關於亞馬孫雨林世界最生動、最深刻、最有趣的書。
★ 熱帶雨林只占全球總面積的6%,但其中的物種卻占全球二分之一以上,且正在快速遭到破壞,全球關注度與日俱增。
《野性亞馬孫》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義博士對他在亞馬孫雨林中極為獨特而有趣的親身經歷的描述。作為第一位到南美洲熱帶雨林進行科學考察的中國人,作者在書中展示了他在亞馬孫叢林生活19個月獲得的大量一手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及觀賞價值。
本書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讀物,通過對妙趣叢生又險象環生的野性叢林的描述,展示了動物研究工作者執著的探索精神、細微的觀察力和科學的分析方法。本書圖文並茂,極富情趣,展現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的美麗圖景。國家科技部馬頌德副部長特為本書撰寫了序言《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 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
作者簡介
他是第一個進入亞馬孫原始森林進行野外科考的中國學者
★ 在那野生動物的天堂、人類生活的禁地
★ 19個月的科考生活造就了一個中國科學家的叢林考察筆記
★ 這位勇敢的科學家就是榮獲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張樹義教授。
★ 原國家科技部馬頌德副部長特為本書撰寫序言
★ CCTV專題報導作者在亞馬孫的事跡及本書
張樹義,1964年出生於吉林省臨江市。
1994年獲法國居里大學生態學博士學位;
199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
199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200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
2001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
2006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張樹義教授是第一個到亞馬孫熱帶雨林進行長期野外研究與考察的華人學者,曾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位於法屬蓋亞那原始森林裡的生態站工作19個月。
目錄
自序:那段刻骨銘心的叢林歲月
序言: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
向法屬蓋亞那
初入叢林,領教雨林的“雨”
熱帶雨林,難以名狀的奇特世界
告別現代文明,開始叢林生活
第一個叢林之夜在野獸的咆哮中度過
險些踩到毒蛇
與美洲豹捉迷藏
我的主要工作:追蹤捲尾猴
遇到種蘑菇的切葉蟻
蜘蛛猴向我進攻
食蟻獸造訪努里格
金剛鸚鵡——美麗的大力士
同事瑪霞用友善的方式研究箭毒蛙
亞馬孫食鳥蛛把同事的靴子當成了“家”
曾經難倒博物學家的奇特動物——樹懶
拍攝小蜂鳥
與蟒蛇較量
小心吸血蝙蝠!。。。。。
媒體評論
野性和原始交融,恐怖與神奇並存,自然的奧妙,自然的和諧,在亞馬孫那裡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讚嘆,令人神往。如果你想領略自然的魅力,那就去亞馬孫;如果你沒有機會去亞馬孫,那就讀讀《野性亞馬孫》。——劉嘉麒(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野性亞馬孫》給人一種淳樸的美感。美在原生態的叢林,美在栩栩如生的生物群,美在難得的動物神態,美在作者對亞馬孫的深情。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洋溢著人與自然和諧的天籟之音。
——高登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席)
《野性亞馬孫》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科學家的浪漫情懷,一個作家的科學精神,一個探險家的豪邁個性。這本書一定會激發很多人對於大自然的神秘的嚮往,對於科學研究的嚴謹的了解,對於人類致力於探索發現事業的執著追求的讚嘆!
——張波(《DEEP中國科學探險》出版人)
奇妙的叢林生活,美麗的熱帶雨林,神奇的棕色捲尾猴。那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充滿了靈動與綠色!大自然與人和動物的關係,在作家的筆下自如地展開,華麗而樸實,艱苦而愜意,美景、美文、好書一部,千金難求!
——張騰岳(CCTV《走近科學》主持人)
書摘插圖
1991年4月8日早9點35分,天高雲淡。從巴黎南郊的奧利機場,乘波音747,我飛往法屬蓋亞那。靠著機窗俯瞰,蜿蜒的塞納河變得越來越細小,飛機離開巴黎上空。9個小時後,飛機抵達南美洲法屬蓋亞那的首府卡宴。我在卡宴小憩了幾天,並結識了幾位在未來的幾個月中將同在叢林裡生活的朋友、同事。其中一位是長得很帥氣、身材適中的法國女孩———阿妮婭,她20剛出頭,媽媽是法國人,爸爸是英國人。另外兩位是荷蘭人,男的叫福朗斯,大約40歲,是瓦格寧根大學的教師。他臉龐紅紅的,說話略有口吃,接觸不到3分鐘便會讓人感受到這是位不拘小節的好人。女的叫瑪霞,30歲出頭,金髮碧眼,身材苗條,頗為秀氣,甚至可以說有幾分迷人。她是位業餘或者說自由的野生動物研究人員,對兩棲和爬行動物情有獨鍾。還有一對撒拉馬乾叢林黑人兄弟———戴斯牟和維牟,他們40多歲,矮個子。由於對熱帶雨林非常之熟悉,身體又好,兄弟倆長期受生態站的雇用,做一些體力工作。此次航行,他們便是我們的“船長”和“大副”。說起撒拉馬乾人,首先要談談南美洲的近代史。15世紀後半期,西歐的封建社會土崩瓦解,商業貿易蓬勃發展,而商品交換的手段是黃金,故此,這些大西洋沿岸國家渴望開闢通往中國和印度的直接航道,似乎那裡有取之不盡的黃金。當時,人們已確信地球是圓的,義大利天文學家認為從歐洲朝西航海比朝東陸行到中國和印度的距離更近。於是,一個錯誤的判斷導致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歐洲人的到來給在南美生活的印第安人帶來了一系列災難。蘇聯作家馬吉多維奇在《世界探險史》一書中這樣描寫到:“印第安人在數量上占優勢,但使用的武器是原始的,而且不會打仗,只知道以密集的人群向西班牙人進攻。西班牙部隊則分成若干不大的小隊展開行動,選定能夠發揮騎兵隊作用的戰地;騎兵隊衝進印第安人密集的人群,用馬蹄把印第安人踩死;西班牙的猛犬更是把這些可憐的土著嚇得膽戰心驚。“占領者帶來的傳染病,特別是天花,也奪走了成千上萬印第安人的生命。沒有逃脫出西班牙人手掌的印第安人均淪為奴隸,被迫在種植園和金礦進行勞動。這些侵略者不僅用繁重的勞動把印第安人折磨得精疲力竭,而且還讓奴隸們為其捕魚和狩獵,或者用吊床把他們抬著週遊四方。
編輯推薦
本書是廣西科技出版社與中國第一影響品牌雜誌《中國國家地理》聯合打造。一百多幅動人心魄的精彩照片,零距離探秘人類鮮有涉足的亞馬孫雨林深處,諸多人們從未見識的雨林生命照片,光怪陸離,作者傾心呈獻。是我國至今出版過的關於亞馬孫雨林世界最生動、最深刻、最有趣的書。
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一個中國科學家的叢林考察筆記,為你演繹:
★與橫懸的巨蟒較量
★兇猛的美洲豹與我捉迷藏
★亞馬孫切葉蟻竟會用樹葉來種蘑菇
★小心幽靈般的吸血蝙蝠
★新猴王弒嬰行為的背後真相
★植物的繁殖計謀大揭秘
特別推薦:書中每個章節均有你知道嗎?欄目,其中內容會讓你增長不少知識!
★奇妙的叢林生活,美麗的熱帶雨林,神奇的棕色捲尾猴。那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充滿了靈動與綠色!大自然與人和動物的關係,在作家的筆下自如地展開,華麗而樸實,艱苦而愜意,美景、美文、好書一部,千金難求!
——張騰岳(CCTV《走近科學》主持人)
野性和原始交融,
恐怖與神奇並存,
雨林的奧妙,
自然的和諧,
在這裡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百多幅動人心魄的精彩照片,零距離探秘人類鮮有涉足的亞馬孫雨林深處;諸多人們從未見識的雨林生命照片,光怪陸離,作者傾心呈獻。
★是我國至今出版過的關於亞馬孫雨林世界最生動、最深刻、最有趣的書。
★熱帶雨林只占全球總面積的6%,但其中的物種卻占全球二分之一以上,且正在快速遭到破壞,全球關注度與日俱增。《野性亞馬孫》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義博士對他在亞馬孫雨林中極為獨特而有趣的親身經歷的描述。作為第一位到南美洲熱帶雨林進行科學考察的中國人,作者在書中展示了他在亞馬孫叢林生活19個月獲得的大量一手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及觀賞價值。本書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讀物,通過對妙趣叢生又險象環生的野性叢林的描述,展示了動物研究工作者執著的探索精神、細微的觀察力和科學的分析方法。本書圖文並茂,極富情趣,展現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的美麗圖景。原國家科技部馬頌德副部長特為本書撰寫了序言《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
科普讀物(十三)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