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兒童福利院

重慶市兒童福利院是重慶市民政局直屬事業單位,主要承擔重慶市主城區棄嬰和孤殘兒童的收養工作。全院占地面積87畝,總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現有在職教職員工110名,聘用臨時員工176名,全院現收養孤殘兒童600餘名,其中95%為殘疾孩子, 重慶市兒童福利院前身為抗日戰爭期間宋氏三姐妹在陪都重慶組建的“育嬰堂”、“育幼院”、“孤兒院”等機構,1950年3月合併組建為重慶市孤兒院,1975年曾與重慶市社會福利院合併,1984年恢復重建並使用現名至今。

簡介

按照《中國兒童發展綱要》提出的要求,我院各項工作都緊緊圍繞“兒童優先”的原則,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宗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孤殘兒童服務的思想,始終把滿足孤殘兒童的成長需要、幫助他們適應社會、回歸社會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保障了孤殘兒童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我院從兒童的養育、教育、醫療、康復四個環節入手,狠抓內部管理和服務質量,為全院孤殘兒童營造了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各項業務工作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尤其是醫療、教育及腦癱兒童的康復等工作在同行業中處於較為領先水平。2007年10月被重慶市精神文明辦公室授予“重慶市文明單位”稱號;2008年4月,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2008年8月,被民政部確定為“明天計畫”腦癱兒童術後康復示範基地;2008年10月,被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授予“全國十佳兒童福利機構”稱號; 2009年5月,在第四次全國特殊教育工作會議上,本院被教育部、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授予“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走進今天的重慶市兒童福利院,映入眼帘的是清爽、整潔的環境,優美、協調的建築,功能齊全的分區。職工人人精神飽滿,充滿朝氣;兒童個個活潑可愛,充滿陽光。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參觀該院後,無不為這裡的和諧氛圍所感動;國際友人參觀該院後,也都豎起了大拇指。2007年5月,半邊天基金會負責人珍妮女士帶領澳大利亞企業家代表團來院參觀後,代表團團長臨走時感言:百聞不如一見,在你們這裡,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兒童福利事業的巨大進步,你們做得非常好!
有愛就有希望!重慶市兒童福利院的廣大幹部職工,正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充滿希望的兒童福利事業中,以“愛心、恆心、細心和責任心”為廣大孤殘兒童營造一個最溫馨美好的家園!

標誌

C代表“重慶兒童之家”的首個英文字母;
C像一個懷抱的手臂,把“兒童溫暖”;
中間部分代表一個活潑可愛的兒童,寓意兒童在福利院快樂地成長;
紅色部分象徵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明天的太陽;
整體標誌以綠色為主調,安寧而平靜,代表孩子們在溫暖的大家庭里快樂幸福地成長。

聯繫

我們的地址:重慶市巴南區花溪鎮走馬梁景竹二村一號 郵編:400055

乘車或開車線路:
1、解放碑348路公車 經南坪、李家沱,在走馬梁車站下車,過馬路往回走500米左右即到;
2、楊家坪 310路公車 經李家沱,在走馬梁車站下車;

3、李家沱乘坐311路公車,在走馬梁車站下車;

4、觀音橋 南坪 李家沱 土橋 苦竹壩 市兒童福利院。

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學校名錄(二)

特殊教育是根據特殊兒童的身心特點和教育需要,採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受教育者的潛能,使他們增長知識,獲得技能,擁有良好品德,提高適應能力的一種教育,實施對象主要是盲、聾、啞、智力落後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兒童和青少年,本任務是盤點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