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廟

張良廟

張良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坐落於秦嶺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漢中101公里,北鄰鳳州76公里,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台子街上。川陝公路橫越門首,交通較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漢張留侯詞(張良廟)座落於秦嶺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漢中101公里,北鄰鳳州76公里,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台子街上。川陝公路橫越門首,交通較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張良廟又叫留侯祠,是陝西省第一批核定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留壩縣西北17公里處的廟台子。廟台子是山中的一片小谷地,北倚紫關嶺,西北靠紫柏山.廟的前後各有兩條小河,並在廟東南500 米處匯成紫柏河。

張良相傳為漢高祖劉邦的主要謀臣,“漢初三傑”(張良、肖何、韓信)之一的張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就“激流勇退”,託名“辟穀”,隱居於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風,在這裡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稱“張良廟”。

張良廟位於秦嶺柴關嶺南麓,紫柏山東南腳下,張良廟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台子街上。川陝公路橫越門首,交通較為方便。

人物簡介

決勝千里外

張良廟張良廟

張良,字子房,漢初大臣。據《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生於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祖與父相繼為韓昭侯、宣惠王等大臣。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果.傳說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蘇睢寧北)時,遇黃石公老人,並得《太公兵法》.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不久遊說項梁立韓貴族成為韓王,任韓司徒。項羽殺韓王后,他復歸劉邦,為其出謀劃策。楚漢戰爭期間,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楚將英布、韓信和秦將彭越,最後殲滅秦軍。漢朝建立後,他被分封到江蘇留城,是為留侯。張良與蕭何、韓信為“漢初三傑”,劉邦曾稱他“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外”。

劉邦即位不久,先後殺掉韓信等有功之臣,張良急流勇退,來到紫經山隱身修行,後人稱此地為“辟穀”。

劉邦謀士

張良廟張良廟

張良為“漢初三傑”之首,劉邦自己就這樣說過:“出謀劃策,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安撫百姓,籌集糧餉,我不如蕭何;統帥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此三位都是人傑。”但張良深知和劉邦共事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所以當西漢立國之時,正是張良“辭漢”之日,留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上潛心修道辟穀成仙。此舉正中劉邦下懷,當他當了西漢開國皇帝之後,就敕封張良晉侯。400年之後的東漢之末,張良的第10代孫張魯做了“漢中王”,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蓋世而討封,不以位極人臣而自居的超群拔俗之德,便修建了這座“漢張留侯祠”。從那時起,這裡就成為道教活動的勝地中心,四方攬勝者絡繹不絕,爭相觀光。這座古廟猶如一面歷史的鏡子,反映著張良其人其事以及世代百姓對他的崇敬。 當秦始皇吞併六國,實行暴政統治的時候,張良還是個青年,出生於公元前185年,安徽毫州人,號稱姬公子,其祖父姬開地,父親姬平,都相繼為韓國相國,侍奉過五朝君王。及韓國滅亡,張良為了報仇雪恨,不畏強敵,乃決心刺殺秦始皇。趁秦始皇東遊之際,宮車行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陽縣境內),張良馬上令力士拋出120斤重量的大鐵錘,可惜“誤中副車”,受驚的秦始皇卻安然無恙,力士當場被擒,觸樹而死。姬公子便隱名匿姓(改為張良)逃亡到下邳(念pi,一聲)。“搏浪飛椎”的典故源於此。李白有詩云:“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張良逃到下邳以後。在圯橋(即江蘇沂水大橋)遇見黃石老人,黃老為了考驗張良的為人和才智,故意將鞋子掉在一橋下,吩咐張良去拾上來,還叫他親自跪地穿鞋,張良一一順從照做,獲得黃石公的青睞,便約張良5日後天明來圯橋上再見。張良一連兩次都遲到了,直到第三次夜未半再進圯橋。才見到了黃石公,黃為了獎勵張良的這種韌性、耐性和毅力,授給他—部周文王遺著的《大公兵法》,張良在艱難的西逃途中月夜攻讀,遂感行刺秦始皇乃為蠢事,後來便做了劉邦的謀士。

歷史記載

張良廟張良廟

據說,最早的張良廟是由張良的10世玄孫漢中王張魯所建,歷經1700年,原址已無從考察.廟台子張良廟是明、清建築,6大院,有房舍150餘間,占地14200 平方米,為陝西大型祠廟之一。

來到山前,青磚砌成為山門,可見上方橫刻“漢張留侯視”5個朱紅大字,大門左右刻著一副對聯:

博浪一聲震天地,

圮橋三進升雲霞。

上聯指他在博浪沙派人刺殺秦始皇一事,下聯指他在圮橋求教黃石公一事.廟門右側豎一石碑,上鏇“紫柏山漢張良留侯辟穀處”。

入山門,便踏上一木橋,名曰“進履橋”,取張良在圮橋為黃石公撿鞋穿鞋一事。橋上有欄桿和靠椅,橋下流水潺潺。越過木橋,便是高大的保全觀,入門後,左右有鍾、鼓樓,院中央幾立著“靈霄殿”,但見八角飛檐,琉璃瓦飾頂,彩繪拱斗屋檐,頗為壯觀。殿側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

從殿側北面經過庭,便進入大殿所在院落。大殿雄偉莊嚴,上縣“明哲風高”、 “帝王之師”,殿門有對聯:“畢生彪炳功勳啟自授書始;歷代崇豐煙祀端由辟穀開。”殿內原有張良塑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掉,現有歌頌德條幅多幅。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廂房對稱而立。院內清幽、古雅。殿堂門楣遍布稱頌的匾額,如 “急流勇退”、“機諫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飾有眾多對聯,如:“秦世無雙國士;漢廷第一名臣,“富貴不淫,有儒者氣;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張良廟張良廟

院內還有馮玉祥將軍所立的石碑

:“豪傑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長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載空餘憑弔處;神仙古來稀,設黃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願作消遙游。”

從大殿右側過西面的“方丈院”,便是“南花園”。園內有水池,池中立有六角“辟穀亭”,靠北為“五雲樓”。大殿左側向東為“北花園”。園中古樹林立、鮮花放香,園內西北有一六角亭,名曰“拜石亭”,取張良拜黃石山為師之意。亭內嵌有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作的《懷山歌》石碑一方。這是明代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趙員吉所立。當年他因不滿朝廷爭權奪利,辭官返蜀,途經此地,感懷作詩。後來文人志士來此,多有和詩留於後世。花園四周為遊廊,廊壁布滿彩畫和碑石。

授書樓

張良廟張良廟

從北花園西南出去,地勢升高,遊客登上層層石階,可見階旁的摩崖石刻,石刻上留有明代趙文淵、清代林則徐,以及後來馮玉祥、楊虎城將軍的詩文。登上山頂,就是紫柏山的中峰。山頂上的亭

子叫“授書樓”,取黃石山向張良授書之意.這座重檐飛角的亭子是用大理石和南陽玉砌築而成,高離地面100米,顯得高雅別致。登樓遠眺,峰巒起伏,林海蒼茫。

張良廟依山傍水,四季風景如畫,張良廟建築眾多,古樸黃雅,其中匾額對聯、文字兔詞多有佳句。廟中碑石、摩崖近百塊,各種書法,流派紛呈。正是由於這些優越的條件,四季遊人不斷。

2006年05月25日,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由來

張良廟張良廟

張良廟傍山依水,古樸典雅,終年雲靄繚圈椅狀,廟前一水和廟後一河又成環抱之態,廟四周幽靜肅穆,方圓百里蒼松紫柏挺拔蒼翠,大有護法衛道之像。二水輕流低吟,如琴鳴曲;鳥語清脆,空谷傳音;再加以廟宇玲瓏,樓台迭現,常使風塵僕僕的遊客,如去雲霧飄渺,變幻無常之境,頓生飄飄欲仙,游身世外之感。張良廟融名勝、古蹟、文物、風景於一體,成為陝南著名的遊覽勝地。 西漢建國之時正是張良隱退之時。他只管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麓,日與百姓為伍,躬耕田畝;夜與琴書相伴,悟道參禪。馮玉祥將軍,在此留下敬仰張良的楹聯:“收秦關百二山河奇謀獨運,輔漢家統一事業成功不居。”廟大殿中供奉著張良的塑像,道骨仙肌,智慧卓然。右側:“南花園”的池中有張良“辟穀學仙”的“辟穀亭”。于右任題碑:“送秦一椎,辭漢萬戶”,贊其“只做大事,不做大官”的高風亮節。左側北園建有“洗心池”,清冽一潭,青天白雲映入池底,使遊客在此得到精神的浴滌。“北花園”中還有張良拜黃石公為師的“拜師亭”,還有學成自退,返回雲山的“回雲亭”。再經翠竹蔽蔭的曲徑盤道攀援直上便到了廟中的制高點,人間仙境的“授書樓”,它取黃石公給張良授書之意。凌頂舉目,天地之間,谷幽漳明,神意飄然。廟內現存摩崖石碑100多塊,木匾50多面,木、石刻對聯30多幅。無數失意官宦和厭世文人紛紛留墨跡托意於此。相傳為漢高祖劉邦的主要謀臣,“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之一的張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就“激流勇退”,託名“辟穀”,隱居於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風,在這裡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稱“張良廟”。

布局

張良廟張良廟

張良廟有六大院,156間房舍,總面積為14200平方米。進大門是一座連通二門的大橋,名曰“進履橋”,取張良在記橋給黃石公進履之意。二門內側左右有鍾、鼓二樓,向北是大殿院,大殿院正北為大殿,原系供張良像處。大殿左側向東入小門為“北花’園”,園西北角階下豎一大碑,高260厘米、寬84厘米、厚20厘米,上刻“英雄神仙”四個大字,頗為愛好書法的遊客所讚賞。階上有一六角亭,名曰“拜石亭”,取張良拜黃石公為師之意。 拜石亭北有一四方亭,名曰“回雲亭”,取功成身退,返回雲山之意。亭前柱石刻對聯:“赤松黃石有深意,紫柏青山無俗情”。由回雲亭右側上坡,經曲折盤道六大層又逢一亭,上復葦草,名曰“草亭”。再經盤道十大層,便到“授書樓”,取黃石公在記橋與張良授書之意。從北花園西南出去,地勢升高,遊客登上層層石階,可見階旁的摩崖石刻,石刻上留有明代趙文淵、清代林則徐,以及後來馮玉祥、楊虎城將軍的詩文。

交通信息

自駕線路: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丈八立交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京昆高速公路。

2.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駛,朝十堰/天水/G7011方向,過鄧余村後朝略陽/天水/G7011方向,進入十天高速公路,沿十天高速公路行駛從褒城出口離開上匝道。

3.沿G316行駛直行進入八里關隧道,沿八里關隧道行駛轉進入紫柏路,紫柏路行駛直行進入G316,沿G316行駛13.8公里,過左側的張良廟,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乘車線路:

可乘坐西安—留壩、漢中的長途中巴車,約5小時路程;也可從漢中北環路長途汽車站乘坐漢中—留壩的長途中巴車,每小時一班,約2小時路程,車費10元。

行知提示

1、交通:可乘坐西安—留壩、漢中的長途中巴車,約5小時路程;也可從漢中北環路長途汽車站乘坐漢中—留壩的長途中巴車,每小時一班,約2小時路程,車費10元。

2、門票:12元

3、講解:10人以上20元,20人以上50元。

4、購物:西洋參(全國三大西洋參基地之一),中級(約10支一斤),60—70元/斤;土蜂蜜(西洋參花、中草約花蜜),7元/斤;另有香菇、木耳、靈芝等特產均可在留壩鎮上購買。

漢中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