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熟地黃(24克) 山萸肉(12克) 乾山藥(12克) 澤瀉(9克) 牡丹皮(9克) 茯苓(去皮,9克) 五味子(6克)
簡介:
【功用】滋腎納氣。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出處:《症因脈治》
【來源】《張氏醫通》卷十六。
【組成】熟地黃104克 山萸肉 乾山藥(微焙)各52克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 白澤瀉(去毛)各40克 五味子30克
【用法】上藥七味為末,煉白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時用淡鹽湯,臨臥時用溫酒送下。
【功用】補腎斂肺。
【由來】六味地黃丸加一味收斂的五味子而來
中藥方劑之D字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