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生明礬100g,飛黃丹10g。製法
上為細末。功能主治
手癬。用法用量
取25g,用米醋500毫升,放入瓷面盆(切不可用銅、鋼、無瓷面盆)。滾開後,放入藥粉,用棍棒攪,即取下面盆,用紗布浸洗。摘錄
《中醫皮膚病學簡編》中藥方劑之D字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東礬散是一種方劑治於手癬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礬樓位於宋都御街北端,是據史書記載於1988年復建的一組庭院式仿宋樓閣,是開封目前最大的仿宋遊樂中心。原名白礬樓,後來更名為豐樂樓,一說為樊樓。1985...
簡介 名稱由來 地理位置 現代重建 興盛奧秘礬山鎮位於浙江省蒼南縣東南部山區盆地,平均海拔280米,境內因盛產明礬而得名,素有“世界礬都”之稱,是浙南最悠久的礦山集鎮。是溫州市一星級文明城鎮、市級...
礬山起源 礬山概況 經濟狀況 旅遊資源石礬塔始建於清康熙九年,位於雲霄縣城以東20公里的漳江入海處,塔四周岩奇石,嶙峋怪異。塔礁被海水環浸,潮漲礁漫可直達塔中。
本品為紫褐色的粉末;氣特異,味辛、苦。處方是山慈菇200g 紅大戟150g 千金子霜100g五倍子100g 麝香30g 硃砂40g雄黃20g。
成藥注釋 中醫古方註解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普濟方》卷二七五。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血栓性靜脈炎 338山慈菇酊 339硝礬合劑與消炎散血管閉塞性脈管炎340...第一節 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1枯礬杏仁白果湯 2油炸蠐螬湯 3消喘膏4中藥糊敷穴 5二仁散 6茶麻散天突穴封閉治療支氣管哮喘 8非那梗...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用法用量: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
參考資料中藥名[東壁土] 釋名: 古代土城牆或民間土牆建築東邊牆上的泥土,喚作東壁土。 藥性: 甘、溫、無毒 主要功效:排毒、解毒、祛黃、去浮腫、消炎殺菌、鎮靜...
基本資料 其他信息來源三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萬氏家傳點點經》卷一。主治酒病,骨節紅腫,或已潰而紅腫,注不退。
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