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溫灸膏

代溫灸膏

代溫灸膏,溫通經脈,散寒鎮痛。用於風寒阻絡所致的痹病,症見腰背、四肢關節冷痛;寒傷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虛寒泄瀉;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胃腸炎見上述證候者。

基本信息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代溫灸膏[藥典]

【漢語拼音】Dai Wen Jiu Gao

成份

辣椒、肉桂、生薑、肉桂油。輔料為橡膠、松香、氧化鋅、羊毛脂。

所屬類別

中藥>>中成藥>>醫保工傷用藥>>外科用藥

中藥>>中成藥>>OTC藥物>>骨傷科

簡介

代溫灸膏代溫灸膏

拼音名:DaiwenjiuGao

英文名: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437

製法

以上四味,生薑、肉桂、辣椒分別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漬三次,第一次24小時,第二次72小時,第三次48小時,浸漬液濾過,合併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由橡膠、氧化鋅、松香等製成的基質,再加入肉桂油,混勻,製成塗料,進行塗膏,切段,蓋襯,切成小塊,即得。

性狀

代溫灸膏為橘黃色的片狀橡膠膏;氣芳香。

鑑別

(1)取本品4片,除去蓋襯,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醚20ml,浸泡20分鐘,靜置,取上清液3ml,揮乾,加5%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顯紫色。

(2)取本品6片,除去蓋襯,剪成約1cm寬布條,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乙醇50ml,浸泡過液,濾過,濾液置60~70℃水浴上揮乾,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辣椒素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鑑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與上述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無水乙醇(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含膏量照橡膠膏劑含膏量測定法(附錄ⅠQ)測定,用乙醚作溶劑,每100cm<2>應不少於1.7g。其他應符合橡膠膏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Q)。

功能主治

溫通經脈,散寒鎮痛。用於風寒阻絡所致的痹病,症見腰背、四肢關節冷痛;寒傷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虛寒泄瀉;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胃腸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

外用,根據病證,按穴位貼一張。

注意事項

1.代溫灸膏為外用藥,皮膚破潰處禁用。

2.忌生冷食物,避風寒。

3.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4.代溫灸膏為對症用藥,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胃腸炎應去醫院就診。

5.貼敷部位如有明顯灼燒感或瘙癢、局部紅腫等情況,應停止用藥並去醫院就診。

6.用藥7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7.對代溫灸膏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代溫灸膏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代溫灸膏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貯藏

密閉,置陰涼處(不超過20℃)。

包裝

複合膜袋包裝。5cm×7cm/貼×2貼/袋×6袋/盒。

執行標準

《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中藥方劑之D字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兌金丸
代赭鏇覆湯
都梁丸
代溫灸膏
得效百部丸
德生丹
打老兒丸
抵聖大道丸
度瘴發汗青散
度瘴散
道秘丸
斗金丸
都氣丸
釣筋藥
釣腸圓
釣藤煎
釣蟲神功奪命散
凍瘡膏
動物肝粥
兜肚方
代茶飲
斷下丸
倒痰湯
斷下湯
黨參膏
代抵當湯
斷下滲濕湯
東華解毒膏
東實西虛瀉南補北湯
東方一號膏
導赤各半湯
導赤散
大戟丸
大溫中丸
砥柱丸
斗門丸
斷後湯
彈鬼丸
對姜丸
對星香散
對金丸
對金散
對金飲
對金飲子
達營湯
達郁湯
道人開障散
道合湯

道寧純陽丹
當術散
當門吹鼻丹
都梁散
都梁香散
當風散
都氣加桂湯
釘胎丸
釣癧丹
釣癧褪管生肌丹
釣痰仙方
釣痰膏
得一湯
釣腸丸
釣腸丹
得命丹
釣苓散
釣藤丸
釣藤釣藤湯
得聖丸
釣藤紫草散
釣蟲丸
斗門散
釣蟲黑白丸
釣鉤藤散
奠土湯
奠安湯
妒精散
定中湯
單煮大黃湯
單煮青皮湯
單行大黃湯
單行小豆散
單行生赤小豆散
單行白犬骨散
單行羖羊角散
單行茱萸酒
單行鬼箭湯
單騎潰圍散
單鹿茸湯
吊痰膏
吊腸丸
吊腎丹
吊藥
凍瘡破爛膏
得生丸
凍瘡藥水
凍青飲
刀傷散
刀瘡良方
刀豆散
到聖散
斗肛丸
單仙遺糧丸
單兵散
單地黃煎
單方葶藶散
單油膏
黨苓姜根湯
兜澀固精丸
打傷八味散
兜藥
兜鈴丸
兜鈴散
典裙丸
代灸散
代灸塗臍膏
代灸膏
代痛散
代茶新飲
代茶湯
斷下散
代谷丸
代赭丸
代赭扶脾湯
代赭散
打膿散
代赭鏇覆花湯
代赭石丸
代赭石挨癖丸
代赭石散
代赭石湯
代赭膏
代針散
代針膏
倒換散
倒流油烏髭三聖膏
打蟲丸
倒行油
倒陽湯
兌疽膏
打蟲化積丸
黨參小米粥
黨參片
抵住丸
代五寶散

代刀丸
代刀散
代勞鬼哭飲子
代匙散
代參膏
代天宣化丸
代抵當丸
抵聖丸
代指膏
代杖丹
代杖散
抵聖丹
丁黑散
東華玉髓
斗肚丸
抵聖太白膏
東封丹
東山丸
抵聖散
東方甲乙丹
東流飲
東瓜湯
東瓜皮散
東礬散
東籬散
東鄰飲
東風散
大和散
調中化瘀湯
奪命煎
大寧肺湯
調中托里散
地膚丸
大桃花湯
抵聖枳殼丸
抵聖湯
帶下丸
大豆桑白皮湯
調中化痢丸
燈花丸
大明復光散
滌邪湯
帶下湯
杜仲威靈仙散
對口仙方
地黃當歸湯
度世丹
大瓢李遺丸
代杖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