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名稱 斷下湯來源 《雞峰普濟方》卷十三。
組成 赤石脂15克 龍骨180克 當歸60克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
主治 滑泄久而不愈者。
方二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斷下湯處方 罌粟殼(炙)14個(去瓣)草果1個(不去皮,炒)白朮3克甘草(炙)1.5克茯苓3克
製法 上銼為散,作一劑。
功能主治 主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加生薑7片,大棗7個,煎至300毫升,分二次空腹時服。
若下痢純赤,加黑豆27粒;下痢純白,加炮乾薑3克。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方三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斷下湯
處方 人參2兩(去蘆頭),烏賊魚骨2兩(燒灰),當歸(洗,焙)2兩,熟乾地黃(洗,焙)1兩,艾葉(醋炒)1兩,川芎7錢半,阿膠(蛤粉炒成珠子)7錢半,乾薑半兩(炮)。
功能主治 沖任氣虛,崩中漏下,經脈不調,每遇月候將行,臍腹腰腳先痛,漸減飲食,四肢乏力及帶下。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方四
《直指》卷十四:斷下湯
處方 茯苓1錢,白朮1錢,甘草半錢,草果(連皮)1枚,大罌粟殼14枚(去筋萼,剪碎,醋浸,炒燥),木香半錢。
製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赤白痢。
用法用量 分作2服,每服加生薑5片,大棗3個,大烏梅3個,食前煎服。
摘錄 《直指》卷十四
方五
《三因》卷十二:斷下湯
處方 罌粟殼(炙,去瓣)14個,草果1個(不去皮,炒),白朮1錢,甘草(炙)半錢,茯苓1錢。
製法 上為散,作1劑。
功能主治 下痢赤白,無問久近長幼。
用法用量 水1大碗,加生薑7片,大棗7個,煎至1大盞,分2服,空腹服。
下純赤,加黑豆27粒;白則加炮乾薑1錢。
摘錄 《三因》卷十二
方六
《雞峰》卷十三:斷下湯
處方 赤石脂5錢,龍骨6兩,當歸2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滑泄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 《雞峰》卷十三
方七
《易簡方》:斷下湯
處方 草果(連皮)1個,白朮1錢,茯苓1錢,甘草半錢。
製法 上(口父)咀,用大罌粟殼14枚,去筋膜並萼蒂,剪碎用醋淹,炒燥為粗末,同前作1劑。
功能主治 下痢赤白,無問久近長幼,及休息痢疾。
用法用量 水2大盞,加生薑7片,大棗、烏梅各7個,煎至1大盞,分2服服之。
赤痢者,加烏豆27粒;白者,加乾薑半錢。
摘錄 《易簡方》
中藥方劑之D字類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