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邊生短腸蕨

種拉丁名:Allantodiacontermina(Christ)Ching
科中文名:蹄蓋蕨科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屬中文名:短腸蕨屬
屬拉丁名:Allantodia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
中國植物志:3(2):394
植物形態
常綠中大型林下植物。根狀莖橫走至橫臥或斜升,黑色,直徑1-1.5厘米,在斜升的根狀莖上連同殘存的葉柄基部直徑可達5厘米,有時斜升的根狀莖上橫向生長出橫走的匍匐莖,先端及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達1厘米以上,厚膜質,黑色或黑褐色,略有光澤,先端捲曲,邊緣有稀疏的細齒。葉子形態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橢圓形,在小羽片的裂片上可達6對,多數生於小脈中部以上,較近邊緣;囊群蓋薄膜質,灰白色,成熟時呈極膨脹的橢圓形或柱狀,由外側張開,易破碎。孢子近於腎形或豆形,周壁不明顯,表面密生短刺狀紋飾。分布地帶
分布於浙江(樂靖、瑞安、平陽)、江西(遂川、安遠)、福建(武夷山、建陽仙霞嶺、福清)、湖南(長沙嶽麓山、洞口雙壁嶺)、廣東(曲江區龍頭山及蓮花山、梅縣區、從化區三角山、惠陽區、信宜)、廣西(臨桂、金繡大瑤山、平南)、重慶(縉雲山)、貴州(都勻)、雲南(金平)。生於山谷密林下或林緣溪邊,海拔400-950米。越南、泰國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四國、九州、琉球)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越南中部植物之蹄蓋蕨科(六)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
蹄蓋蕨科·短腸蕨屬植物
短腸蕨屬是中型至大型陸生植物。根狀莖粗大直立(有時成樹幹狀)、斜升、橫臥或橫走(偶有直立根狀莖上橫向長出的橫走莖),褐色或近黑色,有網狀中柱,或多或少被鱗片;鱗片鑽形、披針形或闊披針形,有時卵形而貼生或具線形長柄,褐色、黃褐色或深褐色至黑色,邊緣全緣或常有稀疏的刺狀小齒,並往往有一條線形黑邊。在斜升或直立的根狀莖上葉簇生,若根狀莖橫走或橫臥者,則葉遠生或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