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合併之前
貴州省遵義師範學校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遵義師範學院的前身遵義初級師範學堂創建。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更名為遵義府中學堂。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更名為遵義中學校。
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年),更名為黔北十縣聯立中學。
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年),黔北十縣聯立中學合併組建貴州省立第三中學。
中華民國二五年(1936年),更名為貴州省立遵義初級中學。
中華民國三五年(1936年),更名為貴州省立遵義師範學校。
1949年,更名為貴州省遵義師範學校。
遵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58年7月25日,遵義師範專科學校成立。
1961年,遵義師範專科學校改建為遵義地區中學教師進修學校。
1961年,遵義地區仁懷中級師範學校創建(合署)。
1962年,遵義地區仁懷中級師範學校併入遵義地區中學教師進修學校。
1963年,更名為遵義師範學校。
1967年,綏陽勞動大學併入遵義地區耕讀師範學校。
1972年,遵義地區耕讀師範學校併入遵義師範學校。
1975年12月,更名為遵義地區五七師範大學。
1977年9月,改名為遵義師範學校。
1978年4月,更名為遵義師範專科學校。
1988年,遵義教育學院(原遵義地區中學教師進修學校)和遵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遵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93年6月,升格為遵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省南白師範學校
1971年,高坪中學(師範班)創建。
1977年,高坪中學(師範班)升格遵義縣師範學校(遵義縣教師進修學校)。
1986年,遵義縣師範學校(遵義縣教師進修學校)更名為遵義地區南白師範學校。
1986年,遵義地區南白師範學校更名為貴州省南白師範學校。
2006年,貴州省南白師範學校改建為遵義師範學院(南白分院)。
2006年,遵義師範學校改建為遵義師範學院(匯川分院)。
合併之後
2001年,遵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遵義師範學院。2007年12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8年,遵義師範學院(南白分院)、遵義師範學院(匯川分院)貴州省南白師範學校併入遵義師範學院。
2011年5月,被教育部確定為“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範基地”,三次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2014年,成為貴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學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9月,學校設有人文與傳媒學院、文化與旅遊管理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政治經濟與管理學院、體育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等18個學院(教學部),開設47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3個專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管、農等9大學科門類。
|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1134人,專任教師86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9人,碩士學位教師455人,教授137人,副教授(含高級實驗師)職稱357人,省級教學名師2名,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
省級教學名師(2名):岑玲、吳有富
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2個):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創新團隊、赤水河流域植物資源研究創新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
|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省級示範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校級精品課程4門。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電子電工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套用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示範專業列表
|
精品課程列表
|
教學成果
2014年6月22日,在首屆貴州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審中,該校有四名教師獲獎。胡貴勇的研究報告《實施學生成才工程—專科“2+1”教學改革的關鍵》獲得二等獎,柯華的論文《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逐步實現教育公平》、李文權的論文《短程心理諮詢在中學數學後進生諮詢中的價值》和韓天壽的著作《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系列叢書》均獲得三等獎。
2001年-2013年省級以上教學成果一覽表
|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6個,省級碩士授予點授權一級學科3個,省級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
省級特色重點一級學科(1個):物理學
省級重點一級學科(3個):生物學、中國語言文學、物理學
省級重點支持一級學科(6個):教育學、化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國史、馬克思主義理論
碩士授予點授權一級學科(3個):物理學、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
省級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電子通信工程(二級學科)、農業推廣(二級學科)、旅遊管理(二級學科)、教育學(一級學科)
所獲榮譽
1988年獲得教育部授予“辦學先進學校”稱號。
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2005年、2006年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2011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為高等學校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2005年、2008、2011年連續四次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2008年4月獲得貴州省普通高等院校優美校園稱號。
2016年獲“全省高校加快發展目標績效考核一等獎”。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特色重點工程中心1個,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點基地1個,教育廳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校級科研機構1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點基地(1個):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遵義紅色文化研究院)
教育部高等學校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範基地(1個):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範基地
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赤水河流域山地農業模式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3個):赤水河流域動物資源保護與套用研究特殊重點實驗室(名單不全)
省級特色重點工程中心(1個):物聯網工程中心
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黔北文化研究中心
校級科研機構(11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塗料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土司文化研究院(基地)(中國仡佬族文化研究院)、黔北經濟文化研究院、黔北信息技術研究院、產學研發展中心、基礎教育研究所、地方歷史研究所、信息技術研究所、紅色文化研究中心科研成果
項目立項
2013年,該校教師獲得2013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4項、省科學技術基金課題4項、省社會發展攻關計畫項目一項。化學與化工學院教師羅宿星的課題《基於石墨烯新型電化學感測器的研製及在農藥環境激素檢測中的套用研究》獲得省社會發展攻關計畫項目立項。
2014年6月,在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中,該校有3個社科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級立項,分別是:《播州土司文化與中國古代國家認同研究》(陳季君)、《仡佬族儺儀文獻的蒐集、整理與研究》(羅中昌)、《競技正義研究》(楊其虎)。在貴州省2014年度社科規劃課題立項中,該校有8個社科研究項目獲得省級立項,分別是:《民間表述視角下貴州紅色文化遺產的收集整理研究》(謝東莉)、《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文化統戰工作研究》(張勇)、《聾啞青少年自傷影響因素調查及矯治方法研究》(邵義萍)、《明清小說因緣敘事研究》(唐燕飛)、《蘇軾經學思想研究》(楊金平)、《托妮·莫里森小說研究》(趙宏維)、《仡佬族“打篾雞蛋”源承模式研究》(羅正琴)、《革命精神在當代青年信仰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機制研究》(曾傑)。
2015年,該校獲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05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2項,獲科研經費1794.5萬元。獲各級各類科研獎勵72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44項。
發表論文
2017年1月,在省委教育工委組織開展的2016年全省高校黨建理論研討優秀論文評選中,遵義師範學院教師譚筆雨的論文《試論高校學生黨支部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獲二等獎,李應建的論文《倫理視角下的高校基層黨組織治理研究》獲三等獎。
2015年,共出版專著、教材60部,發表論文1265篇,其中CSSCI、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等論文288篇(SCI、EI收錄50篇),核心論文量較2014年增長20.1%,獲專利授權119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截至2016年9月,遵義師範學院圖書館有藏書70餘萬冊,年訂報刊820餘種。建立有圖書館管理系統區域網路,全面實行計算機管理。擁有50台客戶機電子閱覽室一間。
學術期刊
《遵義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時間1985年,主要欄目:教育理論與實踐、文化哲學、政治經濟、文學藝術、語言文學、爭鳴、中學教育、大學生論壇等。
文化傳統
校徽
設計理念:校徽的LOGO取“師”字漢語拼音“shi”首字母“S”為基本造型元素。圖形用熊熊燃燒的火焰與“S”巧妙結合,形式上富於動感,創新而有活力。遵義師範學院作為歷史名城遵義的高等學府,秉承革命老區優良傳統,滿懷革命激情,不斷開拓創新。火焰象徵“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崇高精神,意味著學校將培養更多立足西部、服務山鄉的高素質本科套用型人才。
校訓
厚德樹人,篤學致用。“厚德樹人”內含“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觀念,體現了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突出我校“師範”特點,所樹之人是未來的“靈魂工程師”,即所樹之人是未來樹人之人。
“篤學致用”體現學院以教學為中心的宗旨,要求學生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學習,以此建立良好的校風。內含學院面向基層、服務社會的定位和培養紮根西部、建設西部本科套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校歌
《豪邁向上》作詞:周帆
作曲:張喬
詞曲簡析:
校歌歌詞第一段是介紹學校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歷史背景。第二段介紹了學校百年師範的辦學傳統,百年老校,百年師魂鑄就。高潮部分,對學校的校訓“厚德樹人、篤學致用”、孔子“盡善盡美”、孟子“至大至剛”的經典進行反覆吟唱,百年時光荏苒,百年師魂鑄就,激勵學子成長成材,托起明天的朝陽。
本曲為進行曲體裁,其曲式結構為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全曲由前奏、主歌、副歌三部分組成。
整個歌曲的調性建立在F大調調域內。主歌部分為方整型的四句體的樂段結構,具有典型的進行曲風格特徵。副歌部分由四個樂句構成。
現任領導
|
校區分布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四個校區,占地面積752畝,校舍面積33萬平方米。在建新蒲新校區2000畝,其中已完成北區建設1000畝(南區1100畝正在規劃建設中),總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校本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上海路830號。
南白分院:貴州省遵義縣南白鎮南園路27號。
匯川分院: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海師路138號。
貴州省高校一覽
貴州大學 | 貴陽醫學院 | 貴陽中醫學院 | 貴州財經學院 | 貴州民族學院 | 貴陽學院 | 貴州師範大學 | 銅仁學院 | 遵義醫學院 | 遵義師範學院 | 畢節學院 |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 | 安順學院 | 凱里學院 |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鴻源管理工程職業學院 |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 | 貴州科技工程職業學院 | 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 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 |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 | 貴州民族學院人文科技學院 | 貴州師範大學求是學院 | 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 | 貴陽中醫學院時珍學院 |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 貴州亞泰職業學院 | 貴州教育學院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