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貴州師範大學創建於1941年,原名“國立貴陽師範學院”,1950年更名為“貴陽師範學院”,1985年改名為“貴州師範大學”,1996年被確定為貴州省省屬重點大學,2004年原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併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畫”,與廈門大學結成對口支援關係,2008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稱號。2009年2月12日,經過貴州省學位委員會投票,我校以高票成為貴州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我校的申博工作取得了成功。
貴州師範大學歷經近七十年風雨,熔鑄了“愛國、奉獻、敬業、自強”的大學精神,凝鍊了“慎思篤行、博學致新”的校訓,培養了十萬餘名各條戰線的優秀人才,成為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多科性師範大學。2013年7月正式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大事年表
貴州師範大學創立於1941年10月,原名國立貴陽師範學院。
1950年更名為貴陽師範學院,1985年3月經上級批准更名為貴州師範大學。
941年,國立貴陽師範學院成立,設有教育學系、國文學系、英語學系和數學系(學制四年);史地科和理化科(學制三年);學院設院長一人,由教育部聘任,設教務處、訓導處和總務處。
1942年,增設體育童子軍專修科(學制三年)。
1942年,設立國立貴陽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國小;
1944年,將史地科、理化科改為史地學系和理化學系;
1950年,成立臨時院務委員會,取消“國立”二字,定名為貴陽師範學院。
1951年,國文系改名為中國語文系,組建公共體育課教研組。
1952年,撤銷生活指導委員會,建立政治輔導處辦公室,後改為院長辦公室;學院增設兩年制教育科、中文科;一年制數學科、理化科、藝術科(音樂和美術專業);
1953年,院系調整,設中文、俄語、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七個系和中文、歷史、教育、數學、物理、化學、藝術、體育八個專修科。
1954年,人事科改為人事室;撤銷教育科,增設地理科。
1955年,撤銷歷史科和物理科。
1956年,撤銷化學科創辦生物科,將藝術科調整到貴州民族學院;設中文、俄語、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七個系和中文、地理、數學、生物、體育五個專修科;將人事室改為人事處,院長辦公室改為學院辦公室。
1958年,貴州省委決定在貴陽師範學院現有條件和師資設備的基礎上建立貴州大學,貴陽師範學院不撤銷,兩校同時並存。貴州大學設中文、外語(含英語、俄語兩個專業)、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8個系9個專業;
1959年,經貴州省人民委員會批准,“聯合黨委”領導下的“貴州大學和貴陽師範學院聯合校(院)務委員會”正式成立。8個系成立“聯合黨總支委員會”和“聯合系務委員會”;學院院、系兩級的黨政辦事機構均改為“聯合黨委”、“聯合校(院)務委員會”和“聯合總支”、“聯合系務委員會”的辦事機構。同年,撤銷貴州大學、貴陽師範學院“聯合黨委”,分別成立“貴州大學黨委會”和“貴陽師範學院黨委會”。
1960年,學院增設政治教育系;學院有9個系20個專業。
1961年,學院設政教、中文、歷史、俄語、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體育等10個系。
1964年,貴州省人民委員會正式批准,將貴陽第二中學改為“貴陽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1965年,黨委會下設黨委辦公室、組織部、統戰部、宣傳部、團委及各系總支;學院下設院務委員會、院長辦公室、人事處、教務處、總務處、附中及中文系、歷史系、政教系、外語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地理系、體育系、教育課教研室。
1967年,貴州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貴陽師範學院革命委員會”。
1972年,學院政教、中文、歷史、外語(英語、俄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體育10個系11個專業恢復招生。
1979年,廢除“貴陽師院革命委員會”,恢復“貴陽師範學院”;撤銷院“院革委辦公室”和“政治處”,恢復黨委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和武裝部;院行政恢復院長辦公室和人事處,改科教組為教務處,總務組為院務處。
1981年,成立中共貴陽師範學院紀律檢查委員會;
1982年,院黨委建立了統戰部;
1983年,成立院工會,恢復教育系;
1984年,學院設中文系、歷史系、政教系、外語系、教育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地理系、體育系。學院設黨委辦公室、組織部(人事處)、宣傳部、統戰部、武裝部、人防辦公室、工會、團委、學院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保衛處、圖書館、學報編輯室、財務科、附中。
1985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決定貴陽師範學院改名為“貴州師範大學”。同年,成立藝術系,設音樂、美術兩個專業。
1986年,學校建立科研處。
1987年,經省委組織部批准,將學校人事工作與黨的組織工作分開,設組織部、人事處;建立蠟染研究所;
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處;依託貴州師範大學,貴州省高等師範院校師資培訓中心成立。
1989年,根據公安部、國家教委和省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建立貴州師範大學公安派出所;學校成立馬列部,建立歷史研究所;建立機關黨總支。
1990年,學校將組織部老乾科的工作與人事處退休幹部的管理工作合併,成立離退休幹部處;撤銷人防辦公室,武裝部下設人防科;建立中共貴州師範大學委員會黨校。
1991年,學校成立公共體育教學部;先後建立教育科學研究所、地理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和馬列主義理論教育研究所;建立企業管理處。
1994年,學校決定將數學系更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物理系更名為“物理與電子套用技術系”、生物系更名為“生物科學技術系”、地理系更名為“資源與環境科學系”、政教系更名為“政治經濟系”,歷史系更名為“歷史與決策科學系”。
1998年,學校撤銷藝術系,成立音樂系和美術系。
1999年,在學校電化教育中心的基礎上成立“教育技術信息系”,作為全校電教管理部門,仍保留電教中心名稱及管理職能。
2000年,學校成立研究生工作處。
2001年,學校成立黨委機構。
2002年,學校成立管理科學系、審計處。
2003年,學校進行教學科研組織機構的調整。
2004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併入貴州師範大學,撤銷貴州省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建制。
2005年,撤消外事辦公室,成立外事處 (正處級機構);成立校醫院和檔案館(均為副處級機構);經貴州省科學技術廳批准,組建“貴州省山地環境信息系統與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
2006年,將貴州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辦成為相對獨立的二級法人結構。
2007年,學校成立貴州師範大學校報編輯部等。
2008年,學校將地理與生物科學學院更名為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分為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2013年,正式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辦學規模
學校地處有“中國避暑之都”美譽的林城貴陽,現有兩個校區,分別座落在雲岩區和白雲區,占地面積近千畝,校舍面積47.17萬平方米,各類運動場館面積7.9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8億元。白雲校區位於貴陽市郊的白雲區,是貴陽著名的工業區,這裡有貴陽鋁廠以及其他一些大型工業企業,相比寶山校區這裡的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是白雲校區有著安靜的學習氛圍,優美的自然風光。自然是讀書修身的好地方。大一新生第一年都在白雲校區就讀(初音樂學院、播音專業新生)讀完一年除機電學院、材建學院統一搬至寶山主校區。
院部設定
學校現有18個學院、1所繼續教育學院、1所獨立學院(求是學院)、2個教學部;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本科專業、22個高職(專科)專業、53個成人教育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10個學科門類。學院
文學院法學院歷史與政治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材料與建築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求是學院(附屬獨立學院)國際旅遊文化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附屬)
教學部
大學外語教學部馬克思列寧主義教學部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編制教師1338人,教師中有教授199人、副教授373人,博士115人、在讀博士71人、碩士536人。學科隊伍中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2人、全國高校“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貴州省核心專家1人、省管專家17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9人、省高校“教學名師”11人。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16326人、碩士研究生1602人。近五年全日制本專科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研究生畢業就業率為100%。
學校數位化校園建設水平高、功能強,基於公共數據平台的數位化校園網路及無線網路覆蓋全校。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191.4萬冊、中外文期刊2863種,數字資源總量超過25個TB,電子圖書54萬餘種,提供使用中外文資料庫58個,自建資料庫8個,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基層分中心”、“貴州省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台”、“貴州省地方文獻信息研究中心”、“中學示範圖書館模型試驗平台”。
近五年,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48項,其中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1項、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子課題4項、國家973專項子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國家星火計畫項目3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5項,科研經費達7077.47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78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4項;出版學術著作171部、譯著3部、教材78部;發表論文3311餘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357篇。
學校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紐西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與交流的關係,分別與韓國、日本的3所大學開展了互換培養項目。
學科建設
學校科研工作現有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科技創新人才團隊;有4個教育部高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高校示範性本科專業、21門省級精品課程;建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簡介
“貴州省山地環境信息系統與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依託貴州師範大學。按照“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組建。科研團隊共有34人(專職教職工24人,其餘為兼職),其中博士9人,教授(級)14人,省管專家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近5年公開發表論文22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近10部。近5年完成國家和省部級項目近15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目前承擔科研項目項,包括國家重大基礎(973項目)子課題,科技部支撐計畫項目,科技部星火計畫重點資助項目,建設部科研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貴州省攻關項目等。近5年科研經費3000多萬元,其中科技部支撐計畫項目“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態系統綜合整治技術開發(2006BAC01A09)”550萬元;建設部科研基金項目“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建成景(2005)(15)]”440萬。實驗室使用面積近4000m2,擁有先進大中型儀器設備30餘台件,儀器設備總計380台件,價值1555萬元。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3人,在讀研究生50人。“實驗室”在喀斯特石漠化與生態恢復、岩溶生物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喀斯特特色植物遺傳育種等方面的研究與國內外有廣泛的合作,其科研成果在國內外達到先進水平;在環境信息技術與石漠化監測,喀斯特深水湖泊水庫水污染防治、富營養化及突發性水污染應急技術,喀斯特生態環境演化與土壤質量退化,持久性有機物與重金屬在喀斯特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農產品污染與檢測技術,植物資源開發等山地資源與環境方面的研究省內一流,國內先進。
重點實驗室定位
針對貴州高原山地脆弱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產生的重大環境問題,採用“3S”及現代實驗技術,依託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台,開展環境信息、環境生物化學、環境污染與健康和環境生態恢復的套用與基礎理論研究,形成多學科交叉、具有喀斯特區域特色的環境科學研究體系,為貴州及西南地區在國土資源開發和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以及為人類健康服務等方面的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使實驗室在全國山地環境研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對外開放、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山地生態環境研究實體和人才培養基地。
環境信息與喀斯特石漠化綜合治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技術,研究喀斯特生態環境與資源的結構、狀態、變化、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效應及改善和保護途徑;逐步建立貴州喀斯特生態環境及資源資料庫群,實現環境相關數據、遙感數據集成,形成喀斯特生態環境大型系統研究的環境空間分析、動態監測、決策支持強大工具,推動“數字貴州”建設;以環境承載能力和生態平衡研究為依據,開展貴州山地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恢復與重建的套用研究,建立生態恢復示範,加快喀斯特石漠化綜合治理步伐,為貴州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山地環境污染與防治研究:依託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台、利用現代實驗技術,調查化學污染物在貴州山地環境的土壤-水體-大氣-生物各圈層間的遷移、轉換、歸宿及其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開展污染防治與生態恢復研究。研究內容有:貴州高原深水人工河道水庫磷限制型水體富營養化進程與生態環境演變;水庫和河流生態系統中化學污染物的行為與水質安全;貴州煤電、磷化工、貴金屬和鉛鋅、鉬鎳、銻等硫化礦開採冶煉排放污染物的危害、擴散與防治;環境中農藥殘留、穩定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污染生態過程、毒理效應及其機理;污水氮、磷處理,水生植被與濕地淨化技術示範;以及環境中毒性污染物分析和水環境污染應急技術。
山地環境與資源植物:在分子、染色體、細胞、個體、種群和生態系統水平上,主要研究喀斯特環境因子的生態效應、植物對喀斯特環境回響及適應的生理生態機制、喀斯特退化生態系統恢復動力學、喀斯特環境與植物系統演化的關係、喀斯特適生植物品質改良、貴州資源植物產業與喀斯特石漠化生態環境治理、土地處理系統中植物淨化污水的生態過程、環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工業和農業污染物對環境的生態效應、高原深水湖泊底質轉化的生物化學等內容,為貴州喀斯特石漠化的生態治理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精品課程
根據《貴州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在各校申報的基礎上,教育廳組織專家對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審。目前,我校二次參加申報,申報的《計算機套用基礎》和《國語》、《生物化學》等6門課程獲得了“貴州省精品課程”。“貴州省精品課程”榮譽稱號有效5年,期間課程內容按照規定上網向全省高等學校免費開放。國家級:
《計算機輔助教育》、林築英(申報中)
省級:《計算機套用基礎》、景鳳宣
第一版(windows2000環境)點此進入
第二版(windowsXP環境)點此進入
《國語》、王建設
《生物化學》、乙引
《中國現代文學史》、朱偉華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龍德雲
《旅遊公共關係學》、楊紹先
《計算機輔助教育》、林築英
《動物學》、黎道洪
《市場行銷學》、呂萍
《中國通史》、張羽瓊
《細胞生物學》、龔寧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張正忠
《中國古代文學》、湛芬
《公共體育課》、姚鑫
《動物學》、黎道洪
《遺傳學》、陳慶富
《人文地理學》、彭賢偉
《影視學基礎》、李俊
《電視攝像技術》、吳永祥
《田徑》、孟剛
《大學英語》、孟俊一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課題
1、自然科學研究
2、社會科學研究
3、重點實驗室
A、山地環境重點實驗室
B、信息與計算科學重點實驗室
4、人文社科基地
A、文化、教育與文化傳播中心
B、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C、貴州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現任領導
黨委領導
蒲芝權(校黨委書記):全面主持學校黨委工作。分管離退休工作處;聯繫文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中國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伍鵬程(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全面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學校辦公室、外事處、審計處、檔案館和對口支援聯絡辦公室;聯繫生命科學學院、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鄧惠賓(校黨委副書記):分管校黨委組織部、黨校、機關黨委和校保密委員會;聯繫各學院(教學部)黨委(黨總支)、教育科學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
鄒克揚(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主持校紀委工作。分管校紀委辦公室、監察室、校黨委宣傳部(校報編輯部)和民眾體育;聯繫體育學院、馬列主義教學部。
褚光榮(校黨委副書記):分管校黨委統戰部、校工會、校團委;聯繫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材料與建築工程學院、國際旅遊文化學院。
伍鵬程(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全面主持學校行政工作。分管學校辦公室、外事處、審計處、檔案館和對口支援聯絡辦公室;聯繫生命科學學院、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
謝曉堯(副校長):分管研究生處、科學技術處、網路與信息中心、圖書館、分析測試中心、學科建設辦公室、項目辦、重點實驗室和職業技術學院。
黃開烈(副校長):分管招生與就業指導處、後勤管理處、白雲校區管理辦公室、科技與產業發展中心、後勤服務集團、校醫院、附屬中學和子弟國小;聯繫外國語學院、美術學院。
李存雄(副校長):分管人事處、教務處、高師培訓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聯繫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音樂學院。
劉肇軍(副校長):分管學生工作部(學生工作處、武裝部)、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計畫財務處、保衛處、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和求是學院;聯繫經濟與管理學院。
蔡永生(副校長):分管社會科學處、國有資產管理處、學報編輯部;聯繫法學院、歷史與政治學院。
傑出校友
貴州師範大學人才輩出,名師湧現,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人物模範。教育界
潘安華:男,1986年畢業於我校化學系。全國模範教師,中學特級教師,貴州省管專家,省級骨幹教師,現任貴州省凱里一中校長助理。鄭重,男,1992年畢業於我校音樂系。全國優秀音樂教師,國家級音樂骨幹教師,中學音樂特級教師,省、市音樂骨幹教師。
邰勝萍,女,1983年畢業於我校生物系。國家級骨幹教師,教育部“華夏園丁”獲得者,特級教師,貴州省優秀教師,現任貴陽市第二實驗中學教務主任。
聶捷夫,男,1983年畢業於我校生物系。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國家級骨幹教師,特級教師,現任貴陽市第九中學生物教研組長。
陳建華,男,1982年畢業於我校中文系。中學“全國1000名傑出校長”,中學特級教師,省管專家。
王正武,男,1986年畢業於我校化學系。博士生導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功能食品與食品化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化學會、美國化學會、歐洲化學會成員。
徐以驊,男,1982年畢業於我校歷史系。現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宗教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鍾書華,男,1982年畢業於我校地理系。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蔡仲,男,1980年畢業於我校數學系。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張笑一,中共黨員,教授,全國優秀教師,省高校教學名師。先後主講過7門課程。
李小平,男,1995年畢業於我校外語系。“中國十佳鄉村英語教師”,全國中國小優秀外語教師園丁獎獲得者,貴州省優秀教師,高級教師。
肖賢彩,男,1964年畢業於我校數學系。原貴陽十九中校長、貴陽幼兒師範學校校長。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特級教師。
肖榜祿,男,土家族,中共黨員,1993年畢業於地理系。中學高級教師,省級教學骨幹,現服務於貴陽白雲二中。1971年生在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蘭字河西岸一個小山村——懸山,主要靠勤工儉學的自助方式念完4年大學。畢業後任教銅仁地區民族中學,多項教學教研成果獲國家級、省級獎勵。有論文《建環境特區,創天下奇蹟——論西部大開發,貴州怎么辦》等發表。
黃劍,男,1987年畢業於我校生物系。現為貴州大學精細化工研究開發中心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5年7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農藥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
錢聲幫,男,1991年畢業於我校物理系。現任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台長助理.
伍宏培,男,1960年畢業於我校化學系。教授,原貴州民族學院化學系主任。畢業後留校任助教,並於當年考入北京大學原子能系研究生。
政治界
朱厚澤,男,1949年肄業於我校史地系。原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全國總工會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共中央委員、著名理論家。進入貴陽師院前,在花溪清華中學參加中國共產黨,是地下中共貴陽特支成員。進入貴陽師院後,繼續負責領導貴陽地下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簡稱地下新聯)的活動。當時的貴陽師院,實際成了我黨隱蔽幹部,並領導貴陽地下青年革命活動的據點之一。建國後,因建設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需要,奉調離開貴陽師院。歷任青年團貴陽市委宣傳部部長、第一書記,貴陽市化工局局長、經委副主任,中共貴陽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書記,貴州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黨組副書記。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委員。蔣映生,男,1985年畢業於我校歷史系。現任中共鎮遠縣委書記。
徐仁德,男,1976年畢業於我校物理系。現任貴州省赫章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胡吉宏,男,1991畢業於我校中文系。現任共青團貴州省委副書記。
傅傳耀,男,漢族,1955年3月出生,貴州金沙人,1976年8月參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2008年1月,當選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傅傳耀同志是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屆貴州省委委員。
顧久,男,漢族,1951年9月出生,貴州貴陽人, 1968年12月參加工作,民盟成員,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教授。2008年1月,當選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顧久同志是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劉鴻庥,女,漢族,1947年9月出生,貴州貴陽人,1968年12月參加工作,九三學社成員,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教授。
陳少波,男,1993年畢業於貴州師大地理系,現任貴州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軍事國防界
周焜光,男,67歲,1962年畢業於我校中文系。解放軍廣西軍區原副政委,桂林警備區政委,少將軍銜。吳如嵩,男,1962年畢業於我校中文系。自1988年至2007年先後任軍事科學院專業技術職務評定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兼首席專家。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新聞文藝界:
苗月,女,1982年畢業於我校中文系。現為峨眉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導演。畢業後分配至貴陽市教育局局機關工作。1985年4月調入峨眉電影製片廠文學部工作,任文學編輯。1991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高級導演進修班學習。
劉小幻,女,1992年畢業於我校藝術系。現為海蝶森林歌唱老師。曾獲海南省首屆“山歌、民歌、通俗歌”大賽通俗組一等獎;文化部舉辦的“國際流行音樂審聽會”中國賽區第一名;文化部主辦的第九屆“群星獎”金獎;第九屆中央電視台主辦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以一首《Toloveyoumore》,取得了大賽總分第一名,個人決賽第二名。
熊易農,男,1960年畢業於我校中文系。一級文學編輯,貴州省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貴州省作協會員,貴州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貴州省第七屆政協委員。
穆維平,男,1997年畢業於我校藝術系。現為貴州民族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聲樂副教授。貴州歌壇青年領軍人物,貴州目前在全國獲獎最多的選手。在教學工作崗位上培養出了大量的聲樂人才。有曾代表貴州參加全國第十一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學生,也有在2006年7月中央電視台“非常6+1”獲“周冠軍”的學生,其教學水平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高度認可,成為我省高校青年聲樂教師名副其實的姣姣者,被貴州民族學院破格提升為副教授。首次出版貴州第一張貴州民歌及原創歌曲個人專輯。
藝術界
范華釗,男,1963年畢業於我校中文系。貴州省林業廳原副廳長、黨組成員。中國林業成人教育學會理事,中國林業文聯常務理事,中國林業文聯書協會員,貴陽市和貴州省詩詞學會會員,貴州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和《書畫春秋》、《貴州老年書畫》報編委。郭長林,男,1953年畢業於我校藝術系。四川省文化局省民眾藝術館(現四川省文化館)研究員,中國美協會員。畢業後分配到四川省文化局省民眾藝術館(現改為四川省文化館)從事輔導及民間美術工作。長期以來,潛心於民間木版年畫、皮影藝術的蒐集、整理、研究、出新工作近40載。著文《沃土孕育的山花——四川皮影藝術的造型特色》、《鮮艷質樸、粗獷、泥土味——四川綿竹年畫淺析》、《巴蜀竹紙之鄉的奇特——話說四川綿竹、梁平、夾江木版年畫》、《繼承、發展、創新——四川年畫回顧》、《竹藝》(民間工藝美術叢書,天津人美)等分別刊登於《美術》、《年畫藝術》、《四川工藝美術》、《四川文聯四十年》。由於事業上做出的成績,先後被收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藝術上不斷實踐,歷年來創作了大量的民間年畫作品,有的參加省、全國及出國展出,其中《鮮花贈英雄,頌歌獻模範》、《和和美美》、《鳥語o花香》、《蝶戀花》等獲獎。1983年受到四川省文化廳、省美協、省出版局聯合表彰。同年8月還榮獲了中央文化部授予“民間美術開拓者”光榮稱號。1989年退休。
商界
方友鑫,男,1967畢業於我校外語系。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總經理兼黨委書記。1967至1968年“文化大革命”留校待分配;1968至1970年被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昆字602部隊鍛鍊;1970年空軍徵收外語幹部到昆明空軍,時逢中國民航劃歸空軍建制,即被分配到北京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國際司,隨後到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工作;1972至1978年被派往中國民航駐前蘇聯辦事處工作;1978年回國後至1985年先後任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運輸服務部室副主任、主任、副處長、運輸業務處黨委書記;1985年4月至1988年3月任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副局長;1988年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體制改革後,1988年3月至1992年2月任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副總經理;1992年2月至1993年6月任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黨委書記;1993年6月至1995年10月任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總經理兼黨委書記;1993年6月至1999年11月任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總經理;1999年11月至2002年4月任北京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被派往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中國代表處工作。附註:
●1、以上名單全部為曾經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的優秀校友。
●2、如果您需要進一步的編輯,請按照上述信息一一羅列。
●3、本人辛苦整理,唯恐掛一漏萬,部分校友的工作崗位也在不斷變動,歡迎貴州師範大學校友及時添加、修正。
學校文化
校風校訓
大學精神:愛國、奉獻、敬業、自強校訓:慎思篤行、博學致新
學校校歌
學校在1947年曾有過一首校歌,名叫《國立貴陽師範學院院歌》。歌詞里文言文較多,半文半白,晦澀不明;歌詞短而內容單薄,立意不高,缺乏詩情;詞中兩次出現“雪涯路”這個地名,雖能體現歷史卻不合時宜。又因曲調太普通,未能傳唱開來。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創作。《挺拔的香樟》選取“香樟樹”作為美的意象,以此來營造出美的詩情。香樟樹是一種高貴的樹種,高大挺拔,樹形優美,木質堅硬,是常青樹、長壽樹、風景樹、名貴樹,是樹木中的佼佼者,知名度很高,貴陽市也將它作為“市樹”,1953年學校由雪涯路搬遷到現在的思賢山、相寶山下之時,就開始在山上及校園中廣種香樟樹,尤其是作為整個學校中樞的行政大樓前面的那一片,特別引人注目,已成為整個師大校園的標誌性風景樹。並且,校園主幹道思賢大道兩旁也全部種的是香樟樹,成為師大的迎賓樹和象徵樹。碰巧的是,白雲校區也有很多香樟樹。因此,可以說香樟樹是學校的“校樹”。“十年樹木,十年百年樹人”,以樹來比喻人,以樹林來比喻整個學校,自然就是一種“來源於現實生活又高於現實生活”的藝術創作。
《挺拔的香樟》作詞:李俊
作曲:龍德雲沐浴著和諧的陽光,紮根在深厚的沃壤,森林之城思賢山下,一排排挺拔的香樟,胸懷高大的理想,誓做那社會的棟樑。歷經了風雨和冰霜,自由生存努力向上,森林之城思賢山下,一排排挺拔的香樟,參天的夢想支撐那文明的希望。愛國呀奉獻、敬業、自強,是我們精神的榮光;慎思篤行、博學致新,是我們生命的力量!愛國呀奉獻、敬業、自強,是我們精神的榮光;慎思篤行、博學致新,是我們生命的力量!歷經了風雨和冰霜,自由生存努力向上,森林之城思賢山下,一排排挺拔的香樟,胸懷參天的夢想支撐那文明的希望,胸懷參天的夢想支撐那文明的希望。
歌詞詮釋
第一段歌詞表達莘莘學子像香樟樹一樣努力成長,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其中的“深厚的沃壤”是比喻我校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它是廣大學子健康成長的豐富養料。
第二段歌詞比喻整個師大就是一片香樟樹林,這片“樹林”是國家、社會、人類的一座思想文化聖殿。全體教職工生以自己的努力奮鬥,為人類文明撐起了一片綠蔭,撐起了一片希望。其中的“自由生存”一詞,表達出我校思想自由、學術民主、兼容並包的育人環境、生存境界和文化品位。
第三段師大將我校的大學精神和校訓融進去,目的在於進一步深化主題。就整體而言,三段歌詞的基調是朝氣蓬勃、積極向上、昂揚奮進、開拓創新的,其中又孕含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歌詞押江陽韻“ang”,從聲音形式上也體現了這一基調。校歌是文學與音樂的結合。歌詞是基礎,音樂是翅膀,歌詞只有插上音樂的翅膀才能夠飛翔!
學校乘車路線
寶山主校區(本部)
位於貴陽市雲岩區南北交通要道寶山路上,占地面積,0.396平方公里,交通便捷,離市中心繁華的噴水池商業圈幾千米,步行半小時左右。各學院除機電學院 材建學院都在寶山主校區寶山主校區平面圖其中大一新生除音樂學院、播音專業在白雲校區就讀,讀完一年統一搬至寶山主校區。乘車路線:
從火車站出發 17路:火車站→師大[8站]
火車站 - 展覽館 - 新路口 - 河濱公園 - 次南門 - 市一醫 - 大十字 - 噴水池 - 師大 起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3:00(夏)6:30-23:00(冬);
終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3:00(夏)6:30-23:00(冬);
發車間隔:10-15分鐘;全程票價(元):1.00;
253路:火車站→師大[8站]
火車站 - 展覽館 - 新路口 - 郵電大樓 - 大南門 - 小十字 - 省醫 - 省公安廳 - 師大
起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0:00(夏)6:30-20:00(冬);
終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0:00(夏)6:30-20:00(冬);
發車間隔:10-15分鐘;梯形票價(元):1.00;
61路:火車站→師大[9站]
火車站 - 服務大樓 - 興關路 - 紀念塔 - 大南門 - 富水南路 - 小十字 - 中山東路 - 省醫 - 省公安廳 - 師大 起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2:00(夏)6:30-22:00(冬); 終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2:00(夏)6:30-22:00(冬);
發車間隔:10-15分鐘;全程票價(元):1.00;
從客車站出發 3路:客車站→師大[3站]
客車站 - 紫林庵 - 噴水池 - 師大
起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3:00(夏)6:30-23:00(冬);
終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3:00(夏)6:30-23:00(冬);
發車間隔:10-15分鐘;全程票價(元):1.00;
28路:客車站→師大[3站]
客車站 - 紫林庵 - 噴水池 - 師大
起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2:00(夏)6:30-22:00(冬);
終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2:00(夏)6:30-22:00(冬);
發車間隔:15-20分鐘;全程票價(元):1.00;
36路:客車站→師大[3站]
客車站 - 紫林庵 - 噴水池 - 師大
起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2:00(夏)6:30-22:00(冬);
終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2:00(夏)6:30-22:00(冬);
發車間隔:10-15分鐘;全程票價(元):1.00;
73路:客車站→師大[3站]
客車站 - 紫林庵 - 噴水池 - 師大
起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2:00(夏)6:30-22:00(冬);
終點站首末車時間:6:30-22:00(夏)6:30-22:00(冬);
發車間隔:15-20分鐘;全程票價(元):1.00;
白雲校區
位於貴陽市郊的白雲區,是貴陽著名的工業區,這裡有貴陽鋁廠以及其他一些大型工業企業,相比寶山校區這裡的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是白雲校區有著安靜的學習氛圍,優美的自然風光。自然是讀書修身的好地方。大一新生第一年都在白雲校區就讀(除音樂學院、播音專業新生)讀完一年除機電學院、材建學院統一搬至寶山主校區白雲校區平面圖乘車路線:
線路一:火車站乘60路(金陽白雲專線車)到大山洞下車,轉乘4路中巴車(白雲一中-大壩)到終點站下車即可到學校
線路二:在河西路口站(大十字獅子橋)乘坐58路(金陽白雲專線車)至終點站麥架鎮(大壩)下車即可到學校 (PS 這條線路為最佳線路,但是乘車的人很多,同學們要注意手機錢包。)
線路三:從貴陽客車站步行50米左右到山林路口,乘坐231路大巴或乘105路中巴車到大山洞下車,轉乘4路中巴車(白雲一中-大壩)到終點站下車即可到校(PS 這條線路主要是晚上58路沒有車了,急需返校的同學們乘坐的最佳線路。)
貴州大學一覽表
貴州省高校一覽
貴州大學 | 貴陽醫學院 | 貴陽中醫學院 | 貴州財經學院 | 貴州民族學院 | 貴陽學院 | 貴州師範大學 | 銅仁學院 | 遵義醫學院 | 遵義師範學院 | 畢節學院 |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 | 安順學院 | 凱里學院 |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鴻源管理工程職業學院 |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 | 貴州科技工程職業學院 | 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 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 |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黔西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 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 | 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 | 貴州民族學院人文科技學院 | 貴州師範大學求是學院 | 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 | 貴陽中醫學院時珍學院 |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 貴州亞泰職業學院 | 貴州教育學院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