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的省州共管、州管為主的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2011年,被列為貴州省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院是2001年8月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合併組建。截至2016年3月,學院校園占地面積1503畝,校舍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有在編教職工690人,其中專任教師490人,正高職25人,副高職155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4萬人,其中,高職生近1.2萬人;設有6個系3個二級學院,27個大專專業。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合併之前

貴州省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1956年3月,貴州省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創辦。開辦有農學、牧醫、土肥、果樹、園藝、植保、生物技術等專業。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
1958年11月,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創辦,校址位於文化名城鎮遠。
1987年12月,新校址確定在凱里市美麗的金泉湖畔破土動工。
1991年3月,部分師生遷往凱里新校區,1995年9月搬遷完畢。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
1963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創辦,1966年停辦,1975年恢復建校。
1977年11月省政府批准,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幹部學校更名為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財貿學校,校址設在凱里市洗馬河,主要開辦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市場行銷、會計電算化、計算機套用等專業。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
1986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籌建。
1988年9月建成,同年開始招生。
1994年9月,經州人民政府批准,黔東南州森工技校(1980年9月建立)併入黔東南州民族林校,集中兩校人、財、物並調整重組。
1994年,國家第四十三技能鑑定站在黔東南州民族林校掛牌成立,主要開展林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

合併之後

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整合貴州省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衛生學校(國家級重點中專)、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財貿學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業學校資源的基礎上合併組建為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2006年,通過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12年8月,學院整體搬遷,結束了分四個校區辦學的歷史。
2015年度貴州省學校安全穩定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5月,學院設有6個系3個二級學院,27個大專專業。

院系 專業
汗天下物聯網學院 物聯網套用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供用電技術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大地建築學院 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水利水電工程管理
港中族旅遊學院 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電子商務、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生物與環境工程系 園藝技術、林業技術、園林技術、畜牧獸醫、農產品質量檢測
財經系 財務管理、會計
臨床醫學系 臨床醫學、康復治療技術
口腔醫學系 口腔醫學
護理系 護理、助產
醫藥技術系 藥學、醫學檢驗技術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在編教職工690人,其中專任教師490人,正高職25人,副高職155人,博士4人,碩士95人,“雙師”教師223人;州級拔尖人才3人,州管專家3人,86名教師入選省、州高層次人才專家庫;外籍教師2人,校外兼職教師600多人。
州管專家(1人):劉書華
截至2014年2月,學院建設了省級教學團隊2個,院級教學團隊1個。
序號 教學團隊名稱 級別 帶頭人 類別 獲得年份
1 會計 省級 楊群 高職 2013年
2 護理專業 省級 姚本麗 高職 2010年
3 臨床醫學專業 院級 吳勇 高職 2010年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國家重點建設專業5個、國家示範建設專業1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院級精品課程16個。建有校園民族文化技術實踐基地(系貴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擁有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兩所三甲醫院醫學實踐教學基地,建有附屬口腔醫院、動物醫院、駕駛培訓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示範性駕駛技術訓練場、鴨塘示範養殖場、生態園林綠化公司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各專業校內實訓基地。
校級實訓基地(1個):學院駕駛學校實習實訓基地
院級重點專業(6個)
序號 重點專業名稱 所屬系別 評審時間
1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系 2010年
2 建築工程技術 生物與環境工程系 2010年
3 畜牧獸醫 生物與環境工程系 2010年
4 藥學 醫藥技術系 2010年
5 會計 財經系 2010年
6 護理 護理系 2010年
國家級重點專業(1個)
序號 重點專業名稱 所屬系別 評審時間
1 護理 護理系 2007年
院級精品課程(16個)
序號 專業名稱 課程負責人 申報時間
1 計算機套用基礎 曹慶旭 2013年
2 藥物製劑技術 禹俊梅 2013年
3 建築工程測量 石玉林 2013年
4 社區護理 曾菲菲 2012年
5 全口義齒工藝技術 張華坤 2012年
6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黃文平 2012年
7 成本會計 吳曉燕 2011年
8 混凝土主體結構施工 石玉林 2011年
9 財務管理 楊慶華 2011年
10 園林工程技術 吳開岑 2010年
11 護理技術 王艷蘭 2009年
12 模擬導遊 梁焰 2009年
13 旅遊社交禮儀 何武 2008年
14 藥品行銷技術 劉書華 2008年
15 餐飲服務與管理 文英蘭 2008年
16 可摘局部義齒工藝技術 歐祥林 2008年
省級精品課程(9個)
序號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申報時間
1 病原生物與免疫 宋愛萍 2013年
2 內科疾病診療 楊彩鸞 2013年
3 實用中醫技術 金記平 2010年
4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李民和 2010年
5 內科護理 姚本麗 2009年
6 財務報表分析 王遠湘 2010年
7 臨床診斷技術 吳勇 2009年
8 基礎會計 陳治敏 2009年
9 企業財務會計 楊群 2008年
教學成果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2015年5月,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拔賽,在高職組中餐主題宴會設計項目比賽中,王倩榮獲一等獎;馬莉榮獲二等獎。在高職組導遊服務項目中的國語導遊比賽中,石慶齡獲得一等獎,文軼興獲得三等獎;在高職組導遊服務項目中的英語導遊比賽中,費義清、王楊洋獲得三等獎。
2015年6月,旅遊與商務管理系王倩同學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
2015年7月,在2015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電子商務技能賽項比賽中,該院港中旅旅遊學院電子商務班李昌傑、肖凌凌、肖璐、呂力俊同學以排名第38名榮獲得三等獎。
2015年11月,在貴陽學院舉辦的貴州省第二屆“聯盟杯”高校英語寫作大賽中,該院口腔醫學系張莉同學榮獲一等獎,劉芸、伍雪燕同學榮獲二等獎,胡孝螢同學榮獲三等獎。
2015年11月,在貴陽學院舉辦貴州省第二屆“聯盟杯”高校英語寫作大賽中,該院韓昕霞榮同學獲特等獎,張莉、楊洪芝同學榮獲一等獎,班魏田劉芸同學和伍雪燕同學榮獲二等獎,胡孝雲、李明艷榮同學獲三等獎。同時該院也榮獲組織獎。
2015年11月,該校第七屆“中華情·中國夢”暨中華經典誦讀大賽總決賽,口腔系代表隊的《中華情,祖國頌》榮獲大賽三等獎。
2016年4月,由貴州省教育廳主辦,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貴州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服裝設計與製作、財經商貿、物流報關賽項,該校電子商務代表隊榮獲第一名、市場行銷代表隊榮獲二等獎的喜人成績。
2016年4月,由貴州省教育廳主辦、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貴州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拔賽”,該校沙盤模擬經營代表隊榮獲一等獎、會計技能代表隊榮獲二等獎的喜人成績。

所獲榮譽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全省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單位
全省高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全省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先進單位
貴州省特色文化學校建設單位 貴州省學校安全穩定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貴州省安全文明校園 貴州省安全文化建設示範校園
貴州省文明單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校級研究所3個。
校級研究所(3個):民族職業教育研究所、貴州少數民族技術文化研究中心、植物組織培養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學院獲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06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取得地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49項,出版專著7部,教材19部,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280篇,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75篇。
2014年,學院獲州級以上立項項目共24個(見表1)。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部分獲獎成果統計表(2006年-2015年度)
成果等級 姓名 成果內容 成果名稱
二等獎 胡松 多種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研究 黔東南州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龍躍娥 酮體生成的實驗改進 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獎
三等獎 劉書華 藥理學 黔東南州科技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鄭曉峰 草莓組培快繁技術體系研究及推廣套用 黔東南州科技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楊啟璜 母豬產床改良及綜合配套技術套用 黔東南州科學技術進步獎
表一:2014年學院獲州級以上科研立項一覽表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項目 主持人 項目來源
1 動機和學段轉換對兒童前瞻記憶影響的實驗研究 一般課題 丁愛芹 貴州省教育廳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2 城鎮化背景下地市高職院校發展的路徑研究--以貴州省為例 規劃項目 曹慶旭 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3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資助工作視域下的貧困生感恩教育研究 輔導員項目 姚莉
4 高職院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與策略研究--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青年項目 張建菊
5 貴州青少年正義感調查研究 青年項目 劉曉東
6 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高職生認識活動合理化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吳仕金
7 現代高職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調查與分析 自籌經費項目 萬英
8 苗族民間故事類型的地域性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楊馮磬
9 本地居民如何看待民族文化涵化——以台江縣苗族村為例 自籌經費項目 王亞玲
10 護理程式在農村中老年人營養健康教育中的實踐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王艷蘭
11 凱里市社區衛生服務現狀分析及對策 自籌經費項目 張紹敏
12 苗侗地區老年護理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探討 自籌經費項目 彭文亮
13 凱里市學齡前兒童近視力調查及干預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李芳
14 中國工藝美術非遺傳承與創新--“苗繡”子項目研究
旅遊系 教育部
15 工藝美術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定指導報告
旅遊系 教育部
16 貴州農村勞動力就業期望研究——以黔東南州為例 自籌經費項目 吳格娥 2014年貴州省社科聯理論創新課題
17 藍莓營養需肥特性研究及其在平衡施肥上的套用 自籌經費項目 付燕 2014年州科技計畫項目
18 黔東南地區恆上前牙鄰面齲因調查 自籌經費項目 張華坤
19 苗藥對母豬催乳的套用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張森
20 清胰承氣湯治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石向欣
21 苗族多彩糯米(姊妹)飯保質技術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鄒波

學術資源

藏館資源
截至2016年3月,學院館藏紙質圖書30萬冊,電子圖書11.3萬冊。
學術期刊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刊號為黔新出(報刊)2004年連續性內資準字第276號。《學報》常設欄目有:高教研究、職教新探、套用技術、實驗實訓,教學管理等。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王家祥
院長 陳文祥
黨委副書記 潘盛榮
紀委書記 王貴生
副院長 曹慶旭、楊玲、羅春寒、吳文勇

文化傳統

校訓

格物精技、敬業樂群
校訓釋義:
“格物致知”,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古往今來,凡有所作為者,多經誠意、正心,而後方可言修身、齊家,甚者治國平天下,故格物為治學之本。
“精技”,源於《老子》:“授人以魚不如受人以漁。”技不在多,貴於精,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故無論為師為學,均應精於所專,以精技為立身之本,而後兼學其他,以期融會貫通,善百家之長而成己之專。
“格物精技”,作為校訓語它勸勉:全院師生要自覺養成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人生態度。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功底,要有高超的專業技能水平,要有良好的人文修養,要以“雙師”標準嚴要求,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要團結友愛,珍惜青春年華,不會虛度光陰,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努力學好和掌握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為自己今後立足社會並有所作為奠定基礎。
“敬業樂群”,語出《禮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為師者,誨人不倦,當明為師之義,不可把誨人變作毀人;為學者,當樹敬業之心,心有恭敬,如同樹之有根,任風吹雨打,自傲然而立。樂群是共同完成工作目標的基礎,為學為師,須有主見,不隨波逐流且能和其光,同其塵,是為樂群。體現了“職業、學業與做人並重”教育思想的核心價值觀。
“敬業樂群”,作為一種規範、一種要求、一種自律,作為全院師生共同遵奉的思想行為準則,其基本意蘊是:對自己所學專業和所從事的職業要具熱情和責任心,要敢於擔當,能與同事合作共事,能與同學和睦相處,能與社會和諧發展。

校徽

設計理念:動感,形象,寓意深刻。它源於生活和傳統,立足現在,又放眼未來。喻示學院美好前景。
字型:中文名稱為行書,英文名稱為Aril2號字。
色彩:標誌標準色C:100M:70Y:00K:00。採用單一藍色,象徵博大和永恆,表現出一種美麗、文靜、理智、安詳和潔淨。
製作比例:最小不小於1公分,最大不大於5米(直徑)。
構思及象徵意義:
校徽圖案由內外兩部分組成,外環內容為學院中英文對照規範名稱;核心心部分為校徽基本圖形,分別由齒輪、茂盛的枝葉、牛角、鼓樓以及借用醫療衛生標誌的星型圖案和年份組成。
校徽主體為圓形,喻示博大、浩淼,契合了對圓文化的尊崇和孜孜不倦的探求,體現了學院兼容並蓄、多元文化共存、民主開放的治學精神。
齒輪代表工業,非常貼切的對接了“工業強省”的發展戰略,蘊含改革發展的無窮動力,體現了對和諧發展的渴望。
繁茂的枝葉象徵旺盛的生命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對人與自然和諧的嚮往。
借用醫療衛生標誌的星型圖案,象徵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謹記“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期望,體現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整體上形象化地展現出學院是一所集醫、農、工、經管於一體的綜合性高職院校。
牛角是苗族文化的顯著標誌。它宛如若一條不斷攀高、通往未來的階梯,宛如一條奔騰不息、流向大海的長河,喻示著學院師生勤勞奮進的品格、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勇攀高峰的堅強意志。
鼓樓是侗族文化的象徵。它宛如高高矗立、風光無限的險峰,宛如指引航向的燈塔,喻示學院師生團結協作、銳意改革、勇於創新、立功創業的不懈追求。
2001代表學院創建的年代。

校歌

學院校歌創作於2011年3月。由院長吳軍、詩詞作家成小江共同填詞,著名音樂製作人曾憲達譜曲。
《為青春喝彩》
你來自城市,我來自村寨,為圓一個夢想,走到一起來。在這永遠的懷抱里,沐浴春天的溫暖,用心去抒寫年少的情懷。放飛的心遨遊知識的海練,就一身本領。從容面對未來,讓理想開出鮮花,讓夢想變得實在,灑下今天的汗水,揮出明天的精彩,把最真的情,把最純的愛,在苗鄉的侗寨。
厚德篤行,自強不息,格物精技,敬業樂群,在這青春的歲月里,流下成長的感慨,用心去演繹生命的豪邁。放飛的心遨遊知識的海練,就一身本領。從容面對未來,讓理想開出鮮花,讓夢想變得實在,酒下今天的汗水,揮出明天的精彩,把最真的情,把最純的愛,灑在苗鄉的侗寨。
校歌解讀:
在創作時,緊緊貼近學院特色,抓住它的辦學宗旨,力求反映出學院團結友愛的青春風采,把學院校訓和學院精神有機地嵌入到歌詞里,努力表達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鏇律的創作採用了三拍子輕鬆活潑的節奏,充分體現同學們在校發奮努力、愉快生活和健康成長的場景,從內心深處道出,唯有尊崇“格物精技,敬業樂群”的訓言,弘揚“厚德篤行,自強不息”的精神,立志成才,才能真正永葆學院的光榮。

貴州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