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達斯坦](/img/d/eef/nBnauM3XzETN0MTNwgzNygzNxITM5YTO4kDMwADMwAzMxAzL4c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新疆境內的柯爾克孜族著名的英雄史詩《瑪納斯》,也是用達斯坦的形式演出並流傳的。相傳斯依提是達斯坦彈唱最為著名的藝人。他的事跡被編成達斯坦節目演唱,名為《好漢斯依提》。
表演形式
![達斯坦](/img/5/49f/nBnauM3X4YjM2czMygzNygzNxITM5YTO4kDMwADMwAzMxAzL4c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據
藝術特色
![達斯坦](/img/f/558/nBnauM3XxUTM4YzMxAjNyYTMyITMyQjN0YTMwADMwAzMxAzLwY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達斯坦表演時,由一至三人演出,其中主演者手持民族樂器熱瓦甫或都它爾、彈撥爾、沙塔爾等自彈自拉自演。其它演員則分持手鼓或石片等擊節演唱。演出的場所也很靈活,集市、茶館、宴會上均可表演。據說新疆境內的柯爾克孜族著名的英雄史詩《瑪納斯》,也是用達斯坦的形式演出並流傳的。相傳斯依提是達斯坦彈唱最為著名的藝人。他的事跡被編成達斯坦節目演唱,名為《好漢斯依提》。
歷史淵源
![達斯坦](/img/c/f57/nBnauM3XwIzNxcDNzAjNyYTMyITMyQjN0YTMwADMwAzMxAzLwY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流傳地區
![達斯坦](/img/1/7b1/nBnauM3XzQTMzEzM2kjNyYTMyITMyQjN0YTMwADMwAzMxAzL5Y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達斯坦的唱詞為多段體分節歌式。一部達斯坦作品包括十幾首至幾十首唱詞,每首唱詞又分幾段至十幾段,每段句數根據文體各異。如古典達斯坦中的“穆斯塔扎特”每段兩句,“艾在爾”每段4句,“莫亥麥斯”每段5句,等等。在同一段唱詞中,每句的音節數相同,分別為7至16節。達斯坦唱詞散韻結合,敘事抒情融為一體,善於穿插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宗教經典。其音樂特色是曲調富有變化,節奏多樣,結構嚴謹,詞曲結合緊密,主題鮮明。
新疆和田當地的民間藝人“達斯坦奇”。這些達斯坦奇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到他們,產生了強烈的願望,那就是盡力蒐集他們演唱的所有達斯坦(敘事詩),以免失傳。
主要曲目
![達斯坦](/img/e/758/nBnauM3X0gDNyEDN3MzNyYTMyITMyQjN0YTMwADMwAzMxAzLzc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瀕危現狀
![達斯坦](/img/e/fd3/nBnauM3XwADMxkzN2IzNyYTMyITMyQjN0YTMwADMwAzMxAzLyc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目前,維吾爾族達斯坦以口頭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和電子傳播等4種傳播方式同時並存。但是,文字、電子等傳播媒體除了對達斯坦的傳播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之外,對達斯坦的口頭傳播活動卻帶來了消極影響,具體表現為聽眾的日益減少。大眾媒體的普及極大地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業餘娛樂生活。一向喜歡娛樂的維吾爾族人已成為當代大眾傳播媒體的忠實觀眾、聽眾或是讀者。電視、DVD、錄音錄像設備和收音機以及各類報刊圖書快速地擴大了民眾文化娛樂活動的空間。由於傳播範圍寬泛與大眾性特點強,文盲、盲人都能夠接受電視、電影和收音機等傳播方式。因此在民族地區,電視的普及率與影響力相當高,隨著電視欄目的多樣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發展,電視觀眾隊伍更為壯大。除此之外,網路傳播吸引了龐大的受傳者,包括民族地區的廣大中青年群體。由於上述種種原因,達斯坦聽眾隊伍日益減少。
如今,達斯坦歌手的數量也寥寥無幾,而且都是年紀較大的,其中一些中青年歌手都改行了。究其原因:第一,電子媒體的普及破壞了歌手的表演活動,聽眾日漸減少。第二,歌手的生計環境遭到了破壞。由於沒有聽眾,歌手好像沒有顧客的商人,他們的經濟來源被迫中斷。政府部門雖然給一些著名歌手發放生活補貼,但是眾多的未名歌手沒有經濟收入,只能自己謀求生存之路。在以前口頭表演昌盛的地方有了錄像廳、卡拉OK歌舞廳以及商店飯莊(內設電視、DVD),很多人都集中在此,很少有人去聽達斯坦演唱了。因此,達斯坦表演活動與口頭傳播的生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與挑戰。
主要特徵
![達斯坦](/img/e/b98/nBnauM3XwQTOxkjM4IzNyYTMyITMyQjN0YTMwADMwAzMxAzLyc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達斯坦”——維吾爾語的意思是“敘事詩”,作為音樂體裁形式,是指敘事歌謠的套曲。“達斯坦”是木卡姆中的第二部分,《十二木卡姆》中除了《伊拉克木卡姆》和《斯尕
![達斯坦](/img/c/6cd/ml2ZuM3XwETNxQDO3czNygzNxITM5YTO4kDMwADMwAzMxAzL3c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木卡姆》外,其它十部木卡姆都保留了“達斯坦”,大部分有三、四個“達斯坦”組成,依次為“第一達斯坦”、“第二達斯坦”、“第三達斯坦”、“第四達斯坦”。每個“達斯坦”之間有間奏曲,間奏曲多為民間音樂家的“即興創作”,取材於歌曲曲調,加以變化和遞進,結束時重複歌曲主題唱段。間奏曲往往是無歌詞的舞曲。“達斯坦”內容廣泛,既有英雄業績、人道主義,純真愛情,也有控訴性和勸誡性的道德內容,揭露殘酷的封建制度,表現愛情悲劇的社會歷史環境,傳達強烈的愛憎情感。
“達斯坦”是百姓之詩、民間之詩,是綠洲弦歌和田野吟唱,深受民眾喜愛,內容與曲調都適合綠洲生活的情景。“達斯坦”中的歌詞多為民間愛情長詩,而這些愛情又多不是甜美如意、順風順水、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那一種,對戀人的思念如烈火般猛烈而不能自已,有時候簡直就是人間酷刑,而命運如此多蹇,這愛情的甘冽與慘痛,被推向極致——如果一個民族的情感也可以用溫度計測量的話,在這裡,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近乎燃燒的熾烈情感。
主要價值
![達斯坦](/img/9/24d/nBnauM3XwQjNzQTN5IzNyYTMyITMyQjN0YTMwADMwAzMxAzLyc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達斯坦”選用的民間長詩主要有:《艾力甫與賽乃姆》、《萊麗與麥吉儂》、《帕爾哈特與西琳》、《玉素甫阿合買提》、《賽乃拜爾》、《法魯赫王子與古麗魯赫公主》、《烏爾麗哈與海米拉江》、《尼扎木丁王子與熱娜公主》、《古麗夏與瓦萊克》等十三部民間長詩。其中,又以《艾力甫與賽乃姆》影響最大,在《十二部木卡姆》中分布最廣。維吾爾木卡姆的“達斯坦”部分,選用的民間長詩,多為四行體,這種詩歌形式繼承了維吾爾古代民歌的傳統。
在這些民間長詩中,最感人的是愛情題材的長詩……一部部民間長詩,如同一顆顆燃燒的心臟,在音樂的烈風中,劈啪作響,掙扎扭動。也因為表現愛情的內容占有較大的比重,感人至深,很大程度給人形成這印象,就是木卡姆是偉大的表現愛情題材的音樂遺產。
熱烈憂傷、憂傷熱烈的“達斯坦”,繁複不已、一唱三嘆的“達斯坦”,穠麗多姿、千嬌百媚的“達斯坦”,吹過一片片綠洲,徹夜的長歌熱舞,塑造著優美的民間,展開人間的幸福,同時也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教材。
維吾爾族是個詩歌和音樂的民族,詩歌和音樂浩如煙海,而敘事體裁的作品相對較少,像小說這類敘事體裁,多是解放以後才出現,散文也是解放後才有一定規模。史書除較長的《拉失德史》外,一般篇幅很短,《拉失德史》也出現較晚。在某種意義上,木卡姆,特別是《十二木卡姆》,就是一部用音樂和詩歌寫就的史詩,而“達斯坦”對敘事功能的強化,更起到穿越時光、傳遞人道、深播情感的作用。
![達斯坦](/img/7/aac/nBnauM3X2IDOyETMxMzNyYTMyITMyQjN0YTMwADMwAzMxAzLzc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在南疆的廣大農村,“達斯坦奇”們,在果園、地頭和村巷,拉著“艾捷克”,彈著“熱瓦甫”,唱起民間長詩,傳播人間故事。激越之處人人動容,歡樂之時載歌載舞,使平靜的綠洲迴蕩著悠揚的琴聲。
“達斯坦”是人生的中途,是上升之旅,柳暗花明,曲徑通幽。向下看,淺山及遠的大地已陷入微光之中,“穹乃合曼”已漫漶在大光陰之中,如同我們的父輩;向上看,壁立千仞,峰迴路轉,峰頂上那一抹強光中的祥雲,如紅旌飄動,仿佛在召喚奮勇的攀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