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世[佛教用語]

轉世[佛教用語]
轉世[佛教用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轉世,宗教術語。轉世指一個人在死亡後,其靈魂在輪迴中投胎,其是否真實不得而知,也許只是導人向善的一種合理解說。轉世是印度教、錫克教、耆那教、一些非洲宗教與及很多不同的宗教和哲學的主要信條。

基本信息

信仰起源

這種信仰早於原始文化中出現。一些學者認為,這種信仰源於三個普遍的信念:(1)人類是有靈魂的,而靈魂與呼吸之間有一種不明確的關係,可與肉體分離。在睡眠時,分離是短暫的;在死亡後,靈魂則與肉體永遠分開。(2)動植物也有靈魂,而且強大地影響人類的力量與情緒。(3)靈魂可從一個有機體轉移到另一個有機體上。在很多印度教(尚存的最古老宗教)學院中,仍有人擁護這個信念。另外,也有人認為轉世不只是一種信仰,而是一個歷史中的實際發生的現象,在原始社會及先進社會中都不斷地被發現。圖騰信仰亦包含靈魂在人類肉體間轉移的暗示。

轉世慨念

轉世轉世

印度教

佛教
耆那教
西方宗教與傳統中的轉世慨念
經典希臘哲學
一些古希臘哲學家相信轉世論;可參考柏拉圖所著的《斐多》(也譯《費多》)和《理想國》。畢達哥拉斯相信是第一位深入發展這個概念的哲學家。
猶太教與卡巴拉秘宗
諾底斯主義
基督教派
現代有關轉世的觀念
轉世的證據

相關理論

有人認為,即使相信轉世說,不等於削弱基督教中天堂、地獄和最後審判存在的可能性。一定數量的小孩子,不但聲稱有自己的前生的記憶,也表示記得一些生命與生命之間的情形。(可參看伊恩·史蒂芬森博士、卡洛·鮑曼和伊莉莎白·荷利茲的著作。)一些個案中,小孩聲稱在生命前後到了類似天堂的地方,有時他們有一定的權利選擇是否重生、何時重生,甚至可以選擇自己將來的父母。

當中一些小孩聲稱,重生並不一定因為人有罪業,而是一個靈性提升的機會。額外的生命使靈魂有更多的機會成就天主的託付,並能使性格特點有更大的改進。東方的轉世觀則更為多元化,而有關的慨念可在一些印度教及佛教的旁支中找到。
能量是不能創造和不滅的,而人腦以電能脈衝運作。那么,人腦中的電能從哪裡來?(化學能或地球磁場)死後它又將往哪裡去?(大腦停止運作,能量結構癱瘓,回歸自然了)這或可作為轉世在科學上的引證嗎?(不可!)

其他參見

1、輪迴

轉世轉世
(IAST:Saṃsāra),做為一個宗教概念,較為世人所熟悉的是起源於婆羅門教,發展於佛教,但即使在歐洲亦有獨立的起源,即古希臘哲學和德魯伊教,而基督教把其發展成復活觀念。
佛教認為,人死去以後,靈魂會離開人體,通過地府的閻王地、藏王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
以佛教而論,眾生從出生以來,即輾轉生死於三界六道之中,如車輪一樣地旋轉,故稱“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佛,否則無有脫出之期。
2、涅盤
(巴利文:Nibbāna;梵文:निर्वाण,Nirvāṇa),佛教用語,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舊譯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
3、復活
是指生命在死亡後再復生的意思。復活是很多宗教的中心思想。
耶魯大學醫學博士---布賴恩·魏斯曾任耶魯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邁阿密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邁阿密大學精神藥物研究部主任。現任西奈山醫學中心精神科主任。魏斯教授專攻生物精神醫學和藥物濫用,在他多年的臨床工作過程中,碰到了上門求診的凱薩琳,讓魏斯教授經歷了一場難以置信的經驗,從而改變了魏斯博士對於前生、輪迴轉世的觀念,在此之前魏斯博士對前生、輪迴轉世的觀念一無所悉,也沒有興趣了解。
當魏斯博士擔任邁阿密一家醫院的精神科主任約一年左右,凱薩琳被介紹來就診。她年近三十,來自新英格蘭,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對天主的信仰從未動搖。她深受恐懼、驚慌、沮喪、重複的噩夢所折磨,這些症狀跟了她一輩子,而且愈演愈烈。
經過一年多的傳統治療,她的嚴重症狀依然如故。而魏斯博士認為,經過這段時間的悉心診治,她的病情應大幅改善才對。按理說,她是醫院實驗室的化驗員,對於治療應該有能力自動配合。而且,基本資料中也看不出來,她會是個棘手個案,反而,她的背景顯示,她很容易診斷。由於凱薩琳長期患有嘔吐與窒息恐懼症,拒絕服用任何藥物,因此魏斯無法開給她抗焦慮藥物或鎮靜劑,這些藥物是專門對付象她這樣症狀的患者。還好,她的排斥反而是一種契機,只是魏斯博士當時無從體會。
最後,凱薩琳同意試試催眠治療,這是一種集中精神的方法,回溯她的童年記憶,找出被壓抑或遺忘的創傷,魏斯博士認為,這一定是她現有症狀的病根。
凱薩琳順利進入深沉的催眠狀態,並開始憶起意識無法回想的過去事件,她想起被人從跳板推落泳池,嗆了好幾口水而窒息。她也想起在牙科診所里,有人把防毒面具罩住她的臉,讓她嚇得半死。可是經過治療後,她的症狀依舊嚴重。出乎預料的結果令魏斯博士頗覺詫異。於是不斷思考何以造成僵局,然後獲得結論,凱薩琳一定還有更多的創傷埋在潛意識裡,必須再追究下去。
接下來的那個星期,再度讓凱薩琳進入深沉的催眠狀態。不過這一次魏斯博士刻意不從旁指導,讓她自由發揮。那想到她卻橫跨四千年,回溯到古代近東地區的前世,在這一世中,她有不同的形貌、不同的名字。當時的地形、服飾、日常用品,所有細節她記得清清楚楚。她回想出這一世中的許多事件,最後被洪流吞噬,懷抱中的嬰兒也被大水捲走,凱薩琳死了,漂浮在肉體之上,整個死亡過程就是庫伯羅絲博士、慕迪博士、林格博士所研究瀕死經驗的翻版。然而,凱薩琳從未聽過這些研究者的名字,也不知他們的研究成果。
催眠中,凱薩琳回想起另兩個前世,她曾是十八世紀的西班牙婦女,也曾是希臘婦女,這一世比近東地區那一世晚了數百年。魏斯博士非常震驚,也很懷疑,但因為診治凱薩琳一年多了,了解她不是嚴重的精神病患者,不會產生幻覺,也不是多重人格,極不易受暗示所影響,也沒有濫用藥物或酗酒。此時推想:她的“記憶”一定是由幻想或夢幻般的內容所組成。不過事情有了奇妙轉變,凱薩琳的病狀竟然戲劇性改善,此時魏斯博士明白,幻想的內容不可能產生快速而良性的療效。日子飛逝,凱薩琳先前的症狀,隨著催眠回想前世而日漸消失。
魏斯深重的懷疑也逐漸消散。在第四次或第五次的診療中,還有更奇怪的事情。回想前世的死亡經驗時,凱薩琳漂浮在肉體之上,被引向親切的靈光。在一世與一世的“中介生命”狀態中,每次的情形總是一模一樣,而且,她已活過八十六次。最後,凱薩琳痊癒了。生活的更加愉快,害怕死亡等的恐懼症狀已消失。凱薩琳知道,她的某個部分比意識心靈更偉大,這一部分包含著她整個前世的記憶與人格,而且在肉體死亡後,它還會繼續活著。
由此,魏斯博士知道:當我們的肉體死亡時,我們並沒有真正死亡。人的靈魂是不朽的,靈魂能在肉體生命結束後繼續活著。

詞語解釋

轉世zhuǎnshì
(1)喇嘛教上層人物在首領(活佛)去世後確定繼承者的制度及過程。繼承者從活佛去世那一刻出生的諸嬰兒中選定一個,方法不外是迷信式的占卜或降神等。該制度從13世紀相沿至今
(2)[reincarnation]∶佛教指人或動物的因果報應,托胎轉生
1.佛教認為人或動物死後,靈魂依照因果報應而投胎,成為另一個人或動物,叫做轉世或轉生。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天那,則被你便送了我也轉世的浮財。”《醒世恆言·佛印師四調琴娘》:“他原是明悟禪師轉世,根氣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爐點雪。”清李漁《意中緣·拒妁》:“小姐,你可曉得前生的事,是個甚么樣人轉世的么。”
2.喇嘛教寺院集團決定活佛繼承人的制度。始於十三世紀。活佛死後,通過占卜、降神等活動,尋找同時出生的若干嬰兒,從中選一個作為活佛的轉世,定為繼承人。

轉世解脫

中國歷代文化以儒家思想為其主流,儒家學說則又以倫理道德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孕育此民族精神者,首稱孝道。儒家以孝道批評佛教徒割愛辭親,剃除鬚髮,燃骨割肉,出家修行仍大不孝之行為。然而在六道輪迴下妻子可能是你前前世的母親,父親的妻子可能是你前世的妻子,愛狗可能是你前世的丈夫,今世再續未了之緣。而人吃的肉可能是多少世的血親。這樣眾生靈都可能是你的諸前世父母親人。正如志公祖師所道: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豬羊炕上坐,六親鍋里煮。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
然而面對儒家的指責佛家一方面做出妥協融合,宣揚戒孝合一的思想,將輪迴報應與孝道結合起來。佛經通過描述不孝之人將要受到的種種地獄苦難,和持孝之人將要獲得的種種天堂福祉來從兩方面告誡世人,應該敬信三寶,孝順父母。而後再將送子觀音的偶像崇拜融合了佛教與儒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另一方面認為儒家的宗旨在於供養,使父母現世安樂,衣食無缺,進而光宗耀祖,這種儒家之孝是狹窄的小孝,這是只對今生父母行孝的世間孝道。而只有佛教出世間的孝道才是真正的大孝,這是永久的孝。佛教之孝道要求接引父母學佛,令其截斷無明煩惱的業流,出離六道輪迴之苦,證悟涅盤究竟之樂;而且還要救度過去世的累劫的人畜蟲蟻父母親人,同沾法益,同登蓮邦。

印度教及印度神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