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襲

趙襲

趙襲[東漢]字無嗣,長安(今西安)人。為敦煌太守。趙襲是當時的書法名家,擅長章草。衛恆《四體書勢》說:“羅叔景、趙元嗣者,與張芝同時,見稱於西州。”“趙襲,字元嗣,東漢京兆長陵人,曾任敦煌太守,二人齊名,同工章草。”

人物介紹

趙襲[東漢]字無嗣,長安(今西安)人。為敦煌太守,與羅暉並以能草見重關西。《書斷》

趙襲是當時的書法名家,擅長章草。衛恆《四體書勢》說:“羅叔景、趙元嗣者,與張芝同時,見稱於西州。”“趙襲,字元嗣,東漢京兆長陵人,曾任敦煌太守,二人齊名,同工章草。”

在敦煌一帶,由於名士們的雲集,也產生了一大批草書名家,像趙襲羅暉張越等人,唐張懷瓘《書斷》云:“趙襲,字元嗣,京兆長安人,為敦煌太守,與羅暉並以能草見重關西,而矜巧自與,眾頗惑之,與張芝素相親善……敦煌有張越,仕至梁州剌史,亦善草書”。這些有一定地位的地方官吏和草書名家,都是張芝交往和學習交流草書的對象。而面對無數的高手和名家,張芝更是心不旁騖,一頭扎進書法的瀚海中,專心致志,用墨碇磨穿石硯,寫盡繭紙。

曾被東漢草聖張芝貶損

甘肅天水有兩個讀書人梁孔達(名宣)、姜孟穎(名詡),都是當代的碩彥賢哲,然而他們仰慕張芝草書卻超過了對孔子顏淵的仰慕。梁孔達寫信給姜孟穎時,都還口裡誦念著張芝的文章,手裡效法著張芝的書法,毫無倦怠。於是許多有志向學的晚輩競相仰慕這兩位賢者,就連郡太守都命令他們背離常道,趨向流俗。這不是弘揚儒道、振興風俗的作法;又想到當日羅暉趙襲曾經受到張芝的譏笑、貶低(張芝〈與太僕朱賜書〉曾自謂:“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因此特地為大家說明草書的來源始末,以此來安慰羅暉、趙襲,停息梁孔達、姜孟穎所帶起來的不良風氣。我私下曾觀覽過張有道(芝)寫給朱使君(賜)的信,信上說“正氣可以化除邪惡,人若自身沒有疏失,則妖妄邪惡的事情是不會自己發作的。”這真可以說是篤信正道,抱持真性,知曉天命,樂天行理的人了。至於他褒揚杜度(本名操,字伯度,光武至和帝時人,魏時因避曹操名諱而改)、崔瑗(明帝至靈帝時人,字子王,亦章草名家,為今草啟蒙者之一),貶低羅暉趙襲,欣然自得,自以為善,這豈不近於誇耀自己,猜忌別人、看輕他人,貴重自己的情況了嗎.。

相關目錄

東漢 西安人 

中國著名書法家(古代及近代)

秦·漢
李斯|趙高| 胡毋 | 敬程邈 | 史游 | 曹喜 | 杜度 | 崔瑗 | 崔實 | 張芝
張超 | 羅暉 | 趙襲 |張昶 |韋誕| 姜詡 |梁宣| 田彥 | 韋少季 | 蔡邕
陳遵 | 王次仲 | 師宜官 |梁鵠
三國
兩晉
南北朝
皇象 | 邯鄲淳 | 劉德升 | 鍾繇 | 鍾會 | 索靖 | 衛覬 | 衛瓘 |衛恆| 杜畿
杜恕 | 杜預 | 陳暢 | 司馬攸 | 羊忱 | 李式 | 李定 | 王廙 |衛夫人| 李廞
羊固 | 王導 | 王恬 | 王洽 | 王珉 |王羲之|王獻之|王玄之| 王徽之
王淳之 |王允之|王濛| 王修 | 王綏 | 王珣 | 郗愔 | 郗超 | 庾亮 | 庾翼
謝安 | 許靜民 | 張翼 | 謝敷 | 康昕 | 張弘 | 羊欣 |范曄| 王僧虔 | 王慈
蕭子云 |蕭衍| 陶弘景| 王長孺 |趙文淵| 鄭道昭 | 崔浩
隋·唐
五代十國
智永 | 虞世南 | 歐陽詢 |褚遂良|薛稷| 李世民 | 歐陽通 | 孫過庭
張旭 | 陸柬之 | 李邕 | 李隆基 | 李陽冰 | 賀知章 |李白|顏真卿
柳公權| 徐浩 | 裴休 |懷素| 高閒 | 楊凝式 | 李煜 | 徐鉉
宋·元 歐陽修|范仲淹| 李建中 |蔡襄|蘇軾|黃庭堅|蔡京|米芾| 薛紹彭
趙佶 | 趙構 | 岳飛 | 秦檜 | 陸游|范成大| 張孝祥 | 朱熹 | 張即之 | 姜夔
吳琚 |趙孟堅|方回|文天祥| 趙孟頫 | 鮮于樞
明·清 董其昌|文徵明| 李東陽 | 王鐸 | 詹景風 | 鄧石如 |吳讓之
民國 董作賓|吳昌碩|齊白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