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質體(plastid)是植物細胞中由雙層膜包裹的一類細胞器的總稱,存在於真核植物細胞內。它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動植物細胞的三大區別之一,另外兩種區別分別是:細胞壁和中央大液泡。(僅限動物界與植物界範圍)
質體是真核細胞中具有半自主性的細胞器;
質體由兩層薄膜包圍,可以隨細胞的伸長而增大;
質體是。
質體是綠色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在光學顯微鏡下容易看到。在幼年細胞中,質體還沒有分化成熟,叫前質體。隨著細胞的長大,前質體可分化為成熟的質體。根據質體內所含的色素和功能不同,質體可分為葉綠體、有色體和白色體。以上三種類細胞器都是由前質體分化發育而來。
概述
質體(Plastid ):一類與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貯藏密切有關的細胞器,是綠色植物特有的細胞器。
1。形狀:圓盤形、 卵圓形、不規則形
2。大小:5-8 μm,厚:1μm
3。單位膜:外被片層: 膜系統
4。基質: 含色素、DNA、核蛋白體、質體小球
類型及其功能
(1)Leucoplast (白色體):不含色素,存在於幼嫩細胞、貯藏組織、表皮細胞,具貯藏物質的功能。
白色體又可分為:①造粉體: 合成與貯藏澱粉
②造蛋白體:合成與貯藏蛋白質
③造油體: 合成與貯藏脂肪。
白色體不含色素, 多存在於植物的分生組織和儲藏組織中, 分布在植物體內不見光的部位,具有製造和儲藏澱粉、蛋白質和油脂的功能。這類質體是由於前質體在發育分化過程中一直處於黑暗中,發育的順序發生了改變,使內部的膜結構形成了片層體。如果將發育成熟的具有葉綠體的綠色植物置於黑暗中,這種植物的葉綠體也會轉變成白色體,原因是葉綠體的類囊體的膜會破裂並互相融合形成典型的片層體結構,葉綠體就變成了白色體。有些細胞的白色體含有元葉綠素,見光後可以轉變成葉綠素,所以白色體也能在光下變成葉綠體。
(2)Chromoplast (有色體):含類胡蘿蔔素,存在於花瓣、果實、根中,能積聚澱粉和脂類。
(3)Chloroplast (葉綠體):含葉綠素(a,b)、葉黃素、胡蘿蔔素,存在於植物體綠色薄壁細胞中,起光合作用。
葉綠體的結構(Structure of Chloroplast)
1 。形狀:
高等植物: 球形、卵形、凸透鏡形
藻 類: 稱載色體。杯狀、帶狀、不規則狀
2。大小:長徑=(3)4—10μm,厚:1—2μm
3。結構:
(1) 雙層的葉綠體被膜(Chloroplast envelop)
(2) 類囊體系統(thylakoid system):膜中含葉綠素、類胡蘿蔔素+蛋白質
(3)基粒片層(grana lamella):構成基粒的類囊體部分。
(4)基粒(granum): 0.3—2μm, 綠色。圓舌狀的類囊體片層整齊的垛疊在一起
(5)基粒間膜(fret)或基質片層(stroma lamella):連線基粒 的類囊體部分。
(6)基質(stroma,matrix):含DNA、核蛋白體、澱粉體(粒)、 質體小球(含脂類物質)、酶
葉綠體是含有葉綠素的質體,主要存在於植物體綠色部分的薄壁組織細胞中,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因而是重要的質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