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讀經村位於深圳市梧桐山村,離鬧市不過半小時車程,村口有家梧桐山國小,這裡有大小私塾三、四十家,包括掛牌的鹿鳴學堂、梧桐書院、天謙學堂、平和書院、國風學堂等七八家,另還有在家自行教育孩子讀經的六七家。鼎盛時,近千名孩子放棄了體制內的學校教育,在梧桐山讀經誦典,包括《論語》、《大學》、《中庸》、佛道老莊等。歷程
2004年,畫家張中和辦起了梧桐山第一所私塾,取名“蒙正學堂”。在他的拉動下,國小教師,餐館老闆,也在梧桐山開辦了自己的私塾。數年間,越來越多的國學愛好者匯聚這裡,租民房,掛上學堂的匾額。梧桐山從一個寂寂無名的山村,一躍成為民間國學教育的重鎮。
2007年,孟丹梅將鹿鳴學堂遷入梧桐山後,梧桐山聚集起更多的私塾,而鹿鳴學堂也發展壯大到上百學生的規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漸成為深圳最大也最具名聲的私塾。
到2010年,梧桐山的私塾發展到十餘家,規模最大的有學生上百人。
截至2014年,梧桐山共有三四十家私塾,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讀經村。
辦學特色
教師來源
在梧桐山,私塾的堂主和老師們背景各異,輟學學生、茶藝服務員、IT工程師、餐館老闆、報社編輯、健身教練……熱愛國學的人們匯集到梧桐山,他們一邊自學一邊授課,最主要的教材就是王財貴編寫的一套注音版的《國學經典誦讀系列》。私塾老師吳太雪在高二時接觸到了讀經,那時她的學習不上不下。聽了王財貴的講座光碟,才恍覺原來經典的價值那么永恆,立誓將《論語》讀完一百遍,說不定對數學也有幫助。還沒讀完,她就退了學,輾轉來到梧桐山。
學館設施
以張中和的私塾為例,他走的是小而精的路子,分為男學館、女學館兩幢獨立的樓,每幢十個學生,每樓分四層作為學生誦讀及琴棋書畫的學習空間。室內布置精巧,古風撲面,每層竹簾遮門,地板潔淨,進出得換拖鞋。一樓客室,正面有孔子先師畫像,旁則有易經八卦圖、河圖洛書,並按古禮設定各類用具、飾物,來人可盤腿低坐,而編磬、古琴、宮燈、犀牛尊等物件上都貼有紙條供學生識別。
而在張中和的琴室里還放著一架鋼琴,張中和的說法是,“我們並不脫離時代,為什麼非要跟抽水馬桶過不去呢。孔子說‘生於今之世,返古之道,災必逮夫身’”。
規章制度
梧桐山的私塾老師孟丹梅認為,讀經教育首先要感召的是家長,所以她經常會舉辦面對家長、宣導讀經理念的講座。她和家長有一份特別的《公約》。按照要求:家長須完全認同本學堂的教學理念,3~5歲入學學制最少5~8年,10歲以上入學學制最少3年,凡理念不一致、猶豫不定、沒有長遠心、見異思遷者概不接收;
家長絕對不準給孩子零用錢,不準帶手機及任何聲像類機器。
男生髮型:寸頭;女生:劉海不過眉,兩鬢不蓄髮,不散發,不染髮,不留怪異髮型;
本省就近的孩子3~5歲每兩星期回家一次,5~7歲每月回家一次,7歲以上的孩子3個月回家一次,期間不準探視,外省每年可探視2次,每月通一次電話。其餘溝通以書信為主。
教學特點
教學方法
私塾的學生很少動筆書寫,他們有個小本子,用來畫“正”字記錄讀經的遍數。一部《論語》要求熟讀300遍至500遍不等,先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可以。而且讀經過程中發現不認識的字、詞、句、段均可含糊過去。張中和表示,“只要能夠背誦下來,就成為一生學問的基礎,它會源源不斷供給生命的熱力和活力。如果13歲以前能夠背誦50萬字的經典就足以滿腹經綸、博古通今,站在古聖先賢的肩膀上去做事。”私塾目標在於培養人才,這個“才”是君子之才,是“大才”,而非單純技能型人才。他自信滿滿,看小小梧桐山,往二三十年後看,誕生一流國學大師也未可知。
課程設定
學生從早至晚誦讀經典,包括儒家的基本典籍,諸子百家的精華,史學文學的名作,還有佛學的經論選要。
在私塾的教學規劃中納入了西方哲學經典論著,比如康德、黑格爾、羅素及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
在一家私塾的教學規劃表上,學生除了要讀背四書五經外,還要在六年的時間內,用同樣的方式,在完全不懂外語的情況下,跟著錄音機,朗讀背誦英文的十四行詩、德文《聖經》、法文《聖經》以及日文的《論語》。
存在問題
2012年,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傳入了梧桐山,針對讀經多年還不認字的情況,要教私塾的孩子先認字,再讀經。這在私塾的堂主們之間引發了激烈的爭論。2013年,隨著危機的到來,許多私塾迫於壓力,開始反思,尋求改變。原先,私塾教育與體制內教育完全切割,現在,為了照顧那些讀完幾年私塾還要回歸學校的學生,許多私塾開了數學課。一位私塾先生稱,“原來宣傳,讀經的孩子,一個月就能學完國小六年的數學,那是假的”。每天讀經七八個小時的私塾,也在減少,有的私塾一天唯讀一個小時了,剩下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才藝和體育鍛鍊上。但也有一些私塾變得愈發堅定。
從小讀經的孩子,可以將經典讀得爛熟,但五六年後,家長卻發現他們中的一部分認字都有問題。而那些曾經引以為傲、將整本《大學》、《詩經》、《易經》一口氣吐出唇邊的文字,也早就忘得一乾二淨,若想重溫,只剩吞吞吐吐和自找難堪。這是因為,學生從小只是跟著老師一遍遍復讀,就和唱歌一樣,聽熟了就能唱,但既不認識音符,也不了解意思。在某一家學堂,十幾個家長,接走了自己的孩子。對私塾的失望,迅速演變成一場金融危機。失去了每個學生5萬到10萬不等的學費,這一年倒閉的私塾就有十來所。對一部分堂主而言,更難忍受的是精神上的重創。因為私塾的第一個學生,讀得最久的那一個,往往是自己的孩子。
影響
因為擁有全國最大的規模,梧桐山“讀經村”還吸引了多方國學愛好者的來訪。自2007年開始,梧桐山是“全球兒童讀經教育”首創者王財貴的必來之地,每年他都會在寒暑假期間留出兩三個月的時間在梧桐山開講座、為各私塾指導讀經、與家長交流。
網友靜茹在博文“走近深圳——梧桐山國學私塾”記錄了自己走訪張中和國學私塾的經歷。在其筆下,這家私塾推行精英教育,標準中甚至包括不收“離異家庭、女強人家庭”等等。與《南方周末》等媒體報導不同的是,作者眼中的張中和是“有大志向的知識分子”,有“士大夫情結”,“堅守傳統的國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