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梵文Amitāyurdhyāna-sūtra)佛教經典。簡稱《觀經》。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宋畺良耶舍(Kālayaśas)譯。另有異譯一種,已佚。此經進一步發揮了《無量壽經》的淨土思想,敘述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在頻婆娑羅宮為信眾講述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和極樂淨土莊嚴的十六種觀想方法(十六觀)。未發現梵本,亦無藏譯本,但在中國新疆地區曾發現維吾爾文譯本的殘片。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馬克斯·繆勒之請,據現行本譯成英文,與《阿彌陀經》等一起,載《東方聖書》第49卷。
經書簡介
一名《大無量壽經》,簡稱《大經》、《 雙卷經》等。與 《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流行於犍陀羅地區。三國魏康僧鎧譯。2卷。譯本相傳引經前後有漢譯12種,除唐僧鎧譯本外,現存的異譯本有:東漢支婁迦讖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2卷;吳支謙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2卷;唐菩提流支譯《無量壽如來會》(即《大寶積經》第五會)2卷;北宋法賢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3卷。有經錄記載而現已缺本的有:東漢安世高譯《無量壽經》2卷;魏帛延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2卷;西晉竺法護譯《無量壽經》2卷;東晉竺法力譯《無量壽至尊等正覺經》1卷;南朝宋佛陀跋陀羅譯《新無量壽經》2卷,寶雲譯《新無量壽經》2卷,曇摩蜜多譯《新無量壽經》2卷。《開元釋教錄》卷十四稱:“此經前後經十一譯,四本在藏、七本缺。”加上後出的法賢譯本,即所謂五存七缺的十二種譯本。但後人對此存疑頗多,認為是誤將一經分屬多位譯者所致。因此,有人認為此經前後僅五譯,最多不過七譯,其他純系經錄之誤題。此經另有勝友、施戒與智軍合譯的藏文本,收於藏文大藏經甘珠爾中。
此經梵本和各種譯本內容大體相同,僅文字互有出入,如序分中來會的聽眾,康僧鎧、支謙菩提流支三譯本有大比丘眾12000人,支婁迦讖譯本作大弟子眾1250人、比丘尼500人、清信士7000人、清信女500人,法賢與藏譯及梵本作32000人;康僧鎧譯本列菩薩眾17名,菩提流支列13名,藏譯和梵本僅列慈氏(彌勒),其他三譯未列。又如正宗分、流通分中的某些段落,各本也都稍有出入。因而的寬慰學者疑此經梵本原有數種異本。目前已發現的梵文抄本已有25種之多,其中包括在中國發現的中亞驢唇體文本。
內容敘述釋迦牟尼在王舍城耆闍崛山,為大比丘眾12000人及普賢、慈氏等諸大菩薩說法,謂過去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出家為僧,號法藏,發四十八大願,稱:“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經漫長時期,積無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號“無量壽佛”。光明壽命最尊第一。其國土謂安樂淨土,無量功德莊嚴,國中聲聞、菩薩無數,講堂、精舍、宮殿、樓觀、寶樹、寶池等均以七寶嚴飾,百味飲食隨意而至,自然演出萬種伎樂,皆是法音。其國人等智慧高明,顏貌端莊,但受諸樂,無有眾苦,皆能趨向佛之正道。至於往生者有上輩、中輩、下輩之分。彼國菩薩都得到一生補處(即隔一生而成佛),以觀世音、大勢至為上首。最後釋迦牟尼勸彌勒及諸天人等,備勤精進,不存懷疑,信心回向,便能在彼國七寶華中化生,等等。
影響此經傳到中國後,影響甚大。東晉青山竺法曠以“無量壽為淨土之因”,“有從則講,獨處則誦”。後有慧遠在廬山設白蓮社,弘揚念佛法門。東魏曇鸞更作《往生論注》,弘揚此經,立難行、易行二道之說。此後,歷代注家輩出,疏釋不絕。朝鮮和越南,此經傳習也頗盛。在日本,有日僧慧隱入唐求法,回國後即在皇宮中講《無量壽經》。奈良時期,有三論宗智光專求淨土,注有龍樹釋論。法相宗善珠亦作書以釋此經。淨土宗開創者源空、淨土真宗創立者親鸞更是專依此經,發揮他力易行的宗義;此經在日本的弘傳盛況空前。19世紀中,在尼泊爾發現此經梵本。馬克斯·繆勒和南條文雄於1882年據以刊行,與《阿彌陀經》一起編為《佛說無量壽經梵文和譯支那譯五譯對照》。後又譯為英文,收於1894年出版的《東方聖書》第49卷。日本譯本有南條文雄、荻原雲來、椎尾辨匡、河口慧海、寺本婉雅、青木文教、中村元等依據梵、藏、漢文本譯出多種。其中荻原雲來的河口慧海的譯本均編入《梵藏和英合璧淨土三部經》(《淨土宗全書》別卷)中。
註疏現存主要有隋慧遠《無量壽經義疏》2卷,吉藏《無量壽經義疏》1卷;清彭際清《無量壽經起信論》3卷。新羅憬興《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3卷,玄一《無量壽經記》(上卷殘存,下卷已失),元曉《元量壽經疏》1卷。日本有源空《無量壽經釋》1卷,了慧《無量壽經鈔》7卷,聖聰《無量壽經直談要註記》24卷,道隱《無量壽經甄解》18卷,西吟《無量壽經顯宗疏》10卷等。此外,現已佚失的重要註疏尚有靈裕、知玄、法位、圓測、大賢、義寂、寂證的註疏多種。
基本內容
本疏在 宋代似只有玄義分流行。遵式的〈西方略傳序〉及戒度的《觀經扶新論》曾提到它,元照的《觀經義疏》也曾引用其文。此書傳入日本似在天平年間以前,天平十六年(744)後逐漸有四卷的寫本流行,此後有關淨土諸書往往加以引用,成為日本淨土教的要籍。如日本的源空,就是依據本書散善門一心專念義而開創淨土宗的。此書廣開淨土法門。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玄義分,作七門料簡:(1)先標序題,(2)次釋經名,(3)辨釋一經的宗旨和教判,(4)談說法人的差別,(5)料簡定善和散善二門,(6)和合經論相違,問答釋疑,(7)料簡韋提希聞佛正說得益分齊。第六門問答釋疑中又分六段:{1}先述諸師所解的往生九品義,{2}以道理破諸師義,{3}重舉九品返對破,{4}引文證明往生的對象定為凡夫,非為聖人,{5}會通別時義,{6}會通二乘種不生義。以上七門料簡都是文前玄義,一一引教證明。以上是第一卷。
第二部分為序分義。將全經文義分判為五門:(1)序分,從“如是我聞”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2)正宗分,從“日觀”初句至“下品下生”。(3)得益分,從“說是語時”至“諸天發心”。(4)流通分,從“阿難白佛”至“韋提希等歡喜”。以上四分佛在王宮正說,這是一會。(5)阿難為耆闍大眾複述,又是一會。
此中序分義,又分為二:{1}證信序,即“如是我聞”一句。{2}發起序,即從“一時”至“云何見極樂世界”。此中又分為七:化前序、禁父緣、禁母緣、厭苦緣、欣淨緣、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以上是第二卷。
第三部分為正宗分定善義。即顯示十六觀中前十三觀:(1)日觀,(2)水觀,(3)地想觀(地觀),(4)寶樹觀,(5)寶池觀,(6)寶樓觀,(7)華座觀,(8)像觀,(9)真身觀,(10)觀音觀,(11)勢至觀,(12)普觀,(13)雜想觀。從初日觀至第七華座觀,總明依報,從第八像觀至第十三雜觀,總明正報。以上第三卷。
第四部分為正宗分散善義,又分二段:(1)明三福為淨土的正因,(2)明九品為淨土的正行。三福中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第二福即是戒善,第三福即是行善。九品是十六觀中的第十四上輩觀、第十五中輩觀、第十六下輩觀,這三觀又各分上中下三品。前明十三觀為定善,今此三福九品為散善,定散兩門總屬正宗分。這是全經的綱要。
佛說講記
佛說觀無量壽佛七字是別題,經字是通題,為通別一對。別題又分二重能所,佛是能說之佛,無量壽佛是所說之佛;觀字是能觀之智,無量壽佛是所觀之境,是為能所一對。‘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梵語佛陀或佛陀耶,中國話譯為‘覺者’,大覺大悟的人,就叫做佛。社會上有大學問的人叫學者,佛非迷愚之人而是覺悟之人,故云覺者。為何不直譯作覺者?因佛字的覺義,含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諸義,故不翻。凡夫不能自覺,正所謂不覺不知;聲聞雖能自覺,而無悲心,不能覺他;菩薩雖能覺他,覺行欠圓滿;唯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為超出九界之上的大覺者,故名為佛。世間人凡事好起分別,若勸他信佛,他要問問:佛比天公、仙公誰大?須知佛比天公和仙公都大,又比羅漢、辟支佛、菩薩大。
佛是最高無上,故曰:‘天上天下無如佛。’這個佛即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出生在印度迦毗羅國,父號淨飯王,母名摩耶夫人,但是此示現印度之佛是化身佛,化身佛是度凡夫二乘人者。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理體,理體無相,雖是無相,但是凡夫若想成佛,非證得此理體不可。如何證法?必須修行用功,修行用功是因,結果證得的佛果,即報身佛──修行之果報。此報身佛,唯菩薩能見,二乘凡夫無法見到。佛是大慈普利一切,為使二乘凡夫能見到佛,故有化身佛──乃變化出來之佛身。此三身,非一非三,即一即三。若是菩薩根機者,所見的是報身佛,二乘根性人見化身佛。化身從報身出,報身由法身來。故法、報、應三身,即為一身。十六觀經屬大乘經,是報身佛所說之法。剛才說過三身即一身,亦就是生於印度之釋迦佛,你是個大乘,看見佛是報身佛;你若是小乘,則所見為化身佛──但見他是一個老比丘而已。‘說’者說法,世尊成道之後,即說法度生,說了四十九年法,一直說到入滅之時還在說。
凡佛所說之法,就是法語。法是何義?即教眾生了生脫死之方法也。佛愈是說法,眾生就愈得了生脫死之利益,我們凡夫雖然說了數十年,但很少有利益眾生者,儘是說些空話,為何不學講經呢?佛說者,即說法也,上次講彌陀經時,講過,說者悅所懷也。佛說法為何欣悅?佛說之法能度眾生轉凡成聖,了生脫死,故胸懷歡悅。‘觀’者觀想、觀照。能觀之智慧,須大悟之後,智慧才能啟發,在未開悟之前,此名為識。為什麼作觀想,得轉識成智?因所觀者為阿彌陀佛。觀想阿彌陀佛,妄識即轉成智慧。中國 八大宗中,有唯識宗,唯識宗講究用功,轉識成智。今此十六觀經之觀字即是轉識成智之法。這個妙極了,你觀想阿彌陀佛,你的妄識,就轉成智。因為識是妄想心,妄想心想的是凡夫境界,天天想凡夫 境界,故為妄識。現在叫你觀想佛的境界,你的境界就變成佛的境界, 佛境界那還有妄識呢?當然已轉識成智了。觀字之妙,妙就妙在這裡。‘無量壽佛’即梵語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之教主。此經內容令觀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今僅雲觀無量壽佛者,舉正報以收依報,述化主以包徒眾也。宗教意義
本疏關於淨土立教要義和他宗說法不同之處有下列幾點。第一,辨《觀經》的宗體。淨影寺慧遠以觀佛三昧為宗,嘉祥寺吉藏以勸物修因往生為宗,淨土因果為體。本疏則以觀佛三昧與念佛三昧兩義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更以二藏二教,判此經屬菩薩藏頓教。
第二,顯示往生的門路,即此經中所說的定散二門。定是息慮凝心,散是去惡修善。倘能依這兩行求願往生,皆可以乘彌陀大願為增上緣而生安樂淨土。對於定散二門的分別,淨影等都以十六觀為定善,以三福為散善,定散皆韋提希啟請而說:但本疏以十六觀中的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定善是韋提希啟請,散善是佛陀自說。
第三,淨土的果體。即眾生所生的淨土和所見彌陀佛身。淨影等作三種區別:以為上輩人同時見應身應土與化身化土,中輩人見應身應土,下輩人只見化身化土。但本疏則以為是報身報土,並主張是以凡夫身往生。
第四,指出念佛的因緣。這裡他解釋稱名念佛的作用有三種意義。首先是以稱佛名號為親緣。其次是以佛影顯現為近緣,最後是以命終往生為增上緣。
第五,說明兩類淨業。一類是依據淨土三經一論所說,為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嘆五行。其中主要是稱名行,即念佛名號,念念不捨而入正定,名為正業;其餘讀誦、觀察等行,名為助業。這兩種業叫做正行。此外種種散善又成一類,叫做雜行。這兩種淨業是與經文十六觀配合而說的:即正行與定善十三觀相應,雜行與散善三輩觀相應。
以上所談的幾點,都是善導在本疏中著重發揮的淨土要義。本疏奠定了淨土宗的教理基礎,而且在行持中倡導稱名乃至讀誦、讚嘆等等方式,使之大眾化。從而完成了淨土一宗的宗義。使之成為後來中國和日本佛教宗派中最為流行的一個教派。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www.maidee.com/program/56122824K2007-8-19
2、www.zhlzw.com/Special/clcw/30K2008-7-28
3、www.yyxw.com/Book/7/7839/6K20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