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誦律》

《十誦律》

佛教戒律書。又稱《薩婆多部十誦律》。後秦弗若多羅和鳩摩羅什等譯。61卷。相傳律文原有八十誦,大迦葉傳承以後至第五師優波掘多始刪為十誦。

傳譯經過

初,罽賓卑摩羅叉專精《十誦》,在龜茲(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宏揚律藏,鳩摩羅什早年就從他學《十誦律》,西元382年涼州(今甘肅省境內)的呂伐龜茲,攜鳩摩羅什東返,而卑摩羅叉避地烏纏。後來羅什於姚秦·弘始三年(401)到長安,同時有罽賓國的弗若多羅專精《十誦律》,也到長安。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集義學沙門六百餘人於長安中寺,由弗若多羅誦出《十誦律》梵文,鳩摩羅什譯為漢文,才完成三分之二,弗若多羅入滅。因當時所譯只憑口傳而無梵本,所以弗若多羅一去世,譯事即行停頓。這時適有西域沙門曇摩流支也精於律藏,於西元405年到達長安,攜有《十誦律》的梵本,廬山慧遠乃寫信請他和羅什續譯,他遂與羅什共譯此律成五十八卷。未及刪定,羅什又入滅了。羅什生前,在烏纏的卑摩羅叉因聞羅什在長安大弘經教,也來長安。及羅什逝世後,他去壽春石澗寺講《十誦律》,又補譯出《善誦毗尼序》(或稱《毗尼誦》)三卷,合羅什所譯共成六十一卷,方稱完本。羅什臨終時說他所譯經論三百餘卷,只有《十誦律》一部沒有來得及刪除繁文,但保存了原來的語義,不會有什麼錯誤,所以《十誦律》是羅什自己認為契合原本的譯作。

惟早在庫車出現有梵本《別解脫經》與《十誦律》中比丘戒本極為相近(1913年有刊本)。此外在西域地帶發現的梵本中尚有與《十誦》相同之尼戒本及十七事的斷片。

初誦(卷一至卷六)、二誦(卷七至卷十三)和三誦(卷十四至卷二十),包括四波羅夷法、十三僧殘法、二不定法、三十尼薩耆法、九十波逸提法、四波羅提提舍尼法、一百七眾學法、七滅諍法。四誦(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八)包括七法︰即受具足戒法、布薩法、自恣法、安居法、皮革法、醫藥法和衣法。五誦(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五)包括八法︰即迦絺那衣法、俱舍彌法、瞻波法、般茶盧伽法、僧殘悔法、遮法、臥具法、諍事法。六誦(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一)包括調達事、雜法(初二十法、中二十法、比丘尼法、後二十法)。七誦(卷四十二至卷四十七)為尼律,包括六法。八誦(卷四十八至卷五十一)為增一法,包括一法至十一法。九誦(卷五十二至卷五十五)為優波離問法。十誦(卷五十六至卷五十九)包括比丘誦、二種毗尼及雜誦、四波羅夷法、僧伽婆屍沙。最後附〈善誦毗尼序〉(卷六十至卷六十一),分四品︰前二品述結集的始末,後二品集錄有關羯磨、說戒、安居、衣食、醫藥、房舍等的開遮。這樣《十誦律》將受具足戒等十七事部分揉述在僧尼律中,是它特有的結構。

後來唐·義淨廣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律,他認為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儀軌則大旨與《十誦律》相似,但他又說《十誦律》也不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我們知道說一切有部是佛滅後第三百年初自上座部分出。據清辨傳說,根本說一切有部又是後來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因此,《十誦律》應較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為古。我們試將義淨所譯各種律文與《十誦律》比較,如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702年譯)和《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710年譯)相當於《十誦律》的比丘及比丘尼戒法,但淨譯內容稍廣,而法數也有刪訂的現象,像眾學法的學處數目,《十誦律》作一0七,而淨譯本作九十九。又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事》四卷、《隨意事》一卷、《安居事》一卷、《皮革事》二卷、《藥事》十八卷、《羯恥那衣事》一卷,相當於《十誦律》的犍度法的受具足戒、自恣、安居、皮革、醫藥、迦絺那衣等法。又,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二十卷、《雜事》四十卷、《尼陀那》五卷,相當於《十誦律》的雜誦中調達事、雜法和增一法的前半。兩譯對照,內容大綱是兩者一致的,可知其同屬一系而非異部。但淨譯本缺乏相當於《十誦律》犍度分中的布薩法、衣法、俱舍彌法乃至諍事法等七法,而藏文譯本有部律中則有從出家事至破僧事的十七事,依此知淨傳根本有部律還不完備。又,義淨譯律文比《十誦律》繁廣,而且多載《十誦律》所無的本生因緣等事。關於此點,《大智度論》卷二說憂波利結集毗尼法藏,以二五○戒義作三部(《十誦律》初、二、三誦)、七法(四誦)、八法(五誦)、比丘尼毗尼(七誦)、增一(八誦)、憂波利問(九誦)、雜部(六誦)、善部(十誦),內容大綱和《十誦律》相同。又據《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說,律文本有八十誦,大迦葉傳承以後至第五師憂波掘始刪為十誦,這是以十誦為八十誦的略本。又,《大智度論》卷一百說,毗尼有八十部,也分二種,第一是摩偷羅國所行的毗尼,包括阿波■那(譬喻)、本生,有八十部;第二是罽賓國毗尼,除卻本生、阿波■那,但取要用者為十部。由此看來,義淨譯本與摩偷羅國所行廣釋相合(有譬喻、本生),而羅什譯的《十誦律》與罽賓的‘取要用者’相當,它之名為十誦當是依此分部標目的,這由各誦間長短相差極大(極少四卷、極多八卷)可以推知。

這由原始佛教的流傳狀況也可加以推定。罽賓本為阿難弟子末田地傳教之地。末田地同門舍那婆私則傳教於摩偷羅,舍那婆私的弟子優波笈多也畢生傳教於該地。優波笈多既曾刪訂舊律,以後摩偷羅國的大天又以五事引起僧伽中的諍論,上座僧徒盡遷罽賓,這應當是《十誦律》流傳罽賓的原因。由此也足證《十誦律》為現行較古的一部廣律。

此律在古代本為口口相傳,西元402年法顯在南亞次大陸北部求戒律時,各地的戒律仍然是‘師師口傳,無本可寫’。同時弗若多羅來長安和鳩摩羅什共譯《十誦律》時,由翻譯的情況看來,可知也未有原本。後來曇摩流支來長安,就帶來有《十誦律》的梵本。在這以後二十年間,中國陸續譯出了好幾部廣律,如法藏部的《四分律》(410~412年罽賓佛陀耶舍譯,六十卷)、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416年佛馱跋陀羅共法顯譯,四十卷),化地部(彌沙塞部)的《五分律》(原本法顯由師子國取來,423~424年罽賓佛陀什譯,三十卷)。據《異部宗輪論》,法藏部出於化地部,而化地部又是佛滅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分出。又據清辨的《異部精釋》,化地、法藏、銅鍱(南傳上部座)、飲光(迦葉毗部)同屬分別說部而非上座部的正統。《十誦律》既來自說一切有部的根據地罽賓,因此,它在戒律中可說是較為原始的文獻。關於本律的傳承,僧祐的〈薩婆多部記目錄序〉(見《出三藏記集》卷二)列有兩個系統︰一系是大迦葉以下至達摩多羅五十三人次第相承,另一系是阿難以下至佛大跋陀羅的薩婆多部六十人次第相承。

卑摩羅叉曾攜至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宏揚,江左慧猷從他受業,大明《十誦》,為一時宗師,著有《十誦義疏》八卷。同時有河內僧業(367~441),在長安從鳩摩羅什受學,專攻《十誦》,後弘法於姑蘇(今江蘇蘇州),並依新的大本《十誦》改正《戒心》文句,成為一種通行的戒本。還有趙郡慧詢(375~458)也從羅什受學,善《十誦》和《僧祇》,曾重製條章。後在廣陵(今江蘇揚州)大開律席。又有宋京慧觀,曾在江陵聽卑摩羅叉講說《十誦》,記錄有關律制輕重各說成書二卷,攜歸建康,江南僧尼,竟相傳寫。又僧業的弟子慧光、僧璩,繼承僧業的學風,常講此律;僧璩並撰有《僧尼要事》二卷。又有慧曜、曇斌、僧隱、成具、超度(著《律例》七卷)、法穎(416~482)撰《十誦戒本》並《羯磨》等,法琳(?~495)、智稱(430~501,著《十誦義記》八卷)、僧祐(445~518,著《十誦義記》十卷)、道禪(458~527,交趾人)、曇瑗(著《十誦疏》十卷,《戒本》、《羯摩疏》二卷)、僧辯、法超(456~526)、智文(509~599,撰《律義疏》十二卷、《羯磨疏》四卷、《菩薩戒疏》二卷等)、道成(532~599,著《律大本羯摩諸經疏》三十六卷)等人都祖述《十誦律》,著述宏揚,其中尤以智稱最為知名,為當時所宗仰。梁·慧皎曾總結《十誦律》在中國的流傳狀況說,雖然諸部的律文都已傳譯,而《十誦律》一本當時在東國(今中國東部江淮一帶)最為盛行。

上文所述各代律家有關《十誦》的著述,只有劉宋·僧璩所撰《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尚存,其中載受三歸五戒文、受八戒文乃至僧中說清淨文等,是從《十誦》犍度法中的受具足戒法、布薩法、安居法,以及尼律單墮法、善誦毗尼序等中抄出羯磨等文而成。此外,與《十誦律》有關的律部,譯為漢文的現存有《薩婆多毗尼毗婆沙》九卷,失譯,是比丘戒法中除眾學法餘七法的隨釋。又,劉宋時僧伽跋摩譯《薩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十卷(435年譯),又名《摩得勒伽經》,補說增一法、優波離問法及比丘誦,且列優波離問法中的一些要目。又,《大沙門百一羯磨法》(又名《大沙門羯磨法》或《百一羯磨文》)一卷,失譯,內容相當於十誦犍度法中的布薩法、自恣、醫藥、衣、迦絺那衣、僧殘、悔等法的羯磨文。(郭元興)

語法形式

《十誦律》《十誦律》

姚秦漢譯佛經《十誦律》中有兩個新產生的語法形式:

一是方所指代詞普遍雙音節化而形成的“指代語素+方所語素”形式;

二是表示事物等同的“如+名詞+許”形式。

常識與法教

數字代表次第,並有計數的功能。在佛教經典中,有以法數為核心,再加以解說法數的意義者,例如《增一阿含經》、《本事經》、《法集名數經》等皆是。另外,明代一如、圓靜等高僧先後將經典中有關法數的名相收錄,歸納成書,而有《三藏法數》、《教乘法數》,以及《藏乘法數》、《賢首法數》、《大藏法數》等書流通,對於今日佛子在認識佛教義理及各宗各派的思想傳承上,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茲由“一”順次條列若干佛門常見法數名相如下:

一、有關一的法數:

一剎那:極短暫時間。一彈指:短暫時間。一闡提:極惡、缺乏善根的人。一心二門:一心含真如、生滅二門。一心三觀:於一心中觀空、假、中三諦。一心不亂:專注一境,心不散亂。一念三千:凡夫一念當中即具足三千世界的諸法性相。一念不生:不起任何心念的境界。一真法界:諸佛平等法身,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惟一真實。一實相印: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一切種智:佛智,盡知諸法總相、別相。一生補處:經過此生,來生定可在世間成佛。一瓣心香:心懷精誠崇敬,如同焚香拜佛。一大事因緣:佛陀出現於世間的唯一大目的,是為開顯人生的真實相。

二、有關二的法數:

二執:我執與法執。二障:由我執生煩惱障,由法執生所知障。二足尊:佛陀的尊號。謂於人中的最尊最貴者。二入四行:理入與行入,行入包括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與無色界四天,計二十八天。二六時中:一晝夜,十二個時辰。

三、有關三的法數:

三寶:佛、法、僧。三藏:經、律、論。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毒:貪、瞋、痴。三學:戒、定、慧。三慧:聞、思、修。三身: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三業:身、口、意的造作行為。三昧:又作三摩地,意譯為等持、正定。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三十二相:轉輪聖王及佛陀應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的形相。三十三天:六欲天中的忉利天。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三世因果:綿亘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立因果業感之理。三轉法輪:佛陀三轉四諦的法輪:示轉、勸轉、證轉。三聚淨戒:大乘菩薩的戒法,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三壇大戒:中國出家授戒儀式,分初壇正授、二壇正授、三壇正授三階段,稱三壇大戒。三師七證:出家眾受比丘戒時,須具三大師及尊證阿闍黎七人,總稱三師七證。三衣一缽:比丘隨身之物。三不淨肉:《十誦律》所載三種不許食用之肉:見殺、聞殺、疑殺。三千大千世界: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觀。指一佛所教化的區域。三大阿僧只劫:為菩薩修行圓滿至於佛果所須經歷的時間。三事人勝諸天:能勇猛、能憶念、能梵行。

四、有關四的法數:

四諦: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的真理。四攝:布施攝、愛語攝、同事攝、利行攝。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四念處:於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淨、苦等觀慧,以集中心念。四威儀:行、立、坐、臥四種威儀。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四悉檀:佛化導眾生的教法,即世界、各各為人、對治、第一義四悉檀。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禪八定:指色界天的四禪與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合而稱為四禪八定。四生九有:四生指眾生出生的方式:卵、胎、濕、化。九有指九種有情的住地。四事供養:供給資養佛、僧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四事: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四不可輕:小王子、小龍、小火、小沙彌等四小不可輕。四大不調:組成人體的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不調和,感到不適。四大金剛:寺院中的四天王像,俗稱為四大金剛。四大天王:指東面的持國天、南面的增長天、西面的廣目天、北面的多聞天。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大菩薩:大悲觀音、大願地藏、大智文殊、大行普賢為四大菩薩。四大部經:指《華嚴經》、《寶積經》、《般若經》、《涅盤經》等四部經典。四大教難: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等排佛的“三武一宗法難”。四大聖地:指佛陀誕生的藍毗尼園、成道的菩提伽耶、說法的鹿野苑、涅盤的拘屍那城。四大論師:又作《婆沙》四評家。指迦膩色迦王時代的法救、妙音、世友、覺天。四大譯經家: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淨。

《十誦律》《十誦律》

五、有關五的法數: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吸毒。五逆:弒母、弒父、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項重罪。五欲:財、色、名、食、睡五種欲望。或色、聲、香、味、觸五種欲望。五蘊:類聚一切有為法的五種類別:色、受、想、行、識。五利使:即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停心觀:息止惑障所修的五種觀法: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無我觀、數息觀。五位百法:唯識(法相宗)將一切法分為五位百法。五乘佛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種不翻:漢譯佛經的原則,即多含不翻、秘密不翻、尊貴不翻、順古不翻、此方無不翻。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五無間罪:五逆罪能招感無間地獄之苦果,故又稱五無間罪。五衰相現:天人於壽命將盡時身體所現之五種衰亡相。

六、有關六的法數:

六度:六種行菩薩道的德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和:即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六成就:佛經的通序,含六種成就:信、聞、時、主、處、眾成就。六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六道輪迴:指眾生於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阿修羅中生死輪迴不已。六字洪名:一般指“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六字真言:指“唵嘛呢叭彌吽”六字真言。六根互用:謂六根遠離染污而得清淨,則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六根清淨: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淨無雜。六根懺悔:向諸佛禮拜懺悔自己過罪之際,特各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懺悔罪障。六師外道:古印度佛陀時代,中印度(恆河中流一帶)勢力較大的六種外道。

七、有關七的法數:

七如來:即寶勝如來、多寶如來、妙色身如來、廣博身如來、離怖畏如來、甘露王如來、阿彌陀如來。七聖財:成就佛道的七種聖法,即信、戒、慚、愧、聞、施、慧。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此七法能助菩提智慧開展,故稱覺支。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七處征心:楞嚴會上佛陀問阿難心之所在,阿難先後以七處回答,均為佛陀所論破。七重羅網:謂極樂世界處處有眾寶珠連綴的羅網嚴飾。

《十誦律》《十誦律》

八、有關八的法數:

八識: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末那、第八阿賴耶等八識。八難:指三惡道、長壽天、邊地、盲聾瘖啞難、世智辨聰難、佛前佛後等八種障道因緣。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所求不得、五陰熾盛。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相成道:佛陀一生的化儀,從誕生、成道、說法至涅盤,總為八種相。八功德水:八功德指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八種福田:佛、聖人、僧、和尚、阿闍黎、父、母、病人。八關齋戒:乃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暫時出家的學處。八萬細行:乃將有關比丘在行為上應注意的規矩,配列成八萬四千之數。八萬四千煩惱:喻煩惱種類極多。眾生被邪見煩惱勞役不息,輪轉生死,無有盡時。

九、有關九的法數:

九橫:指九種因緣,令人命未盡,不應死而死。九住心:指修行禪定的九種次第。九品往生:指修習淨土法門,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為九品。九山八海:古印度的世界觀所示山、海的總數。九十六種外道:九十六種佛世前後出現於印度而異於佛教的流派。

十、有關十的法數:

十善十惡:十惡指殺、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邪見(即愚痴);離則十善。十法界:指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種類,即:六道、二乘、菩薩、佛。十牛圖:此十圖以牧牛為主題,並各附自序及偈頌,以闡示修禪的方法與順序。十方諸佛: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一切諸佛。十方叢林:廣請諸方名德高僧為住持,非由徒弟繼承的禪宗寺院。十方僧物:指來自他方所供養,而屬於一切比丘所共用之物,又稱四方僧物、常住僧物。十大弟子:指佛陀弟子中,特別卓越的十人。

十二、有關十二的法數:

十二分教:乃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即十二部經。

十八、有關十八的法數:

十八地獄:即泥犁、刀山、沸沙、沸屎、黑身、火車、鑊湯、鐵床、壒山、寒冰、剝皮、畜生、刀兵、鐵磨、冰地獄、鐵策、蛆蟲、烊銅等地獄。十八羅漢:指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

除了以上所列,其他如食存五觀、龍華三會、友有四品、佛陀十號、西方三聖、法華七喻等,都是一般人耳熟能詳而與數字有關的佛學名相,學佛者若能借著法數名相深入佛教義理,不失為一大方便法門。

相關詞條

P>

達摩 《入菩薩行論》 佛牙舍利 《增一阿含經》
《永嘉證道歌》 《觀無量壽經》 東密 呂澄
《大般若經》 二十諸天 龍樹菩薩 三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四十二章經》 淨空法師 陳海量
彌勒菩薩 馬祖道一 藏傳佛教 鳳凰涅磐
五家七宗 南無阿彌陀佛 方丈 大勢至菩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