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牙舍利

佛牙舍利

佛牙舍利是佛祖釋迦摩尼佛入滅後,在火化之後形成的牙齒舍利,相傳傳世的有兩顆,一顆是斯里蘭卡佛牙舍利,另一顆在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塔中供奉,除這兩顆之外出土發現的佛牙舍利均為贗品,但按照佛經應當像真品一樣膜拜。

形成

佛牙舍利佛牙舍利

釋迦牟尼佛的涅盤地在古印度拘屍那伽城,涅盤年代有多種說法,現代取公元前五三四年之說。該年五月月圓日夜半,佛陀在拘屍那伽城附近的優波伐檀那林雙菩提樹下涅盤,時年八十歲。當時葬法已有三種與四種之分。三種葬法是火葬(梵言《荼毗》)、水葬、野葬(棄之荒野);四種葬法是火葬、水葬、土葬、林葬(棄之森林)。佛陀把火葬列為諸種葬法之首,其俗延續至現代。
佛陀荼毗後,阿難等弟子從灰盡中得到佛陀舍利(八斛四斗)(《釋門正統》)。另說一石六斗(《毗奈耶雜事》)。但二說顯然都不是準確計量。至於當時收拾出何種舍利,從流傳至今尚可瞻仰的舍利及佛教典籍中的記載可知,佛陀荼毗後所得的舍利,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燒盡的遺骨殘片,如四顆牙齒(現人間僅存二顆)一截手指骨、兩根鎖骨、部分頭頂骨及幾根頭髮等。佛陀身體的遺骨殘片大約不止這些,但未能一一詳記。另外一種是《釋氏要覽》中記述的如五色珠般光瑩緊固的舍利子和白色珠狀舍利子。後者存世較多,分布亦廣。

歷史記載

佛牙舍利佛牙舍利

舍利一詞是梵文音譯,另譯設利或室利羅,意為屍體或靈骨。中國佛牙史稱法獻佛牙,稱法獻佛牙意在區別史籍中記載的其它佛牙。

國外記載

有關佛牙的記載出自《大般涅盤經》,而《大般涅盤經》共有三個版本。都是記載釋迦牟尼如何涅盤的經典,前二個版本並未提及佛滅度後留下佛牙,只有在第三個版本即南本《大般涅盤經》(後分卷上下)的卷下的《聖軀廓潤品第四》記載有釋迦牟尼荼毗後留有佛牙:
佛牙舍利在天竺的記載有很多。秦弘治六年(404),智猛抵達迦毗羅衛國朝拜佛牙等聖物:“迦毗羅衛國,見佛發、佛牙及肉髻骨。佛影、佛足跡,炳然具存”(《高僧傳•智猛傳》)。《水經注》卷二:犍陀羅南行至弗樓沙國……國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寶璧玉,供養(佛缽)塔跡。佛牙、袈裟、頂相舍利,悉在弗樓沙國。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至少有七、八處提到天竺佛牙之所在。
《西域記》卷第十註明折利呾羅城(浦里城)是原來有名的供奉佛牙的地方。

新羅慧超《往五天竺國傳》記:新頭故羅國有一寺名多摩三磨娜,於泉水邊有一塔,藏佛發爪,寺有大辟支佛牙及骨舍利等。這些聖物都有嚴密守護,非常莊嚴,常人很難瞻仰到。玄奘等高僧因是國家使節,因此能夠前往頂禮膜拜。

中國記載

中國歷史上的佛牙記載也有數十處之多:
北魏佛牙《魏書•本紀第八》:景明四年(503)四月庚寅,南天竺國獻辟支佛牙。北齊佛牙《北齊書•列傳第三》:孝琬,文襄第三子也。得佛牙置於第內,夜有神光照室。

梁陳佛牙《南史•夷貊傳》:梁中大通元年、四年,盤盤國王譴使進奉表,累送佛牙及畫塔;梁中大通二年,波斯國譴使獻佛牙;加之“法獻佛牙”,南梁佛牙有三、四。傳至南陳記其一。

唐朝佛牙《宋高僧傳•道宣傳》:道宣律師得毗沙門天王太子哪吒所獻佛牙。代宗於大曆二年(767)曰:“有大德道宣律師傳授的釋迦佛牙及肉舍利,宜即詣右銀台門進來,朕要觀禮”。唐代佛牙尚有悟空佛牙等三枚著名傳世佛牙及報恩山佛牙、盤山佛牙等不可計數。唐世是繼南梁之後記載佛牙最多的一個朝代。
五代佛牙後唐明宗時接受蜀地孟知祥獻佛牙,又有西國僧獻佛牙,則後唐佛牙有二。《冊府元龜》:後晉天福六年甲辰,迦葉彌陀國(迦濕彌邏國)僧口室哩以佛牙泛海而至。加之可肇取洛之佛牙則後晉佛牙亦有二。
契丹佛牙《遼文存》卷四《遼釋志願葬舍利佛牙石匣記》:達摩禪師,遠涉流沙,登雪嶺,得釋迦舍利辟支佛牙,授予先師。“佛牙”瘞藏於遼天祿三年(949),時值契丹入汴後歸國途中。加之北京西山之佛牙和山西應縣木塔藏佛牙,則契丹佛牙有四。
北宋佛牙《宋史•外國傳》:宋乾德三年十一月,西州回鶻可汗遣僧法淵獻佛牙、琉璃器、琥珀盞;另,太祖取洛之“道宣佛牙”、沈括過鹹平所見之悟空佛牙等計有五顆。
元代佛牙《湛然居士集》錄元代耶律楚材題西庵所藏佛牙事並制詩。是否忽必烈訪求之“錫蘭山佛牙”?不得而知。元代佛牙至少有二。
明朝佛牙《圖書集成》:天界寺有佛牙,闊寸,長倍寸之五。萬曆中,僧人真淳獻之尚書五台陸公。另有鄭和求得錫蘭佛牙,存靜海寺,則明代佛牙亦有二。
從史籍上看,佛牙有出於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者,也有出於同一朝代同一城市甚至同一寺院者。如圓仁《行記》之會昌元年(841)記,當時長安城內四大寺院均開“佛牙供養會”,其來歷基本涵蓋了傳說中的“天上•龍宮•人間”諸說。

流傳

佛牙舍利佛牙舍利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之二顆聖牙,一顆傳到師子國(錫蘭,今之斯里蘭卡);一顆傳到烏萇國(約在印度北部蘇瓦特河流域),後又傳至於闐。至五世紀南朝僧人法獻西遊至於闐時,將之帶回齊都建業(南京),隋統一天下,佛牙又被送至長安,五代時中原戰亂,又輾轉到達遼之燕京(北京),遼道宗鹹雍七年(1071)將佛牙舍利供奉於北京靈光寺招仙塔(建於西元八世紀)之舍利塔中。

此塔於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事件時,因八國聯軍炮擊而告荒廢,後經修建,恢復舊觀。由舊塔基台中挖出之沉香木盒內藏有佛牙,遂移至新建之舍利塔內,供奉於七寶金塔之蓮座上。佛牙舍利塔,為金碧輝煌之八角形十三層密檐磚塔,塔高五十一公尺,矗立於西山山麓,為北京郊外名勝之一。塔內第一層,有‘金剛般若經’之銅版刻文,相傳為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之手筆。

數量及真偽

佛牙舍利佛牙舍利

關於釋迦牟尼佛牙舍利的數量和真偽問題,自古一直為佛學者、史學者和執政者所特別關注。陳垣認為“佛牙來歷不止一處”,且承認“偽佛牙事是有的”。

數量

《大般涅盤經聖軀廓潤品第四》記載,佛滅度後,共留下七顆佛牙舍利。即佛火化前,留給世界三顆佛牙,一顆為帝釋天請走,兩顆為捷疾羅剎盜走;佛火化後,在金剛體碎為末舍利後又留下四顆佛牙。這就是說天上地下一共有七顆佛牙舍利。
南傳佛教盛傳:釋迦牟尼佛入滅荼毗,留有四顆牙齒。其一為帝釋天請去,另一顆為海龍王請去,餘下二顆留在人間,世上僅存兩顆真身牙舍利。而在南北朝以至隋唐之際,到過古天竺的中國僧人數以百計,見過的佛牙也有十餘處之多;歷史上,天竺、西域諸國國使、僧人也多以佛牙寶器進貢天朝,記述實在太多,不勝枚舉。佛教經典中,有關佛牙的記載多帶有神秘色彩,真假難辨。縱觀歷史,有關佛牙的記載絕不止兩顆。

從文獻記載開始看出,佛教典籍稱一雙佛牙者唯南本《大般涅盤經》一處。

真偽

至現代,佛牙真偽有了明確界線。界線的一側是兩顆釋迦牟尼佛火化後遺留下來的真身舍利,確切地說,一顆是斯里蘭卡康堤佛牙寺內供奉的“錫蘭佛牙”;另一顆是中國北京西山靈光寺佛牙塔內供奉的“法獻佛牙”。其餘所有“佛牙”都是佛牙舍利的替代品、複製品,而非釋迦牟尼佛的真身牙舍利。

辨別

(1)佛經上說,見佛舍利如見佛。據此推知見到佛牙舍利的代用品,也要像對待佛陀真身牙舍利那樣恭敬禮拜。這有如以金、銀、銅、木紙、泥各種材質製作的佛像都應視作佛陀本身而不可有些許輕慢。

(2)歷朝佛牙都曾顯赫一時,為帝王將相、高僧大德所重。其本身而及供養之物,不僅有特殊的宗教意義,亦因珍貴文物的屬性而具重要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凡此種佛牙出現,都要受到妥善保護,不應以佛牙真偽為由隨便處置。

總之,無論何處發現有所謂出土佛牙者,佛教界和有關方面切勿以發現釋迦牟尼佛真身牙舍利作宣傳,只可以佛牙影骨或複製品稱之。只要不以真身舍利惑眾,都可供養禮拜,都可以贊佛功德。退而言之,作為佛教徒,在真偽、實幻、空有等問題上應以佛陀精神為本,不必過於執著。

巡禮供奉

中國北京西山靈光寺佛牙舍利塔中供奉的釋迦牟尼佛真身牙舍利曾經多次出訪緬甸巡禮供奉。

第一次巡禮

佛牙舍利巡禮供奉佛牙舍利巡禮供奉

1955年4月,中國佛教代表團訪問緬甸時,緬方領導人向中國駐緬大使姚仲明和代表團秘書長趙朴初居士提出,希望迎請中國的佛牙到緬甸作一個時期的巡行,供緬甸人民瞻拜。當年10月15日,迎接佛牙舍利的專機抵達仰光,緬甸總統、總理親自到機場,將佛牙舍利迎請到仰光世界和平塔大聖窟內供奉。供奉巡禮期間,有100萬人從緬甸各地來仰光瞻拜佛牙。

第二次巡禮

自1991年始,緬甸政府多次向中國有關部門提出要求,希望迎請中國佛牙舍利再度巡禮緬甸。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和中國佛教協會聯合籌備相關事宜。4月20日,緬甸聯邦國家主席、副主席、聯邦政府各部部長、緬甸僧伽委員會主席到機場恭迎。佛牙舍利先後在仰光和曼德勒供奉瞻禮。
此次巡禮為1994年4月20日至6月5日,為期45天。僅仰光和曼德勒兩地瞻拜人數就達300多萬人;從仰光至曼德勒的5天,沿途瞻拜的信徒達100餘萬人。

第三次巡禮

發生在1996年12月5日至1997年3月5日,為期90天。
1995年緬甸國家領導人丹瑞將軍訪華時,再次向江澤民主席提出佛牙舍利第3次赴緬供奉的請求,江澤民主席和李鵬總理同意緬方請求。1996年12月,佛牙舍利赴緬,此次供奉發生了意外情況。
12月25日晚,供奉佛牙舍利的大聖窟外、大聖窟內距佛牙舍利金塔1.1米處兩次發生爆炸。第2次爆炸造成緬方5人死亡、17人受傷;當時在場守護的理海、演道二位中國法師在煙霧中衝到金塔旁,抱住有機玻璃罩,以身體掩護佛牙舍利。

第四次巡禮

2011年11月6日至12月24日在緬甸供奉。

各地出土

佛牙舍利佛牙舍利

從史籍上看,佛牙有出於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者,也有出於同一朝代同一城市甚至同一寺院者。如圓仁《行記》之會昌元年(841)記,當時長安城內四大寺院均開“佛牙供養會”,其來歷基本涵蓋了傳說中的“天上•龍宮•人間”諸說。

台灣佛光山佛牙

1998年4月,台灣中央社報導:《三顆佛齒舍利之一將留在台灣》。報導稱:藏傳密宗活佛貢噶多傑仁波切,在西藏“囊極拉齋寺”遭文化大革命摧毀時,拾獲佛牙舍利。為守護佛牙舍利,貢葛多傑歷經艱辛,長途跋涉,將佛牙舍利奉迎回印度,珍藏三十年後,這顆佛牙舍利被送往台灣,重現人世。
對於台灣迎請的“佛牙”,民間沸沸揚揚,引發了海峽兩岸僧俗和學者一場大辯論。有人舉證佛典史料斷定佛牙不可能是真的。星雲法師則表示有十名西藏僧侶保證佛牙是真的。達賴喇嘛對此事不置是否。
台灣迎請佛牙有一定“佛牙外交”企圖。其事先輿論預告:交接儀式上,泰國總理、僧王、曼谷市長都將出席致辭。然而4月8日上午,僅一名副僧王出席致辭,泰國政府也不允許會場內外懸掛台灣旗幟。“佛牙外交”打算落空。最後在本土的迎奉儀式掀起了高潮。

山西五台山佛牙

五台山被譽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傳說東土阿育王十九舍利塔之一即在大白塔之下。存佛牙長五厘米,呈圓錐形,安置在一個35厘米高的銀質佛牙塔內,據說是民國初年果迦和尚由印度獲得。楊鍾健鑑定認為這顆“佛牙”是用牛的下第三臼齒琢磨而成。不過,唐宋之世日本僧圓仁、成尋的日記記載五台山確藏有辟支佛牙和佛指,不知所蹤。竊以為白塔之下或存唐代佛牙舍利,有待發現。今五台山不依佛牙而名重天下。

四川峨眉山萬年寺上古佛牙

這枚長42.66厘米、寬約12厘米、重6.5千克的大“佛牙”,光潤如玉,於金黃色中透出紫色條紋。楊鍾健鑑定認為它是二十萬年前中國南方劍齒象的上顎骨。傳說宋代僧人從斯里蘭卡帶回來的,僧人故以“佛牙”的美稱表達崇佛的心理。

湖北當陽玉泉寺佛牙

1994年10月,玉泉寺鐵塔出土佛牙舍利。
據記載,從唐朝玉泉寺僧弘景獲武則天親授舍利,長壽三年(694)七月下葬,到北宋嘉祐六年(1061)九月重新安葬舍利,兩次安葬時隔367年,且言舍利而非言佛牙,史佐不足。

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佛牙

1974年,在應縣佛宮寺木塔第二層和第四層主佛像的身體內,各發現佛牙一枚,大概在遼末藏入佛像體內的。應縣木塔二“佛牙”,其一為木雕的影骨,另一顆是馬牙化石。其牙根凹處鑲滿水晶珠,佛家所謂“佛牙生舍利”。2006年9月木塔落成950周年慶典,首次公開展出了“佛牙舍利”。

福建鼓山湧泉寺佛牙

鼓山湧泉寺藏經殿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寶塔”,塔中存三顆舍利與佛牙,佛牙呈白色。順治十七年(1660)道霈《建正法藏殿記》:“靈牙,三山林公得山居士所施也。居士得是牙於燕京古寺中,縱六寸,廣五寸有奇,重七十八兩,其大齦如金,細齒如玉,堅好香潔,蓋是過去古佛大牙,實希有之靈蹤也”。

浙江松陽延慶寺佛牙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行達禪師奉旨西行,歷十寒暑,求得佛牙並舍利四十九粒。鹹平二年動工修塔,五年乃成,葬佛牙舍利於松陽延慶寺

河北省固安縣寶嚴寺佛牙

寶嚴寺地宮發現的漢白玉石函蓋上刻記:“士誨幢佛牙真舍利,維天眷元年(1138)三月十一日庚辛時建,大金國燕京琢州固安縣寶嚴寺”。石函內供養著鎏金銀佛舍利櫃,櫃內有鎏金舍利盒,盒內裝著佛牙和“珊瑚”舍利,還有金銀菩薩立像和銀幡等物品。塔基中出土的一塊題名磚上說:這座塔所供養的是定光佛的舍利。

通州佑勝教寺燃燈佛牙

燃燈佛是今世佛釋迦牟尼的老師。傳說他出生時身邊的一切光明如燈,因此稱燃燈佛。他死後遺體在火化時結成珍珠狀舍利。燃燈佛舍利塔便是收藏有燃燈佛舍利的塔。燃燈佛塔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形十三層磚木結構實心塔。此塔康熙十八年地震時,塔身傾圮。出土“佛牙一顆,舍利百珠”。

河南鄧州福勝寺塔佛牙

1988年福勝寺塔發現地宮,在地宮中發現金棺、銀槨及佛骨、佛牙、舍利等28件稀世珍寶。金棺內放“佛牙”一枚,“舍利”瓶內,還有鎦金雙龍銀壺一件,彩色玻璃葫蘆一件,均為罕見之寶。

河南嵩山法王寺佛牙

2000年4月,在嵩山法王寺唐代“舍利塔”地宮中出土的“飛天舍利盒”中,發現“舍利”及三顆“佛牙”。據出土的《釋迦舍利藏志》碑銘記:“漢西來釋迦,東肇佛壇,嵩之南麓法王寺立矣,隋仁壽間帝敕建佛屠,遣使安真身舍利於內,殊因移匿地宮密函之,蓋護寶非不恭也。法門聖物,世遠疑失,誠恐鐫石以記,祈聖門永輝。圓仁、天如。大唐會昌五年。”圓仁當為日本僧,時在大唐遊歷,《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有會昌五年圓仁之汴的記載。其事頗值得研究。

上海松江方塔佛牙

該寺又稱興聖教寺,1975-1977年重修時發現地宮,內有石匣、銀匣、宋代錢幣、銅臥佛及“象徵佛牙的動物骨骼(象牙)的化石”等。

江蘇連雲港海清寺阿育王塔靈牙

海清寺阿育王塔興建於宋代天聖元年(1023)。1975年在塔心柱下發現石函、鐵匣、金棺、銀槨、銀方匣、銀精舍、佛像和阿育王佛牙舍利等27件文物。銀精舍內安放一長方形木蓮座,上置一木刻“佛牙”,襯墊朽爛了的紡織品,出土時由於年代久遠,木蓮座朽壞。寺塔碣記:天聖元年在後唐塔基礎上重建釋迦真身舍利阿育王靈牙寶塔。據報導說,“出土的佛牙經鑑定為馬牙上頜第三齒化石,舍利則為珍珠和細粒雨花石”。

山西省安國寺佛牙

安國寺創建於唐貞觀十一年(637),曾為代宗女昌化公主食扈地,據記載,“代宗以佛牙二賜公主,置於銅塔貯藏”,今寺中銅塔樓據說就是當年供養佛牙處,但靈牙無蹤。
河北正定縣天寧寺凌霄木塔“佛牙”天寧寺凌霄木塔始建於唐鹹通年間(860~874),1966年地震時損壞嚴重。1982年修繕時,於凌霄塔塔基內發現地宮,發掘出佛牙、舍利、七寶以及石刻銘文。

天津薊縣定光佛舍利塔佛牙

唐代智源禪師藏佛舍利60顆、佛牙一具於定光佛舍利塔。智朴《盤山志》:“金大定九年(1169)進士孫設撰記,舊名翁同山院,有地藏殿(閻王殿),圓覆法師塔上藏佛牙兩具。”康熙帝曾作《佛牙說》辟之。《翁同龢日記》(光緒元年元月二十五日)記:“佛舍利色淺紅,中有血,佛牙黃而裂,有斤斧痕”。

雲南省賓川縣雞足山佛牙

相傳“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葉,抱金縷袈裟、攜舍利佛牙,來雞足山,設定宣講佛法的‘道場’”。資料不詳。

遼寧瀋陽遼濱塔佛牙

21世紀初,遼濱塔進行了全面維修,維修古塔時,打開了塔的地宮。發掘出包括佛牙、舍利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

江蘇漣水妙通塔佛牙

江蘇淮安市漣水妙通塔始建於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1998年在妙通塔地宮內發掘出金棺、銀槨、舍利、佛牙、錢幣、石碑等一批珍貴文物。

江西廬山天池塔佛牙

1927年廬山天池寺重建宋代天池塔,在發掘舊塔地宮時出土銀質金身如來臥像一尊,背上刻有陰文:“大宋國蘄州奉佛女弟子朱氏三娘,男胡文中、胡中孚,伏過廬山天池院,取今年四月初八日安葬佛牙舍利及諸珍寶……紹聖三年丙子歲文紀。”

西山招仙塔靈牙

20世紀初“寺僧於塔基內發現一木匣,內藏靈牙舍利四枚”。

斯里蘭卡佛牙

斯里蘭卡康提市佛牙廟內供奉有釋迦牟尼齒舍利。斯里蘭卡每位新總統上任前必須前往禮讚。專門供奉佛牙的佛牙室,除重大佛教節日外,一般不對公眾開放。據說這顆佛牙舍利原為印度王公收藏,傳為佛口左頷之犬齒。國人將佛牙作為國寶,歷代統治者以擁有佛牙祭祀權作為正統地位的象徵。
佛齒呈月牙形,以金銀包裹,看不到佛骨的真面目。根據古老的傳說,佛牙曾被由南印度渡海而來的泰米爾(Tamil)人,以及葡萄牙人、中國人等數次掠奪,但因曾造若干仿品(隱骨)冒充。《明編大唐西域記》有這樣的記載:“皇帝遣中使太監鄭和,奉香花往詣彼國(指斯里蘭卡)供養……當就禮,請佛牙至舟,靈異非常,光彩照耀……永樂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師(今南京)。皇帝命於皇城內莊嚴栴檀金剛寶座貯之……”供養在南京的靜海寺

韓國乾鳳寺佛牙

乾鳳寺位於韓國江原道金剛山,建於新羅時代。據說該寺廟安置的“真身佛牙舍利”是新羅時期慈藏法師從唐朝長安求得。貞觀十七年(643)三月,慈藏等人自唐取得大藏經一部四百餘函,及佛舍利、佛頂骨、佛牙、袈裟等返回新羅。同年十二月,新羅國通度寺創立,建築戒壇。

佛牙舍利原藏通度寺,倭亂時期被倭寇掠走。李朝宣祖三十八年(1605),泗溟大師前往日本與豐臣氏講和歸來後,將通度寺舊藏的佛牙索回,置於乾鳳寺,並營造堂舍。

馬來西亞蓮花寺佛牙

位於馬來西亞與泰國接壤的吉蘭丹州萬捷縣峇來村的蓮花寺,“在塔頂的暗格內,意外發現一個鑲金的容器。僧侶當時逐層將容器打開,一直開到第三層,內有佛祖釋迦牟尼佛牙舍利。此事傳出後,震驚全球佛教徒。泰國政府的僧伽理事會立即為這顆可能是佛祖第三顆僅存的牙齒進行鑑定。“初步相信,它的真實性甚大。倘若蓮花寺住持所言屬實,這個由雙龍寺‘託管’於此的寶物,至少已有兩千五百年歷史”。

緬甸明江佛牙

2004年8月,馬來西亞新山市首次展出了從緬甸護送來的明江佛牙。
明江佛牙,最初是由一位信徒所發現,一直收藏於信徒家族中,直到近代,才交給明江舍利塔的VenKondanna師父保管。
傳說北宋時緬甸蒲甘王阿那羅多曾向中國求取佛牙未得;又求諸錫蘭,1197年迎請錫蘭佛齒供養。至十八世紀,緬甸國王孟雲先後向中國朝廷贈送金塔、佛像、石長壽佛、貝葉緬字經、馴象、緬甸國布等(《清朝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三),當時清政府回贈緬甸許多珍品,內有“佛牙舍利”一顆,現供養在該國敏貢佛塔中。

新加坡蒲甘佛牙

又稱“妙務佛牙”。據稱,1980年,緬甸修復妙務山蒲甘古佛塔倒塌時清理出一純金佛塔,鑲有寶石的月櫃寶盒內有佛牙,還有許多用金銀片包裹的佛陀七彩舍利。最近贈送給新加坡,新加坡於2005年3月破土興建佛牙寺,2007年建成開放。
新加坡著名佛教寺院護國金塔寺展出的“蒲甘佛牙”長約七點五厘米,顏色潔白,具有三隻牙根。“佛牙”原供養在南傳佛教的般陀喇佛寺內,護國金塔寺法照法師因緣殊勝,得般陀喇寺現任住持務舍葛帕喇大和尚應允,迎請佛牙舍利到星洲,稍後將永久保存在護國金塔寺里,供養在舍利塔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