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西瓜皮、瘦肉
調味料:
香油、鹽、薑絲、花椒、蚝油、雞精
做法
1.去掉西瓜的紅瓤,削掉外面綠色的硬皮,然後把中間那層用工具擦成絲,不要太細
2.撒少許鹽在西瓜皮上,拌勻,醃出水,擠掉。
3.準備配菜,肉切絲,用香油澱粉稍稍抓下。
4.順便切點薑絲,抓點花椒,喜歡辣的切點乾辣椒
5.油鍋里炸花椒和薑絲,變色後撈出扔掉。
6.再滑散肉絲,丟乾辣椒炒炒出辣味。
7.把攥成坨的瓜皮絲抖散丟進鍋里炒。
8.放鹽,蚝油,雞精調味。翻翻勻就可以了。
化學成分
1.果皮含蠟質及糖份。果汁含瓜氨酸、甜菜鹼、蘋果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番茄紅素、維生素C。
2. 清暑解熱,止渴,利小便。用於暑熱煩渴、小便短少、水腫、口舌生瘡。
西瓜禁忌
中醫稱西瓜皮為“西瓜翠衣”,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良藥。清熱燥濕藥,中寒濕盛者忌用。把西瓜皮焙乾,研末外用可治口瘡。西瓜皮解暑清熱、開胃生津,其含糖不多,適於各類人群食用。
1.壯陽
西瓜皮切絲,開水焯後撈出,與熟雞絲、瘦肉絲加調料食用。
2.暑熱傷肺、身熱口渴、乾咳無痰或便秘
鮮扁豆、鮮蛇舌草各50克,鮮荷葉60克洗淨,海蜇200克,西瓜皮500克,絲瓜250克,洗淨切塊,共入沙鍋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調味後飲湯吃海蜇。每天1劑。
3.健脾消暑
新鮮西瓜皮100克,大棗10枚,共煎湯,每日當茶飲。
4.夏季痤瘡
綠豆100克,加水1500毫升,煮湯,沸後約10分鐘去綠豆,將洗淨的西瓜皮500克放入再煮,煮沸後冷卻。
飲湯,一日數次。方中綠豆甘涼,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西瓜皮甘寒,可清熱解暑、除煩止渴。
5.消暑利尿
將去掉外層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塊或小條,入水煮沸,加番茄、雞蛋和調料,喝湯食瓜皮。
肉營養價值
1.肉類營養成分可因動物種類、年齡、部位及肥瘦程度不同而異。蛋白質的含量一般為10-20%,其中以內臟如肝臟等含量較高,可達21%以上,其次是瘦肉,含量約17%,其中牛肉較高,可達20.3%,肥肉的含量較低,如肥豬肉僅2.2%,肉類蛋白質的9基酸組成,接近人體組織需要。因此生理價值較高,稱為完全蛋白質或優質蛋白質。在胺基酸組成比例上,除苯丙氨酸和蛋氨酸較人類需要量比值略低外,其餘均足夠。此外,肉中還含有能溶於水的含氮浸出物,包括肌凝蛋白原、肌肽、肌酸、肌酐、嘌呤鹼、尿素和胺基酸等非蛋白含氮浸出物質,這些物質是肉湯鮮味的主要來源。
2.脂肪的含里區別較大,肥肉的含量最高,而瘦肉中的含量較低,平均在10-30%,主要是各種脂肪酸的甘油三酯,還有少量卵磷脂、膽固醇、游離脂肪酸等。在動物內臟中膽固醉含量較高,尤以腦、肝、腎、肺為甚。各種動物脂肪的熔點接近其體溫,由於熔點較高,所以消化率較低。動物脂肪中人體必需脂肪酸含最一般較植物油為低,飽和脂肪酸含量一般較植物油為高。所以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的人及老年人,不宜多食動物脂肪。
維主素的含量以動物內臟,尤其是肝臟為最多,其中不僅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B族維生素中以B2含量最高。除此之外,動物肝臟內還含有維生素D、葉酸、維生素C、尼克酸等。所以動物肝臟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食品。肉類的肌肉組織中,維生素含盤要少得多,但豬肉中維生素B,含量較高。
無機鹽總量為0.6~1.1%,一般瘦肉中的含量較肥肉多,而內臟器官又較瘦肉多。肉類含鈣少,含磷較多。動物肝和腎中含鐵也比較豐富,利用率也較高。
碳水化物在肉類中含量很低,平均為1-5%,其中內臟器官相對含量較高。
健康吃用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胺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吃法
鹹肉含硝,油炸油煎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鹹魚、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制鹹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清洗方法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里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套用涼水快速沖洗乾淨。
挑選豬肉
1.注水肉:注水肉因注水中常含有致病物質,不僅增加了分量,而且不耐存放、易變質。
鑑別:用眼看,豬肉注水後,表面看上去水淋淋的發亮,瘦肉組織鬆弛,顏色較淡;用手摸,注水豬肉由於沖淡了體液,所以沒有黏性;用刀切,注水豬肉彈性差,刀切面合攏有明顯痕跡,如腫脹一樣;用紙試,捲菸紙貼在瘦肉上,過一會揭下點燃,有明火的,說明紙上有油,肉沒有注水,反之則是注水的。
將衛生紙貼在剛切開的切面上,不注水的豬肉,一般紙上沒有明顯浸潤或稍有浸潤,注水的豬肉有明顯浸潤。將普通薄紙貼在肉上,正常鮮豬肉有黏性,紙不易揭下,注水豬肉沒有黏性,很容易揭下。
2.米豬肉:米豬肉即患囊包蟲病的豬肉,這種肉對人體危害很大,不能食用。囊包蟲呈石榴籽狀,寄生在肌纖維(瘦肉)中,腰肌是囊包蟲寄生最多的地方。
鑑別:可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1厘米,長度20厘米,每隔一厘米切一刀,切四五刀後,在切面上仔細看,如發現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狀物,即是囊包蟲。
3.復凍肉:復凍肉是指已經解凍的肉二次冷凍或多次反覆冷凍的肉。解凍肉再次冷凍會使肉的品質大大降低,這是因為:解凍肉在常溫下微生物繁殖力增強,酶活性上升,再凍後不耐貯藏,易於變質;初次冷凍的肉,其組織在冰晶的作用下已有所破壞,再次冷凍的破壞力更強,進而使肉的保水力更低,解凍後由於血水滲出使肉的營養價值和風味全面下降。
鑑別:一般凍結狀態時,顏色灰暗而無光,脂肪灰白;解凍後肉呈淡褐色,肉汁流失,組織鬆弛。
肉吃多了傷心傷腦
許多人小時候記憶中的肉,是作為奢侈品,和計畫經濟時代那小小的肉票捆綁在一起的。那時候,只有春節這種大日子才能吃到肉餡的餃子,更多孩子,留下的都是偷吃油渣滿嘴香的回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健康的名義少吃肉甚至拒絕肉。還有這樣一種調侃,說的是農村人不理解城市人:“我們跟著城裡人吃肉了,城裡人卻都開始吃素了。”
吃肉太多,傷“心”傷“腦”
科學研究發現,早期的人類只吃蔬果而不吃肉類。直到後冰河時期,人類所需的水果、堅果與蔬菜不敷所需,為了活命,才開始吃死亡動物身上的肉作為補充。但過了冰河時期後,素食品充足了,吃肉的習慣卻延續了下來。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有不少“肉食動物”,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據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和農村居民每天動物性食物消費量分別為248克和126克,而中國營養學會給出的標準僅為每天50—75克。
其實,中國古代對食肉就頗有爭議,《呂氏春秋》中指出,善於養生的人是“不味眾珍”的,因為“味眾珍由胃充,胃充則大悶,大悶則氣不達”。“眾珍”主要指游魚、飛鳥、走獸之類的動物食品,古人認為這類食品吃多了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滯,還會影響氣血功能的暢達。現在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吃肉過多對人體非常有害:美國每年至少有100萬新增心臟病患者,近60萬人因此丟掉性命。美國的心臟病研究委員會研究報告指出,這些心臟病患者,大多數是由於吃肉太多,吃蔬菜和運動太少。除此之外,吃肉多和高血脂、肥胖等代謝病也息息相關。近日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表示,連關節炎、膽結石、老年痴呆症、骨質疏鬆這些看似不相干的病,也與吃肉多脫不了干係。當人類變身“肉食動物”,不僅會對身體帶來損害,“還會使人體大腦多巴胺分泌旺盛,乙醯膽鹼活動異常,造成情緒暴躁、欲望強烈,而且影響智力。”蘇州榮格心理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注意事項
1、別吃燒煮過度的肉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胺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工業污染對人體致癌影響占50%,而飲食的影響占35%。以前我們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爐燒肉,然後倒掉有許多化合物的肉湯,這樣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
2、忌食用高溫油炸的鹹肉
鹹肉含硝,油炸油煎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鹹魚、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制鹹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3、吃瘦肉也應適量
有些人認為吃肥肉會發胖,吃瘦肉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就大吃瘦肉。事實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4、不宜用熱水浸洗豬肉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
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
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里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套用涼水快速沖洗乾淨。
5、忌吃病死的豬肉與豆豬肉
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臟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病豬死後的肉由於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髮病。
如果人吃了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病死的豬肉,就可能也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發生急性胃腸炎,出現嘔吐、腹瀉、腹痛、高燒及其他併發症,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切不可食用病死豬肉。
同樣,豆豬肉也不能吃。豆豬肉是豬囊蟲寄生在豬體內引起的病致死的豬肉,人如果吃了未煮熟的豆豬肉,囊蟲會在人的小腸中發育為鉤絛蟲。蟲卵在豬腸內孵化成細蟲,再通過腸壁進入血流,到達全身各部,會在肌肉或腦中發育成囊蟲,所以切忌食用豆豬肉。
飲食禁忌
肉類+茶飲,易產生便秘
1、茶葉中的鞣酸會與肉類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我們的腸道內蠕動變慢,延長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容易造成便秘。
2、因為鞣酸蛋白質雖然會讓腸子蠕動變慢,但是飲食中的其他物質,例如膳食纖維卻會刺激腸道蠕動。營養師認為:鞣酸會讓人體的蛋白質吸收力變差,所以平時蛋白質就攝取不足的人,建議儘量不要在吃飯中間或吃飯後馬上喝濃茶,如果可以的話,間隔1小時至2小時再喝。另外,濃茶中的單寧會阻礙我們吸收鐵質。單寧會和存在植物中的非血基質鐵結合,成為不可溶解的複合物,進而影響鐵質吸收,素食者要多加注意。
3、禁忌:心臟病者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