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玎

傣玎

傣玎是傣族彈撥弦鳴樂器。又稱西玎或玎西。傣語“玎”意為彈奏之琴,是傣族彈弦樂器的總稱。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思茅、臨滄等地區。玎是傣族青年戀愛時經常彈奏的樂器,在傣族有“愛情樂器”之譽。每當明月之夜,在傣家的竹樓前、花叢中、溪水旁,小伙子輕輕撥響玎,伴著少女溫柔的低聲歌唱,歌唱甜蜜的愛情,歌唱金色的理想……玎像愛情的小溪,流淌在傣家青年的心坎上。

歷史溯源

傣玎傣玎樂器

傣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6年),明代李思聰、錢古訓二人接受朝廷派遣,前往百夷(今德宏傣族地區)進行考察,曾見到“百夷樂”的樂隊中使用著類似胡琴的樂器,在他們所著的《百夷傳》中稱作“胡琴之類”。這便是今日傣族的西玎。據此說來,傣玎已有了六百年的歷史。

傣玎傣玎
傣玎在時期史稱“滇越”,元明時期稱其為“百夷”。明代中葉,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民便來到祖國內地表演民族歌舞。《雲南通志·百夷傳》載:“車裡樂者,車裡人所作,以羊皮為三五(尺)長鼓,以手拍擊之,間以銅鐃銅鼓拍板,與中國(內地)之樂無異。其鄉村飲宴,則擊大鼓、吹蘆笙、舞(盾)牌為樂。”

關於玎,在祖國西南邊陲的傣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古代的瑞麗,有一位英勇善戰的傣族統帥召武定,他彈奏玎的技藝高超無比,可以使大家會聚在一起。有一次,他曾用優美動聽的玎來指揮象群,戰勝了來犯之敵,受到人民的愛戴。最早的玎,非常小巧,造型和琵琶有些相似,後來逐漸發展為玎膽、玎罕玎列三種樂器。

形體描述

傣玎外形與二胡板胡相似,全長75厘米~85厘米(圖)。琴筒呈圓筒形,多用當地生長的大龍竹或椰殼製作,也有用葫蘆、木或陶製者。將大龍竹去掉外皮,外觀削成圓筒形或扁圓形,與椰殼相仿,琴筒長5厘米~6厘米、直徑5厘米~7厘米,一般筒前口較粗,其上蒙以竹筍殼、薄竹板(竹內壁)或綢布為面,筒腰略鼓,筒後端利用竹節,不開音窗。陶製者用瓦罐或小香爐去底而成,筒長7厘米、筒徑9厘米~10厘米,筒壁表面塗釉,並有蓮花台之類浮雕圖案,外表美觀,但已罕見。琴頭、琴桿木製,多使用柚木或椿木製成。琴頭多單獨雕刻呈站立孔雀形、鳳凰樹葉形等多種造型,富有民族特色。琴桿呈方柱形,正面扁、側面寬,上端開有榫槽以安置琴頭。也有的琴頭平頂無飾,弦槽後開,設有弦孔,左右兩側各置一木製弦軸。琴桿上粗下細,中部不設千斤。琴面中央置竹製梯形琴馬,張兩條絲弦。琴弓用細竹製作弓桿,彎度較大,兩端拴以馬尾為弓毛,弓長50厘米~60厘米。

主要分類

最早的玎,非常小巧,造型和琵琶有些相似,後來逐漸發展為玎膽、玎罕和玎列三種樂器。
(玎膽)是傣、阿昌、德昂等族彈撥弦鳴樂器。德宏地區稱玎,孟連縣稱森。阿昌族、德昂族稱其為馬腿琴。流行於雲南省思茅地區孟連、瀾滄上允景谷臨滄和德宏等傣族、阿昌族、德昂族聚居地區。琴體較小,琴身多用一整塊刺桐木挖制出共鳴箱,其上蒙以松木面板而成。規格大小不一,常用者全長50厘米~70厘米,而以56厘米者最為多見。共鳴箱為扁平的長方形,面板中部開有三個圓形小音孔,排列呈品字形(圖左),也有的玎膽背板微呈拱形。琴頭平頂無飾,上置三個硬木製弦軸(左二右一),琴桿短而窄,其上為按弦指板,設有音品,也有不設品位的,面板下方設有木製琴馬支弦,張有三條琴弦,多使用鋼絲弦。
(玎罕)傣族彈撥弦鳴樂器。傣語“罕”為橫放、橫持之意,“玎罕”即橫持彈奏的琴。傣語又稱玎三腮。“腮”是琴弦,意即三弦琴。瑞麗傣語方言稱“玎崩巴”,“崩巴”是魚,意即魚形琴。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臨滄地區。外形與玎膽近似,但規格較玎膽稍大。琴身用一整塊香椿木挖制出共鳴箱,其上蒙以竹製面板(去掉外皮的薄竹片)而成。全長60厘米~80厘米,面寬6.5厘米,通常面板上開有兩個、背板上開有一個出音孔。琴頭稍彎曲,長20厘米,外觀側面狀似鴨首,上置木製弦軸三個(左二右一)。琴桿較窄,其上設有五個木製音品。面板中部偏下方置有琴馬,多採用木製橋形馬,也有使用一小截粗鉛絲代用的。張有三條琴弦,常使用鋼絲弦。

(玎列)傣族彈撥弦鳴樂器。傣語“玎”為琴,“列”為彈,“玎列”意即彈奏的琴。傣語又稱玎細腮,“細”為數詞四,“腮”是琴弦,意即四弦琴。傣語還稱哩玎,“哩”為動詞彈或撥,意即彈奏之琴。臨滄地區稱玎列,思茅孟連縣稱其為玎省。流行於雲南省思茅和臨滄地區,尤盛行於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外形與長柄琵琶相像。琴體多用刺桐木、椿木或柚木挖鑿而成,以用一整塊刺桐木斫制者為佳。規格尺寸不一,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大者琴體全長102厘米,共鳴箱系在刺桐木上挖鑿出腹腔後,其上蒙以桐木薄板而成,外觀呈橢圓形,面板平坦,背部拱起,共鳴箱長30厘米、最寬處25厘米,在面板的中央開有兩個圓形音孔。琴頭平頂無飾,弦槽兩側置有四個木製弦軸(左右各二)。琴桿長32.5厘米,指板上設有六或七個竹製音品。音孔下方置有竹或木製橋形琴馬,張有四條琴弦,多使用鋼絲弦。

演奏技巧

演奏時,多採用坐姿,將琴斜置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食指綁一骨片、小竹片或纏以削尖的雞羽管,在音孔下方彈撥琴弦發音。定弦為:g、a、d1或c1、d1、g1,音域為九度。音色清脆悅耳,只是音量較小。右手技巧有單挑滾奏滑音雙音等,左手常用食指空弦打音、小指勾弦、擻音等。常用中、外兩弦演奏鏇律,內弦只作和弦。玎膽多用於獨奏,也常和氣鳴樂器篳等一起合奏,並經常為民歌或說唱伴奏,也可邊走邊彈。是傣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小伙子“串姑娘”時常用的樂器。樂曲有《波岩那》《喊必央爽》等。

傣玎傣玎
演奏時,持琴方法與奏法均與玎膽相同,也有的右手食指綁一薄牛角片彈奏。定弦為:c1 、d1、g1,音域c1—d2。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性能和用途也和玎膽一樣,是青年人喜愛彈奏的弦鳴樂器。樂曲有《相愛歌》等。

演奏時,將琴斜置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取音,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撥片在琴馬上方彈撥琴弦發音。撥片多用牛角片或竹片製成。玎列的四條琴弦分為兩組,兩弦定為同音,多用四度定弦法,定弦為:#c1、#f1或e1、a1,音域#c1—e2或e1—g2 。音色圓潤、柔和,音量較大。指法有帶音、打音、擻音、吟音、滑音等。玎列多用於伴奏或合奏,是傣族民歌“嗦”、“甩”、“森”和說唱音樂“喔甘”的主要伴奏樂器,在民間器樂合奏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樂曲有《朗勐調》等。20世紀70年代,我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玎列進行了改革,增加了音品,擴大了音域,並創作有專門的獨奏曲。

收藏狀況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里,陳列著幾件傣玎。其中一件稱作“孔雀頂”的玎膽,是用一整塊刺桐木挖制而成的,全長69厘米。共鳴箱前平後弧,正面蒙以松木面板,面寬7厘米、箱厚5厘米,琴箱右側下方開有一個圓形音孔。琴頭上部雕刻孔雀為飾,琴頭下部弦槽後開,兩側設有三個竹製弦軸(左二右一)。琴桿短而寬,正面按弦指板無品,下與琴箱接為一體,張三條鋼絲弦。此琴來自傣族民間,1959年,音樂研究所民族音樂學家趙寬仁赴滇調查採風時,由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帶回。
另一件玎膽,亦用刺桐木製成,全長56厘米。共鳴箱前平後弧,系在整木下方挖出腹腔,其上蒙以松木薄板為面,面板長17.5厘米、寬5厘米,在琴箱右下方開一圓形音孔。琴頭上部雕刻展翅孔雀為飾,琴頭下部弦槽後開,兩側設三個木製弦軸(左二右一),軸體中間粗、兩端尖,表面刻有直條瓣紋。琴頭正面下方開有三個穿弦孔。琴桿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下與琴箱面板相接,指板和面板在一個平面上。竹製山口,竹製橋形琴馬,琴尾置木製縛弦,張三條鋼絲弦。此琴小巧玲瓏,工藝精細,已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這裡展出的玎列,用椿木製成,全長92厘米,外形好像長柄琵琶。琴身下方掏出腹腔,上面蒙以桐木板構成共鳴箱,面板長25.5 厘米、寬7.7厘米,板面中部開有三個圓形小音孔,呈品字形排列,琴箱左側另開一較大圓形音孔。琴頭上部雕刻為花枝形,下部弦槽後開,兩側設有四個木製錐形弦軸(左右各二)。琴頸細而長,上端設有山口,下端與琴箱相接,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竹製琴馬,張四條鋼絲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