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唐代裴鉶所作小說《傳奇·裴航》,後收入《太平廣記》卷五十神仙部第五十。傳說裴航為唐長慶(唐穆宗年號,821年—824年之間)間秀才,游鄂渚,夢得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 買舟還都。後路過藍橋驛,遇見一織麻老嫗,航渴甚求飲,嫗呼女子云英捧一甌水漿飲之,甘如玉液。航見雲英姿容絕世,因謂欲娶此女,嫗告:“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玉杵臼搗之。欲娶雲英,須以玉杵臼為聘,為搗藥百日乃可。”後裴航終於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雲英,夫妻雙雙入玉峰,成仙而去。宋元話本《藍橋記》、元庚天錫《裴航遇雲英》雜劇、明龍膺《藍橋記》傳奇、楊之炯《藍橋玉杵記》傳奇均以此為題材。宋劉克莊《沁園春·林卿得女》詞:“藍橋路近,玉杵攜將。”
槳向藍橋
《忘堂春》
納蘭容若【清】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槳向藍橋“用的是唐人裴硎《傳奇》里的典故,裴航乘船至藍橋時,口渴求水,得遇雲英,一見傾心,遂向其母提親,其母要求以玉杵為聘禮,方可嫁女。後來裴航終於尋得玉杵,於是成婚。搗藥百日,雙雙仙去。容若用此典暗示在戀人未入宮前兩人曾有婚約(即使是密約)結為夫婦不是全去指望的。
相關記載
《太平廣記》卷五十載唐裴鉶《傳奇》中《裴航》一則,亦一戀愛故事,其中有藍橋名。其大概云:長慶中,有裴航秀才下第,傭巨舟,浮於湘、漢。同載有樊夫人,航挑之;夫人不許,以一詩贈航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路,何必崎嶇上玉清!”航讀之不曉其旨趣。其後航歸輦下,經藍橋驛側,渴甚,向一老嫗求漿。嫗咄曰:“雲英,挈一甌漿來!”航睹女極芳麗,忽憶樊夫人詩,知宿緣在是,請納禮而娶之。嫗曰:“昨有神仙遺靈丹一刀圭,但須玉杵、臼搗之百日,方可就吞。君約取此女者,得玉杵、臼,吾當與之也。”航拜謝,願以百日為期。抵京,於鬧市中高聲訪玉杵、臼,曾無影響,人以為痴。遇一貨玉翁,介紹到虢州藥鋪,果得之;惟索值昂,航乃瀉囊,兼貨仆與馬,方及其數,遂持杵、臼徒步至藍橋。

譯文:
裴航是唐朝長慶年間的一個書生,因為科舉落第,便寄情山水,到處遊歷,以排遣落第的苦楚。一次,在去襄漢的船上,他得知同船有一個叫雲翹的樊夫人堪稱國色天香,美麗絕倫,可惜裴航卻與她無緣相見。這時候,文人便想出了個文人的辦法,他寫了一首小詩,讓侍女送給夫人。詩文如下:
向為相越猶懷想,況遇天仙隔錦屏;
倘若玉京朝會去,願隨鸞鶴入青冥。
仔細想一下,裴航這首小詩寫的並不怎么好,反映出了他的輕浮,僅僅因為聽說夫人美貌,他就產生了願意到天上相會的想法,並把這一想法很直白的表達了出來,這一做法在今天看來都夠前衛的。正應了那句好女也怕賴漢纏的古話,沒想到雲翹夫人還真的被他感動了,不僅感動,而且還約他見了一面,並贈了他這樣一首小詩:
一次瓊漿百感生,玄霜揭盡見雲英;
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京。
雲翹夫人的小詩令裴航百感交集,唏噓不已,這樣的天賜良緣讓他這個落第書生感激不已。如果說開始他是玩世不恭的話,現在他是真情涌動了。可惜,船到襄漢,夫人與侍女不辭而別,從此杳無音信,害得裴航四處尋訪,終無結果。

玄霜搗盡
玄霜,傳說中仙藥的名稱。用藥杵把玄霜搗好。這是個優美的愛情故事。此典表示男女情緣。

後來,裴航經過藍橋驛,十分口渴。見一位老媽媽坐在茅屋前搓麻繩,裴航上前作了一個揖,求水解渴。老媽媽向屋裡叫:“雲英,拿一罐漿來!”航裴喝了此漿,覺得真是瓊漿玉液啊。於是想起樊夫人的贈詩,有“瓊漿”、“雲英”之句,再一看眼前姑娘,十分漂亮,便對老媽媽說:“我願娶這位姑娘為妻,可以嗎?”老媽媽回答說:“我年老多病,神仙賜給我玄霜,想得到玉杵來搗藥,你想娶這位姑娘,只求您找來玉杵,別的我們什麼都不要。”

過了幾年,裴航和雲英生了孩子,裴航就帶上雲英和孩子,進了玉峰山的仙洞中,成了神仙。
後以“玄霜搗盡”謂愛情堅貞不渝。
藍橋
傳說裴航為唐長慶間秀才,游鄂渚,夢得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 買舟還都。後路過藍橋驛,遇見一織麻老嫗,航渴甚求飲,嫗呼女子云英捧一甌水漿飲之,甘如玉液。航見雲英姿容絕世,因謂欲娶此女,嫗告:“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玉杵臼搗之。欲娶雲英,須以玉杵臼為聘,為搗藥百日乃可。”後裴航終於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雲英,夫妻雙雙入玉峰,成仙而去。後人就用藍田仙窟代指月宮。
人們往往用“魂斷藍橋”來形容夫妻互為殉情。“藍橋”一詞是怎么來的呢?
《史記·蘇秦列傳》記載:公元前320年,蘇秦向燕王講過一個“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有一個叫尾生的人,與一個美麗的姑娘相約於橋下會面。但姑娘沒來,尾生為了不失約,水漲橋面抱柱而死於橋下。
據《西安府志》記載,這座橋在陝西藍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橋”。從此之後,人們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
可見,“藍橋”一詞已有兩千多年。
藍橋驛
藍橋驛,在今陝西藍田縣東南藍溪,因地處進出長安的主道上,所以很有名氣,唐朝白居易等許多大詩人都在此留有詩句。但藍橋的出名則更多是因為裴航成仙的傳說,也正是這一傳說,使儒家門下的許多學子對神仙之說想入非非。試想,如果能像裴航那樣,拋卻讀書之苦,去選擇一條又能娶美女、又能成仙的道家之路,豈不是天下最美的差事?可惜這樣的美差只存在於幻想之中,道家的這場藍橋戲,是只能聽不能做的。
相關作品
贈樊夫人詩
年代:唐
作者:裴航
格律:七絕
向為胡越猶懷想,況遇天仙隔錦屏。
儻若玉京朝會去,願隨鸞鶴入青冥。
相關戲曲
《裴航遇仙記》
古裝劇。最早見石牧《裴航遇仙》雜劇及呂天成《藍橋》傳奇。
寫秀才裴航趕考落第,游於鄂渚,遇見織麻老媼的孫女雲英,兩人愛慕。裴航欲娶雲英為妻,老媼有言在先,必以玉杵臼為聘。裴航赴長安買回玉杵臼,奉予老媼,遂與雲英結為連理。婚後兩人入雲峰洞成仙。
該戲為生、旦唱工戲。寧夏越劇團1958年首演於銀川。
唱腔設計錢聿莊、梁阿海,舞美設計牛復奎。陳月芳飾裴航,王素琴飾雲英。劇本已佚。
神話人物(一)
八仙過海,七仙女下凡,天神佛祖……從小時候起,這一個個絢麗而奇幻的故事伴隨我們長大,裡面的人物也深深地鐫刻在了我們的心裡,還記得大鬧東海的哪吒嗎?還記得在湘水邊哭泣的娥皇女英嗎?讓我們一起重溫記憶中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