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航

裴航

裴航、雲英是唐代裴鉶所作小說《傳奇·裴航》的男女主人公。傳說裴航為唐長慶間秀才,一次路過藍橋驛,遇見一織麻老嫗,航渴甚求飲,嫗呼女子云英捧一甌水漿飲之,甘如玉液。航見雲英姿容絕世,十分喜歡,很想娶她為妻,嫗告:"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玉杵臼搗之。欲娶雲英,須以玉杵臼為聘,為搗藥百日乃可。"後裴航終於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雲英。婚後夫妻雙雙入玉峰,成仙而去。

基本信息

簡介

唐代裴鉶所作小說《傳奇·裴航》,後收入《太平廣記》卷五十神仙部第五十。傳說裴航為唐長慶(唐穆宗年號,821年—824年之間)間秀才,游鄂渚,夢得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 買舟還都。後路過藍橋驛,遇見一織麻老嫗,航渴甚求飲,嫗呼女子云英捧一甌水漿飲之,甘如玉液。航見雲英姿容絕世,因謂欲娶此女,嫗告:“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玉杵臼搗之。欲娶雲英,須以玉杵臼為聘,為搗藥百日乃可。”後裴航終於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雲英,夫妻雙雙入玉峰,成仙而去。宋元話本《藍橋記》、元庚天錫《裴航遇雲英》雜劇、明龍膺《藍橋記》傳奇、楊之炯《藍橋玉杵記》傳奇均以此為題材。宋劉克莊《沁園春·林卿得女》詞:“藍橋路近,玉杵攜將。”

槳向藍橋

《忘堂春》

納蘭容若【清】

裴航裴航遇仙銅鏡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槳向藍橋“用的是唐人裴硎《傳奇》里的典故,裴航乘船至藍橋時,口渴求水,得遇雲英,一見傾心,遂向其母提親,其母要求以玉杵為聘禮,方可嫁女。後來裴航終於尋得玉杵,於是成婚。搗藥百日,雙雙仙去。容若用此典暗示在戀人未入宮前兩人曾有婚約(即使是密約)結為夫婦不是全去指望的。

相關記載

《太平廣記》卷五十載唐裴《傳奇》中《裴航》一則,亦一戀愛故事,其中有藍橋名。其大概云:長慶中,有裴航秀才下第,傭巨舟,浮於湘、漢。同載有樊夫人,航挑之;夫人不許,以一詩贈航曰:“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路,何必崎嶇上玉清!”航讀之不曉其旨趣。其後航歸輦下,經藍橋驛側,渴甚,向一老嫗求漿。嫗咄曰:“雲英,挈一甌漿來!”航睹女極芳麗,忽憶樊夫人詩,知宿緣在是,請納禮而娶之。嫗曰:“昨有神仙遺靈丹一刀圭,但須玉杵、臼搗之百日,方可就吞。君約取此女者,得玉杵、臼,吾當與之也。”航拜謝,願以百日為期。抵京,於鬧市中高聲訪玉杵、臼,曾無影響,人以為痴。遇一貨玉翁,介紹到虢州藥鋪,果得之;惟索值昂,航乃瀉囊,兼貨仆與馬,方及其數,遂持杵、臼徒步至藍橋。

裴航雲英
嫗大笑曰:“有如此信士乎!吾豈愛惜女子而不酬其勞哉!”女微笑曰:“雖然,更為吾搗百日,方議姻好。”如是日足,嫗吞之,俱入山,引航見諸神仙賓客。俄有仙女至,雲是妻姊,即舟中所遇之樊夫人,劉綱仙君之妻也。航與妻入玉峰洞,餌絳雪、瓊英之丹,神化自在,超為上仙焉。藍橋,在今陝西藍田縣東南藍水上。此篇所記,與尾生了無關涉,其結局之悲歡亦大異;然故事之中心皆為戀愛,其景物皆有橋,而老嫗之獎裴航曰:“有如此信士乎!”則兩皆為大信人。

譯文:

裴航是唐朝長慶年間的一個書生,因為科舉落第,便寄情山水,到處遊歷,以排遣落第的苦楚。一次,在去襄漢的船上,他得知同船有一個叫雲翹的樊夫人堪稱國色天香,美麗絕倫,可惜裴航卻與她無緣相見。這時候,文人便想出了個文人的辦法,他寫了一首小詩,讓侍女送給夫人。詩文如下:

向為相越猶懷想,況遇天仙隔錦屏;

倘若玉京朝會去,願隨鸞鶴入青冥。

仔細想一下,裴航這首小詩寫的並不怎么好,反映出了他的輕浮,僅僅因為聽說夫人美貌,他就產生了願意到天上相會的想法,並把這一想法很直白的表達了出來,這一做法在今天看來都夠前衛的。正應了那句好女也怕賴漢纏的古話,沒想到雲翹夫人還真的被他感動了,不僅感動,而且還約他見了一面,並贈了他這樣一首小詩:

一次瓊漿百感生,玄霜揭盡見雲英;

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京。

雲翹夫人的小詩令裴航百感交集,唏噓不已,這樣的天賜良緣讓他這個落第書生感激不已。如果說開始他是玩世不恭的話,現在他是真情涌動了。可惜,船到襄漢,夫人與侍女不辭而別,從此杳無音信,害得裴航四處尋訪,終無結果。

裴航雲英
一天,裴航遊歷到一個叫藍橋驛站的時候,因為長途跋涉又飢又渴,便到驛站附近的農家討水喝,一個紡紗的老嫗對屋內說:"雲英,拿水來。"裴航猛然想起雲翹夫人詩中所說的雲英,便趁歸還水罐的機會揭起門帘,這一看,他頓時雙目一眩,心旌搖動。因為眼前站的是一個美若天仙的少女。裴航預感到自己的桃花運來了,他的四處尋訪到頭了,於是,他靈機一動,找了個藉口在這個農家住了下來,繼而得寸進尺,向老夫人求婚。沒想到老夫人竟應允了,但卻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老夫人身患怪病,需要一個白玉的杵臼來搗一種藥,而且要搗上一百天。如果裴航做到了這一點,他就把雲英許配給他。為了愛情,裴航答應了這個條件,他在百日內,歷盡辛苦,費盡錢財,終於得到了白玉杵臼。當他手捧杵臼來到藍橋驛的時候,他已經一貧如洗,身無分文了。他又用了一百天來搗藥,以期早日搗好藥治癒老夫人的病。他的虔誠感天動地,以至於夜深之時,連玉兔都來幫他搗藥,終於在規定時間裡搗好了藥,給老夫人服下,治好了老夫人的怪病。老夫人病好之後,讓裴航在這裡稍侯,她和雲英進到山裡,不一會,就有豪華的馬車來接他,把他接到一個富麗堂皇的宮殿,他和雲英在這裡舉行了婚禮。就在婚禮上,他見到了當時在船上邂逅的樊夫人,原來這雲翹夫人等都是仙人。裴航由此在玉峰洞得道成仙。

玄霜搗盡

玄霜,傳說中仙藥的名稱。用藥杵把玄霜搗好。這是個優美的愛情故事。此典表示男女情緣。

典出宋代皇都風月主人《綠窗新語•裴航遇藍橋雲英》。

裴航裴航
唐代聞喜(今山西省縣名)人裴航,在襄陽(今湖北省市名)漢水上雇了一條船,同船的有位姓樊的夫人,長得十分漂亮。夫人的使女叫裊煙。裴航買通裊煙,讓裊煙傳給樊夫人一首詩:“同舟胡越猶懷思(sì),況遇天仙隔錦屏。倘若玉京朝會去,願隨鸞鶴入青冥。”表達對樊夫人的愛戀和追求。樊夫人回答說:“請不要開玩笑,我與您姻緣不夠。以後有機會一定為您找一位配偶。”並回贈裴航一首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宅,何必區區上玉京!”

後來,裴航經過藍橋驛,十分口渴。見一位老媽媽坐在茅屋前搓麻繩,裴航上前作了一個揖,求水解渴。老媽媽向屋裡叫:“雲英,拿一罐漿來!”航裴喝了此漿,覺得真是瓊漿玉液啊。於是想起樊夫人的贈詩,有“瓊漿”、“雲英”之句,再一看眼前姑娘,十分漂亮,便對老媽媽說:“我願娶這位姑娘為妻,可以嗎?”老媽媽回答說:“我年老多病,神仙賜給我玄霜,想得到玉杵來搗藥,你想娶這位姑娘,只求您找來玉杵,別的我們什麼都不要。”

裴航裴航
過了一個來月,裴航終於找到了玉杵。老媽媽說:“您這樣守信用,我願意把姑娘嫁給您。”於是吃了裴航用玉杵搗的玄霜,說:“我到仙洞裡為你們安排洞房。”一會兒,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宅院出現了,一隊仙童侍女把裴航引進了洞房。

過了幾年,裴航和雲英生了孩子,裴航就帶上雲英和孩子,進了玉峰山的仙洞中,成了神仙。

後以“玄霜搗盡”謂愛情堅貞不渝。

藍橋

傳說裴航為唐長慶間秀才,游鄂渚,夢得詩:"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宮,何必崎嶇上玉清。" 買舟還都。後路過藍橋驛,遇見一織麻老嫗,航渴甚求飲,嫗呼女子云英捧一甌水漿飲之,甘如玉液。航見雲英姿容絕世,因謂欲娶此女,嫗告:“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玉杵臼搗之。欲娶雲英,須以玉杵臼為聘,為搗藥百日乃可。”後裴航終於找到月宮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雲英,夫妻雙雙入玉峰,成仙而去。後人就用藍田仙窟代指月宮。

人們往往用“魂斷藍橋”來形容夫妻互為殉情。“藍橋”一詞是怎么來的呢?

《史記·蘇秦列傳》記載:公元前320年,蘇秦向燕王講過一個“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有一個叫尾生的人,與一個美麗的姑娘相約於橋下會面。但姑娘沒來,尾生為了不失約,水漲橋面抱柱而死於橋下。

據《西安府志》記載,這座橋在陝西藍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橋”。從此之後,人們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斷藍橋”。

可見,“藍橋”一詞已有兩千多年。

藍橋驛

藍橋驛,在今陝西藍田縣東南藍溪,因地處進出長安的主道上,所以很有名氣,唐朝白居易等許多大詩人都在此留有詩句。但藍橋的出名則更多是因為裴航成仙的傳說,也正是這一傳說,使儒家門下的許多學子對神仙之說想入非非。試想,如果能像裴航那樣,拋卻讀書之苦,去選擇一條又能娶美女、又能成仙的道家之路,豈不是天下最美的差事?可惜這樣的美差只存在於幻想之中,道家的這場藍橋戲,是只能聽不能做的。

相關作品

贈樊夫人詩

年代:唐

作者:裴航

格律:七絕

向為胡越猶懷想,況遇天仙隔錦屏。

儻若玉京朝會去,願隨鸞鶴入青冥。

相關戲曲

裴航遇仙記

古裝劇。最早見石牧《裴航遇仙》雜劇及呂天成《藍橋》傳奇。

寫秀才裴航趕考落第,游於鄂渚,遇見織麻老媼的孫女雲英,兩人愛慕。裴航欲娶雲英為妻,老媼有言在先,必以玉杵臼為聘。裴航赴長安買回玉杵臼,奉予老媼,遂與雲英結為連理。婚後兩人入雲峰洞成仙。

該戲為生、旦唱工戲。寧夏越劇團1958年首演於銀川。

唱腔設計錢聿莊、梁阿海,舞美設計牛復奎。陳月芳飾裴航,王素琴飾雲英。劇本已佚。

神話人物(一)

八仙過海,七仙女下凡,天神佛祖……從小時候起,這一個個絢麗而奇幻的故事伴隨我們長大,裡面的人物也深深地鐫刻在了我們的心裡,還記得大鬧東海的哪吒嗎?還記得在湘水邊哭泣的娥皇女英嗎?讓我們一起重溫記憶中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