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婆[宋末元初棉紡織專家]

黃道婆[宋末元初棉紡織專家]
黃道婆[宋末元初棉紡織專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黃婆或黃母,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由於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 黃道婆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師從黎族人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

基本信息

生平

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重返故鄉,在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捍(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她所織的被褥巾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由於烏泥涇和松江一帶人民迅速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廣傳於大江南北”。當時的太倉、上海等縣都加以仿效。棉紡織品色澤繁多,呈現出空前的盛況。黃道婆去世以後,松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

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為她立祠,歲時享祀。後因戰亂,祠被毀。至正二十二年(1362)鄉人張守中重建並請王逢作詩紀念。

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張之象塑其像於寧國寺。清嘉慶年間,上海城內渡鶴樓西北小巷,立有小廟。黃道婆墓在上海縣華涇鎮北面的東灣村,於1957年重新修建並立有石碑。上海的南市區曾有先棉祠,建黃道婆禪院。上海豫院內,有清鹹豐時作為布業公所的跋織亭,供奉黃道婆為始祖。在黃道婆的故鄉烏泥涇,還有上海,至今還傳頌著:“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的民謠。

出逃

黃母祠 黃母祠

黃道婆,十二三歲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白天她下地幹活,晚上她紡織布到深夜,還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難摧殘著她,也磨鍊了她。有一次,黃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頓毒打後,又被關在柴房不準吃飯,也不準睡覺。她再也忍受不住這種非人的折磨,決心逃出去另尋生路。半夜,她在房頂上掏洞逃了出來,躲在一條停泊在黃浦江邊的海船上。後來就隨船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州,即現在的海南崖縣。在封建社會,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年輕婦女隻身流落異鄉,人生地疏,無依無靠,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淳樸熱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黃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讓她有了安身之所,並且在共同的勞動生活中,還把他們的紡織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

當時黎族人民生產的黎單、黎飾、鞍塔聞名內外,棉紡織技術比較先進,黃道婆聰明勤奮,虛心向黎族同胞學習紡織技術,並且融合黎漢兩族人民的紡織技術的長處,逐浙成為一個出色的紡織能手,在當地大受歡迎,和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在黎族地區生活了將近三十年。但是,黃道婆始終懷念自己的故鄉。

回歸

黃母祠 黃母祠

元朝元貞年間,約1295年,她從崖州返回故鄉,回到了烏泥涇。黃道婆重返故鄉時,植棉業已經在長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紡織技術仍然很落後。她回來後,就致力於改革家鄉落後的棉紡織生產工具,她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故鄉人民。一邊教家鄉婦女學會黎族的棉紡織技術,一邊又著手改革出一套趕、彈、紡、織的工具:去籽攪車,彈棉椎弓,三錠腳踏紡紗車。雖然她回鄉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勞動推動了當地棉紡織業的迅速發展。

在紡紗工藝上黃道婆更創造了新式紡車。當時淞江一帶使用的都是舊式單錠手搖紡車,功效很低,要三四個人紡紗才能供上一架織布機的需要。黃道婆就跟木工師博一起,經過反覆試驗,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使紡紗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兩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這種新式紡車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帶很快地推廣開來。

黃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紡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以外,她還把從黎族人民那裡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比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絜花”等織造技術、熱心向人們傳授。因此,當時烏泥涇出產的被、褥、帶、帨等棉織物,上有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各種美麗的圖案,鮮艷如畫。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附近上海、太倉等地競相仿效。這些紡織品遠銷各地,很受歡迎,很快淞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歷幾百年久而不衰。16世紀初,當地農民織出的布,一天就有上萬匹。18世紀乃至19世紀,淞江布更遠銷歐美,獲得了很高聲譽。當時稱淞江布匹“衣被天下”,這偉大的成就其中當然凝聚了黃道婆的大量心血。

故事

幼年

黃道婆 黃道婆

上海縣港口鎮北喜泰路西,有一所三間兩進的黃母祠,它的第二進屋子當中,供著一尊手裡拿著棉花、頭上扎著布巾的農村婦女塑像。塑像額前皺紋累累,臉上一派慈祥沉毅,既顯出被供俸者黃道婆蒼老之年,又標示著她心地善良、 性格堅強,使人瞻望起來十分親切、敬意衷生,不知不覺地便沉入對她的歷史追憶與慕念之中……

少年

大約在南宋理宗淳祐五年(公元一二四五年),黃道婆生於上海烏泥涇鎮(現在的徐匯區華涇鎮)的一個窮苦人家 。當時,正是宋元更替、兵荒馬亂之際。蒙古軍隊鋒芒直指臨安,山河破碎的南宋王朝,君庸臣腐,出賣民族利益,朝野富人都是披金掛玉,依然吃得腦滿腸肥,置民族存亡於不顧。可是,包括黃道婆一家在內的江南勞苦大眾,不僅受漢族地主階級的盤剝壓榨,又遭到蒙古貴族鐵蹄蹂躪威脅,還連年為天災所襲擊,使富庶的江南地區,竟成了“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的敗落景象。

然而,在兵匪共襲的烽煙血火里,承繼著祖先勤勞勇敢光榮傳統的勞動人民,依然是種瓜播谷、栽桑植棉,男的耕、女的織,不斷創造社會財富,發展社會生產。黃道婆就是在這樣的民眾土壤里,發芽、生根,成長起來的。

黃道婆出生前後,她的家鄉便從閩廣地區傳來了棉花種植。烏泥涇首先在一個名叫“八千畝”的地方,播下了棉種。到了黃道婆記事的時候,棉花種植已經普及浙江、江蘇、江西、湖南等地,不少婦女學會了棉花紡織技術。黃道婆由於世道多難、家境貧寒,而且很小就失去了全部骨肉親人,孤苦無依,不能不自幼就跟勞動緊密地連在一起。砍柴做飯、洗洗涮涮呀,拿針用線,補補連連哪,一切都是她自己奔波料理。她心靈手巧,好學好問,肯動腦筋,善於琢磨。大人幹的活計,她看了便能舉一反三,迅速通路入門。本地有人經常穿著棉布衣褲鋤草犁田,鄰居會紡線的婦女,早就告訴黃道婆,那種棉線布厚實柔軟、經久耐用,幹活的人穿用極為合適。黃道婆聽著總是十分注意,沉思不語,而後,便抓緊向紡棉的成年人學習。起初,她不會幹,彈棉絮,彈得不透不淨;卷棉條,卷得鬆緊不勻;紡棉紗,紡得粗一段、細一段,好像蛇吃了蛋似的。可是,她毫不氣餒,堅持練習,爭取學會操作。

然而,在那個年月,成年勞動者尚且不得溫飽,何況黃道婆一個孤苦幼女。生活逼得她不得不到有田地的人家做了童養媳。

黃道婆成年累月起五更、爬半夜,侍候全家人的吃喝穿戴,四季當中,耕耘割藏,她都是和牛馬一起出歸。雖然年紀很輕,可她的勞動經驗相當豐富。豐富的經驗,使她更加聰明。她每天被家裡活累得筋疲力盡,也還是硬擠時間繼續練習紡織技術。沒多久,她便熟練地掌握了全部操作工序:剝棉籽,敏捷利索;彈棉絮,蓬鬆乾淨;卷棉條,鬆緊適用;紡棉紗,又細又匆;織棉布,紋均邊直。她的生活里,沒享受過慈愛,沒得到過溫暖,辛酸的淚,把她活潑的童年過早地淹埋乾淨,只有這棉紡勞動,才給了她莫大的快慰。每當她看見棉田裡那龍爪樣的棉葉、雪團似的棉花,每當她坐在那“車轉輕雷秋紡雪,弓彎半月夜彈雲”的棉紡畫卷里,便感到一種難以形容的樂趣。

棉花會紡了,布會織了,好學好想的黃道婆又發現了問題:棉花去籽這樣用手指一個一個地剝,實在太慢;而且彈棉絮的小弓,才一尺半來長,還是線弦,須用手指來撥動,弓身小,沒有勁,線弦容易斷,手指撥弦費力氣,以這樣落後的技術紡紗織布,怎么能供上那些幹活人穿衣服的需要呢?她心裡經常想:能不能有什麼新辦法提高工效呢?

青年

黃道婆相關圖片 黃道婆相關圖片

南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的一個清晨,黃浦江邊一條商船 準備起錨出海,忽然,艙底上來一個蓬頭垢面的青年女子,跪到船主面前,苦求把她帶到閩廣海南。

原來,這是十八歲的黃道婆。多年來,她跟棉紡織業結下了不解之緣,手拴到了棉紗上,心織到了棉布里,總捉摸著怎樣提高工效。有一天,她看到了從閩廣運來的棉布,色澤美觀,質地緊密,後來又看到海南島的黎族、雲南高原上的彝族所生產的匹幅長闊而潔白細密的“慢吉貝”、狹幅粗疏而色暗的“粗吉貝”等,不由得對那些地區心馳神往,暗想:若是能學到那裡的紡織技術該多好啊!

本來早已有了這樣南遊學藝的志向,而惡劣的時勢家情更催逼她加速動身。她的家鄉烏泥徑,是南宋統治集團重點搜刮地區兩浙西路屬地。這幾年,許多人貧苦至極,便拋家棄業,飄泊天涯,另尋活命地方。黃道婆的婆家沒有破產,但她卻無法繼續存身,儘管她比蜜蜂勤快,比牛馬受累,還免不了挨打受罵、奪寢禁食。上這條船的前一天,黃道婆在家裡,天剛放亮,就下地,太陽落山才回家,疲乏得進門躺在床上就和衣睡著了。兇狠的公婆不問情由,惡罵不止。黃道婆掙扎著爬起來分辯幾句,馬上被拖下床來毒打一頓,丈夫不但沒有勸阻,反而加鞭助棍,打完後把她鎖進了柴房,不讓她吃飯,也不讓她睡覺。胸懷壯志的黃道婆痛苦到了極點,再也不甘忍受這封建牢獄的折磨,決心掙脫封建禮教枷鎖,離開黑暗的家庭。她知道,長江岸邊,沒有她的活路,便確定就此棄鄉遠航,訪求先進紡織技術,實現夙願。半夜,她挖穿了四室屋頂,逃出來,奔向黃浦江邊,躲進商船艙底……

老船主聽黃道婆傾吐了訪藝志向,哭訴了痛苦遭遇,看著她一身破衣爛衫,滿臉血痕淚水,不由得又敬重又同情,使點頭答應了她的要求。於是,黃道婆登上船頭,遙望烏泥徑,灑淚告別了親愛的出生地,隨船南渡。那時,交通工具簡陋,航海技術低劣,黃道婆不避風險,忍著顛簸饑寒,闖過驚濤駭浪,先抵占城,隨後到了崖州。她看到當地棉紡織業真的十分興盛,便謝過船家在海南落了腳。

崖州的木棉和紡織技術強烈地吸引著黃道婆,樸實的黎族人民熱誠地歡迎她、款待她。她同這些階級兄弟姐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愛上了這裡的座座高山、片片闊林。拿起了著名的黎幕、鞍搭、花被、縵布,瞅著那光彩明亮的黎單、五色鮮艷的黎飾,黃道婆便看不勝看,愛不釋手,讚美不止。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術,她刻苦學習黎族語言,耳聽、心記、嘴裡練,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虛心地拜他們為師。她研究黎族的紡棉工具,學習紡棉技術,廢寢忘食,爭分奪秒,象著了迷、入了癖一樣,每學好了一道工序,會用一種工具,她的心就仿佛開了花、吃了蜜。燦爛的友誼之花,結出了豐碩的技術之果。黎族人民不僅在生活上熱情照顧黃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術無保留地傳授給她。聰明的黃道婆,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棉織事業上,又得到這樣無私的幫助,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織棉工具,學成了他們的先進技術。儘管絞盡腦汁,熬心血的勞動消耗,把黃道婆的一頭青絲換上了全部白髮,給她豐潤的臉上刻下道道深而密的褶皺,但她還是精神抖擻,深鑽細研,鍥而不捨,刻苦實踐,三十年如一日,終於成為一個技藝精湛的棉紡織家。

老年

黃道婆雕像 黃道婆雕像

歲月恰似織布快梭,轉眼之間,到了十三世紀末葉。蒙古征服者早已囊括全國,南宋王朝覆滅了二十多年。為了緩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統治者慢慢改變以前那樣屠殺掠奪政策,實行一些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措施,江南經濟開始好轉。黃道婆這些年在元朝統治力量薄弱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沒受刀兵塗炭,順利地學習成功。在聽說故鄉安定下來,有了生機後,不由又想起那裡棉織業的落後情形,內心復活了改變江南技術面貌的原來志向,升起了一股難以抑制的思鄉感情。她向海南同胞說出了心事,情長誼深的黎族姐妹捨不得離開她,但又理解她,只好壓著惜別的心情支持她。

公元1295年的一天,黃道婆忍痛告別了第二個故鄉,搭船離開美麗的崖州,重返她闊別三十多年的長江之濱。經過了改朝換代的戰亂,黃道婆的公婆和丈夫,早已先後死去,她一心無掛,只抱著造福於民的善良願望,不顧晚年體力衰微與生活孤單,回到家鄉馬上投身於棉紡織業的傳藝、改良和創新活動。鄉親們親切地歡迎她滿載而歸,她更是不辭辛苦,東奔西走。熱心地向鄉親們講述黎族的優良制棉技術,婦女們成天圍著她聽得傾心入神。她便把自己海南所得,傾囊相授。同時,還把黎家先進經驗與上海的生產實踐結合起來,努力發揮自己的才能智慧,積極發明創造。對棉紡織工具與技術,進行了全面的改革。製造了新的擀、彈、紡、織等工具,刷新了上海棉紡業的舊面貌。 首先是改革了擀籽工序。她先打聽家鄉近些年是怎樣去籽淨棉的,婦女們苦惱地告訴她,還是用手指一個一個地剝。黃道婆說,從現在起,咱們改用新的擀籽法吧。便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鐵棍兒,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鐵棍擀擠棉籽,試驗以後,婦女們樂不可支地嚷著:“一下子可以擀出五、六、七八個籽兒呀,再也不用手指頭挨個兒數了!”

黃道婆見大夥高興,也感到十分快活,但並不滿足。她覺得,用手按著鐵棍兒擀,還是比較費力的,便繼續尋求新辦法。忽然,她想到了黎族腳踏車的原理,心裡豁然一亮,馬上和夥伴商量試用這一原理製造軋棉機,白天黑夜都琢磨。最後,用四塊木板裝成木框,上面樹立兩根木柱,柱頭鑲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裝著帶有曲柄的木鐵二軸;鐵軸比木軸直徑小,兩軸粗細不等,轉動起來速度不同。黃道婆同兩個姐妹,一個人向鐵木二軸之間縫隙餵籽棉,兩個人搖曲柄,結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兩軸內外兩側。 “太好了,又省力,又出活兒!”婦女們圍著這新攪車,象山雀一樣,歡躍起來,慶祝創製成功!

黃道婆紀念館 黃道婆紀念館

與此同時,黃道婆把沿用多年的小弓,弓身由一尺半長改為四尺多長,弓弦由線弦改為繩弦,將手指撥弦變為棒椎擊弦。這結實有力的大弓,彈起棉來,掙掙然節奏鮮明,仿佛響起一支好聽的勞動樂曲,棉花彈得又松又匆,又快又乾淨。 接著,在紡紗工序上,黃道婆創造出三錠腳紡車,代替過去單錠手搖紡車。腳踏的勁頭大,還騰出了雙手握棉抽紗,同時能紡三根紗,速度快、產量多,這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先進的紡車,實在是個了不起的技術革命。在織布工序上,黃道婆對織布機也有一定的改革。她借鑑我國傳統的絲織技術,汲取黎族人民織“崖州被”的長處,與鄉親們共同學習研究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棉織技術,織成的被、褥、帶、帨(手巾)等,上面有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等花紋,鮮艷如畫,“烏泥徑被”名馳全國。元朝詩人曾熱情地加以讚揚:

崖州布被五色繅,組霧紃雲粲花草,

片帆鯨海得風口,千軸烏徑奪天造。

黃道婆回鄉幾年之後,松江、太倉和蘇杭等地,都傳用她的新法,以致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盛稱。制棉業逐漸興旺起來,甚至烏泥徑附近一千多戶靠棉織技術謀生的居民,生活水乎都比過去顯著提高了。黃道婆的一生刻苦學習研究、辛勤勞動實踐,有力地影響和推動了我國棉紡織業的發展。她的業績在我國紡織史上燦然發光。人民熱愛她、崇敬她,在她逝世的時候,大家懷著悲痛心情,紛紛捐資把她安葬在上海縣曹行鄉。上海民眾曾不斷地為她興立祠廟,其中規模宏大的先棉祠,每年四月黃道婆的誕辰,都有人接踵趕來致祭。多少年來,人們感念黃道婆的歌謠,一直傳頌不止: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 兩隻筒子兩匹布。

豐碑

黃道婆雕像 黃道婆雕像

黃道婆是我國棉紡業的先驅,十三世紀傑出的紡織技術革新家。她有著不畏艱辛、勇為天下先的革新精神。她把在海南學得的棉紡織技術帶回家鄉,在上海松江一帶推廣傳播。並經過改革,創造出一套先進的棉紡工具和紡織技術,不僅澤被故里,造福一方,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棉紡業。為弘揚元代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的豐功偉績和激勵後來者,2003年徐匯區文化局、華徑鎮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在墓地旁建造了黃道婆紀念館,陳列展品300餘件,展示了她一生所做的貢獻。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組織人力,為黃道婆重新修墓立碑,栽植青松翠柏,表彰這位女紡織技術革新家、科學家的科學功績,寄託人民的長遠哀思和深切懷念。黃道婆的奮鬥精神,將永遠鼓舞人們向科學的高峰攀登!

衍生民謠

清朝人秦榮光一首竹枝詞詠黃道婆:烏泥涇廟祀黃婆,

標布三林出數多。

衣食我民真眾母,

千秋報賽奏弦歌。

民間還流傳歌頌黃道婆的民謠:

黃婆婆,

黃婆婆。

教我紗,

教我布;

兩隻筒子兩匹布。

學技之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梁敏認為,棉紡織家黃道婆是向臨高人而非黎族人學習紡織技藝。經過多次實地考察,梁敏發現,其一,黎族人的“織機”非常簡陋,幾乎只有一些絛帶和木片片、竹棍之類的東西,很難稱為“紡織機”。這與黃道婆學技後回到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市龍華鎮),為當地婦女傳授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紡織技術的故事很難吻合。其二,早在漢武帝時臨高人的先民就織出了貢品廣幅布,深受漢皇賞識。從漢至宋元,臨高人紡織技術理應更高一籌。其三,地方史志上發生過把臨高人(熟黎)當成真正黎族的錯誤,誤以為海南島除了漢人,就是黎人,沒有區分黎漢之外還有臨高人的存在。
此外,認為黃道婆是向閩南人學習紡織技術的說法缺乏證據支持。閩南人帶來了商業文明,而非紡織技術。宋末元初,泉州一度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海上貿易中心,海洋商業的擴張迫使閩南人來海南尋找出路。至於紡織技術,並非其長項。直至明清兩朝,閩南仍主要從松江輸入棉布。
臨高語族群用棉花線織造的漢代廣幅布和唐代斑布,與宋代被贊稱“尤工巧”的“古所謂白疊布”、贈給蘇東坡的“吉貝布”等,一脈相承。紡織技藝之高超,既同駱越族先進的織染技術有關,也同棉花最早傳入海南島,臨高語族群在先得益有關。棉花出現於四五千年前的印度河流域,傳入中國主要有三種途徑:從印度入海南島,再傳福建、廣東、四川,時在秦漢;經緬甸入雲南,也在秦漢,似比入海南一途稍遲;經西亞入新疆、河西走廊,時在南北朝。傳入海南時,最先得益的正是臨高語族群。

紀念

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 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

1980年11月20日我國發行了《J58 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三組)》郵票四枚,第4枚就是黃道婆

後人評價

封建正史對科學技術有著一種無知的輕蔑,再加上對下層勞動人民的頑固偏見,所以對黃道婆這樣一位偉大的紡織革新家及其傑出貢獻,正史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這是我國歷史學的普遍性的遺憾。但人民是公正的,“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隻筒子兩匹布。”這是上海一帶勞動人民世代相傳的一首歌謠。這首歌謠歌頌的就是表達了人們對黃道婆為我國棉紡織技術作出卓越貢獻的感激。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術的巨大貢獻,贏得了當地勞動人民深情的熱愛和永久的紀念。

黃道婆死後,大家舉行了隆重的公葬,並且在烏泥涇鎮替她修建祠堂,叫先棉祠。以後其他許多地方也先後為她修建祠堂(原上海縣港口鎮建有黃母祠)表達了廣大勞動人民對這位棉紡織業的先驅者的感激和懷念。解放後,上海人民為紀念這位傑出的勞動婦女,新中國成立後,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重修了黃道婆的墳墓,種了樹,建了墓園。北京的國家博物館裡還陳列著她的塑像和松江布,供後人瞻仰。黃道婆是我國古代勞動婦女勤奮、聰明、慈愛、無私的傑出典型,她的名字和功績將永遠留在廣大人民的記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