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入侵阿富汗

蘇聯入侵阿富汗

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與阿抵抗力量之間展開的一場侵略與反侵略戰爭。亦稱阿富汗戰爭。這次入侵被認為是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即支持激進的政黨如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加緊使阿富汗在經濟上依賴蘇聯,反對同中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試圖改革,但均由此而告終。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同年12月27日,蘇聯人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在政變中上台。當卡爾邁勒推行俄國化的企圖遭到武裝反對時,他要求並接受蘇聯援助,對反對派進行鎮壓,導致阿富汗戰爭的爆發。

基本信息

簡介

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入侵阿富汗

自1919年阿富汗獨立以來,雖然名義上一直是獨立國家,但蘇聯卻不斷干預阿富汗的內政。1976年,達烏德在蘇聯的支持下發動了政變,推翻了查希爾王朝,成立了阿富汗共和國。1977年,達烏德正式就任阿富汗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但達烏德企圖擺脫蘇聯的束縛,這引起了蘇聯的不滿。

1978年4月,蘇聯支持以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為首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了軍事政變,推翻了達烏德政府。阿富汗國名被改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塔拉基擔任革命委員會主席,併兼任總理。塔拉基政府繼續執行親蘇政策,被蘇聯拉入了“社會主義大家庭”。

1978年年底,塔拉基訪問蘇聯,雙方簽訂了《友好睦鄰合作條約》,有效期20年。條約規定,雙方在平等、相互尊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發展全面合作,為保證兩國安全、獨立和領土完整而進行磋商,經雙方同意後採取相應措施,繼續發展兩國間軍事領域的合作。締約雙方各自宣布,不參加旨在反對締約另一方的軍事聯盟或其他聯盟,不參加旨在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國家集團以及行動或措施。

塔拉基在執政期間,國內矛盾錯綜複雜,政府重組不斷。1979年3月,阿明被任命為政府總理,但他不受蘇聯所歡迎。蘇聯企圖聯合塔拉基搞掉阿明,但阿明卻捷足先登發動政變,處死了塔拉基,自己兼任總統。阿明政府執政時期,國內政局動盪,而且人民黨內部也是互相傾軋。蘇聯認識到,阿明政權不能實現蘇聯在阿富汗的利益,決定實施南下戰略,除掉阿明。

1979年12月27日,蘇聯派遣8萬多人的現代化軍隊,大舉侵入阿富汗,占領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及其他大城市,處死了阿明。之後,蘇聯扶植卡爾邁勒組成了親蘇政權,卡爾邁勒擔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阿富汗革命委員會主席和政府總理等職。蘇聯入侵後,阿富汗人民奮起抵抗。十幾支穆斯林愛國武裝在喀布爾市郊、坎大哈、赫拉特和全國的山區要塞展開了抗蘇鬥爭。1981年,其中的幾個抵抗組織聯合成立了阿富汗聖戰者伊斯蘭聯盟,並開始接受美國、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等國的軍事援助,在全國開展抵抗蘇軍入侵的鬥爭。

蘇軍入侵阿富汗,還遭到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強烈譴責。1980年1月,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通過了《要求外國軍隊無條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決議。以後歷屆聯全國大會上,蘇聯都遭到各國的強烈譴責,要求蘇軍撤出阿富汗,實現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蘇軍的入侵,給阿富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蘇軍進入後,阿富汗遭到了極大破壞,大約100萬人死於戰火,60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1986年2月,在阿富汗人民的頑強抵抗和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下,蘇聯被迫表示,願意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5月,納吉布拉代替卡爾邁勒,擔任人民民主黨總書記一職。12月,納吉布拉被任命為革命委員會主席。第二年,又擔任了總統。1988年,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蘇聯、美國、阿富汗喀布爾政權和巴基斯坦四國外長在日內瓦簽署了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協定。協定包括四項檔案和一項關於聯合國提供監督的備忘錄,要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喀布爾政權互不干涉內政、阿富汗難民自願返回家園,以及由美、蘇提供國際保護。協定還規定,蘇軍從1988年5月15日起,9個月內全部撤出阿富汗。1989年2月15日,蘇軍按照協定規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1991年5月,聯合國提出了阿富汗和平計畫,建議成立多黨政府。1992年4月16日,納吉布拉政權瓦解。28日,穆賈迪迪在喀布爾成立了阿富汗伊斯蘭國臨時政府。

起因

一輛蘇制伏爾加轎車駛過內戰前的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街道一輛蘇制伏爾加轎車駛過內戰前的喀布爾街道

1979年9月14日,蘇聯駐阿富汗大使普扎諾夫設計幫助塔拉基誘捕阿明未果,塔拉基反被阿明藉機推翻,阿明自任革命委員會主席。曾經顯赫一時的塔拉基,竟然被阿明的手下用一隻小枕頭憋死。這就是所謂的“九月事件”。

“九月事件”加深了阿明對蘇聯的仇恨。阿明上台後,公開指責蘇聯插手幫助塔拉基策劃陰謀,迫使蘇聯撤換了駐阿大使普扎諾夫。他還要求蘇聯撤回在阿富汗的3000名軍事顧問、教官和技術人員,並拒絕了蘇聯向其發出的訪蘇邀請。蘇聯擔心失去阿富汗這塊苦心經營的陣地,決定出兵干預。

1979年10月下旬的一個夜晚,勃列日涅夫召開蘇共中央政治局秘密會議,專門討論如何處置阿明的問題。據會議的參加者後來回憶,勃列日涅夫清了清嗓子,低沉而威嚴地說:“我決定,幹掉他!”入侵阿富汗的行動方案是在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的親自領導下,由國防部、總參謀部、中亞軍區等共同制定的。

準備

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位於亞洲中南部,是個內陸國家,面積僅相當中國西藏的一半,是蘇聯“南方戰區”的一部分。南方戰區對蘇聯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蘇聯一直想在這一地區實施分階段的戰略推進,以實現在印度洋尋求暖水港和出海口並切斷歐洲和遠東聯繫的戰略。控制阿富汗是蘇聯實現南下戰略的重要步驟。蘇聯在阿富汗苦心經營多年,對阿富汗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和控制。但是,阿富汗逐漸加劇的動盪局勢和領導人違背蘇聯人意志的行為,對蘇聯的南下戰略產生了威脅。蘇聯認為只有訴諸武力才能加強對阿富汗的全面控制。

同時認為,在阿富汗採取軍事行動,由於美國因人質問題捲入了與伊朗的爭端,美國願意採取軍事干預的可能性很小,西方國家因根本利益沒有受到侵害也不會有強烈反應,占領並控制阿富汗易於取得成功。蘇軍入侵阿富汗不僅是完全有準備的,而且是一種預謀的裡應外合的軍事行動。

遠在入侵之前,蘇聯通過“經援”和“軍援”,在阿富汗進行了大量的戰場建設。其中修建了幾條戰略公路和兩個空軍基地及喀布爾國際機場,並在蘇阿邊境修建了大型後勤補給基地。另外,在阿富汗的幾千名軍事顧問和技術專家,早已控制著阿軍一些要害部門和部隊,對阿軍情況比較熟悉。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最後決心和入侵方案,是在派出高級軍事代表團多次對阿實地觀察了解情況後,大約在11月26日正式確定。

入侵決心定下後,蘇軍以保衛在阿基地和人員安全為名,開始向阿調運先遣部隊。12月上旬,1500名配備有坦克、火炮的蘇軍人員被空運進阿,爾後配置在薩蘭山口,一些工兵部隊也進入阿境,修復赫拉特附近被破壞的路段、橋樑並恢復一些機場和軍事設施。同時以“軍援”為名,通過公路向阿運進大批武器裝備。聖誕節前夕,先後向巴格蘭姆空軍基地和首都喀布爾機場分別空運了1個空降團和1個多空降師,先期奪占、控制要害地區。在空降部隊向喀布爾大規模空運期間,編成東西兩個戰役集群的地面進攻部隊向邊境地區秘密機動,進入了出發陣地,各種裝備器材和後勤保障物資也向邊境調集。為了指揮對阿富汗的武裝入侵,協調有關軍區和各軍種之間的行動,組成了總部和軍區之間的中間戰略指揮機構,並在捷爾梅茲開設了前方指揮部。同時派出先遣電台潛入阿境內重要軍事基地待命,專門的通信指揮網也開通完畢。

在阿富汗,蘇顧問以冬季裝備換季和檢查維修為名,集中和拆卸了阿軍的主要武器裝備,而且限制作戰飛機駕駛員飛行,使阿軍實際上被解除武裝處於無法作戰狀態。阿總統阿明被誘騙離開總統府,轉移到郊區行宮,失去了與各戰鬥部隊的聯繫。蘇聯還對西方發動了外交和宣傳攻勢,大肆宣揚蘇聯從東德部分撤軍,抨擊北約在西歐部署中程飛彈,對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推波助瀾,以此轉移西方對其侵阿行動的注意力。

經過

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入侵阿富汗

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70年代,蘇聯推行L.I.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戰略,加緊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為實現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亞樞紐地區的戰略企圖,從1973年起對阿富汗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滲透。1978年4月,蘇支持阿人民民主黨軍官發動政變,奪取政權。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黨內部發生火併,政府總理H.阿明殺死黨的總書記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兼總理。阿明上台後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聲稱要與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

蘇擔心失去對阿富汗的控制,決定採取軍事行動並進行戰爭準備。1979年8~10月,蘇聯派遣陸軍總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進行實地勘察,並以援助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馬扎里沙里夫、巴格蘭、赫拉特等戰略要地;同時以檢查武器為名封存阿政府軍的輕武器,拆除重裝備,使其失去應付突變的能力。隨後,蘇軍在蘇阿邊境的鐵爾梅茲建立前方指揮部。1979年12月中旬,蘇軍進入集結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領阿北部地區。阿富汗人民在國際社會支持和援助下,與侵阿蘇軍和蘇聯扶植的政府軍展開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爭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蘇軍全面入侵(1979.12~1980.1)蘇軍憑藉優勢兵力和現代化武器,以突然襲擊方式大舉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24~26日,蘇軍出動大型運輸機280架次向喀布爾國際機場和巴格蘭空軍基地空運5000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裝備。27日晚7時30分,進駐喀布爾的蘇軍占領阿首腦機關、國防部、電台等,打死阿明,粉碎阿政府軍抵抗,將B.卡爾邁勒扶上台並宣稱阿富汗發生政變,蘇軍系“應邀進入阿境”。28日起,蘇軍集結在邊境的6個師分東、西兩路對阿富汗發動鉗形攻勢。東路3個師沿鐵爾梅茲─馬扎里沙里夫公路南下;西路3個師沿庫什卡-赫拉特公路南下。次年1月2日,東西兩路在坎大哈會師。一周內,蘇軍基本完成對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領,並控制了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阿富汗與伊朗的邊境要地。在此階段,蘇軍共出動7個師8萬人;阿明控制的阿政府軍(1個軍團、13個師,共10萬人)對蘇軍的入侵基本上未予抵抗,大部分繳械投降並歸順了蘇聯扶植的卡爾邁勒政權。

第二階段,蘇軍發動全面“掃蕩”和重點“清剿”(1980.2~1985.12)蘇軍完成對阿富汗的占領後,將進攻矛頭指向以反政府武裝為主體的抵抗力量,先後於1980年2月、4月和6月發動三次大規模攻勢,對喀布爾、昆都士、巴格蘭以及庫納爾哈、楠格哈爾、帕克蒂亞等省的抵抗力量游擊隊展開全面“掃蕩”。游擊隊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條件,廣泛開展山地游擊戰,使蘇軍摩托化部隊無法發揮其兵力兵器優勢,被迫停止全面“掃蕩”。

全面“掃蕩”失敗後,蘇軍改變戰術,在確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線的同時,集中優勢兵力兵器對游擊隊主要根據地發動重點"清剿",企圖切斷游擊隊的外援渠道,殲滅游擊隊的有生力量。“清剿”的重點地區有潘傑希爾谷地、庫納爾哈、霍斯特、坎大哈等,其中對潘傑希爾的大規模“清剿”達8次之多。1982年5月和1984年4月,蘇阿軍隊出動1個師2萬餘人,採取全面封鎖、飽和轟炸、分進合擊、機降突襲等戰術,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向潘傑希爾游擊隊根據地發起猛烈進攻,一度占領該谷地。蘇軍和阿政府軍的重點“清剿”遭到游擊隊頑強抵抗,在付出沉重代價後雖占領游擊隊一些根據地,但未能重創游擊隊的有生力量。“清剿”結束後,游擊隊又回到根據地。經幾年戰鬥,游擊隊逐步發展壯大,武器裝備得到改善,戰鬥力明顯提高。至1985年底,侵阿蘇軍兵力達12萬人,喀布爾政府軍兵力為7萬人,游擊隊則發展到10萬人。在此期間,蘇聯在國際社會壓力下,被迫於1982年6月同意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日內瓦間接會談。至1985年底,喀布爾政權和巴基斯坦政府代表先後舉行六輪日內瓦間接會談,但未能在實質性問題上達成協定。

第三階段,雙方戰略相持(1986.1~1989.2)曠日持久、邊打邊談的戰爭使蘇聯在政治、外交、經濟、軍事上承受巨大壓力。戰場上的屢屢失利,阿富汗游擊隊的不斷壯大,迫使蘇聯改變侵阿政策。1985年M.S.戈巴契夫任蘇共總書記後,決定逐步從阿富汗脫身。為實現這一目標,蘇積極推進阿富汗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將戰爭規模保持在較低水平;同時加緊武裝並將“清剿”任務移交給阿政府軍,蘇軍主要負責防守城市和交通線。阿游擊隊為了把蘇軍趕出國土,推翻喀布爾政權,對城市和交通線頻繁發動攻勢,先後對喀布爾、昆都士、坎大哈、賈拉拉巴德、赫拉特等重要城市發起多次進攻。其中對喀布爾的進攻曾出動兵力5萬人,時間長達幾個月,對蘇軍和阿富汗政府軍造成嚴重威脅。但由於游擊隊內部政見不一,缺乏統一指揮,加上武器裝備落後,進攻屢屢受挫。阿富汗戰場出現了蘇軍控制主要城市與交通線、游擊隊控制廣大農村、雙方均不可能取勝的僵持狀態。在此情況下,蘇聯被迫接受1988年4月14日達成的日內瓦協定,並於同年5月15日~1989年2月15日分兩個階段撤出全部軍隊11.5萬人。至此,蘇聯侵阿戰爭結束。

結局

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入侵阿富汗

西方著名史學家保羅·甘迺迪曾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帝國的過度擴張必然導致敗亡。入侵阿富汗,使蘇聯在國內外陷入空前的孤立。在整個80年代,阿富汗問題是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討論最多的問題之一。為抗議蘇軍入侵阿富汗,中國、美國、聯邦德國等國家聯合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在蘇聯國內,不斷聽到反對入侵的聲音。在阿富汗,侵阿蘇軍士氣渙散,士兵中甚至出現了吸毒現象。而阿富汗人民風起雲湧的反抗運動,更使侵阿蘇軍陷入了難以自拔的泥潭。

1986年3月,新上台的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發出電報,強令卡爾邁勒到莫斯科“治病”,趁機一腳踢開卡爾邁勒,代之以前國家情報局負責人納吉布拉。但是,納吉布拉政權同樣挽救不了蘇聯在阿富汗的最終命運。最後,戈巴契夫決定從阿富汗撤軍。1988年4月14日日內瓦協定簽字,規定蘇自當年5月15日開始撤軍,9個月內撤完。1989年蘇聯軍隊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1989年2月15日,最後一批蘇聯軍隊撤出阿富汗。當最後一輛坦克駛上蘇阿邊境的阿姆河大橋時,駐阿蘇軍司令格羅莫夫跳下戰車,同前來迎接他的兒子一起徒步走過蘇阿邊界線。面對蜂擁而上的記者,格羅莫夫只說了兩句話:“我是最後一名撤出阿富汗國土的蘇軍人員。在我的身後,再也找不到一名蘇聯士兵了。”蘇聯人走了。留給阿富汗人民的,是一個永遠的傷口。

影響

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入侵阿富汗

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阿富汗戰爭曠日持久,歷時九年多,給阿、蘇兩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阿富汗有130多萬人喪生,500多萬人流亡國外淪為難民;蘇聯先後有150多萬官兵在阿富汗作戰,累計傷亡5萬餘人,耗資450億盧布,削弱了國力,從而被迫改變其全球戰略,對國際戰略格局影響深遠。

戰爭中,蘇軍使用大量先進武器,採取多種戰略戰術,但由於進行的是非正義戰爭,受到國際社會和蘇聯人民強烈反對。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雖然在兵力兵器等方面處於劣勢,但由於從事的是正義戰爭,受到廣大人民擁護和國際社會支持,部隊士氣高昂,加上成功地開展游擊戰,使強敵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並最終迫使侵略軍撤離國土。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局部戰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並非就此太平,戰爭的陰霾從沒有離開過我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