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蘇州端午習俗所屬地區: 江蘇· 蘇州
遺產編號:Ⅹ-6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江蘇省蘇州市
遺產級別: 省2009年,蘇州端午習俗作為中國端午節的四處重要傳承地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俗概述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陳子龍這首詩應該是對蘇州端午節的描繪。古人有關端午節的詩詞不提屈原的實在罕見,因為通常概念中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可蘇州的端午卻有所不同,不同在於非祭祀屈原而是祭祀早於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公祭活動已成為蘇州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端午之於蘇州不僅僅是傳統的民間歲時節慶,更是一種同蘇州古城同樣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存。
考古發現,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吳地有一個名百越的部族,龍就是他們的圖騰。他們自比為龍的後代。每年端午不僅舟楫競渡,取悅蛟龍,還把各種食物裝入竹筒,裹以樹葉,投入水中,與龍共食。紀念龍神就成了蘇州端午節的最初由來,而這也是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鼓聲激越,人聲鼎沸,百姓群聚河邊,爭看水上健兒划龍舟奪錦標。
後來,蘇州端午節便增加了祭祀與孫武並稱文武二將的伍員——伍子胥這位幫吳王建造蘇州古城的功臣的內容。伍子胥的故事家喻戶曉,他被夫差賜死,懸目於城門,屍首被裝入牛皮袋,投入河中,所謂“死無葬身之地”,是日正是五月初五,端午。於是,民間盛傳“子胥死,水仙生”。從此,“祭伍子,迎水仙”就成了吳地端午的重要內容。伍氏後人都會在端午聚集蘇州,祭祀儀式後,伍子胥後人和百姓爭相往河中拋扔粽子,放生泥鰍和河蚌,場面蔚為壯觀。
伍子胥死後的206年,也是端午節,楚地汨羅江畔的屈原抱石投江,無論巧合還是刻意,人們也以相同的方式祭祀著這位偉大的詩人。至於端午的其它習俗,全國大同小異。端午食粽,粽子已成為端午代表性食物,名氣最大的莫過於嘉興。而嘉興恰恰是2500年前的吳越邊境。其實蘇州地產粽子也著實讓人開眼,就其外形而言有三角粽、枕頭粽、小腳粽、元寶粽、子母棕、糕粽(包有各色年糕)和筆粽(寓意必中狀元)等,琳琅滿目;至於粽子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另外,就是門懸菖蒲、苦艾,口飲雄黃酒辟邪,掛香囊,燒五毒驅毒。可用紅紙剪成的葫蘆、蛇蟲、蠍子、蜈蚣、蟾蜍、壁虎等五毒的圖案,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嚴然就是民間剪紙藝術,哪捨得當毒物去驅除撕毀焚燒。
護城河里已泛起了活靈活現的龍舟,蘇城上空也響起了備戰龍舟競渡的選手們伴隨著威猛鼓點的響亮而整齊的號子聲,商鋪中琳琅滿目的各式粽子無不透著節慶的氣氛。此情此景正如兒歌所述: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蘇州吳地端午習俗
簡述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重要民間節日之一,紀念的是愛國大詩人屈原。但是蘇州的端午節卻與其他地方不同,它所紀念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名將伍子胥。紀念伍子胥的端午節是蘇州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民間節日,具有一整套與當地自然氣候條件、日常生產生活習慣、經濟文化特徵相適應的民俗活動。雖然有些活動與其他地方的端午活動並無太大區別,但其細節卻體現著蘇州特有的水鄉風情。喝雄黃酒
五月自古被稱為毒月、惡月,百事多有禁忌。道觀,寺廟向施主贈送佩帶符篆等物,以避毒邪。因為艾草、菖蒲以及雄黃都有驅蟲防毒作用,過端午節洗艾水澡、懸艾、纏五色絲、飲雄黃酒等,成了普遍的習俗,都是為了驅邪消災。從前,蘇州端午節風俗照例要飲雄黃酒。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說雄黃酒,跟蘇州真的關係極深。民間傳說白娘子在端午喝了雄黃酒現出原形,嚇殺許仙,這個故事原形《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是在明朝蘇州人馮夢龍寫的《警世通言》里第一次出現的。
《吳郡歲華紀麗》卷五:
今吳俗,午日多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又以余酒染小兒額、胸、手足心,雲無蛇虺之患。復灑餘瀝於門窗封凍壁間,以祛辟毒蟲。
《燕京歲時記》:
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
端五這天蘇州人家要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婦女簪艾葉、榴花,號稱“端五景”。人家各有宴會,慶賞端陽。藥市、酒肆會做生意的買賣人,會向老顧客贈送雄黃、芷術、酒糟。百行各業在這天也歇業,眾人在酒店裡開懷暢飲,名曰“白賞節”。
民間雄黃酒的做法
將蒲根切細、曬於,拌上少許雄黃,浸白酒,不過也有單獨用雄黃浸酒的。因為相信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更有拿雄黃酒塗抹在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這種風俗稱為\"畫額\",也是為了驅除邪魅。仲夏疾病流行、毒蟲活躍,還有將雄黃酒噴灑房屋壁角陰暗處,以避毒蛇蜈蚣等物,驅散瘟疫毒氣。有水井的人家,以雄黃一塊,裹以絲綿,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雄黃如此魔力
說起來,最早使用雄黃的,是道家煉丹中常用的藥材,葛洪在《抱朴子》里就提到用雄黃泡酒,《道藏》有“神仙酒煉雄黃方”,用雄黃做主藥,酒為輔料,認為喝了這酒,“腹中三蟲伏屍去,心開目明,使人有威武,入水辟蛟龍。入山辟虎狼,入軍辟五兵”,後來在民間就形成了對雄黃酒的推崇。其實,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又稱雞冠石,性溫,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殺蟲藥。的確,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雄黃解毒防疫的功能,中醫認為,雄黃外用治療疥癬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
端午節雄黃酒的前身,應該是菖蒲酒。菖蒲葉形如劍,故稱“蒲劍”,又因近水而生,而名“水劍”。製成菖蒲酒,具有性溫味辛特點。對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壽。《本草綱目》載:“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瘺,久服耳目聰明。”
早在《後漢書》里,就有“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遺張讓,即拜涼州刺史”的典故,菖蒲酒是我國歷史傳統名酒,在漢朝就聲名遠揚,尤為歷代帝王、官宦所喜用。孫思邈《千金月令》:“端五,以菖蒲或縷或屑,以泛酒,謂之蒲酒。”《遵生八箋》稱:“端午日,以菖蒲一寸九節者,屑以浸酒。”唐殷堯藩有詩云:
少年佳話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宋朝詩人梅堯臣在端午節時,無菖蒲浸酒寧肯不飲,在端午日的詩中寫道:“有酒不病飲,況無菖蒲根。”他傍晚得到菖蒲時,寫下《端午晚得菖蒲》:“薄暮得菖蒲,猶勝竟日無。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壺。”
宋朝端午習俗要喝的,還是菖蒲酒。明朝,菖蒲酒被列為皇家宮廷時令御酒,明代太監劉若愚寫的《酌中志》中說:“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宮眷內臣穿五毒艾虎補子衣,門兩旁安菖蒲、盆盒。初五日午時,飲硃砂、雄黃、菖蒲酒吃棕子。”
也是明代,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雄黃酒開始流行了。此外,還有硃砂酒,硃砂與雄黃一樣是道家煉丹喜歡用的藥材。
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
古人飲雄黃酒,並不可取,雄黃其實有毒,連修行到家的白娘子都吃不得,凡人百姓,更不能喝,移風易俗,是情理中事。雄黃酒不能喝,蘇州以前端午吃黃魚的習俗卻延續下來了。在蘇州安度晚年的南宋詩人范成大有《田園雜興》詩:
海雨江風浪作堆,時新魚菜逐春回。荻芽抽筍河豚上,楝子花開石首來。
這裡吟詠的“石首”,就是黃魚。《吳郡歲華紀麗》介紹,蘇州舊時有“鱑魚市”,
“吳中重午日,居民必買此魚,為祀先賞節之需。諺有云:“楝子花開石首來,篋中絮被擁三台。”言典衣以買錢烹食也。每當曉色朦朧,(扌詹)夫爭到葑門外冰鮮魚行貿販,摩肩接踵,投錢如雨,牙人秤量,忙不暇給,謂之鱑魚市。”
清代蘇州老文人尤侗有《鱑魚》詩,連當時端午節黃魚的價格都說明白了:
門客不須彈鋏嘆,百錢足買十斤余。
佩掛香囊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亦稱佩幃、容臭。其製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端午節,蘇州風俗要戴香囊。吳中風俗歷來競尚麗巧,舊時繡制香囊是一項極重要的女紅,每到端午節前夕,閨閣女子媳婦妯娌們就要早做準備,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設計好新奇的文飾,再巧加刺繡,有十二生肖、獅子、雙魚、盤腸、花草、珍禽、瑞獸、蔬菜、瓜果等吉祥圖案,香囊形狀則長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稜角形、雞心形、菱形、斗形、月牙形、扇面形等等,上繡有花、草、蟲、鳥及羅漢錢等,款式極為精美,或者用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香囊多以棉布、絲綢為材,工藝講究,需裁剪、刺繡、挖補、貼上、纏繞,閨閣中各展手段顯示本領,爭奇鬥巧,一旦完成,到時候拿出來交流品評,互相饋贈,“蘭閨彩伴,各賭針神,炫巽爭奇,互相投贈,新制日增。”(《吳郡歲劃紀麗》)
蘇州這種刺繡香囊,非常的小,香囊中盛雄黃,名雄黃荷包。大戶人家,更講究了,“鏤翠葉五色葵榴、鈿漆摺扇、真結百索釵符、牙筒香囊、艾朵彩團巧粽之屬” (《吳郡歲劃紀麗》。
在端午,蘇州人家會找來獨頭(不分瓣的)大蒜頭,外面結線網裝好給小孩佩帶,稱為“獨囊網蒜”。另外,給小孩子戴的還有“裊羢銅錢”,用五彩絲線纏繞在銅錢上,或者做成虎頭的形狀,讓孩子佩帶腰間用以辟邪鎮惡。以前端午節,各家會在早晨就給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據說,戴五色線可以避蛇蠍類毒蟲傷害保平安。這種風俗其實是漢代以來民間端午纏五彩絲辟鬼兵的沿襲,也是佩帶香囊習俗的前身。漢代的主要祛瘟飾物是朱索與桃印,朱索的作用是拴住人的魂魄,或圈住人的居處,以防止邪氣侵害。
應劭《風俗通義》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或續命縷、避兵繒、五色縷、朱索,避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兵”是指五兵,既弓、矛、戟、劍、戈,代表戰亂瘟疫,人們相信用這樣的辦法可以逢凶化吉,讓小孩平安長大。所以,周處在《風土記》也說:五采系臂,謂為長命縷。五彩絲原來是纏在手臂上,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北朝婦人,五日宛轉繩、長命縷,皆結為人像帶之。”明清時代,朱索主要成為兒童的佩帶物。明代田汝成《熙朝樂事》:“結五色絲為索,系小兒臂,男左女右,謂之長命縷。”
後來逐漸演變,把五彩絲綴編成方形飾物佩戴在胸前,開始向裝飾性方面發展,六朝以後又出現了百索、條達、條脫、合歡索、宛轉繩等名稱。北宋時於端午日賣“百索”,《歲時雜記》“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南宋時“撲賣諸般百索,小兒荷戴,系頭子,或用線結,或用珠兒結”,宮廷內“宰執以下”諸官員都用“百索彩線”結成“經筒”、“符袋”佩戴胸前, “經筒”、“符袋”就是現在的香囊了。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裡面裝的東西幾經變化,有驅邪的靈符,有銅錢,有可辟蟲毒的雄黃粉,最後還出現了外國進貢的新奇香料。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輦綴五色香囊,每出遊芬香滿路,就是貢品香料。
端午佩香囊,雖是一種民俗,可以裝飾點綴節日氣氛,同時也有實用的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是一種科學預防瘟疫的方法。夏季,各種傳染病開始流行,古人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製成香囊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端午香囊常用中草藥除了雄黃,硃砂、香藥外,還有其他中藥材,如化濁驅瘟的蒼朮、白芷、菖蒲、冰片、牛黃、川芎、辛夷、艾草等。還有另類的蚌粉,如《歲時雜記》“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
舊俗,過了端午節就會把佩戴過的香囊扔掉,以棄除瘟病,今不多見。
懸掛菖蒲
在漢代,人們就有用朱索纏繞“葷菜”以驅邪的記載,葷菜就是有芳香氣味或辛辣味道的植物,如艾草、菖蒲、蔥、蒜之類。《清嘉錄》說:“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蘇州人家端午節在家門口一般都要掛艾草、菖蒲,大蒜,通常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許多家庭還要將這些有消毒作用的草藥大蒜讓孩子隨身攜帶。端午節時,時近夏至,天氣轉熱,空氣潮濕,百毒齊出,蚊蟲滋生,疫病增多。古人用菖蒲、艾草、蒜頭來去除各種毒害,是有科學根據的。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殺蟲。古代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節日一早便將艾蒿、菖蒲紮成人形,懸掛在門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菖蒲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樣子象寶劍,也稱“水劍”, 晉代《風土誌》有“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插在門口,邪氣鬼魅便不敢進門騷擾。我國現存第一部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將菖蒲列為上品藥物,稱它“開心孔,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唐代醫家孫思邈也說它“久服輕身,聰耳明目,不忘,不迷惑,益心智,高志不老”,並把它列在《千金翼方》治健忘10味藥物的第二位。葛洪《抱朴子》記載:有一位叫韓眾的人,堅持服菖蒲13年後,竟遍身長出細毛,不畏嚴寒,到冬天仍袒衣露胸。更令人詫異的是,服菖蒲後他記憶大增,能“日記萬言”。菖蒲的採集也有講究,《遵生八箋》說:“須在清淨石上,水中生者,以南流水邊者佳,北流者不佳。”
《荊楚歲時記》說,“(農曆)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青氣”。艾草在古代一直就是藥用植物,文獻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艾草已經入藥。傳統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艾草有特殊香氣,具有驅蚊蟲的功效。端午節期間,是割艾草的時節,含艾油最多,功效最好,人們爭相采艾,插在門口,或在室內燃燒, 它散發的氣息能驅蟲殺菌,而且氣味芬芳,有通氣活血之效,是一種天然的空氣清潔劑。所以舊時人們相信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可使身體健康,消疾病、驅鬼邪、避晦氣。古人對室內空氣流通保持潔淨其實一直很講究,尤其是夏至時分,衛生特別注意, 比如《雲笈七籤》里明確提到:“五月並十二月晦日,正月中,常宜焚燒殺鬼舟”。這種丹藥的配方很複雜:
鬼箭、蜈蚣、牛黃、野葛、雄黃、雌黃、硃砂、黎蘆、鬼比目、桃仁、烏頭、附子、半夏、硫黃、巴豆、犀角、麝香、白朮、蒼朮(各等分)共十二味,為末,用草汁為丸,否用糊汁亦可,丸如雞子大,每焚一丸,百邪皆滅。
這是用來焚燒以後,驅除污濁之氣的,《道藏》里還有一種靈寶辟瘟丹:
蒼朮一斤、降香四兩、雄黃二兩、硃砂二兩、硫黃一兩、硝石一兩、柏葉八兩、菖蒲根四兩、丹參二兩、桂皮二兩、藿香二兩、白芷四兩、桃頭四兩,五月五日午時收、雄狐糞二兩、蘄艾四兩、商陸根二兩、大黃二兩、羌活二兩、獨活二兩、雌黃一兩、赤小豆二兩、仙茅二兩、唵叭香無亦可免。
以上二十四味,按二十四氣,為末,米糊為丸,如彈子大,火上焚燒一丸。
要問真假,曠達如蘇東坡,他在《仇池筆記》里有精彩的回答:
端午日日未出時,以意求艾似人者,采之以灸,殊效。一書中見之,忘其為何書也。艾未有真似人者,於明暗間以意命之而已。萬法皆妄,無一真者,此何疑也。
當然,古老的一些民俗往往包含著前人的智慧與創造,不單純是所謂的迷信。
探采百草
農曆五月正是天氣炎熱、疾病多發的季節,很多毒蛇害蟲都在五月繁殖活躍起來,經常給人造成危害。五月有五毒,為了防禦疾病,增強健康,到了五月端午之時,人們便要遍踏百草,採集藥材。民間習俗認為,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這天最適合炮製。在民間,一直有“端午節期間,百草為藥”的說法,《清嘉錄》介紹了蘇州這天“采百草”的習俗:士人采百草之可療疾者,留以供藥餌,俗稱“草頭方”。藥市收癩蝦蟇,刺取其沫,謂之“蟾酥”,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萬計。人家小兒女之未痘者,以水畜養癩蝦蟇五個或七個,俟其吐沫。過午,取水煎湯浴之,令痘瘡稀。
《吳郡歲華紀麗》也說,“今吳俗,亦於午日,采百草之可療疾者……又收蜈蚣蛇虺,皆以備攻毒之用。”
《夏小正》云:“是月蓄藥,以蠲毒氣。”
西晉文學家,蘇州人陸機在《要覽》里,有關於端午日製藥的神奇描述:“萬歲蟾蜍……以五月五日取陰乾,以其足畫地,即流水,帶之於身,能辟兵。”此事也見於葛洪《抱朴子》,這當然是荒誕不經的。不過吳地風習,端午的確又有作藥浴之俗,在家裡使用一些中草藥熬水,去給孩子和大人洗澡,以消滅身上的病菌。
明朝屠隆在《遵生八箋》里記了很多隻適合在端午炮製才靈驗的古代偏方,有些今天讀來固然覺得可笑,可還是饒有興味的,“五月五日宜合紫金錠、保生錠子,治小兒疾。方在醫書錄。內府此日用雄黃研末,少加硃砂,收真蟾酥作杵,陰乾。凡遇惡毒初起,以唾磨搽,微痛,立消。”(《雜記》)
炮製專治狐臭的藥,“五日,取露草百種,陰乾,燒為灰,以井水煉成膏,再用嚴醋和為餅子,腋下挾之,乾即換去。五遍,能治腋下臭氣。”(陳藏器《本草拾遺》)
再比如這種傷藥: “五日,取晚蠶蛾裝一節竹筒內,開眠處封貯,待其乾死。遇竹木刺傷者,以些少塗之,即出。更有別用,如此方可收得。”(《廣惠方》)
今天我們一般人吃魚,不小心魚刺卡了嗓子,會去吃點飯糰,或者喝醋,有先見之明的古人在端午這天,跑到韭菜地里去找蚯蚓糞便做藥:五日午時,韭菜地上,面東不語,取蚯蚓泥藏之。(蚯蚓糞也,圓如碎珠,粒粒成塊,即此物也。)遇魚骨鯁喉,用此少許擦咽喉外皮,即消。
現在增強記憶力的營養品滿街做廣告,古人相信在端午這天 “取鱉爪著衣領中,令人不忘。”(《瑣碎錄》)估計是因為龜鱉咬人死比鬆口的緣故,下面在端午進行的加強記憶力的“科學活動”則近巫術-----《千金方》曰:“五日日末出時,取東向桃枝刻作小人形,著衣領中,令人不忘。”
有的乾脆就是迷信,念咒畫符-----“五日,硃砂寫茶字倒貼,辟蛇蠍;寫白字倒貼柱上,辟蚊蟲。寫儀方二字倒貼亦妙。”“午時將燈草浸油內,望太陽咒曰:天上金雞吃蚊子腦髓液。念七遍,吸太陽氣吹於燈草上,夜點燈草,照蚊皆去。”
更有產科大夫的偏方,《雲笈七籤》曰:“五日午時,取天落水磨朱寫一龍字,明年若又雨,取水磨墨寫一龍字,如錢大,二字合作一小丸。婦人難產,乳香湯吞之;生出,男左女右手中握字丸即下。如次年無雨,前字無用矣。每年須寫百字友濟人。”
其中儘管有迷信色彩,其實“五日”已經成為一種符號,信仰,也可看成是一種節氣泛稱,其實是源於端午時節中藥的藥性最足,而中藥最講究“道地”二字。
蘇州是吳門醫派的發源地,傳統製藥業發達。明末,蘇州吳縣人吳有性在祟禎15年(公元1642年)寫了著名的《溫疫論》,被譽為我國第一部治療傳染病的專著。他在書中認為,瘟疫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條,一為“天受”,一為“傳染” ,瘟疫的病因由於“四時不正之氣”,感染“戾氣”而成。正因為如此,今天看待古人在端午節掛艾葉、灑雄黃、佩香囊,都是為了預防“戾氣”。
如此,端午堪稱中國傳統的醫藥節了。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蘇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節前夕,在蘇州小巷深處,朱門半掩,廳堂里妯娌婆媳團團圍坐,或者就在彈石路邊,小藤椅幾張圍攏來,滿目青綠的箬葉,糯米的晶瑩,傍晚,就飄來了香氣,還有要好鄉鄰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藝,味道鹹淡,賣相如何,這是現代人生活里難得的悠遠古風,是蘇州人津津樂道的佐餐美食。民國時代蘇州作家包天笑在晚年《衣食住行的百年變遷》一書中回憶到:到了端午節,那便是粽子的世界了。粽子的味兒,有甜的,有鹹的,有素的。形式有圓的,有方的,有長的,有尖的。有一種白水粽,范煙橋曾以書來告訴我:謂以新制之玫瑰醬,蘸白水粽,可謂色、香、味三絕,我報以詩云:“可笑詩家與畫家,珍羞也要筆生花。玫瑰醬蘸水粽白,雪嶺似披一抹霞。”
和很多地方一樣,蘇州家家戶戶在端午自己包粽子,用青箬葉或青蘆葉包裹糯米及各種餡料成三角圓錐形,這是小腳粽,或者包成筒狀,。叫枕頭粽,放在鍋里大火煮沸,然後文火慢慢煨,幾個小時以後就好了。而蘇州至今流行的粽子做法完全依古制,包粽子前一天用清水浸泡糯米,餡料有豬肉、火腿、赤豆等,名目甚多,大致分鹹、甜、白三種,有葷有素,尋常人家都會做白水粽、赤豆粽、棗子粽、灰湯粽,考究如豬油夾沙粽,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後去皮、濾沙,再放適量砂糖和油脂熬製成餡,餡中還夾一塊肥肉膘,煮熟後最道地的是這塊脂肪,香甜可口,望去晶瑩如玉,是典型的蘇州風味。白水粽清單可口,簡單蘸白糖桂花醬,或者就這么吃,總之隨人口味,是最本色的一種。
吳郡歲華紀麗
《吳郡歲華紀麗》是清代蘇州人自己寫的一本風俗志,裡面提到:吳俗,角黍以篛裹糯米為之,或用菰葉,有三角一角二種,形制甚多。三角者為菱角粽,一角者為秤錐粽,以菰葉裹黍為之者,謂之茭粽。吳門端五節,爭以角黍為節物,巧制各種俱備。又有棗子粽、火肉粽等新制。
火肉就是火腿吧,現在蘇州人吃的最多的,恐怕還是這兩樣粽子。
黃石先生在《端午禮俗史》中指出,角黍本是農民祀祖的供奉物。
《呂氏春秋?仲夏紀》:“仲夏之月,……農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這種早黍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鹼水粽。梁吳均的《續齊諧記》開始將角黍與屈原之死相聯繫。也是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晉人周處在《風土記》中稱粽子為“角黍”,“仲夏端午,烹騖角黍,端,始也。” “謂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葉裹粘米煮熟,謂之角黍。”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接下來的南北朝時期,是各民族文化習俗交融的年代,粽子味道越來越豐富,出現了雜粽。《齊民要術》記載。有將粟與黍混合起來做粽子的方法。米中開始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添加各種果實、草藥,做成各種形狀的粽子。今天我們做粽子使用的原料基本具備了,當時,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這時的粽子還是高檔食品。
粽子再高級也是食品,屬於形而下,可《齊民要術》把粽子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俗,先以二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象。”
兩條記載都說的是“黍”, 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糧食,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3000多年前就有了,但今天已經很少上桌,估計做酒為多,五糧液里應該有它,黍在古代被列為五穀之一,地位崇高,詩經里著名的《黍離》篇有: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的千古絕唱,這是有王者風度的糧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
糯米做粽子
李時珍提醒我們,現在大家裹粽子是用糯米,可以前不是這樣。據說今天北方農民還有保留用黍子作端午粽子的古風。最早記載用糯米做粽子的是在唐朝了,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唐韋巨源著有《食譜》,提到長安有“蜂蜜涼粽子”, 由唐代“燒尾宴”上的“賜緋含香粽”演化而來的。此粽妙在只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吃的時候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即可,涼甜芳香、泌人肺腑。這樣的粽子透著盛唐時期的大氣。
寶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白居易出任蘇州剌史,在蘇州的端午節,蘇州粽子的香甜一定讓這個風流刺史印象很深刻,在《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詩中,他滿懷感慨的回憶起蘇州的這一風味: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在唐代,粽子已經逐漸成為百姓日常食品,品種繁多。唐人姚合詩云:“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開元天寶遺事》載:“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於此戲。”
歲時雜記
寫作於宋代的《歲時雜記》載:“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葉裹粘米,名曰角黍,相遺,俗作粽。或加以棗、或以糖。近年又加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類。近代多燒艾灰淋汁煮之,其色如金。”這樣的做法與今天其實區別很小了。蘇東坡在《端午帖子詞》詠道:“不獨盤中見蘆橘,時於粽里得楊梅。”陸游有“盤中共解青菰粽,哀其將簪艾一枝”的佳句,粽子。值得注意的蘇州食粽風俗有“健粽”-----范成大《吳郡志》:重午以角黍團、朱索、艾虎、畫扇相餉。夏至復作角黍以祭,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曰健粽。
不知道這樣的風俗與後來的“健人”有沒有關係,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要佩帶一種飾物,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代記錄蘇州風俗的《清嘉錄》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
《吳郡歲華紀麗》有“釵符健人”條:
唐宋遺紀
《唐宋遺紀》稱:“江淮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綃剪制艾葉,或攢繡入物、禽鳥、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屬, 縐紗蜘蛛,綺谷鳳麟,繭虎絨蛇,排草晰蠍,螳螂蟬蠍,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旛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為串,名曰豆娘。”今吳中端午尚沿其制。閨人剪彩為釵符,雜綴蟲豸五毒諸物,用銅絲金箔紐製成串,加以蒜粽之類,以供插鬢及互相獻賚 ,名曰健人,即古之艾人也。富家鉅族或鏤造金銀為之,玲瓏成串,簪於髻鬟,蔡雲謂即古之步搖,其詩云:“插髻金搖亦健人。”蓋其制寶相類也。另外,蘇州還有一種用粽子命名的糖果,就叫粽子糖。觀前街采芝齋是在清同治九年由河南人金蔭芝創辦,以五百個銅板起家,在觀前街設一小攤。所售“粽子糖”,因為用剪刀剪出形似粽子,故名。以後生意越來越好,由攤而店更為興旺。光緒年間,蘇州名醫曹滄洲進京為光緒、太后診脈。以采芝齋糖果進獻,名聲大噪,今天采芝齋的粽子糖仍然是蘇州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
龍舟競渡
蘇州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祥地。《事物原始》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漢代趙曄《吳越春秋》也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蘇州龍舟競渡的最早起源當為“胥門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詩人邵長蘅有 “五月胥江怒,水嬉歡競渡”的詠嘆。到清朝,蘇州端午龍舟競渡盛極一時,地點眾多,“龍船,閶、胥兩門,南、北兩濠及楓橋西路水濱皆有之。”
端午風俗無論南北,都有龍事,只是北方用以祈雨,而南方模擬競渡。南北朝時,競渡習俗廣泛傳播,唐敬宗曾下詔命地方官修造龍舟二十艘,宋太宗淳化三年到開封金明池觀看競渡。明清兩代,宮廷中端午龍舟表演。清代自順治康熙起,每年端午,大都要在西苑以龍舟競渡酬節。
進入二十一世紀,古城蘇州的端午龍舟競渡依然延續,農曆五月五日,古老胥門城牆下,在蘇州人為紀念伍子胥而命名的胥江河上,彩旗飄揚,龍舟待發,吸引眾多蘇州百姓搖旗吶喊,為健兒們加油鼓勁。逝者已去,追思慕遠,古老的民俗能延續在網路時代,令人感嘆傳統的魅力。
每年一度的龍舟賽,船大都是隔年留下來的,但不放置水中,這樣船身容易腐爛,而是有專門房間存放。端午前二周,龍船出屋,倒放露天,在陰濕天上油漆。還要準備用豬皮做鼓面的傳統鼓,在比賽時使用。端午節日當天,胥江兩岸人潮湧動,家家戶戶扶老攜幼看龍舟競渡。蘇州人把龍舟下水稱為出龍,事先要迎神演戲,稱為“下水”。江邊搭建五米高的彩台,用做舉行舞龍祭龍儀式,拜過濤神伍子胥,比賽就開始了。(上岸時也要舉行送神儀式,叫做“拔龍頭。”)
清嘉錄
根據《清嘉錄》描述,每條龍舟四角都有彩旗,中艙還有鼓吹手,兩旁劃漿的有十六人之多,俗稱“劃手”。 船頭站立一篙師,名為“擋頭篙”。競渡時,船上結彩張旗,槳手奮力划船,鑼鼓喧天,今天在胥江比賽的賽程一般為500——600米,龍舟有20多條,每組4-5條船。而從前蘇州競渡更分 “武賽” 、“文賽”兩種。武賽時龍舟上劃手隨鼓樂大作以整齊劃一的動作拚命划槳,兩岸鞭炮齊鳴,河邊觀者如雲。沿岸早早就搭建起涼棚供官宦富紳觀看,優勝者到達終點時獲錦標無限風光。較特別的是之後的文賽,比的是龍舟賣相,台閣優勝,清代著名的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有如此描寫:
五月五日,吳越有鬥龍舟之戲:刳木為龍,繪鱗甲,飾以金碧;上為雕甍朱檻,帆旌皆以錦繡。舟末為龍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顛倒滾跌,作諸巧劇。下臨江水,險危欲墜。故其購是童也,先以金啖其父母,預調馴之,墮水而死,勿悔也。吳門則載美姬,較不同耳。
《清嘉錄》也有記述:
頭亭之上,選端好小兒,裝扮台閣故事,俗稱“龍頭太子”。尾高丈許,牽彩繩,令小兒水嬉,有獨占鰲頭、童子拜觀音、指日高升、楊妃春睡諸戲。
台閣之戲在蘇州太湖農村鄉村至今流傳,廟會吉日,都有巡街出演,而船尾的水上表演近乎划水衝浪,驚險異常。
吳縣誌
還有更輕鬆可喜的,《吳縣誌》:“端午為龍舟競渡,遊船聚集,男女喧譁,管弦雜沓。投鴨於河,龍舟之人爭入水相奪,以為娛樂。”清代嘉道年間蘇州人袁景瀾在《吳郡歲華紀麗》里也說,“畫舫遊客爭買瓦罐擲諸河,視龍舟中人入水泅取,以為娛樂”,搶到的有獎勵,可以到商家換獎品。清未民初,蘇州龍舟競渡尚保留類似的“放標”,將鵝鴨放在河裡,眾人在水中追逐為戲,這其實是有來歷的,早在宋代,宮廷就有擲銀瓶於水中令人爭奪的作法,後遂相沿成俗。區別只是有的擲土罐、有的擲鴨子、豬脬。與蘇州不同,明代萬曆時進士、兵部尚書楊嗣昌寫過一部《武陵競渡略》,記載荊楚、楚湘一帶龍舟競渡風俗,分緣由、船式、人數、技術、歌詞、賭賽、祭祀、卜歲等, 那裡“舊制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訖,便拖船上岸。”更詳細規定,船中不許藏竹竿、鵝卵石,觀看者也不許扔磚瓦,以防引起械鬥。
金閶民俗史話
龍舟本身就是看點。據《金閶民俗史話》,競渡龍舟“一般用質地輕巧的杉木製成,長七至十一米,也有長至十幾米的,寬約一米至數米,前裝木製龍頭,後裝龍尾。大型的龍舟中艙有三層彩樓,高至9米,雕刻或彩繪,十分精細,旗幡繡傘,羅列前後,錦繡滿船。但也有一些貧窮的鄉鎮,因無力置辦龍舟,便用農船或漁船臨時改裝,用紙紮的龍頭龍尾裝於木船前後,再用繪滿鱗甲的布幔圍之,因草草而成,被稱為“草龍”。參賽的龍舟起碼是兩艘以上,一般有五艘,分為青、紅、黃、白、黑五色,代表東西南北中五方,也有六艘或七艘的,至多十幾艘。”唐朝將軍杜亞做過淮南節度使,對江南的龍舟競渡風俗做過很好的改良。《舊唐書?杜亞傳》“江南風俗有競渡之戲,方舟並進以急趨疾進者為勝。亞乃令以漆塗船底,貴其速進。又為綺羅之服,塗之以油,舟子衣之,入水不濡。”這樣說來,穿綢著錦,不光是光鮮外表,可算最早的體育專用服裝了。油漆船底更高明,減輕阻力,仿佛如今賽場上的高檔球鞋,跑跳成績都靠它。
龍舟會也是一年一度的狂歡,“士女靚妝炫服,傾城出遊。藻川縟野,樓幕盡啟,羅綺雲積。山塘七里,幾無駐足;河中船擠,不見寸瀾。”
奢華固然是奢華,可盛世光景,不過如此。而且這龍舟競渡的日子也是一個大市集,“小飯大歡,筵費萬錢,歡笑遠聞,杯盤狼藉。岸則居奇列肆,搏士為人,劈繒為衣,偃師百變,應指而走。童孩戲耍之具,吳人見慣弗巽,遠客偶觀,張止哆口,移晷弗去。”所謂“商販貿易,所在成市,半月始罷”,蘇州人把這半月統稱為“劃龍船市”。
蘇州自古是絲綢棉布的重要產地,機戶密布,相成了產業鏈,有專門的染坊。這些社會底層的手工業者在平時是低調的,可這一天的龍舟賽會,他們體力出眾、團結一心,用自己的方式引人注目:
郡中踹布坊人群操小舟,鳴金伐鼓,劃漿如飛,錯雜其間,則稱煙囪龍船,嘈聒可厭,而彼自為樂也。
士大夫覺得這些下里巴人在攪局,解構了龍舟會的“意義”, 高濂《遵生八箋》云:“南方競渡者,治其舟使輕利,謂之‘飛鳧’,又曰‘水馬’。蓋越人以舟為車,以楫為馬也。”小船雖然沒有龍舟豪華其實也大有來歷,這些手工勞動者的戲謔之舉何嘗不是在對傳統致敬呢。
《清嘉錄》記載,蘇州龍舟賽會奇特之處還在於日夜兼備,“入夜,燃燈萬盞,燭星吐丹,波月搖白,尤為奇觀,俗稱“燈劃龍船”,有燃燈萬盞,燭灰成山的奇觀。
懸鐘馗像
蘇州端午習俗中一項內容是家裡懸掛鍾馗像,而且在五月要掛整整一月之期。《清嘉錄 掛鍾馗圖》:
堂中掛鍾馗畫圖一月,以祛邪魅。李福《鍾馗圖》詩云:“面目猙獰膽氣粗,榴紅蒲碧座懸圖。仗君掃蕩么魔技,免使人間鬼畫符。”又處毓嵩有詩云:“榴花吐焰菖蒲碧,畫圖一幅生虛白。綠袍烏帽吉莫靴,知是終南山里客。眼如點漆髲如虬。脣如腥紅髯如戟。看徹人間索索徒,不食煙霞食鬼伯。何年留影在人間,處處端陽驅病疫。嗚呼世上罔兩不勝計,靈光一睹難逃匿。仗君百千億萬身,卻鬼直教褫鬼魄。”
吳郡歲華紀麗記載
而清代另一本講蘇州風俗的書-----《吳郡歲華紀麗》記載相似,“今吳中五月朔日,俗例堂中懸鐘馗畫像一月,以祛邪魅。或有懸關帝像及雷部神將畫軸者。蓋五月為毒月,俗鹹以神像鎮宅也。”在北方,風俗也一樣,懸掛鍾馗像,主要是為了消災避難。《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畫天師鍾馗之像,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士爭相購買,粘之中門,以避祟惡。五毒指蠍子、蜈蚣、蛇、蟾蜍、晰蜴等五種毒蟲。可是鍾馗怎么成了天師了呢?明代以前民間的鍾馗像主要用於歲末,端午掛鍾馗像,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有的習俗。《清嘉錄》引用吳地一帶以前的地方志典籍認為,“江、震志云:五日,堂中懸鐘馗畫像。謂舊俗所未有。”為什麼會這樣呢?端午有五毒,舊俗皆貼張天師像,原來專職斬五毒的神是張天師----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祭張天師意謂請天師鎮邪,驅逐病害。而鍾馗能斬五鬼,五毒於是演變成五鬼形象,明清以來,鍾馗逐漸取代張天師開始驅趕五毒,原來神話里的五個小鬼乾脆變形為五隻小蝙蝠---五福臨門的意思更吉祥喜慶。,清代發展到端陽節張貼懸掛,鍾馗斬五毒,作執劍起舞的樣子,畫上蓋有\"靈寶神判\"大印或加以\"敕令\"的五雷符,小幅者貼於門戶,大軸畫懸於中堂,民間還有端陽正午用硃砂點鍾馗的眼睛和劍上的七星的風俗,認為這樣就真的有辟邪的神力。鍾馗的形象深入人心
從唐宋時期起鍾馗就成為鬥神中的重要一員,而鍾馗的來歷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唐逸史》稱:“明皇因疾,畫夢藍袍鬼徒一小鬼,擘而啖之。自稱終南山進士,誓除天下虛耗之業。乃詔吳道子如夢圖之,批其後曰:“靈祗應夢,厥疾全廖。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兼靖妖氛。”《五代史·吳越世家》:“歲除,畫工獻鍾馗擊鬼圖。”
夢溪筆談記載傳說
《夢溪筆談》記載這個傳說更詳細,唐玄宗在宮中得了瘧疾,久不愈,一日做得一夢,有大小二鬼,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命畫工摹拓鐫版,印賜兩府輔臣,並傳告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北宋高承《事物紀原》記載也大致一樣:唐明皇夢小鬼喧擾,有大鬼捉小鬼食之。問為誰,對曰臣終南進士鍾馗也。因應舉不捷,觸殿階而死,誓除天下虛耗妖孽。明皇乃召吳道子畫鍾馗像供之。
窮秀才鍾馗於是成了專門除魔降妖、名揚天下的捉鬼大神。敦煌藏經洞發現唐代古寫本中有《除夕鍾馗驅儺文》,其中描述“捉取江湖浪鬼”的鍾馗“親主歲領十萬熊羆。爪硬鋼頭銀額,魂(渾)身總著豹皮,盡使硃砂染赤。”威風凜凜,的確是驅邪大神的氣度。敦煌地處西北邊陲,已盛行鍾馗驅儺,掛鍾馗像的風俗必風行於全國各地。
歷代畫師畫鍾馗
歷代畫師畫鍾馗的不少,包括蘇州吳門四家之一的畫家文徵明,也畫過“寒林鐘馗”圖。端午掛鍾馗像的習俗因此流傳。現存年代最早的鐘馗畫像,是五代時期人物畫家石恪的作品。而吳道子這張最早的鐘馗畫像,在五代進入了前蜀王宮,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六:昔吳道子畫鍾馗,衣藍衫,鞹(以皮革包裹)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髮,以左用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筆跡遒勁,實繪事之絕格也。有得之以獻蜀主者,蜀主甚愛重之,常掛臥內。一日召黃筌令觀之,筌一見稱其絕手。蜀主因謂筌曰:“此鍾馗若用拇指抉其目,則愈見有力,試為我改之。”筌遂請歸私室,數日看之不足,乃別張絹素畫一鍾馗,以拇指掐其鬼目,翌日並吳本一時獻上。蜀主問曰:“向令卿改,胡為別畫?”筌曰:“吳道子所畫鍾馗,一身之氣力,氣色眼貌,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以故不敢輒改也。臣今所畫,雖不適人,然一身之力,並在拇指,是敢別畫耳。”也有古人考證,鍾馗即終葵,終葵是逐鬼法器,樣子象棒槌,可以擊鬼。附錄 :
元薩天錫《鍾馗》詩:老日無光霹靂死,玉殿咻咻叫陰鬼。赤腳行天踏龍尾,偷得紅蓮出秋水。終南進士發指冠,綠袍束帶烏靴寬。赤口淋漓吞鬼肝,銅聲剝剝秋風酸。大鬼跳梁小鬼哭,豬龍飢嚼黃金屋。至今怒氣猶未消,髯戟參差努雙目。
吳錫麒《終南進士》詩:
槐笏虎皮靴,功名進士科。老饕新鬼大,捷徑故山多。天寶陰方盛,終葵字 靴。畫教傳紫禁,夢不醒青娥。慘澹花應泣,荒唐壁屢呵。煙雲開說部,薜荔走詩魔。爆竹殘年酒,箜篌小妹歌。徒留守門戶,奈此五窮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