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科

進士科

隋唐科舉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以後各朝選拔官吏的主要科目。始於隋煬帝時,《通典》以為在大業三年(607年)。後於1905年隨科舉制的廢除而廢止。進士科在唐代特受重視,《太平廣記》卷一七八引 唐李肇 《唐國史補》:“進士科,始於隋大業中,盛於貞觀永徽之際,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進士科除考經學和時務策以外,還要“加考詩賦”。當時許多有識之士也對書院的弊端大加抨擊,例如熊希齡等人所呈《湘紳公懇撫督院整頓通省書院稟稿》,便詳細列舉過清末湖南眾多書院的各種積弊。

詞語解釋

進士科(jìn shì kē)隋唐科舉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

由來

隋唐時期

唐代名相張九齡是進士出身唐代名相張九齡是進士出身

進士科始於隋煬帝,是隋唐科舉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隋、唐時,“進士科”、“明經科”都算是考試科別,明經科

考經學和時務策。進士科除考經學和時務策以外,還要“加考詩賦”。明陳繼儒 《群碎錄》:“進士科, 隋煬帝大業元年始,後世因之。”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科舉以進士科為主,考試詩賦,以聲病對偶定優劣,完全著眼於文字形式方面。”

進士科在唐代特受重視,《太平廣記》卷一七八引 唐李肇 《唐國史補》:“進士科,始於隋大業中,盛於貞觀永徽之際,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唐科舉考試內容,本為時務策五道,貼一大經。永隆二年(681年),考功員外郎劉思立謂“進士惟誦舊策,皆無實才”,乃加試雜文二篇(詩賦)。後考文者以聲病為是非,應試者潛心詞章,論者常譏為浮薄。依據清徐松《登科記考》卷十四記載,孟郊於貞元十二年(西元796年)登進士第,時四十六歲。唐人科舉,進士科最難,明經科較易,因此唐人有諺云:“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說:三十歲考上明經科,已算是年老,因為是而立之年,而五十歲登進士第,應該是不會存在,因為是知天命之年。難怪孟郊四十六歲登上進士榜,高興的心情,從他的〈登科後〉一詩來看,幾乎把幾十年為仕途的努力和艱辛,都一掃而空。

因為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僅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也因此,時人稱進士及第者“白衣公卿”。

在唐朝,進士考試可以在考前公開推舉,稱作“通榜”。因此凡是應進士舉的人,常常將自己的作品送給朝中有文學聲望的人看,希望通過他們宣揚自己的名譽,甚至推薦給主考官,這就是“溫卷”。而二者之間的關係稱為“知己”。在唐朝,進士及第後,要到吏部進行關試,才能得到官職。

宋代時期

宋代以前,進士只需要通過在尚書省舉行的“省試”。宋代以後其他科目多僅存空名,進士科遂成為科舉制度中的惟一科目。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一關覆核和決定名次。宋仁宗時,曾發生一名通過省試,但在殿試被黜落的考生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後殿試都只定名次,而不會黜落考生。

退出歷史

到了清末,多數書院都變成應舉的預備機構,也被人們視為與學習西學為主的學堂相對立的舊學的堡壘。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中,似乎學堂代表進步,書院代表落後,儘管有些新式書院實際上是在教育新學。在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不僅奏過《請廢八股試帖楷法改試策論折》,而且也上過《請飭各省改書院淫祠為學堂折》。當時許多有識之士也對書院的弊端大加抨擊,例如熊希齡等人所呈《湘紳公懇撫督院整頓通省書院稟稿》,便詳細列舉過清末湖南眾多書院的各種積弊。

到1901年9月,朝廷發布上諭,令所有書院一律改為學堂,宣告了書院這一中國傳統的教育組織形式和進士科一起隨著科舉制度退出歷史舞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